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临青
作为一位“90后”,笔者第一次真正听到“海采”这个词是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你幸福吗”那组报道播出后,微博上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央视编辑是不是脑残”的论战时。
于是,笔者立刻在电脑上回看了当时那些为人们津津乐道,也议论颇多的节目,特别是那段“我姓曾”的“神问答”。当时,就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因为在央视的屏幕上,除了不幸被“好事儿”网友整合成段子的主播口误和记者失态外,从来少有这么突兀的桥段。而这样的突兀,除了带来惊讶,还有一种认同和舒适感。
这种“海采”报道的那股“神奇”,并没有止于“你幸福吗”,而在随后的“家风是什么”“清明说吧”“我的名字叫国庆”等话题中继续升华。不由引人思考:“海采”的生命力到底从何而来?在“80后”“90后”甚至“00后”这些受众的眼中,“海采”这种传统电视新闻平台上的实践,意味着什么?
“海采”给人的舒适感,首先来源于内容的真实与细腻。“海采”其实就是新闻记者去街头找故事,再回到屏幕上讲故事。中国从来不缺好故事,然而找到这样的故事并非易事,找到故事最动人的一面就更难。在“海采”报道那上千段故事里,在那些能被人们记住和议论的精品里,感动来自于真实细节里流淌出的中国人特有的想法和情感,以及它们所触发的持续性思考。
好的细节在央视近年来的新闻报道中并不少见,在《蹲点日记》等“走基层”类的报道中,不乏以细节取胜的优秀案例。然而“海采”报道所带来的细节之美,在民众中所形成的热议以及受众的认同度又远远胜过以往任何一次。笔者认为,原因有二。
一是能“抓住人”的报道细节的数量显著提高,形成了传播中的集群优势。细节不再是以往的“单打独斗”,或者只是记者编辑们在采访编辑过程中灵感闪现,偶尔为之的“神来之笔”。细节意识,已经明显地成为整个参与“海采”系列报道团队的共识,成为了这个群体都关注并一起努力的“命门”。整个团队因此有了新闻创新的抓手。
看似每个人的细节选取都不相同,但内在的逻辑是一致的——都是于细节处反映被采访者内心最真实的部分,也就是中国人内心的真实活动。在采访我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的镜头里,老人的一双手被观众们记住了。年近90岁的人,那本该颤抖的手却是出人意料的稳健。在带给病人一份踏实之外,老人的敬业形象也由此栩栩如生,令人肃然起敬。同样,记者在采访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天津水果小贩时,得到了这样的回答:“人要忠厚点,才有好日子过。”
小贩的诚信和老人的坚守,都是这个时代很多人记忆中已有点模糊,但仍然被太多人默默践行的敬业精神。两个人物,在此刻相融相通,都是在讲述同一种追求。如果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一遍不足以动人,那么讲上两遍三遍,总会有效果。所以,当这些天南海北的素材被“海采”汇集在一起时,我们看到的它们,其内在逻辑中形成并传递出了有强大共鸣感的相似的价值观。
二是“海采”报道中的细节铺设并不局限于叙述事实,但也不“用力过猛”把观点强硬地灌输给观众。
这种以抛出议题,创造思考氛围,提供有益的人物、观点、话语作为材料的做法,恰恰很符合社会调查类公共传播应该起到的作用:一方面避免了在“流水账”形式的“唠家常”中,观点与导向的缺失;另一方面又避免了一味的“喊口号、给观众上课”所带来的抵触情绪。
