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理据研究:一门处于现在进行时阶段的新学科

2015-03-20 00:32李二占
外国语文 2015年5期
关键词:任意性理据词典

李二占

(盐城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1.词语理据学的提出

当代语言学意义上的任意性与理据性概念,大致源于历时久远的约定论和自然论,或者类比论与破格论,然而二者现代化转型的时间顺序,则至少相差半个世纪。任意性被索绪尔升华为理论图式后,通过《普通语言学教程》(1916)这样的“著作化”方式,得以广泛传播,成为现代语言学的基石。理据性虽也被索氏提及,却是作为任意性的对立面来参照和否定的。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认知功能语言学的勃兴,尤其是皮尔斯象似符号学的重新发现,以及相关语料事实的多年累积,人们认为,语言符号在音、形、结构等方面与世界特征、识解方式、概念结构等之间存在象似性的理据关系(王寅,2007:307),而且这一结论完全符合后现代哲学中的人本主义精神(王寅,2011:298)。目前,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由构式组成的理据性符号系统(文秋芳等,2013:17),这已成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根本理念,代表着认知语言学与传统语言学的重要分歧(李福印,2008:41)。

不过,语言理据问题十分复杂,其运行范围小至词素而大及语篇、内涉语音而外关文字,这就要求它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核心领域,既能以之为出发点去探索语言理据,又能和索氏任意性形成严格的学理对应。对此,我们认为非词语理据范畴莫属,而且围绕它建立学科的时机也已成熟。第一,在理论上,人们突破了索绪尔设定的语言是封闭结构的藩篱(例如词语本是包含音、形、义、理据等多种因素的语言单位和反映人类经验、概念、心智等理性知识的综合载体,但根据索氏的内指论,它被归简为心理意义上的音义两极),坚持“现实—认知—语言”的基本原理,认为从逻辑上讲,词语的“理据性”是一种“难以证明”的“信仰”(Joseph,2012:88)。信仰无对错之分,只有选择之别。第二,在实践上,产生了大批词语理据研究成果,既有语料的厚积,更有拓展和应用,例如基于词语理据的语义本体论研究,已扩大至形态、句法、语篇等层面,形成丰富的语用方法论(详见第二节)。正反两面得出的推论是:理据研究迫切需要词语层上的学科构建,否则只是任意论可有可无的参照物,难以发挥自身的应然价值。我们为此立足国内外前人的理论酝酿与实践探索,从研究对象、工具术语、方法路径等学科构成成分的视角,粗浅地构想词语理据学的框架,希望有助于新时期语言学理论的全面建设。

2.词语理据学的前期成果

2.1 国外的象似性和理据性研究

语言符号与所指意义之间关系的讨论,从古希腊时期至19世纪末,总体上形成任意说(唯名论、约定论、习惯派)和像似说(唯实论、本质论、自然派)的相持阶段(王寅,2007:512)。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采用负向的论证方法(Keller,1998:132),指出语言符号(词语)的能指(音响形象)和所指(概念)之间无自然的内在联系。其《教程》讨论任意性深刻地管约着词语构式的意义、价值、结构、变化等要素时,多处与理据性这一反题进行比照,首次附带地关涉了词的组合聚合理据、词语理据的类型学差异、理据性与任意性的关系等论题。尽管作为激进任意论者的他,将词语理据研究湮没于对任意性原则的过度强调之中,但所提出的“理据性”与“相对理据性”概念,被后来的语言学界认同、继承,成为当代语言学的一个关键术语;从这个意义上说,索绪尔无意中成为了现代语言理据探索的引发者。当然,真正的研究是后来的认知功能语言学逐步展开与完善的。例如鲍林杰认为语言符号不是任意的,而要说服我们的语言学家,就得攻击符号任意性的基本假设(Bolinger,2013)。乌尔曼在《语义学》中专辟一章论述词语理据的分类、变化以及与规约性的关系(Ullmann,1962:80-115)。雅柯布森反对索绪尔的任意性观念,认为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像似性表现于句法、词汇、形态、音系甚至诗篇(Jakobson,1990:407)。海曼于20世纪80年代出版《自然句法》等著作,标志着语言象似性研究的确立。此后,语言非任意性研究逐渐形成两支:源于处于同时代的、都独自提出过符号学建设问题的皮尔斯的像似符号观和索绪尔的词语理据观。不同的是,前者被用于从正面而后者被用于从反面论述语言的非任意性,正如钱冠连的“反合论”所示,同一议题的正和反都可以合(2015:5-24),殊途而同归。象似性和理据性的术语内涵基本相同,都指语言非任意性特征。

