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世界贸易主要特点及2015年发展走向

2015-03-20 10:36徐清军博士后
国际贸易 2015年5期
关键词:世界贸易组织价值链进口

徐清军 博士后

(作者单位: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责任编辑:王勇娟)

2014年世界贸易主要特点及2015年发展走向

徐清军 博士后

今年4月中旬,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2014年世界货物与服务贸易统计简报。为此,笔者近日走访了世界贸易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库普曼、首席统计师厄斯凯斯等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官员,就2014年世界贸易发展特点和今明年世界贸易发展走向进行了讨论交流。总体判断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界贸易将依然处于适度复苏期。

一、2014年世界货物与服务贸易增长特点

近年来,世界贸易一直低速增长。2014年大体延续了这一态势,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世界贸易增长乏力。2014年世界货物贸易量增长2.8%,与世界贸易组织2014年9月预测的世界贸易增长3.1%比较接近。2012—2014年三年平均增速仅为2.4%,连续三年持续低于3%的增速,为世界贸易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1975年和2009年世界贸易负增长例外)。需要注意的是,世界贸易组织发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是世界贸易量,也即根据通胀和汇率因素做了调整。以美元计价看,2014年世界货物贸易出口18.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进口18.6万亿美元,增长1%。可以说,美元汇率波动是影响世界货物贸易增速的一个重要原因(见图1)。

二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进出口贸易表现各有千秋。总体来说,2010年至2014年的5年间,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进出口表现呈现曲折上扬态势(见图2)。从出口方面看,2014年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货物贸易出口增速分别为3.3%和2.2%,发展中国家出口增速高于发达国家1.1个百分点;从进口方面看,2014年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货物贸易进口增速分别为2.0%和3.2%,发展中国家进口增速低于发达国家1.2个百分点(见表1)。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依然密切相关,如2014年北美地区和亚洲地区货物贸易出口增速分别为4.3%和4.9%,进口增速分别为4.4%和3.6%,而经济增速分别为2.4%和4.1%,贸易增速和经济增速均好于欧洲、拉丁美洲和其他地区。

三是世界货物贸易国别集中度较高。2014年中国、美国、德国位居世界货物贸易出口前三位,分别占世界货物贸易出口份额的12.4%、8.6%和8%,三者合计占世界货物贸易出口份额的29%。同期,美国、中国和德国位居世界货物贸易进口前三位,分别占世界货物贸易进口份额的12.7%、10.3%和6.4%,三者合计占世界货物贸易进口份额的29.4%。出口前十位国家和地区占世界货物贸易出口份额的50.6%,进口前30位国家和地区则占82.1%。进口前十位国家和地区占世界货物贸易进口份额的53.3%,前30位国家和地区则占81.9%(见表2)。

资料来源: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2015年和2016年为预测数据,世界经济采用市场汇率)

资料来源:世界贸易组织与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处

注:其他地区包括非洲、独联体和中东。

资料来源: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

四是世界服务贸易增速好于货物贸易。从2014年四季度开始,世界贸易组织经济研究统计司启用了《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BPM6),对加工贸易的一些统计口径进行了调整,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统计结果有所变化,总体反映了全球价值链和国际经济活动跨境情况。从统计结果看,2014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4.8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服务贸易进口4.7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5%。除独联体外,其他地区服务贸易均保持了增长态势(见图3)。分国别和地区看,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中国分居服务贸易出口排名前五位,美国、中国、德国、法国和日本分居服务贸易进口排名前五位。前30大服务贸易出口国家和地区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的比重为83.5%,而前30大服务贸易进口国家和地区则占81.7%(见表3)。

二、2014年世界货物与服务贸易低速增长原因分析

2014年世界贸易实现温和增长,近年来的总体表现令人失望,主要原因大致包括如下方面:

第一,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下降。随着北美地区产油量增加以及新兴经济体需求放缓,2014年7月15日至12月31日,国际油价下跌了47%。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下降造成了双重影响,对中东地区、部分非洲和拉美国家等石油出口国而言,石油出口收益大幅下降,其他商品的进口需求也随之下降;对发达国家和中国、印度等能源需求型的进口国而言,既提高了石油进口量,同时又减少了外汇支出,增加了国民收益。如果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市场低迷持续下去,可能造成过度供给和需求不足。这对世界贸易和世界经济平衡产生的积极或者消极影响尚待观察。

第二,国别经济增长低于预期。世界贸易组织关于世界贸易的预计基于其他国际组织的世界经济预测。事实上,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组织对世界经济的预测普遍较为乐观,导致世界贸易的预测与实际增长出现了偏差。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美欧货币政策渐行渐远。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并可能今年下半年采取加息措施,欧洲则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希腊新政府上台后退出欧元的猜疑持续不断,债务问题久拖不决。

第三,地缘政治冲突和自然灾害频发。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俄罗斯与美国、欧盟的贸易关系持续紧张,经济制裁与反制裁不断交织。中东地区反恐形势严峻,“伊斯兰国”等极端恐怖组织难以根除,也门教派冲突引发战事,加剧了地区形势不稳。西非国家爆发的埃博拉疫情、年初美国的极端天气等都对世界贸易形成了负面影响。

第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40多年的世界贸易增速与世界经济增速 “2∶1”的规律被打破。从短期来看,2014年世界贸易增速(2.8%)略高于世界经济增速(2.6%),2015—2016年也可能保持这个态势。最近几年,世界贸易增速与世界经济增速大体持平。包括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在内的国际组织使用的预测模型和样本失效,不可控因素增多,变量权重不断调整,导致预测值与实际数反差较大。

资料来源: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

资料来源:世界贸易组织和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处

展望未来,随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复苏增长,世界贸易组织预测,2015年世界货物贸易增长3.3%,2016年增长4%。这样的增速低于1990年以来世界贸易平均水平的5.1%,也低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平均增速6%。2015年世界贸易增长的不稳定因素主要表现在:地缘政治持续紧张、货币政策分化、汇率大幅波动、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等。

三、近年来世界贸易低速增长是周期性或者结构性原因?