仔细品读这些“海采”报道,不由得发现央视的制作团队对于每一个片段和整体节目节奏的把控,都做了不少功课,该略则略,该详则详,快慢有致。“海采”到手的素材,优点在于内容质朴真实,少有造作扭捏之感,但同时问题也会凸显,除了少数完整且质量高的故事,大量素材相对单调,直接呈现并不符合电视表达的一般规律,观众也很难被触动。为了打破这一困境,在情绪铺垫、故事间的转场以及故事中的留白三个部分上,“海采”节目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首先在铺垫中,往往不光叙述故事的背景和人物,而是更多聚焦于这个故事与“海采”系列内容的联系,时刻不让小故事脱离主题,也让后面的感情流露显得合理和不空泛。同时在转场中,注意设计情节高潮,让观众始终找得到感情的爆发点,对于一些短而小的素材转换得很快,用一种类似“余音绕梁”的效果层层深化同一种声音,从而把素材本身的弱点变成了优势。最后,在需要放缓的地方敢于留白,让记者对于观众思考的影响减至最小,而镜头中往往又留有带暗示性的符号。
像在采访一位政府工作人员的片段中,他提到感觉最近一年政府“卡人”的事少了。记者问他是不是“卡过谁”,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欲言又止。此刻观众们都明白了,他自己才是“卡人”的人,然而正是镜头里留下的这略带尴尬的微笑,却让很多人都理解了他,也感受到了政府工作人员的不易。这样的新闻细节,没有强硬的灌输,却于无形之中替许多被群众视作“对立面”的政府工作人员,在舆论传播中“解了围”。无数像这样的潜台词,在“海采”报道中无声地打动了观众。这也是节目播出后,社会生活中、网络舆论场上讨论如此热烈的重要原因。
“海采”报道带来的舒适感,也体现在讲故事的方式上。其实央视以往的报道中也不缺好故事,但很多好故事的动人情节恰恰被错误的讲述方式淡化了,甚至拆解、摧毁了。
这些错误往往被人们冠以“摆拍”这一不太光彩的形容。而摆拍的背后根源,是对讲故事的重点和诉求的错误理解。记者往往认为新闻故事的情节与自己预设的报道思想要吻合,逻辑才能通顺,因此极力剔除一切与主题相悖的内容,即便其在真实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去弥补缺失的逻辑链,摆拍的内容便应运而生。在摆拍中,拙劣点的,会被网友发现成为笑料;精湛点的,往往能做得不露痕迹,节目看下来比较合情合理,没有纰漏,但又总会让人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笔者认为,这大抵就像整容整得比较成功的韩国美女,虽然貌似完美,却又因为完美而让脸失去了应有的生气。
分析到这里,便涉及到“敢于讲不完美的故事,敢于表现故事时容忍瑕疵”的创作态度了。“海采”的很多段落中,这种态度都依稀可见——“你幸福吗?”“我姓曾。”“提起爱国者您想起什么?”“想起导弹。”“2013年,你缺啥?”“缺钱!”“缺爱!”“缺钙!”“我就缺个水表。”
类似的对话,在报道中还出现了很多。看似不太严谨的回答,却迅速成为了互联网上火热的段子。粗看之际,人们都为意想不到的答案感到捧腹,为在央视这样历来严肃的平台上出现如此“不合时宜”的话语感到好奇。然而在最初的火热之后,持续支撑这些话题的真正能量,是绝大多数的观众们、网民们在经历了几轮神问答的洗礼后,渐渐明白了这不是央视什么“脑残编辑”们的操作失误,而是有意为之的编排设计。他们细细揣摩,慢慢也就发现了这些“瑕疵”中蕴涵的深意。
正是这种最为真实的回答状态,成为不同主题的“海采”报道中相同的亮点。观众们真切地感受到央视在新闻报道中希望传递的并不是记者心中既定的答案,而是发生在每个人生活中最为真实的状态。通过每一个个体状态的呈现、变化,通过捕捉他们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喜怒哀乐,汇聚出一幅幅属于整个国家的生动表情。这也说明了新闻节目中拍摄剪辑的变化,不光在技术层面,其深层原因更在于观念的转变,在于对“真实性”——这一新闻伦理中最常被提及的新闻价值要素的重视与回归。
“海采”不仅体现了电视新闻人的不断探索,也折射出了时代的新味道。除了“海采”的内在实力与创新思维吸引着观众,中国电视观众乃至网民近10年以来喜好和需求的变化,也悄然助推了这一系列报道的成功。
社会调查类的新闻节目在中国大众传媒受众中,拥有着广泛的拥趸,尤其是中老年观众、妇女观众。因为社会调查类新闻节目往往提供了与他们生活最为密切相关的信息,他们也容易在这种节目中找到共鸣。
