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导游口译中少数民族文化障碍的策略

2015-03-20 02:06李海玲李海丽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借词音译口译

李海玲,李海丽

(1.新疆财经大学 外国语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2.新疆职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

在文化旅游不断升温的大背景下,新疆以其浓郁的异域风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也正是这种“异域风情”给新疆导游口译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导游口译应始终以游客为出发点,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取向。而在新疆做导游,除了要积极传播中华大文化以外,还要传播少数民族亚文化。也就是说,导译员既要克服一般导游口译所面临的汉英两种语言及文化转换的困难,还要解决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翻译问题。而这些问题基本上是没有工具书可查阅的,“多数情况下都要靠译者的匠心和多元文化的深厚底蕴来创新”。[1]由此可见,在新疆做涉外导游必须掌握三种文化,克服少数民族文化障碍,才能进行有效的文化传播,更好地为游客提供服务。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给导游口译带来的困难,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克服导游口译中少数民族文化障碍的策略。

一、导游口译中少数民族文化障碍分析

新疆多元文化造成了文化负载信息处理的独特性和复杂性。新疆有13个主体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风俗、服装、艺术、建筑和饮食文化,而其中许多在汉文化中找不到对等物,更不用说在西方文化中,例如,laghma,pilaf,samsa,Nadam,Muqam和Aken这些词都是直接根据少数民族语音音译的,然而在没有文化背景的外国人听来,仅仅音译是毫无意义的。此外,少数民族独特的信仰、民俗和交际规范也会造成交际困难。文章将从人名地名、民俗风物和少数民族借词三个方面阐述少数民族文化给新疆导游口译造成的困难。

(一)人名地名

人名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的起名方式往往与他们的宗教信仰、文化心理、风俗习惯有关,具有很强的文化性,这也是为什么稍具文化常识的人就能够从一个名字判断出他的民族的原因。与汉族人姓前名后的构成方式不同,维吾尔族人的姓名与英语相似,是名前姓后。例如,吐尔地·吾斯曼、努尔比叶·赛买提、吐尔逊·艾山,“吾斯曼”、“赛买提”、“艾山”是他们的姓。另外维吾尔族在日常交往中往往只用自己的名字,而不用姓。了解这些少数民族姓名文化对做好姓名口译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在导译过程中,人名翻译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译名不规范和音译的随意性等方面。如将吐尔逊·艾山译成“Tursong·Asan”,将阿布来提·阿不都热西提译成“Abulaiti·Abudurexiti”。

地名的多样化是新疆地名的突出特点,这正是民族杂居和文化融合的体现。例如乌鲁木齐、阿拉山口来自蒙古语;喀什、克拉玛依、库尔勒来自维吾尔语;红旗拉甫、塔什库尔干来自塔吉克语;阿图什、吐尔尕特源自柯尔克孜语;石河子、奎屯、五家渠、北屯则来自汉语。地名的复杂多样性使得新疆地名翻译存在译名不统一、不规范的问题。例如新疆名城吐鲁番和喀什就至少有三个和四个译名,分别 是 “Tulufan”“Turfan”“Turpan” 和“Kashgar”“Kaxgar”“Kashi”“Kashigar”。这导致了导游在导译过程中对译名使用不统一、不规范,不仅使游客费解,也不利于文化的有效传播。

(二)民俗风物

“据一项对美、日、英、法、德五国游客访华动机的调查得知,海外游客希望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占100%,了解历史文化的占80%,游览观光的只占40%”。[2]鲜明而独特的民俗民情正是吸引众多海外游客的根本原因,因此做好此类文化信息的导译无疑是导游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这类词都是用本民族语言表达的,带有浓厚民族文化个性,别说在英语,就连在汉语里也没有对应词,因此成为导游口译的难点。文章以饮食、艺术和服饰文化为例,阐述民俗民情的导译困难。

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饮食特点,这与他们生存的自然环境、宗教信仰和习俗都密切相关。新疆的各民族根据自己的特点创造出特有的饮食文化和适合自身生活的美味佳肴。例如“纳仁”(羊肉和面)、“抓饭”(大米、羊肉、胡萝卜和洋葱)、“和尔顿”(肉和土豆)、“杰尼提”(小米、奶酪、白砂糖)、“希尔格尔尼奇”(用奶煮熟的大米)等等,如果只听音译名而不做了解,就连国内游客也不知道是什么食物,更别说外国游客了。

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除了大家熟悉的十二木卡姆以外,还有许多音乐舞蹈形式,例如“麦西莱甫”“刀郎舞”“纳孜库姆”“赛乃姆舞”“萨满舞”“恰甫素孜舞”。在歌舞表演中,种类繁多的乐器自不待说,如“冬不拉”“库姆孜”“鹰笛”“马头琴”“曼达林”“都塔尔”等。这些舞蹈和乐器名称同样由于其独特性成为导游口译中的难点。