目前,国外象似性研究最有影响的是题为“语言文学中的象似性(Iconicity in language&literature)”系列国际会议及其论文集(1983-2015),各路学者对语音、语义、语法、语篇中的拟像理据予以多角度解释。以最近出版的《Iconicity:East Meets West》为例,它包括象似性研究总论、音义像似性、文学语言象似性、语法像似性等。这是首次在亚洲举行的像似性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也是首次将视角转向亚洲语言以及东西方像似性研究的对话与交流,编者Hiraga等特别指出:中国、韩国、日本等使用的象似文字系统可能非常有助于澄清象似性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2015:ii-iii),他们还引用了胡壮麟关于汉字意象像似性的观点。国外理据研究最有影响的是三部文集,即Cuyckens等出版于 2003年的《Motivation in Language》、Radden&Panther出版于 2004年的《Studies in Linguistic Motivation》、Panther&Radden出版于2011的《Motivation in Grammar and the Lexicon》,众多的研究者讨论了词义理据、语法理据、交际理据等概念及其整合应用。以后一部文集为例,它围绕语法和词汇,以理据学视角分析多种语言现象,讨论了语义理据、认知理据、概念理据、隐喻理据、社会文化理据、内部外部理据、词语理据性等新术语及其使用。更主要的是,编者在导言中全面回顾了近年来的语言理据研究,廓清了理据与认知、任意性、规约性等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理据的全新定义(Panther&Radden,2011)。中国学者陈融的论文排在第二位,说明我国学者的研究正在走向国际前沿。

2.2 国内的像似性与理据性研究

中国古代就有对词义构成的命名动因分析,形成因声求义、以形求义的语言理据研究传统(赵宏,2013:14),但材料分散、理论滞后,更由于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冲击,这种研究范式几乎消解。国内学界从现代语言学角度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体现在全面引入语言符号像似论,同时将西语的motivation研究与汉语固有的理据性探索融会贯通,取得了系统性的成果。例如本体论方面,许多词语的像似义和理据义得到考释和整理,有齐冲天、齐小乎的《汉语音义字典》,王寅、李弘的《英语词汇速记教程》等。认识论方面,有王寅《论语言符号象似性》、王艾录等《语言理据研究》、何南林等《汉英象似性对比研究》、赵宏《英汉词汇理据对比研究》、齐冲天《汉语音义论》等专著相继问世。方法论方面,有王寅提出的文体像似性分析法、语用原则象似性分析法,王艾录的汉语复合词分解综合式考证法,曾昭聪的关键词素探源法等。更多的参见王寅主编的《中国语言象似性研究论文精选》,它展现了二十多年来国内学者所采用的诸多研究方法。如今,外语界和汉语界的众多领军学者,都认为象似性和理据性也是语言的功能原则,与任意性对立互补,共同管控着语言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其中,国内的“语言像似性研究之父”为当代著名语言学家王寅,他撰写了国内唯一的象似学专著,而且以兼通英语、中文、哲学的大学科背景,引导着后语言哲学视野下国内语言研究的认知范式。国内的语言理据尤其是汉语理据研究,主要有王艾录等的一系列研究(李福印,2008:44)。

