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公共参与的现状及培育措施

2015-03-20 13:11叶威先
文化学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公共事务制度化线下

叶威先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1)

一、基本概念及分析视角

公共参与是指普通公民作为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担当者,对社区、选举及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和表达活动,它不仅包含影响公共权利的公民活动,也包括社会服务和自治组织内部的公民活动。[1]按照公共参与渠道的特性,可以分为制度化和非制度化两种公共参与类型。制度化的公共参与主要是常规的政治活动和社会组织参与,如投票、参与社会团体等。非正式制度参与指的是不通过正式的途径参与政治活动。

二、大学生使用自媒体的结构性特征

(一)大学生的数字能力结构特征

在信息使用发展规律中,个体的数字能力是一个关键因素。每个人获取和使用新技术的机会和能力不一样,这种能力随着年龄、受教育程度及社会阶级都呈现出一些典型性特征。使用自媒体能力最突出的就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群体。这种数字能力体现出人群的结构性特征,决定了大学生在自媒体使用中的特殊地位。

(二)大学生自媒体社交建构的个体化特征

根据心理学的社会可供性理论,事物的特性往往决定了行为的可能性。自媒体所具有的高速的信号、无线可携带性、高性能处理性及个性化的特色,为个性自由化的“网络个体主义”社会结构提供了发展空间。这种网络个体主义的社会结构契合了大学生个性化、自由化的表达方式。此外,自媒体的使用并非完全出于利益或兴趣,使用自媒体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利于维持和保存现有的社会资本,而手机成为个人社会网络沟通的主要媒介,这使得自媒体所具有的移动携带型和社会网络关系的构建具有亲和性。同时,媒体使用者能不受时空的限制发布自己的信息,使得发布信息呈现出时空碎片化的特征。这种个性化、亲和性及时空碎片化的社交建构促进了大学生通过自媒体渠道参与到公共事务中。

(三)大学生公共参与的线上替代特征

大学生在校园环境中倾向于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其原因在于:一是大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还不足,大部分只了解制度化参与的形式,对制度化参与的实质还不甚了解;二是高校中的公共事务的话语权由学校掌握,大学生的话语权较弱;三是正式的制度化参与的成本过高,无论是在经济上、精力上还是发展机会上,正式的制度化成本都高于自媒体式具有匿名特性的非制度化成本;四是大学生大多数通过正式的制度化参与利己型的公共事务,即大部分大学生参与的都是校方主导的公共事务,且与自身利益关系比较密切,对不涉及自身利益的普惠型的公共事务参与度较弱,多数只是关注而已,因此,大学生作为具有技术优势的能动主体,通过自媒体这一平台重新构建公共参与的空间,这种空间契合非制度化的公共参与,替代着正式的制度化公共参与空间。

三、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公共参与的现状

自媒体的使用不仅仅是使用者心理层面的需求,同时也是社会情境密切相关的一种选择。首先,线上的网络交往是基于线下的社会网络属性,是对既有社会资本的一种维持。社会学家林南认为,在维持既有资源和拓展资源方面,更为重要的是维持既有资源。[2]多数大学生也都是通过自媒体这一媒介来维持既有的社会关系网络。其次,当线下的公共参与不足时,大学生会更倾向于使用具有非正式性质的线上参与。这间接表明了自媒体对线下的公共参与具有替代作用。在线下制度化参与成本较高的情况下,选择参与成本较低的非制度化渠道,如通过自媒体这一平台,便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

选择自媒体方式参与公共生活成为大学生一种新型的社交形式。在这个场景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线上参与与线下参与之间的张力。线上参与时呈现的是积极繁荣的景象,但线下参与却相对冷清。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放弃线下的公共参与生活,更多的选取线上,参与、关注公共生活,从而导致线上和线下分离,公共参与水平下滑。

四、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公共参与反思及培育措施

(一)线上线下共同培育大学生的公共参与

基于线下社会参与不足的自媒体替代效应,给我们的反思是:大学生通过自媒体的点击和键入式参与,只是让大学生自我感觉更加良好,但这种参与却使大学生放弃了现实线下的公共参与生活,使真正有意义的公共参与实践活动减少。许多大学生沉溺于手机世界,自甘堕落为“手机党”,或是自觉不自觉地成为“微博控”“手机控”等,更多的是停留于对公共事务的关注,而不是反思性参与。无论自媒体具有怎样先进的技术,缺乏公共精神的公共参与,只会导致公共参与水平下滑。从根本上讲,我们需要充分发挥自媒体促进公共参与发展的正向功能,在缺乏线下公共参与的社会情境下,仅仅通过线上非正式制度开展的公共参与是不够的,将形成公共精神与公共参与水平背道而驰的恶境,因此,从线上和线下两个方面统一起来,共同配合才能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

(二)降低线下公共参与成本

从宏观上说,一个社会的经济水平、政治开放程度、文化水平、整体的社会资本和科技水平等都会影响社会公共参与的成本。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非制度化公共参与成本在下降,正式的制度化公共参与成本依然较高。在高校情境中,制度化的学生公共参与是以校方为主导,学生的各种社会组织也是在团委的领导之下。可见,在学校公共事务中,主要采用至上而下的管理组织方式,学生的话语权相对较弱。其次,在高校情境中,学生的公共参与也多限于学校事务方面,对社会上的公共事务参与极少,更多是只是关注,这与当下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成本高有关,也因为这类公共事务和大学生的利益没有直接关联,所以,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降低高校制度化的公共参与成本,将成为大学生公共参与培育的重要措施。

[1]高旺. 我国大学生公民参与状况的调查报告[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6):157-161.

[2]林南.社会网络与地位获得[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2):46-59.

猜你喜欢
公共事务制度化线下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化建设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公共事务概念分析
推动以案促改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社区冲突: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路径研究
公共事务管理体制新模式分析
法治视野中的非制度化生存论析
“密室逃生”线下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