服饰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世代居住在新疆的各族人民都有其各具特色的服饰文化。在传统节日和各种民族活动中,游客可以充分领略民族服饰的绚丽多彩。例如伯克赛木长绸衫、艾特莱斯绸衣裙、绣花袷袢、卡勒台袷袢、塔克亚裙以及卡勒互通、巴旦木、塔什干、台勒排克等上百种的花帽,对这些民族风物的介绍同样使涉外导游们望而生畏。

(三)民族借词

长期的多民族杂居、多语言交融,使得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借词进入新疆汉语词汇系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对这类借词的正确理解在导游翻译中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在一次涉外活动中,一名汉族干部以新疆特有的热情向来宾劝酒时说道:“喝,不喝就不是新疆的儿子娃娃。”听到这句话,连内地的汉族人都略有愠色,在他们听来“儿子娃娃”显然不敬,若将其直译给在座的外宾,也必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再比如,新疆伊宁四大怪之一“汉人街没汉人”,因此去伊宁旅游必去汉人街,这里的商贩大都会说新疆汉语,例如讨价还价之后,一商贩说:“阿达西,海麦斯一百块的给”,意思是“朋友,一共是100块钱”。由此,新疆汉语中的少数民族借词也是导游口译应注意的难点之一,为了避免交际中的误解,导译员首先应当正确理解这类借词。

二、克服导游口译中少数民族文化障碍的策略

鉴于导游口译的特征以及少数民族文化所造成的困难,导译员首先应充分了解汉族、少数民族和英语文化。其次是在导译过程中充分意识到跨文化障碍的存在,在导译文化负载信息的过程中,通过收集整理材料,对比分析,笔者认为下列翻译策略可以有效地克服文化障碍。

(一)人名、地名的音译转写

采用汉语拼音作为中国人名、地名写法不仅是中国人名、地名英译的统一标准,也是国际通用标准。为保证汉语拼音拼写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国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其中包括《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以及《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其中规定该音译转写法也适用于少数民族语人名的音译转写)。新疆少数民族人名、地名的英译理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译写,遵从“名从主人”和“约定俗成”的原则。

导游口译时,少数民族语人名应根据其在本民族文字的读音采用相应的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在较为正式的场合,应按照名前姓后的顺序依次音译,如将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哈米提·扎克尔、尼加提·努日叶夫分别译为Abdukerim·Rahman,Hamit·Zakir,Nijat·Nuriyuf.而在大多数场合,则只需译出名字即可,例如:麦尔哈巴 Merhaba,古丽斯坦Gulistan,古丽鲜 Gulshen,祖木热提 Zumret,如仙Roshen,海丽且木Xelchem,哈斯也提 Hasiyet,乔丽潘 Cholpan,阿依努尔 Aynur,阿不都热依木Abdurehim。值得一提的是,少数民族姓名用字大多是现成和固定的,并且重复率相当高,因此在实践中,导游可以通过不断的积累从而快速准确地英译人名。

新疆地名分为汉语地名和少数民族语地名两类,无论是哪一类,都采用专名音译、通名意译的方法。因此,这里主要讨论专名音译的部分。汉语地名和其他省区地名一样,直接采用汉语拼音音译,如石河子 Shihezi,北屯 Beitun,福海 Fuhai,塔城Tacheng,奎屯Kuitun,青河Qinghe,五家渠 Wu jiaqu,安宁渠An Ningqu。少数民族语地名则按照其来源语语音音译。例如按照维吾尔语语音音译转写的有喀什 Kashgar,克拉玛依 Karamay,阿克苏 Aksu,塔克拉玛干Taklamakan;按照哈萨克语音译的有阿勒泰Altay,巴音布鲁克Bayanbuluk;按照蒙古语音译的乌鲁木齐Urumqi,博尔塔拉Bortala,巴音郭楞Bayangol,博格达Bogda。此外还有克孜勒苏Kizilsu(柯尔克孜语),塔什库尔干 Taxkorgan(塔吉克语),察布察尔Qappal(锡伯语)等。

(二)民俗风物英译多管齐下

民俗文化是导游口译的重中之重。以游客为出发点,要求译者必须保证民俗文化“意”的传输有效性,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取向,要求译者必须最大限度地保留民族文化的“异”。因此做好民俗文化导译必须“在存异中求易解”,[1]必须“明辨文化身份,避免文化移植”,[4]通晓文化背景,探究深层内涵意义。在这一总的原则指导下,“采用多管齐下的策略”,[5]综合运用多种翻译技巧,避免在导译实践中得“意”而失“异”抑或存“异”而忘“意”。

针对具体翻译技巧,笔者在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以“民俗翻译”为主题,以“核心期刊”为来源期刊,检索获得论文61篇,其中有37篇提到具体翻译方法和技巧,这些技巧包括:直译法、直译加注、意译加注、音译加注、直译和意译互补、归化和异化互补、解释、信息填充法、视角转换法、缩略法、图像传译法、模拟法、替代法、阐释法、补偿法、加注法、简化法、折中法。虽名目繁多,稍加分析,不难发现这些技巧重叠率很高,多是对同一种翻译方法的重复命名。对这些技巧进行整合,充分考虑导游口译现场性、口语体的特点,再结合新疆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翻译实践,笔者认为音译/意译/直译加解释、音译加意译、音译加直译是克服少数民族风俗文化障碍的有效方法,特别是解释法在口译实践中被广泛采用。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1:哈萨克族的特色食品主要是纳仁、熏肉、马肠、奶疙瘩、马奶酒、包尔萨克。