关于世界贸易与世界经济增速趋近的原因,世界贸易组织及国内外学术界也做了不同层面的探讨,主要集中在这是一个周期性(暂时的)现象,还是结构性(永久的)现象。事实上,世界贸易放缓既是周期性因素所致,也有结构性作用使然。

首先,世界贸易增速受制于全球价值链发展进度和成熟速度。过去几十年里,随着八轮多边贸易谈判启动和结束,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大幅下降,贸易壁垒减少,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降低了交通运输和通信成本,催生了全球价值链现象,形成了世界贸易快速增长的驱动力,全球价值链的贸易流程日益成熟带动了世界贸易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最终产品跨境生产和组装,国际分段式生产造就了产品和服务反复跨境流动,提升了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总量。随着参与全球价值链这种商业模式的国家日渐成熟,全球价值链辐射能力减弱,它不再像最初那样能够促进世界贸易大幅增长。

其次,近年来贸易投资自由化进度大大降低。随着乌拉圭多边贸易谈判回合结束和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新设立,尽管新增了60多个新成员,但多边贸易领域的自由化一直陷入停滞状态,多哈发展回合谈判历经14年尚未见到曙光。大量涌现的区域贸易协定带来了“意大利面条”效应,工商界无所适从,特惠和优惠贸易安排停留在文件中,无法发挥北美自由贸易区设立时的贸易创造效应,并推动世界贸易增长。这是美国力推“两洋”战略,引入21世纪新贸易议题,进而带动世界贸易焕发活力的一个原因。

最后,世界贸易组织第九届贸易部长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达成的《贸易便利化协定》迟迟无法执行。贸易便利化议题最早于1996年被列入世界贸易组织工作日程,《贸易便利化协定》作为一项“早期收获”,如果如期实施,每年可减少贸易成本和促进经济增长达到一万亿美元。2014年7月,由于印度坚持同步解决其关于粮食安全问题的关注,致使世界贸易组织总理事会未能按期通过议定书。直至2014年11月27日,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才将《贸易便利化协定》纳入《世界贸易组织协定》附件1A中,赋予了《贸易便利化协定》作为一项货物贸易多边协定的法律地位。据测算,有效实施《贸易便利化协定》将使发达国家贸易成本降低10%,发展中国家贸易成本降低13%~15.5%;可使发展中国家出口每年增长9.9%(约5690亿美元),发达国家增长4.5%(4750亿美元)。由于《贸易便利化协定》尚需2/3以上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通过国内法律批准程序,预计今年12月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十届贸易部长会才能生效实施。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缓慢的环境下,世界贸易风光不再,既有全球价值链固化和贸易自由化停滞的结构性因素,也有贸易便利化无法顺利推进的周期性因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应重新考虑贸易在经济增长前景和战略中的作用,不断努力调整贸易政策,进行结构性改革。一些新兴经济体和最不发达国家应继续专注于贸易一体化,改进与贸易有关的基础设施、减少贸易壁垒、改善海关通关环境、创造有利的商业环境,加强经济制度和政策框架建设,确保政策措施具有可预见性和可信性。中高收入国家和发达经济体应注重投资,提高法规的一致性,使非贸易的服务业进入贸易领域并降低贸易成本。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口径,2014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同比增长6%,进口增长1%,分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其中出口占世界份额为12.4%,比2013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进口占世界份额为10.3%,与上年持平。2014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同比增长8%,进口增长16%,分居世界第五和第二位。世界贸易组织首席统计师厄斯凯斯认为,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调整统计方法后,中国外贸中的服务贸易份额和重要性逐步增加,考虑到中国加工贸易占比呈现下降态势,以及今年一季度外贸进出口走势不太稳定,中国应更多关注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协同发展,贸易政策应更多地增加服务贸易权重。

今年一季度,按美元计,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6.3%,出口增长4.7%,进口下降17.6%;按人民币计,我国进出口总值下降6%,出口增长4.9%,进口下降17.3%。观察全年外贸增速和走势,一季度受春节因素影响较大,可比性差,但是出现两位数的进口增速下降,预示着2015年我国外贸形势不容乐观,是国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大宗商品量增价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世界贸易总体增速下调等,同样受到结构性和周期性原因的双重困扰。

因此,我们需要以更为宽广的视野审视贸易政策。一是抓住全球价值链固化和优化的新机遇,全力打造新的贸易圈。当务之急是扩大同“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的贸易往来,以全球价值链思维实现贸易畅通。二是着力研究解决贸易便利化问题,消除贸易壁垒,激发释放进出口贸易潜力。拓宽贸易领域,优化贸易结构,挖掘贸易新增长点,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发展供应链贸易等新的商业业态。三是构建高水平高标准的自贸区网络。苦练内功才能与美欧的“两洋”战略主导的新贸易议题相比肩,以参与新贸易规则重塑的新平台来提升我国外贸规模,把投资和贸易有机结合起来,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特别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贸易。

[作者感谢中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团杨煜丞先生提供技术支持,文责由作者自负。]

(作者单位: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责任编辑:王勇娟)

猜你喜欢
世界贸易组织价值链进口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世界贸易组织运行困境成因探析——基于核心机制的考察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货物进出口额
中国接受世贸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议定书
把“进口门到门”做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