但同时,很多社会调查类节目也出现了同质化的倾向,往往满足于简单的摆事实讲道理,作一篇议论文,结构冗长又较为严肃。很多议题虽然有一定时代意义,但是由于过长的制作周期和繁复的故事结构,让观众们不能轻松地抓住重点,更难以形成屏幕内外的情感共鸣。
而在同一时期,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社会调查类新闻节目也不再是以央视为代表的电视媒体的专利。甚至可以说,由于社会调查类新闻节目相对较低的门槛,使其成为很多新媒体平台优先考虑尝试发展的新闻报道类别。像优酷、爱奇艺等国内互联网视频的领军平台,都有自己打造的新闻调查类节目。互联网媒体新闻调查取材相对自由,节目制作周期短,与用户的互动性更强,很多时候还可以后发先至,把央视等传统电视媒体没能深度发掘的题材进行二次加工,吸引观众的注意。就像“你幸福吗”播出后,网络上也出现了很多网友自采自编的“你幸福吗”问答,在很多新媒体平台中成为当时的热词。
然而这次有所不同的是,作为“你幸福吗”的始创者,央视的新闻节目没有被这些随之而来的复制品淹没,更没有单纯地为别的媒体做嫁衣。除了前文中已经提到的内容形式上的创新,这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播出模式和话题设置的变化,更贴近了年轻一代的观众。
年轻观众群体对于社会调查类节目凸显出两个新要求:一是极其关注与自己有关的新闻素材和故事,更重视个人价值在新闻中的体现和认同;二是由于他们刚刚步入社会,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迅速有效且短小精悍的新闻报道成为了他们更加偏爱的类型,那些标题引人注目的报道更容易第一时间引起他们的注意。
央视“海采”节目的播出和话题设置,针对以上两个新特点、新要求,也做出了如下变化。
一是采访、编辑、播出的力度前所未有的加大。首先体现在单一节目的播出时长上。引用央视新闻频道对于《家风是什么》节目的介绍:“96路记者,足迹遍布我国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所有省份以及海外,采访了4000多人,视频素材长达175个小时,最终选用的不到200人。”然而即便精挑细选的200人所构成的最后播出版的长度,也是央视其他社会调查类节目难以企及的。更不用说在第一轮播出后反响热烈的典型故事、人物,往往会在央视新闻频道中进行多轮的滚动播出。
同时在“海采”节目中,从最初的同一时段只有一个“海采”话题,最后发展到在国庆等节日出现多个“海采”话题同时播出的情况。正是由于播出的不间断,让很多没有长期、定时收看电视新闻节目习惯的青年观众,在不经意间浏览到“海采”节目,多次接触之后,一旦看到让自己深受触动的内容,便会自主地改变习惯,投入更多的关注。而正是这种需要一定魄力的频道投放力度,让“海采”的多数话题能够有一个好的开始,在观众中建立牢固的“根据地”,为后续报道进一步讲好故事、唤起共鸣创造条件。
二是充满及时感、即视感的报道背后,埋藏着有张力的价值观。
“海采”话题的设置方式、内容、时机等,一扫传统社会调查类节目的沉闷,但又没有沦为网络传播中快餐式的“标题党”。这些报道在充分激起观众了解兴趣和发表见解冲动的同时,又能够不动声色地让观众有所思考。例如“家风是什么”“清明节我想说的话”这两个话题,都抓住了传统文化中的精粹,让这些为人们忽略但其实心底极端认同的、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情感,成为节目最好的精神纽带,帮助年轻人进行了一次自我的拷问和再发掘。
可以看到,“海采”充分结合了传统节日这一每年都会反复出现的良好时机,通过电话亭等新颖方式,打破了传统电视新闻调查受制于空间时间的问题,凸显了观众自身在新闻传播中的主导地位。
综上所述,央视的“海采”实践,既是在做一组组新闻节目,也是在展开一轮有时代特征的新闻创新探索。它从时代变化的压力中,寻找着自己的成长空间。事实证明,这个时代的广大受众,包括大量的年轻人,接受、喜欢这样的新闻,需要这样的新闻,也会不断用自己的好故事,成为新闻人镜头前的一个真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