2.3 总结

国内外的象似性与理据性研究产生了一大一小、一易一难的问题。大和易,指合成语言符号如复合词,以及组合语言符号如短语、句法、语篇等的像似理据涵盖范围大但易求,因而解释力强、成绩斐然,不过会导致“目前国内关于象似性和图示符的各种研究,鱼龙混杂,概念混乱,甚至相互矛盾”(李福印,2008:52-53)。小和难,指单纯语言符号的理据涉及范围小但难求,例如英语等他源文字的西方语言,其单纯词理据丧失严重,而传统的汉语单纯词理据语料虽然丰富,但未经现代学科的核查,无法与索氏任意性对立;汉字的形义理据保留较好,却往往排除于语言学范围。结果是,说单纯词有任意性易而说其有理据性难,所以人们“把图象性、同构、动因、拟声等几种明显不同的语言现象归并在一起”,而“这样做的唯一理由就在于:它们中的每一个看来都能在某种程度上否定语言符号的任意性”(Bouissac,1995)。解决办法是:对大和易的问题,缩小其理据研究范围,先集中于词语层面,等彻底搞清楚词的理据后,再扩大研究;对于小和难的问题,则适当扩大其理据的研究范围,比如重建部分原生词的拟声与拟象理据、重视单纯词的引申与隐喻理据、致力于继生词和合成词的透明性理据探索、借助文字理据的旁证等。一言以蔽之,若能建成语言理据学的核心学科——词语理据学,我们就既有充足资格对多年来占支配地位的任意观说“不”,又能更好地约制理据性和像似性解释力无限扩大之难题。

3.词语理据学的语料事实及关键术语

3.1 语料准备

词语理据的语料积累已粗具规模。一是专门的理据词典和词源词典,例如《牛津英语词源词典》《英语词汇神话语义理据研究》《汉语理据词典》《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等,它们含有大量的理据信息(词源和理据的关系辨析见下文)。二是一些通用型的语文词典,例如《牛津简明英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不但有不少显性的理据标注,而且许多词语的释义包含着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理据资讯,它们因此部分地具有理据词典的功能。三是新词词典,例如《现代汉语新词词典》《100年汉语新词新语大辞典》等,常常揭示了一些难解词的理据,它们和语文词典一样,也部分地具有理据词典的职能。四是其他书籍,例如《中国地名辞源》《汉语动物命名研究》《古汉语植物命名研究》等,含有大量专名的理据。五是当代网络语言生活的理据语料,其开放性和互动性导致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提供所知道的词语理据,可供研究者甄别和利用。

3.2 关键术语

对于词语理据研究过程中生成的新术语,在条件成熟时可编写一部《词语理据学词典》。这里仅选取最关键的十多条,分成三类说明。第一类是关涉词语的原生词、继生词、单纯词、复杂词及合成词、词组及短语、聚合词等。原生词与继生词相对,前者指词源难考、理据丧失的词,而后者指词源透明、理据易求的词,例如 book(书)源于 bōkā(山毛榉),故分属继生词和原生词范畴。原生词一般为单纯词,而继生词包括派生式单纯词以及结构可分析的复杂词和合成词,所以继生词也叫次生词,其范围大于一般所说的派生词。单纯继生词的理据多为隐喻理据,例如许多汉语单纯继生词,借助“音近义通”的隐喻理据手段,从原生单纯词演化而来,王力《同源字典》有大量例证。单纯词指由一个词素构成的词,不少汉语单纯词尚存留着继生式的词源理据和文字上的形义结合理据,而许多英语单纯词多由其他语言辗转借来,理据丧失情况比较严重。复杂词及合成词指至少由两个词素组成的词,它们因为有内部形式的显性标记,组合理据比较透明。词组与短语指由几个词素组成的语序固定的构式,理据情况类似于复杂词以及合成词,也有组合理据,因此可纳入广义上的词语范围。聚合词指围绕某核心词素或词,进而形成的系列词语,它们由此具备了联想或聚合理据,与组合理据相对。例如soundproof既有sound与proof构成的组合理据,又有与sound stage、soundsystem、soundtrack等形成的聚合理据,即索绪尔所说:相对理据性概念意味着组合关系和联想关系(Saussure,1959:132-133)。

