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育 的 预 言——从《倪焕之》看叶圣陶的教育思想
薛珊珊1,秦晓莉2
(1.曲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 曲阜273165; 2.山东临朐外国语学校,山东 临朐262600)
摘要:教育是一个千古不变的话题,好的教育家的思想不仅可以影响时代,更可以预见未来,这种影响是具有空间性的。叶圣陶先生就是这么一位教育家。他对于教育有自己的见解,“教是为了不教”是叶老的核心教育理念。在叶老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中就处处彰显着叶老的教育思想,无论是对于教师修养等的感悟,还是学生应该需求于学校什么,都有其独特的见解。这些教育思想对那个年代以及现代的教育都有深刻的影响,提出的教育问题也有其预见性,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关键词:《倪焕之》; 叶圣陶; 教育思想
doi:10.3969/j.issn.1009-2080.2015.04.005
中图分类号:G40-092.7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5-06-16
作者简介:薛珊珊(1992-),女,山东青岛人,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
引言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是新文学史上最早出现和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说家”,他是中国文艺界、教育界的老前辈。《倪焕之》是叶老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中主人公倪焕之中学毕业后到乡村高等小学任教,满怀救国救民的理想,希望通过教育拯救社会。经过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后,他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追求教育改良到走向革命。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使他陷入悲观失望之中,对前途失去了信心,终于在郁愤中死去。作品反映了在动荡的年代里一大批小知识分子的心境,同时反映了这些规模壮阔的革命运动曾经给予当时的知识青年带来的巨大影响。最重要的是小说中所展现的教育思想就是叶老的教育思想的折射,而这些宝贵的思想在那个年代以至今日都给人以深深地震撼和启迪。
一、教师问题
(一)教师的修养决定教学态度
叶老认为,无论什么事业,我们去做时,必须把这项事业的价值理解清楚。既经理解,我们确信这项事业是高尚的、神圣的,便一举一动都和它的精神相伴合,这便是成功的基础,便是修养。有了修养才会以好的正确的态度去对待工作。
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才能培养好学生,而想要做到这个就需要教师修养好自己,以便有良好的教学态度。叶老把这个意思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一棵花,一棵草,它那发芽滋长的可能性在一颗种子的时候早已完具了。良好的种植家栽培他的植物,虽不能增加植物的可能性,却能渐渐改良那不良的遗传性和环境。不良的种植家,非但不能改良遗传性和环境,反而阻遏可能性;那么植物就糟了。如今把植物比喻小学生,小学教师便是个种植家。栽培小学生,有效没有效,只有他负责任。”[1]无疑叶老是热爱教师这一职业的,而这也是他当了十年小学教师后对教师的理解。
老师是引导学生发展的,确信了作为种植家的教师是高尚的,因此便有了起码的修养,唯有有了修养才可能成为一个良好的种植家。 小说中的倪焕之开始从教时并没有这种教师的修养,于是就会有了这样的想法:“人间的苦趣,冠冕的处罚,就是教师生活了!什么时候脱离呢?什么时候脱离呢!”当时他眼中的学生是“讨厌的小东西”,他觉得儿童的爱娇、活泼、敏慧,仿佛从来不曾在他们身上透过芽,他们有的是奸诈、呆钝、粗暴。但后来,受到同事对学生感情教育以及对教育的态度的影响,他找到了教书的乐趣,认识到了这项事业的高尚后豁然开朗了,因此一切都变得不同了。小说中的情节也是叶老教育思想的折射,教师必须与社会相互适应,若是教师都安于现状,教育的代代相传却没有适应社会的改变,那么教育也就没有了任何价值。因此只有切实了解教师教育的价值,才能用正确的态度去对待学生,这是作为教师的根本。
(二)教师应做学生的益友
叶老赞同“学生第一”的教育心态,可以称之为“爱的教育”。他在文章中提起两个教师朋友对待学生的方式,是已故的吴宾若和匡互生先生,他们二人在学生犯了过失时,都是细细地与学生谈话,指导补过的方法,或把学生的过失看成是自己的过失,自己先掉下泪来,也使学生受了感动,自然明白过错。这两位先生的办法,近于“爱的教育”式,属于感情教育,他们二人都是认定“学生第一”。教育事业本就是为了学生的事业,那么他们认定学生第一的心态和做法就应该是受人尊敬的。[2]与严词厉色相比教师为什么不能做学生的益友呢?就像是上面所讲的“爱的教育”,当教师愿意做学生的同伴,跟他们一块生活,尽力指点他们帮助他们,那么放到实际生活中就会有了自己的教育方法而不是体罚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都是相互的,当老师以这种心态去教导学生,学生自然也愿意和老师交朋友,和谐的师生关系得以建立。
