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电影的混血儿:新闻纪录电影——以《第四公民》《柴静雾霾调查》为例

2015-03-20 17:36
传播与版权 2015年4期
关键词:视觉语言纪实性电影

管 翔

新闻与电影的混血儿:新闻纪录电影
——以《第四公民》《柴静雾霾调查》为例

管 翔

[摘 要]以2015年奥斯卡获奖新闻纪录片《第四公民》以及《柴静雾霾调查》为例,分析在当今快速消费时代深度新闻报道与电影化叙事的结合,从而使得新闻的纪实性与视觉可视性得以在保证其优势的前提下相互融合。

[关键词]新闻纪录电影;纪实性;视觉语言;电影

[作 者]管翔,四川师范大学。

一、全新的新闻报道形式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在法国的杂技团开始对公众公开售票并放映视频,从此大众传媒继绘画和照片之后,又增加了一个全新的传播形式——电影。从此人们彻底改变了对于社会生活的记录方式,从抽象的绘画到瞬间的图像最后走到了动态的画面,人们终于实现了能像双眼一样记录我们每天看到的一切,或者按照著名法国电影艺术家安德烈巴赞在其著作《电影是什么》中的观点,是对于“木乃伊情结”的满足,电影使得我们第一次在心理上可以实现对于时间这一不可抗力的抗衡,因为通过影像我们得以留住那些最珍贵的历史记忆,不管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在随后的几十年里,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影艺术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影片的拍摄、剪辑、放映日趋成熟,观众也不再把它看成是新奇的科技玩具,走出了发明初期对其单纯的好奇与简单的娱乐,人们开始渴望能够通过电影镜头这第三只眼跨越时间与地域的界限,带给他们更多新奇有趣甚至怪异的趣闻,了解身边人发生的事,了解国家发生的事,于是新闻纪录电影产生了。

二、电影技术带来的奇迹

电影对于现实社会神奇的精确复制能力使它能够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人类社会生活当中的重大事件进行长时间大跨度的长篇记录与报道。20世纪70年代,美国环球电影公司将他们于1929年至1967年期间拍摄的所有新闻纪录片的原始胶片及录制音轨全部捐献给了美国国家档案馆。虽然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加上受到当时保存技术与条件的限制,许多新闻片段已经不完整,有的甚至在环球影视公司的几次大型仓库搬迁当中流失,但这些珍贵的新闻视频依然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对于历史研究有重大意义的素材。在中国,最为珍贵的新闻纪录片要属1949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东北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新中国的诞生》。这部由四十余名摄影师联合拍摄的新闻纪录片,记录下了很多中国历史上珍贵的视频素材,如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第一次召开、毛泽东在首届政协会议上的发言、新中国的第一次阅兵等,其中最为珍贵的是毛泽东在天安门主席台前向全世界光荣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历史性画面。

可见,新闻纪录电影作为电影这一媒介对于信息的传播方式,无疑给人们又增添了一种接收新闻的快捷且直接的方式,因为相比传统报纸,新闻纪录电影没有对于文学素养和受教育程度的要求,这就在无形中扩大了新闻的受众范围,加上对于读者来说,文字与图片早已无法满足他们对于新闻真实性的需要,毕竟“眼见为实”加剧了人们对于动态视频的渴望。新闻纪录电影则恰恰内含了新闻报道所需要的真实性的客观表达,并且巧妙地结合了电影的叙事性表达以及艺术化的形象表达,使得它能在不影响事件真实性的前提下对于正在发生的社会现象以及历史事件得以进行更为形象生动的表达。

三、新闻纪录电影的优势

新闻纪录电影,从名称可以看出它包含有“新闻”与“纪录”两个属性,且这两个属性都内含电影的纪实本质,而电影之所以能成为新闻纪录的绝佳媒介,原因有两点。首先是因为摄像机的特性,作为文艺复兴期间写实主义与科学崇拜的结合产物,照相技术得以迅速发展,真实地复制并再现客观世界。正如法国著名电影艺术家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中说到的,“外部世界的影像第一次按照严格的决定论自动生成,不用人加以干预,参与制造”。这使得摄影机捕捉的画面能得到广大新闻受众对于真实性的认可。其次则是拍摄的内容,若是只拍摄我们社会生活周边的无聊琐事,在满足了观众对于影像的好奇心之后,视频也就失去了价值,影像也就只能成为昙花一现的娱乐方式。但是通过摄像师对于镜头位置的选择,使得主观选择摄像机拍摄的事物成为可能,也就可以针对不同的观众进行不同目的的拍摄,而且对于新闻报道而言,社会的舆论导向作用一直