第二类术语针对单纯词与非单纯词,有隐转喻和内部形式这两条。隐转喻指隐喻、转喻及二者的整合,隐喻重在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而转喻重在其相关性,但二者也有交叉重合。隐转喻能够有力地解释单纯词在派生、分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理据。内部形式大致指语法结构与语义结构的总和,例如dark matter是偏正式,指不发光的物质。内部形式是考察非单纯词理据的最重要的线索,也是人们断言语符具有理据性的最可靠依据。第三类直接关联着理据本身,有词源、理据、理据义、理据性、象似性、理据学(象似说)等。词源有时指派生出另一个形式的语言形式,此时它类似原生词;有时指某词的外来语源,例如许多英语词来自希腊语、拉丁语等,此时它是跨语言等价词;有时指某词的生成缘由,此时它是理据;有时指某词最早的书面出处。有的词源就是理据,有的词源至少可以帮助人们寻找理据;词源是理据的上义范畴。理据为心理学概念,指驱动力;而词的理据,认知语言学的定义是:如果一个语言符号(即“目标[target]”)的部分特征,由另一个语言或非语言的源体(source)及独立于语言的因素所赋予,那么它就是有理据的(Panther& Radden,2011:ix)。我们的定义则为:如果B源于A,A为词语或认知经验且给B以动因解释,B因此具备语义来源的透明性或分析性,则B以A为自己的理据。理据义指对理据的语言表述,例如suicide seat的理据义:指汽车驾驶座旁的座位,因车祸时坐此位者最易伤亡。理据性与任意性相对,是我们在整体意义上对“词语具有理据”的命题作出的全称判断,也是理据和理据义的上位概念。象似性广义上与理据性同义,狭义上指“一个语言表达式的形式、长度、复杂性或其构成成分间的相互关系,反映了它所编码的概念、经验或交际策略的形式、长度、复杂性或其构成成分间的相互关系”(Newmeyer,1998:114)(《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作者说该定义来自海曼1985年出版的《自然句法:象似性与磨损》,但我们查阅海氏全书,并未发现具体出处,倒是在Newmeyer《语言形式与语言功能》的著作里意外获得,而且Newmeyer并未说这一定义是他引用别人的)。象似性更全面的定义是王寅的“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1999:32)。理据学(象似说)指在当代认知语言学的指导下,依托来自心理学的动因概念,从语言系统内外结合的角度,探求语言现象产生发展缘由的一种理论取向与尝试。

4.词语理据学的研究对象

词的理据与词的意义或概念一样,是心理的、抽象的虚体。意义或概念最终要借助语言形式的载体而显现,正如英汉双解词典或汉英双解词典所采取的编码规则那样,一长串意念的词义被压制成简短的词语,理据也需要类似这样地转换为语言表征形式,才能被物质化,进而达成认知、使用或研究上的可操作性。表征的程度、方式等又和词语理据的特征、丧失、考证等关联,因此它们共同构成理据这一虚体的多个相面,一起充任了词语理据学最重要的研究对象。

4.1 理据的语言表征

理据的语言表征指将属于认知范畴的词语理据,编码为语言表达式即理据义。从形式上看,它类似于词义,例如,Passover的词义和理据义分别是:犹太教春季的主要节日,纪念古以色列人摆脱埃及人的奴役,获得自由;以色列人被击杀头生孩子和头生牲畜的灾难得以越过(pass over)。常见的理据表征方式有:第一,通过词源。有的词源虽为简单的词语,但它含着关键的理据信息。例如abacus的词源为abax(slab/板),它合理地揭示了古人在铺满沙子的板上计算的事实。有的词源是一个句子或一个语篇,这时基本等同于理据的语言表征。例如blarney:源自爱尔兰的布拉尼城堡,那里有一块布拉尼石,相传此石具有魔力,吻后可变得能言善辩。第二,借助内部形式而推求。例如alone等于all加one,“检测”等于检查和测试。第三,等于或寄生于词义。例如“代数”:数学的一个分支,用字母代表数来研究数的运算性质和规律的科学。passion flower:一种攀缘植物,其花可联想到耶稣受难(the Passion)的十字架。第四,由某个语素承担。例如 free kick中的 free是“无对抗的(unopposed)”。第五,专门的表述。专一的理据词典或词源词典多采用这种形式。此外,显性理据的表征方式简单,使用一到数个词语即可。隐性理据比较复杂,有时需要一个故事语篇,这也许是辞书不愿多提供它们的原因。显性理据多为语文理据,而隐性理据多为文化理据。

