石 晨
人的本质是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一直探索的问题。从最初把火、气、水等归结为人的本质,到康德提出的“人为自然立法”,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再到后来费尔巴哈提出人的“类”本质是所谓的理性、爱、意志。这些思想家的观点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没有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把握人的本质。马克思正是在吸收批判前人思想的基础上,立足于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至此,实践唯物主义在人的本质问题上彻底同旧哲学划清了界限。
费尔巴哈对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探索是马克思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中介。在19 世纪40 年代以前,西方哲学界的主流思想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在黑格尔的理论体系中他“唯一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1]“在黑格尔看来……人的本质的一切异化都不过是自我意识的异化”。[2]1839 年和1841 年费尔巴哈先后发表了其代表作 《黑格尔哲学批判》和《基督教的本质》,彻底改变了当时的哲学状况。他在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批判的基础上,构建了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思想体系,最终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
费尔巴哈通过对宗教的批判进一步揭示人的本质,他指出宗教的异化就是“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提纲》第四条)。在费尔巴哈的理论视域中,宗教有其产生的社会基础,正是由于其与世俗世界紧密相连,所以人在现实世界遇到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就会转而向宗教求助。现实的人被异化成上帝,这比以往对宗教的理解有很大进步。由此费尔巴哈得出结论“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上帝”。他致力于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从而提出了“人是人的本质”的命题。在费尔巴哈看来,人是“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提纲》第六条)。正是人的孤独化造成了人对上帝的热爱。所以费尔巴哈得出结论,人的本质是理性、爱,只有构建一个相互关爱的共同体,人才能摆脱对上帝的依赖。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造成费尔巴哈在谈历史发展问题时陷入了唯心主义。
费尔巴哈用自然科学的、生物学的观点看待人的本质。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生物学中的“类”成为费尔巴哈理解人的本质的方法。他把人的本质和人的存在混为一谈,把肉体存在当作人的本质,这势必把人的理解重新拉回到了生物学的理解,忽视了人与其他生物的本质区别。这样就脱离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对人的感性理解只会看到人的自然属性,而忽略人的社会属性,看到的人是生物学上的人而不是社会学上的人。对此,马克思批评道,“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个人,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提纲》第七条)。在对费尔巴哈人的本质理论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开始从实践和社会关系的角度解读人的本质内涵。
正是实践概念的引入使得马克思对于人本质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提纲》以鲜明的实践唯物主义实现了对以往旧唯物主义的超越,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第一个文件”。“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提纲》第八条)。也就是说只有从实践出发才能避免理论的抽象性和虚幻性。 早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多次强调实践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认为,只有向具体的、现实的人靠拢才能摆脱人的抽象性、虚幻性,进而揭示人的本质理论。在批判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抽象理解的基础上,马克思指出在实践活动中,人绝不是单个地、毫无关系地行动,而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活动。社会属性是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而经济、政治、阶级等方面的差异是人与他人之间的区别。人在活动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其中主要是生产关系创造了人,决定了人的本质。所以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提纲》第六条)。至此,人不仅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欲望,更重要的是他们有着不同的社会实践地位、不同的阶级属性,人的本质得到了科学的阐述。
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要把握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不是所有关系的简单堆积。 “一切”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社会关系,但是这些社会关系的地位并不是等同的。生产关系决定着其他社会关系,也就从根本上决定着人的本质。正是基于生产关系地位的认知,马克思才进一步考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作用,从而逐步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第二,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理解人的本质。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具体的、现实的,他反对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去谈论人的本质。考察人的本质必须从当时的历史和社会条件出发,同时,社会关系具有历史传承性和发展性。每一个具体的历史时期“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3]这意味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由其决定的生产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也会发生变化,人的本质内涵也相应地发生改变。
马克思指出实践过程中人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关系。环境狭义上指自然环境,广义上也包括社会文化环境。人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有意识地改造环境,相应的环境也会影响着人的生活,环境的改变应与人的自我改变相一致。“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提纲》第三条)。在《提纲》中侧重于论述社会文化环境与人的相互影响,同时强调这种改变可以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生态危机出现的根源就是因为人类肆无忌惮地开发、破坏自然造成的。人类通过一次次征服自然彰显自身的主体地位,高高在上以统治者自居,认为万物皆为人所设计,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待自然,导致了环境问题的产生。现代生态危机的出现,促使人们开始反思实践的作用,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恩格斯早在《自然辩证法》中就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4]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简化为是自然决定人还是人决定自然。在实践过程中,不仅自然环境改变着人,影响着人的生活质量,人也能动地按自身的需要改造着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改变和人的自我改变应该是一致的。
“生态危机作为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的本质力量异态化的结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不完善性和局限性的现实确认”。[5]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走出生态困境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超越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是人类自发地提出并力图建构的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它既强调人类利益的整体性和长远性,重视满足人的根本需求,但又主张不破坏环境,不超出环境的承载能力,重视自然对于人的价值和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实践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包含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等观点,是我们深刻理解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一把钥匙”。[6]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张学书.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下的生态文明[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
[6]李龙强,李桂丽.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生态文明建设——《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当代解读[J].甘肃理论学刊,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