小说中木匠的儿子方裕和蒋老虎的儿子蒋华因为蒋华对于身份的看法而吵闹,教体育的陆先生只会呵斥他们,甚至想要体罚,但在倪焕之那里,他用道理去感化蒋华,不管时间长短,耐心地等着学生去理解,最终化解了予盾,让蒋华知道了错误。这就是学生第一的心态,不管当时还是今下,这都是值得提倡的方法。当然与学生沟通的方法不只是这一种,但以学生为中心的心态是唯一的。人与人之间交互的是心,当可以对等地沟通的时候才会有交流,抛开了严词厉色的说教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这是尊重的起点。教师应该做学生的益友,走近学生的世界,带着尊重和理解,才能有平等和谐的交流。如果可以做到这样,师生间感情递增,那么对于学习也是有益的。而且这样的“益友”也会深得每个学生喜欢。
二、学生“知行合一”应是学校教育的结果
(一)正确的人生观
焕之说:“我极端相信先生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不能把什么东西给与儿童;只能为儿童布置一种适宜的境界,让他们自己去寻求,去长养,我们就从旁给他们这样那样的帮助。现在的教育太偏重书本了,教着,学着,无非是文字,文字!殊不知儿童是到学校里来生活的;单单搞些文字,就把他们的生活压榨得又干又瘪了。”从小说中主人公以及徐佑甫教员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叶老的教育思想,那就是将学校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注重的是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儿童是到学校里生活的”这句话道出了中心,这才是儿童所需求于学校的。要实现学生的“知行合一”就需要教育的改革,那么改革的目的还是学生,它的意义自然也是围绕学生。人在努力发展前都是需要一种观念的,而教育的这个观念就是使学生从行为上得到新的人生观。教师只有有了这样的人生观,才可以教授和感染学生得到这种新的人生观。这也就是言传身教的力量,这样的理论是难懂的,而有活生生的例子却是不一样的,耳濡目染的教育才是真正宝贵和巧妙的。
(二)“知行合一”何为知?
1.教师应教什么
叶老认为:一般的教师以为学生所需求于学校的是取得前人的知识和克制的德行,认为知识是可以授予的,德行是可以勉强修炼的。因此学校教育的任务就是把知识授予学生,还勉强着学生修炼德行,授予知识的方法,便是诵习古人思想行为的记录,诵习纯熟疏解明白,便算是得到知识的本体了。而修行德行的方法,则是将学生平时的习惯嗜好一概抛弃,另过一种虚幻抽象的生活。那么这样以来学校就仿佛是一个模型,学生是一种物质,当学校认为学生不是要用到的合适的物质时,就会把他剔掉的。鉴于此观念,教师在教学时将人生看得简单机械,心中带着划分的训练、教授、管理的观念去教授学生,各个观念都互不干涉、互不沟通,那么学生感觉到的就是在记忆一些零散的知识,而这些并不是他们现在所需要的,因此没有兴趣,自然也不会记住。
2.保持求知动机
求知来自需求。学生要自己去寻求知识,教师应成为引路人。那么要想让学生不停地求知就需要他们有不断地去研究索取的动机。叶老从三个方面来概括怎样使儿童常常有求知识的动机:本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能,它是教育的原料且本身并无善恶,只要因势利导就会是积极的,教师要做的应是扬善导恶,不是阻遏本能;欲望,是人类活动的原动力,学生对周围事物好奇但又不知,于是产生求知求行,求享受的欲望。教师要做的是要顺着他们的欲望,将之引导到正确、合理的路上去;兴趣,教育者必须扩充自己的兴趣所能影响的范围,更需真切了解学生的兴趣所能影响的范围。教师只有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去利导他们,让他们始终有着求知的动力,才能获得合理的知识体系,同时自己在实践中学会方法。这体现了叶老“教为不教”的思想,同时也体现了“知行合一”的思想。
3.学习即生活
小说中提到说“学生到学校来生活的”,学校应该给学生一个合适的环境,让他们自己去长养,不能太偏重书本。那么学校的设施就需要改革,改革就需要先清除不好的制度,然后才可改造。叶老说,一个学校便是一个社会,学生目所及的事物多了,有了兴趣便会去学习研究。学生在这样的学校中,知和行合一,修养和生活合一,他们自身在不断地创造和进步,因此教育越进步,他们便成为更健全的人。这样的学校生活,就是社会生活,而且更加的系统,他们不会觉得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境界,在不知不觉中拥有了作为社会一员的经验。这便是学习与实践的合一,而且这样的学校教给他们的是学习生活的方法和经验,在无形中验证了叶老“教为不教”的教育理念,知行合一,现在“教”则将来“不教”。
叶圣陶先生对于教育的思想,不论是“教为不教”,还是对于教师的意见、教育的问题弊病的看法在当今的教育中仍然有着无可替代的重大意义。叶老的思想像是预言一样,在漫长的教育发展的岁月中被印证着、实施着。相信在将来,我们的教育可以像叶老所希冀的那样美好。
参考文献:
[1] 叶绍钧.今日中国的小学教育[J]. 新潮,1919,(4).
[2] 叶绍钧.多刺目的两个字啊[N]. 华西晚报·艺坛,1944-02-22.
(责任编辑:张连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