专门汇集理据语言表征即理据义的,是理据词典。中国古代的《尔雅》《说文解字》《释名》以及现代的《中文有理有据三千词》,即具有理据词典的性质。国外号召理据词典编写的是Swanepoel,他主张采用多种策略将各类理据信息纳入词典里面,例如可独立为词条、可作为释义的一部分、可作为使用注释等(1992)。国内王寅呼吁基于语言象似性来编写英语词汇认知学习教材(2009),而它实际上就是英语理据词典。另外,像《牛津词源词典》《牛津简明英语词典》《新华词典》以及各类书籍,都有数量不等的理据义。例如胡壮麟主编的《语言学教程》第四版,分别给出plosive和fricative的理据解释:……专业上把第三阶段叫作plosion(爆发),因此名为plosive(爆发音);听得见的摩擦(friction)是这类音的特征,因此解释了术语“摩擦音(fricative)”。再如严复《英文汉诂》也有不少词语的理据解释:……所以名alphabet者,因希腊之字母其首二文α,β犹英之a,b。

4.2 理据的特征

理据在广义上指语言的一种属性,和任意性对立;狭义上指具体词语的理据,这些理据具有可数的特征,体现着抽象的理据性。王寅指出,象似性理据具有自然性、本源性、主流性等(1999:65-85)。王艾录等认为理据具有潜隐性和凸现性、稳固性和微变性、民族性和排他性等(2002:250-272)。还有学者认为理据有线条性、塔状性和发散性。我们认为理据的主要特征是意念性、潜隐性、历时性和从语言表述性,它们彼此关联,其中意念性与从语言表述性最重要。意念性表明,理据的本质是一种认知动因,它不处于语言流通使用之域,只是或然地寄居于词音、词义、内部形式等支点上,一旦后者生熵变异,它便无所依靠。例如monkey puzzle的词语形式会提示它的理据:布满坚硬的、鳞片状的树叶,猴子因此难以攀爬,视之如难题(puzzle),而一旦改用Chile pine,理据便顷刻丧失。可见意念性是因,决定着从语言表述性的果,因此理据要用语言的形式表征出来,形成具体的理据义,而一旦进入辞书等载体,则得以记载、传播、使用,它此时和词义一样,就不易丧失了。潜隐性指有的理据在词语创造完成后,没有与产生的词音、词义、内部形式等结果形成共轭关系,于是沦落为幕后英雄,不幸淹没于语言演变莫测的历史长河。如何使它们失而复得,甚至死而复生,便成为词语理据学最艰难的研究任务。历时性指理据是一种稳固的“过去时”资讯,而它造就的词语却常居于共时性的、尤其是“现在时”的使用域,二者被时间鸿沟所阻,且距离在扩大。当然,词语理据也许还有其他特征,有待于未来的孜孜探索。

4.3 理据的丧失与考证

语言的整体理据性是普遍的和恒定的,但具体的词语理据却在时间因素的干扰下,磨损、腐蚀、淹没甚至丧失,当然一定条件下也能逆向地恢复、新生或替换。国外的 Givón、Fischer& Nnny等都讨论过理据的丧失现象,其中比较深入的是海曼。他认为象似性与经济性等因素竞争,结果是“形式越小,任意性就越强”,于是提出像似度是否会越来越低的论题(Haiman,2009:D19-20)。国内的王寅持像似性辩证说,认为随着本源性的象似性的腐蚀,任意性发挥的作用则逐渐增加(2007:542-543)。我们曾指出,潜隐性等内因和曲折表达等外因,共同导致了词语理据的腐蚀(李二占,2013)。丧失与考证一体两面,而考证可免丧失之忧。考证对象分为旧词理据和新词理据。旧词的为历史理据,需要通过类似于语音构拟的方式来使之失而复得。以汉语的旧词为例,可采用古今汉语结合、普通话方言结合、语言文字结合以及其他相关学科支撑等手段,至少部分地考释一些词的理据义。训诂学在这方面做出了显著成就,例如宋金兰根据语言非任意性(象似性、理据性)的假说,采取声训的方法,系统考证了风、水、杀、大等100个汉语核心词的理据(2001:193)。当然,目前的主要工作是考证、记录当代新词的理据,以便传之后世。新词大都是派生的,构词理据因而表现更加明显,只要用语言表征出来,它们即会固化而不再丧失。例如北漂、草根、蚁族、无厘头等新词,已被《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收录;如果释义时有意增加一些理据信息,就会给后人以极大的语言便利和认知价值。譬如“无厘头”的理据:本应写作“无来头”,因粤方言“来”与“厘”读音相近(这属文字对语言理据的遮蔽)。