是非常重要的,越是能让大众信服的新闻报道就越能便于媒介对于大众舆论的控制。并且由于摄像师可以透过对于事物的拍摄角度的个性化选择来体现同一事物的不同特征,也就在无形中左右了观众对于事物的看待方式。最值得一提的是由德国著名女导演莱尼•里芬斯塔尔(Leni Riefenstahl)在1934年纳粹德国拍摄的新闻纪录电影《意志的胜利》,电影完整地记录了纳粹党第六次党员代表大会的盛况、希特勒在纽伦堡的阅兵等重要历史画面。虽然这部电影是由当时的“第三帝国”以宣传纳粹政府发展壮大为目的,且不乏对于种族主义、纳粹思想的宣扬,但单从新闻纪实的角度来说,影片确实通过摄影师的镜头成功表现了其预期效果。

在所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中,电影记录可以说是对于发生事物影响最小的记录形式,非常适合新闻报道对于纪实性的要求。前文已经提到,美国环球影视公司将大量新闻素材捐献给了美国国家档案馆,可见新闻纪录电影对于客观社会的精确纪录已经成功实现了社会遗产的传承功能,在纪实的前提下,作为一种新闻报道的方式,环境监测功能已经如同基因一般继承在了新闻纪录电影当中,也就是社会大众使用媒体通过其自身的传播活动来“监视环境,揭示那些会对社会及其组成部分的地位带来影响的威胁和机遇”(哈德罗拉斯韦尔《社会传播的结构和功能》)。随着新闻纪录电影的发展,简单的猎奇性质的新闻片段已经无法满足公众的好奇心,于是新闻纪录电影为了能继续保持在观众当中的地位,开始利用电影制作的优势进行全面的长篇深度报道。

普遍的新闻媒体如报纸、杂志只能简单地报道一个历史事件在时间线当中的一个瞬间,很少能进行连续深度的报道,而新闻纪录电影可以通过较长的时间跨度来全面深入地报道某件重大历史事件的进程,如深度调查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深入分析该事件的发生原因、继续挖掘该事件的历史意义甚至于根据分析预测事件在未来可能对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影响及意义。这样的新闻纪录电影如基于2003年9•11恐怖袭击事件来反映21世纪初的美国反恐进程的新闻纪录电影《华氏911》;讲述维基网站创始人阿桑奇曝光美国国家安全局机密内部文件而受美国通缉事件的《我们窃取机密:维基揭秘事件》;深入伊拉克战场,讲述伊拉克战争中伊拉克人民艰苦生活以及饱受争议的战争发动原因的《肮脏的战争》;最值得一提的是在2015年年初刚刚获得奥斯卡最佳新闻纪录片奖,讲述前美国国家安全局工作人员爱德华•斯诺登逃离美国,并通过媒体公布美国非法窃听计划的新闻纪录片《第四公民》,全片使用从斯诺登联系媒体到藏匿香港最后在俄罗斯申请政治避难的新闻采访片段及日常对话素材,通过电影的叙事性剪辑,并结合电影的形象化表现方式如旁白、主观镜头模拟来增强影片的可视性。

