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鹏,周志平,赵 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感染科,北京 100039)
长效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致腹腔出血一例
赵 鹏,周志平,赵 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感染科,北京 100039)
长效干扰素;腹腔出血;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原发性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感染HCV的病例数超过2亿[1]。目前干扰素仍是有效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治疗药物。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很多,但目前未见在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时导致腹腔出血的报道,现将临床上遇到的1例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a2b导致腹腔出血的案例进行报道。
患者中年男性,因“发现抗-HCV阳性11年,腹胀1周”入院。缘于2003年查体发现抗-HCV阳性,肝功无异常。4年前查体发现转氨酶轻度异常,无不适,间断口服保肝药物治疗。2014年3月11日到我院门诊查HCV-RNA 3.556×104IU/ml,HCV-RNA分型2a,转氨酶异常,腹部B超:肝实质弥漫性损害、脾大。诊断为: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50 μg,1次/周)联合利巴韦林片(400 mg,2片/d)抗病毒治疗,治疗期间出现发热、全身酸痛等不良反应,可耐受。4月13日患者抗病毒治疗4周后出现腹胀,偶感腹痛,无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腹胀逐渐加重1周后入住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6.2℃,脉搏:78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36/83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楚,皮肤、巩膜无黄染,未见瘀点、瘀斑,肝掌阴性,未见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肺查体无异常。腹部饱满,无压痛、反跳痛,肝右肋下未及,剑突下未及,莫菲氏征阴性,脾左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入院检查腹水常规:颜色血性、透明度混、李瓦它试验阴性、细胞总数104 770×106/L、白细胞总数3 770×106/L、中性粒细胞(N%)0.02、间皮细胞0.03、淋巴细胞0.95;血常规:白细胞(WBC)1.77×109/L、N%0.46、红细胞(RBC)3.60× 1012/L、血红蛋白(HGB)117g/L、血小板(PLT)59×109/L;肝功:总蛋白(TP)66 g/L、正常白蛋白(ALB)37 g/L、T/DBil 27.8/16 μmol/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113 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55 U/L、碱性磷酸酶(ALP)67 U/L、γ-谷氨酰胺转肽酶(GGT)96 U/L、胆汁酸(TBA)12 μmol/L、血清胆碱酯酶(CHE)5 277 U/L、乳酸脱氢酶(LDH)170 U/L;肾功、电解质无异常;凝血酶原活动度70%;肿瘤标记物检查均正常;HCV-RNA<100 IU/ml;B超:肝实质损害、脾大、腹水;腹部CT及盆腔CT提示:脾大,腹水,盆腔积液,门脉内径正常,脾、胰、双肾、前列腺未见异常;肺部CT:(1)右肺下叶囊性肺泡;(2)右肺下叶陈旧性病变;立位腹平片:肠胀气,未见膈下游离气体;腹水脱落细胞检查未见肿瘤细胞;胃镜检查:食管中下段有静脉曲张趋势,门脉高压性胃病(轻),非萎缩性胃炎;结肠镜检查:未见异常。诊断: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血性腹水。入院后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注射用复合辅酶、托拉塞米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注射用血凝酶等保肝、降酶、利尿及止血治疗,未再使用干扰素治疗。治疗1周后复查血常规:WBC 2.39×109/L、N%0.49、RBC 3.71×1012/L、HGB 121g/L、PLT 62×109/L;肝功正常;凝血酶原活动度86%;腹部B超提示腹水消退,治愈出院。出院后随访半年未再出现腹胀等不适,间断行腹部B超未再提示腹水。
干扰素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它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同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它具有抗病毒,影响细胞生长、分化,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2]。目前被公认对慢性乙型肝炎及慢性丙型病毒性具有确切的长期疗效,尤其是在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持续应答率为40%~82%[1]。但使用干扰素治疗疾病时亦可能出现各个系统多种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流感样症状、骨髓抑制、皮疹、消化道症状、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系统少见不良反应[3]。有关干扰素不良反应发生的机理,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与如下因素有关:(1)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免疫失衡导致自身抗体产生,可能与干扰素应用有关;(2)微血管病变,血管炎血管痉挛导致缺血性或出血性损害;(3)干扰素的直接毒性:一次超大剂量(>100 MU/d)使用干扰素引起神经系统毒性反应,长疗程使用引起脑出血卒中均不能除外干扰素的直接毒性作用;(4)内分泌失调,有报道应用IFN时ACTH分泌增加,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亢进,胰岛素下降。但确切的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4]。
国外曾报道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使用干扰素导致脑出血,但干扰素致腹腔出血目前国内未见报道,本例患者在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片治疗1个月后出现腹腔出血,全面检查后除外实质脏器破裂、肿瘤导致癌性腹水、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结核性腹膜炎、肠系膜血栓、肠穿孔等原因导致出血,可确诊为干扰素不良反应所致。分析原因可能与干扰素导致腹腔内小血管炎使血管通透性改变,导致红细胞渗出引起腹腔出血,同时抗病毒治疗后血小板降低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同时作用其中,但具体机理仍不明确。本例患者停用干扰素后给予对症治疗,病情迅速控制,未再反复。干扰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大多是可逆的,只要能够积极预防,早期发现,迅速停药是治疗关键,及时治疗,多数可迅速控制病情,预后良好。
[1]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EAS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management of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J].J Hepatol,2011,55(2):245-264.
[2]刘春丽,罗 群,钟南山.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引起急性间质性肺炎1例及文献复习[J].国际呼吸杂志,2010,14(30):854-857.
[3]吴 璐,谢 雯.干扰素-α的不良反应及应对策略[J].中国临床医生,2012,40(4):18-20.
[4]王笑梅,兰孟东.干扰素少见且严重的不良反应[J].中国新药杂志,1999,8(7):480-482.
R512.6+3
D
1003—6350(2015)19—2953—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5.19.1073
2015-01-23)
赵 鹏。E-mail:zhzp0359059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