5.词语理据学的研究方法

理据性在和任意性的对立中往往处于下风,常常面临质疑的不幸局面,它迫切需要足够数量的理据义的事实支持,而且这在一段时间内将是常态,因此这里的方法仅指针对词语理据存在的微观考证与宏观证明之法。只有词语理据学的这一初级阶段任务完成以后,才会迎来方法论全面深入的产生。

5.1 假设

和其他科学研究一样,词语理据学的首要方法也是假设与猜想,即我们必须设定“词语是有理据”的前提和信念。陆丙甫等认为“考虑到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发掘尽可能多的理据性,我们还是应该假设所研究的现象都是可以解释的,有理据的……而理据性观点则鼓励我们不断探求语言世界背后所隐藏的规律”(2005)。石毓智说当代语言学关心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语法规律背后的理据,因此他依据理据假说,重新定义了生成语言学和认知功能语言学的研究任务:前者注重从人类的生物基础上寻找理据,而后者从与人的认知能力相关的生理条件、社会环境、交际活动等中探求动因(2008)。当今的一些学者以假设法研究词语理据,成绩显著。例如海曼分别以同构(isomorphism)和理据假说,分析验证了词语和句法的像似性(Haiman,2009:D19-20)。Margaret Magnus 提 出 音 义 学(phonosemantics)假设,并通过十几个音义学实验,验证与语音以及字母所对应的语义像似理据,她为此出版What’s in a Word?Studies in Phonosemantics,Gods of the Word:Archetypes in the Consonants等著作,编辑了A Dictionary of English Sounds,用英语语料证明了“音近义通”的语音编码普遍原则。华裔学者戴淮清提出汉语音转学,并出版了同名著作,考证了数以千计的汉语单纯词的音义结合理据,例如“瞩”与“注”音同义通;“瞩目”犹“注目”也。“瞩”ju加n为“睃”;加ng则为“瞛”。以上诸字转an则为“瞻”jan,例如“高瞻远瞩”(1986:1)。总之,我们先假定词语是有理据的,然后去证实或证伪;若无法证实,再付诸任意性的解释不迟。

5.2 实证

词语理据研究最主要的是实证法,即用事实来证明理据的广泛存在。例如现代汉语词汇多为合成词,人们依据索绪尔的相对理据论,认为它们大都语义透明、理据显然。那么,如何证实这一断言呢?我们发现,贾培诚主编的《实用汉语词典》、邵敬敏的《汉语水平考试词典》、冯志纯的《现代汉语用法词典》等,采用了结构分析的方法,例如名·名的并列式、副·动的偏正式等,如果我们能够再增加构词语素义的分析等必要信息,同时结合词义解释,尤其是原初义和引申义的历时演变考察,则大致可以窥测出它们的理据。根据这种实证思路,可以编写专门的、大型的《现代汉语理据词典》。不过,此类工作需要集体的力量,例如,有研究团队申请到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汉语常用词的构成理据研究”,希望这种团队模式(学术共同体)在词语理据实证研究中发挥主导性作用。个人使用的实证法,如在词语理据的专题领域则更有效,譬如许光烈博士论文《汉语造词理据模式研究》对中医术语的理据分析;曹炜等对《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收录的家具词的理据探析,等等。

5.3 对比

索绪尔较早地提出语言理据的类型学问题,认为各类语言都包含绝对任意的和相对可论证的两类要素,但比例不同,这是语言分类时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特点(Saussure,1959:132-133),他还谈到拉丁语、梵语、英语、法语、德语、汉语等的个性理据。国内学者近年来对比研究了英汉词语的理据化机制,例如,王寅的《中西语义理论对比研究初探》,对中英语言及词语理据问题予以深入比较,徐通锵《字本位语法导论》提出了汉语词的成分理据和英语词的组合理据论题,尚杰《中西:语言与思想制度》认为,中西语言的任意性机制绝对不同,蔡基刚《英汉词汇对比研究》专用一章,讨论了英汉词语理据性模式的对比。有趣的是,一些研究者将汉语的“以形求义”法用于英语词汇的习得,进而编出名曰“英语说文解字”类的书籍,在各大网站的销售业绩颇佳。这些说明,词语理据的英汉对比研究法具有充足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值得继续探索。当然,上述宏观的方法还可细化,例如实证法可以从事物名称理据、新词产生理据等路径切入,不过这需要更多的后续探究。