四、新闻纪录电影的不足

新闻纪录电影虽然是一种新闻报道的独特形式,能更为有效地吸引观众来扩大传播的影响力,但由于它使用了电影的拍摄、剪辑与制作方式,也使得它带有一定的人为艺术加工成分。且这样的加工无论是否有违新闻的纪实性原则,都势必会耗费较多的制作时间。如《第四公民》制作上映时已经距离美国国家安全局的非法窃听丑闻“棱镜门”事件曝光近两年的时间,从某种角度来说其新闻热度已经大大降低,而且整件事随着英国《卫报》被政府责令将存有机密文件的硬盘、存储卡的销毁以及斯诺登成功在俄罗斯得到为期一年的政治避难而暂告结束。于是我们可以回想起美国著名新闻学者梅尔文•门彻曾经在其著作《新闻报道与协作》中写过对于新闻最为经典而简单的描述:“新闻是易碎品,但要把它当成艺术品去雕琢。”新闻纪录电影虽然实现了将新闻作为艺术品来雕琢,但在这个雕琢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到新闻报道本身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的时效性,若是报道时间与客观事件发生时间的时间跨度过长,新闻的时效性也会大大降低,人们对于该新闻的关注度也会随之减少,毕竟在这个消费社会,新闻也是一种消费品,而新闻的唯一消费价值便是其内涵的时间价值。新闻作为一种简单的一次性消费,若是人们已经从报纸、手机、网络平台了解到了该新闻的相关内容,谁还会花费时间或者金钱再去观赏新闻纪录电影呢?再者既然含有艺术加工,就会从某种程度上引入拍摄、制作人员的主观思想,如在新闻纪录电影中往往都会使用被采访者对于事件的描述性回忆,但是有时被采访者可能由于从未接触过新闻媒体采访甚至面对镜头,这时就需要摄制人员对被采访者以回答问题的方式、用语等进行有助于影片摄制的指导,在这样的指导过程中,摄制人员可能会为了保证摄制效果而对被采访者进行暗示性的引导,使得采访内容无法最大限度地还原真实,反而破坏了影片关于事件的真实性。我们可以看到在新闻纪录电影《第四公民》中,在影片开头的首个斯诺登采访镜头中,斯诺登说道“我以前从没有和媒体打过交道,我希望能通过媒体来让人们了解这些事(意指“棱镜门”),并且希望能在适当的时机将这些画面完整地公布出去”。于是摄制组遵守承诺,将这段摄像机还未架好、对焦不实而且构图不完整的采访画面使用在了影片开头仅十几分钟的地方,既暗示了影片对于纪实性的遵循,也提高了影片的可信度,并以此来吸引观众的好奇从而间接保证影片的可视性。此外,便是加工过程中的“艺术性”。由于电影自身的艺术审美功能,对于习惯于对拍摄画面进行艺术化处理的电影拍摄者来说,这种对于新闻纪实的恶习很容易在不经意中被带入新闻纪录电影的拍摄制作当中,再加上由于历史原因,苏联电影拍摄的形式主义理念对于中国的影视拍摄有着深远的影响,比如在拍摄类似“情景再现”等素材画面时,为了达到视觉效果的形象化进行刻意的摆拍而不是仅仅为了便于观众理解真实的还原历史情境,偏离了影片对于真

实再现的本质,误导了观众。

五、结语

我们可以看到,新闻纪录电影作为一种新闻纪实与电影艺术美学相结合的报道形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电影发明至今的一百多年以来吸引并感染了无数的影视观众。近期,一部反映中国环境污染的新闻纪录片《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关注,这部由中央电视台深度报道节目《新闻调查》原主持人柴静出资制作的新闻纪录电影,以时下最为人们关注的雾霾污染为主题,通过新闻采访、暗访偷拍等纪实性的新闻拍摄方式,并结合个人主题演讲与电影的视听语言最大限度实现了新闻报道的可视性,而且影片中使用了大量的新闻数据收集、国内外能源安全专家、石油化工企业的在职人员以及高层管理人员的新闻采访,深入分析雾霾的产生原因,更结合日常有关雾霾的新闻报道,探讨了雾霾产生原因背后的社会政策问题与改革发展方向。虽然影片与前文提到的2015年年初荣获奥斯卡奖的《第四公民》在视频素材收集和电影化叙事剪辑及后期制作上存在一定差距,但两者都实现了新闻深度报道与电影艺术可视化的完美结合。既把握了当今社会广大受众对于主流新闻热点的需求(国外对于非法窃取个人隐私的关注,国内对于环境污染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借用电影的叙事化剪辑对新闻事件进行全景化的展现。相信新闻纪录电影作为新闻与电影的混血儿,能成为新闻报道当中一颗闪耀的明珠。

【参考文献】

[1]拉斯韦尔.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M].何道宽(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2]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世界电影史(第2版)[M].范倍(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视觉语言纪实性电影
纪实性电视专题片的拍摄与制作探析
纪实性电视专题节目叙事策略研究
浅议民国月份牌广告中的视觉语言之美
论口述历史纪录片的艺术特色
谈安瑟伦基弗作品中的材料应用
纪实性电视专题节目叙事策略分析
浅谈界面视觉语言的可识别性设计
汤姆?提克威影片的审美特征
解读张艺谋影片的视觉审美
后现代视域下香港电影的解构与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