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问题研究

2015-03-19 20:59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财政局金成浩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行政岗位事业单位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财政局 金成浩

一、前言

新形势下行政体制领域的改革继续深入发展,为行政事业单位带来更多投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其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情况提出了更高得要求。为了保障单位各项活动都能规范化进行,确保单位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促进单位整体管理水平的有效性提升,应积极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的加强与规范建设,因为其内控体系的完善程度关系到腐败的防范问题,是整个社会十分关注的话题。随着财政部于2012年颁布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以下简称为<试行>》,有力地说明了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的加强与规范是今后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也体现出风险管理和控制理念在内控体系的应用与强化。

二、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含义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其含义指的是一个单位为了实现总体的控制目标,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一系列的制度措施以规范操作,执行程序,对单位进行的各项经济活动所产生的风险进行有效性规范和管控。内控目标包括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三、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现状分析

(一)对内部控制缺乏足够的重视

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不同级别对内部控制都不够重视,不利于充分发挥内控制度执行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部分岗位人员注重自身利益,忽视单位整体的管理效益,不配合内部控制的具体执行,使得内控实施大多时候流于形式,对内控的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由于单位发展资金来源的特殊性,使得多数的单位不注重对资金的成本管理,资金的利用率较低;加上单位有些会计、财务人员整体素质较低,不利于提升会计的工作水平和质量。

(二)缺乏完善的内控制度

有些单位缺乏完善的内控制度,对单位的财务管理造成了重要的损失,这主要表现在:有的单位仍沿用传统的内控制度,对单位资金的管理范围较小,不利于保障单位整体资金的安全;内控制度惠及岗位和人员较少,没有涵盖单位内部所有的机构和部门,使得内控制度不够系统化;内控制度的执行层面不够规范化和强制性,有的单位领导越权的现象常有发生,不利于巩固内控制度的权威性。

(三)岗位设置混乱冗杂

行政事业单位面对的较为复杂且频繁的人员流动,容易产生一人担任数岗的混乱现象,尤其是在财务管理部门,经常会发生负责审批和决策人员岗并存的现象,这与内控制度明确规定不相容的岗位必须分离的原则,不利于发挥内控制度岗位制约的作用。

(四)不健全的监督机制

部分单位未能形成健全的监督机制以保障内控制度的顺利实施,尤其是法律层面的监督机制不够完善。这主要体现在:会计岗位与审计监督岗位未能拥有的独立的行使岗位权力,其职能的发挥会受到管理层的间接制约,无法真正发挥作用;监督的范围重点倾向国家拨款的资金使用,缺乏对单位内部自有资金的有效管理,容易滋生违规行为。

(五)针对经济活动缺乏有效的控制

这主要体现在:薄弱的预算管理体系,对本单位的预算编制不够科学和规范化,没有对单位每笔资金的去向进行及时的统计,预算涉及的部门机构范围较小,无法为经济决策提供精确的指导;对经费的收支状况控制力度不够;过分注重资金分配的领域,缺乏对资产的有效管理,使得资产的管理听之任之发展,只是以能够确保单位正常运作即可,不注重资产管理的高效化;不注重对单位内部的实物资产进行及时的维护和更新,使得资产的利用率较低,导致严重的浪费行为。

四、有效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加强与规范的有效性对策

(一)营造和谐积极的内控环境

具备较高的内控意识,重视内控管理是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有效性推进内控制度的规范与完善的前提条件。首先,应充分发挥各种选拔机制和奖惩机制的作用,努力提高全员对内控知识的认识程度,更新以往传统的认识观,重视内控体系的建设和执行,并自觉强化自身执行内控制度的责任感;此外还应有效组织和开展相关的培训与学习活动,推进专业化内控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以营造和谐积极的内控环境。其次,强调内控执行全体人员的参与性。行政事业单位推行内部控制,不是针对具体的岗位和人员,而是面向所有的机构和岗位人员,是一项系统化和整体性极强的工作。因此应积极鼓励全体人员投入内控活动的参与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岗位职责,共同把关内控制度的执行效果;同时还应保持良好的信息畅通,让所有的人员都能自觉规范行为,促进积极的内控非法行为形成氛围的形成。再次,调整和优化单位机构,减少管理层级数量,强调相关机构横向管理与纵向管理的平衡性。最后,推进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培养全体人员廉洁正直的道德品质,以及相应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

(二)推进风险评估机制的有效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相应的战略发展目标,对单位内部的业务领域以及管理领域进行整体的风险评估,排查风险隐患,找出核心风险中心点;通过对各项风险进行科学化的辨别与分析,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和控制体系,全面规避与预防不用因素导致的风险。根据新法规相关要求和指导,行政事业单位应以自身单位的发展特点和情况为出发点,梳理和整合各项管控措施和制度,加以吸收和创新制定出新的适应当前单位内外环境发展要求的内控体系,促进单位各项活动的健康发展。

(三)高效推进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高校推进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应以本单位的信息工程的发展实际为基础,促进内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通过把内控执行同信息管理相互协调和利用,有助于确保单位信息的高效应用和管理,为单位实施战略决策以及风险评估和管理等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参考,有助于单位自身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内控管理动态发展。同时单位应注重对先进管理软件设备的建设,利用高效的信息化技术为单位的信息管理提供必要性的服务。

(四)推进有效性控制活动的建立

行政事业单位推进有效性控制活动的建设必须以单位开展的活动范围、性质等明确参数为准则,统一划分不同经济活动相关的业务标准和流程,做好流程中规划、审批以及执行等工作,保存好各项流程的相关资料与凭证,建立完善的编制、分析、调整以及评估等在内的预算管理机制,以提高控制的质量。此外单位应在重大经济事件的决策上采取集体决议制度,任何个人均不能私自行使决定权力或者是私自变更集体决策最终意见,以有效权衡单位内部各机构部门的权力,防止和杜绝滥权力等行为的发生。

(五)积极推进独立评价系统和监督系统的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应积极推进独立评价系统和监督系统的建设,以丰富单位内部的内控体系。首先,完善的内控监督体系要求单位内部的各个部门、岗位和人员应明确自身的职责和权限,根据监督体系的相关要求,对单位实施内控制度进行及时监督和评价,以确保收获良好的内控效果。其次,努力构建具有独立审计权力的内部机构,以确保单位内部活动的审计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将内部控制和审计工作要求具体在实际工作中有效落实;再次,明确各项审计岗位的职能,依靠单位内外的审计力量定期对单位执行内控制度的效果进行客观、独立、真实的评价;巩固监督内控制度实施的屏障,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目标能够顺利实现。

总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提高,离不开单位内外的共同努力。通过对内部控制观念的改变、对环境的改善、对系统的建设,将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1]施巧灵.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探讨[J].当代经济,2011,3(16):59-63

[2]刘琳.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J].财政监督,2010,4(06):78-92

[3]李世双.浅谈财务信息化下的企业会计内部控制[J].中国产业,2011,3(05):65=73

猜你喜欢
行政岗位事业单位
行政学人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