6.结语

国内词语理据研究历经多年的探索、争议与发展,渐趋规范、有序和成熟,尤其是西语象似性研究和汉语理据研究的视界融合已有时日。目前,它在语言学界正处于后现代哲学引领下而形成的认知语言学新范式之中。立足这样的时代背景和难遇机遇,我们可以从学科论角度整合词语理据研究,将其建成一门隶属于认知语言学的新学科,进而为语言理据学和解释语言学做出开路之功。为此,我们所提议的学科框架大致是:从中西结合的普通语言学视角出发,利用现有英汉词语的理据语料,形成科学高效的研究思想,最终确定词语理据学的“三论”基础:本体论意义上的研究对象,例如词语理据的语言表征、特性、丧失、考证等;认识论意义上的研究理念,例如词语生成缘由是否可知,理据语言观的价值何在等;方法论意义上的研究路径,例如对理据性存在的猜想与实证,理据运行机制的跨语言比较等。

[1]Bolinger,D.L.The Sign Is Not Arbitrary[M]//Joseph,J.E.Ferdinand de Saussure(Volume II).London& New York:Routledge,2013:300-308.

[2]Bouissac,P.Syntactic Iconicity and Connectionist Models of Language and Cognition[M]//Landsberg,M.E.Syntactic Iconicity and Linguistic Freezes.Berlin/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1995:393-417.

[3]Haiman,J.Natural Syntax:Iconicity and Erosion[M].Beijing: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2009.

[4]Hiraga,M.K.,et al.Iconicity:East Meets West[G].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15.

[5]Jakobson,R.On Language[G].Edited by Waugh,L.R.& Monville-Burston,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407.

[6]Joseph,J.E.Saussure[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2.

[7]Keller,R.A Theory of Linguistic Sign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8]Newmeyer,F.J.Language Form and Language Function[M].The MIT Press,1998.

[9]Panther,K.-U.& G.Radden,Introduction:Reflections on Motivation Revisited[G]//Panther,K.-U.& G.Radden.MotivationinGrammarandtheLexicon.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11:1-26.

[10]Saussure,F.D.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M].Translated by Wade Baskin.New York,1959.

[11] Swanepoel, P. H. Linguistic Motivation and Its Lexicographical Application[J].Journal of Linguistics,1992(2):49-60.

[12]Ullmann,S.Semantics: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Meaning[M].Oxford:Basil Blackwell,1962.

[13]戴淮清.汉语音转学[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6.

[14]李二占.词语理据丧失原因考证[J].外国语文,2013(4):61-65.

[15]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6]陆丙甫,郭中.语言符号理据性面面观[J].外国语,2005(6):32-39.

[17]钱冠连.后语言哲学之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5.

[18]石毓智.语法规律的理据[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6):409-417.

[19]宋金兰.训诂学新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0]文秋芳,等.认知语言学与二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21]王艾录,司富珍.语言理据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2]王寅.论语言符号象似性:对索绪尔任意说的挑战与补充[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3]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4]王寅.从后现代哲学的人本观看语言象似性——语言学研究新增长点之六:象似性的哲学基础与教学应用[J].外语学刊,2009(6):32-37.

[25]王寅.构式语法研究 (上卷):理论思索[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26]赵宏.英汉词汇理据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任意性理据词典
聚焦双变量“存在性或任意性”问题
米兰·昆德拉的A-Z词典(节选)
米沃什词典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从理据出发展开高品质评价——以《谏太宗十思疏》为例走进文言文深处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8版)》词源的理据信息考察*
英语中爱情隐喻及其认知理据分析
全译繁化机制的内涵、理据与类型
漫画词典
关于索绪尔任意性原则的争论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