The traditional Kazakh cuisine involves narin(dish made of chopped boiled meat and noodles boiled in the meat soup),sokum (salted and smoked horse meat or beef),kiza (sausages made of spiced horse meat),kulut (hardened yoghurt),fermented mare’s milk,bawursak(a kind of dessert,fried dough balls).(音译加解释)

例2:蒙古族的马头琴也堪称艺术和工艺典范的杰作。

Horse-head fiddle(traditional Mongolian musical instrument,with two strings made from horse hair and a carved horse head)of Mongol is a masterpiece of art and craft.(直译加解释)

例3:哈萨克族民间流传许多古老的诗歌、故事、格言、谚语等。“阿肯”就是民间文化的传播者和演唱者。哈萨克族舞蹈轻盈欢快,民族乐器“冬不拉”可弹奏出多种优美曲调。

There are many poems,stories,maxims and proverbs circulated among Kazakh people.“Aken”,which is a general term for balladeers in Kazakh,is propagator and performer of folklores.Kazakh dances are cheerful and graceful,and the traditional musical instrument“Dombra”,a plucked lute with two strings,can play various beautiful songs.(音译加解释)

例4:新疆服饰文化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有维吾尔族和乌孜别克族的伯克赛木长绸衫、艾特莱斯绸衬衫及各种花帽。

The most noticeable items of Xinjiang ethnic costume are the bakasam coat,the atlas silk dress and doppa (beautifully embroidered round headwear)of Uyghurs and Uzbeks.(音译加直译、音译加解释)

(三)少数民族借词的转换和异化

少数民族借词是新疆汉语方言的一大特色。黄忠廉教授以俄汉方言互译为例,提出了“原语方言、标准原语、标准译语和译语方言四大要素演绎出的七种方言转换机制。”[5]鉴于导游口译的特征以及熟谙双语方言者不多的事实,笔者认为,少数民族借词宜采用原语方言——标准原语——标准译语的间接转换机制,举例如下。

原语方言 标准原语 标准译语1 呼啷 去睡觉 go to sleep 2 阿达西 朋友 friend;buddy 3 踏细浪 死了 over;die 4 肚内有糊糊 肚子里有货,有学问 knowledgeable 5 哎,胡大耶 哦,我的老天 Oh,my god.6 肚子胀 生气 angry 7 他们不能在一个锅里煮 他们合不来 They cannot get on well with each other.8 海麦斯一百块的给 一共100块钱 It is 100 RMB in total.9 都是白卡儿的事 都是没用的事 All is in vain.10 艾来摆来事多的乱七八糟的事情太多了There are so many chores.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中央工作座谈会的召开,新疆正经历着快速发展的时期,新疆文化不断走出去,对外影响不断扩大。例如,“亚克西”是维吾尔语“yaxshi”的汉语音译,意思是“好”“很好”。由于在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使用而变得流行起来,不仅在口头表达中广泛使用,也成为许多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词汇。无独有偶,“巴郎子”是维吾尔语“Balagzi”的汉语音译,意思是“男孩,小伙子”。由于新疆本土歌手艾尔肯的单曲“巴郎子”红遍大江南北而广为人知。这种情况下,“亚克西”“巴郎子”就可以采用异化的策略直接音译给外国游客,如果需要再加上必要的解释。异化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源语文化,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有效传播本土文化。随着我国文化不断走向强势,异化策略也被越来越多地采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也同样因此受益。

三、结语

导译员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媒介,除了应当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底、熟练的翻译和交际技巧外,最为重要的是应当熟练掌握所涉文化。少数民族地区的多元文化必然要求译者“在异文化、中华大文化和少数民族亚文化之间协商和取舍”[1]。译者应本着服务游客、传播民族文化的原则,按照国家统一规定音译少数民族人名、地名;采用多管齐下的翻译策略有效传输民俗文化并合理转换少数民族借词。只有译者不断了解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少数民族文化,才能真正跨越少数民族文化障碍,提升导译服务水平。

[1]谢旭升.特色汉英翻译教学:以新疆文化视觉为例[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2]金惠康.跨文化旅游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3]蔡毅.翻译与民俗[J].中国翻译,1984(7):8-10.

[4]蒋红红.民俗文化翻译探索[J].国外外语教学,2007(3):52-57.

[5]黄忠廉.方言翻译转换机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2(2):144-151.

猜你喜欢
借词音译口译
美国法庭口译制度研究及启示——以夏威夷州法庭口译为例
清末民初音译元素名规范方案用字探析
回鹘文献语言中借词的对音规律研究——以《玄奘传》第六卷为例
浅谈借词对维吾尔语词汇演变的影响
夏译汉籍中的音译误字
东干语借词国内研究述评
基于字形与语音的音译单元对齐方法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Analysis of soci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use of Uyghur loan words in Xinjiang Chinese dialect
新疆地名的音译转写及英译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