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峥
张峥/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助教(广东广州511300)。
现今工业产品逐渐由重视美学性设计发展到功能性设计,因此要在美学及功能性设计的基础上,建立以商业价值为基本导向的产品设计观。由于在设计系统及组织形式中,共同的因素已不再是机械化、标准化、工业化和批量化,而是生产与设计的商业化及商品化,所以,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必须关注产品的商业属性。相关商品要素是否体现在设计的作品上,是区别产品与商品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且满足于人或社会需要的劳动产品。狭义的商品,是有形的产品,而广义的商品,还应包括服务型产品,如保险产品、理财产品等。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二重属性,价值是商品特有的、本质的属性;而使用价值则是一切物品所共有的属性。通过交换,生产者实现商品价值,消费者得到使用价值,商品的基本特性得以充分显现。
2.工业设计范畴中的商品。在工业产品设计中,商品指的是满足人的需求,能够流通且带来社会效益及经济价值的物品。首先,商品是有形且物化的设计产品,其次,应满足人的需求并体现出价值属性。
3.商品美学。商品应具有美学意义,否则是不受市场欢迎的。商品的美学意义需符合大众审美要求,外形完美并与内在功能结构相适应,配置安全合理,实用性与外观协调统一以及商品整体性体现时代美感等。因此,商品美学设计的基本依据,应是实用审美的需要、产品与其相适应的性质、消费的可能性。在设计中的商品美学观,包括高效设计方式、快速生产模式、快速流通、快速消费、市场价值及收益的最大化。
4.商品设计与商品设计观。以价值为基本导向而进行的设计,是商品设计。商品设计从市场化及商业化角度来讲,是由于商品需要被市场所接受并引起大众消费兴趣,若不能引起购买认同,那么商品的生产及设计工作就毫无意义。“消费者是否喜欢、产品是否能够销出”是设计、生产的基本出发点,厂家不会付出一定代价去生产无经济价值的产品,设计师亦不需付出努力去创造和实现它,因此,生产与设计应该带来经济利益。如今我们已步入商业化设计和经济化设计的时代,这是所有设计工作者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性问题。商品设计观是在市场经济及商品经济的背景下,运用务实有效的设计手法,其产品不仅体现产品的美学和功能主义范畴,更应体现出产品的社会效益及经济价值。
1.专业与市场对接不紧密。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由于发展速度较快且水平不高、区域分布不均、市场环境不理想、专业教育资源有限、师生与市场脱离、专业知识陈旧、专业目标不明确、教育跟不上市场变化、学科应用性弱于学术性、人才培养模式相对落后等原因,与市场对接不紧密。这一方面浪费了生活资源和设计人才,另一方面制约了学科的正常发展。
2.设计纷繁复杂、简单粗糙,不能形成科学系统及有效的设计体系。当下的工业设计产品种类繁多,各院校有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及知识教育体系,投入市场的设计产品简单粗糙、山寨性强,所以,专业学科的建立与发展、更新与优化,需要设计工作者尤其是设计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要在建立科学、系统、行之有效的设计教育体系、“为人而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为市场而设计”的教育观。科学、合理、有效的设计是“卖得出的设计”,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商业化产品设计,提高商品的价值,不断寻求实现的可能性。作为设计者,不得不考虑自己设计中如消费购买能力、价格区间、生产成本、适时淘汰机制、区域法则法规、国标值数、品牌与时尚、伦理观念与文化素养等一些实现性因素。商品设计只是产品生产的一个必要流程,在整体性商品中,不能过分夸大设计,设计应该为商品负责并追随其商业价值。
3.工业设计专业教育知识的偏离。单纯理性功能主义及美学意义的教学方式偏离了设计的市场化原则,也偏离了工业设计的本质目的。要纠正其设计教育教学观点,应从产品的商业属性及经济价值考虑其设计是否合理,关注如何设计做出更优秀并适合于人、市场、社会三者协调一致的产品。现今,工业设计专业教育教学体系侧重于设计学术性、造型性、功能性、竞赛性,而设计的实践性、应用性、价值性、商业性薄弱,应引导产品设计运用正确的方法,尊重市场规律和设计法则,优化专业学科布局,促使设计教育教学回到正确轨道上来。
1.提高学生设计的能动性及应用性。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更加侧重于市场与开发,提高他们的设计积极性、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实际操作和运用能力。商品设计观应体现并应用在产品上,这样才能表现出设计的基本规律和专业特点,也更符合设计的最终目的。
2.引导专业学科及专业课程的优化或改革。设计系统及组织形式中的共同因素不再仅仅是机械化、标准化、工业化和批量化,而是生产与设计及产品的商业化,若对此有清醒认识,就能将商业属性体现在产品设计中。一个功能合理、造型优美的产品,仅仅是一件产品,相关商品要素是否体现在设计作品中,是区别商品与产品的基本标准。很多学生的作品完成后,我们竟无法找到其品牌标志,无法理解其使用方法,无法获得购买认同,不具备流通和生产的可能性,只是 “一件作品”或“一件物品”。没有商品设计观的设计,是 “摆设型设计”或“用品设计”。商品设计观引导工业设计专业学科及课程的优化改革,目前的专业课程及教学仅仅指导学生如何设计 “一个好用的物品”或“一个好看的作品”,而从未指导他们如何将设计作品进行开发、运作、销售。根据产品的商业属性,高校应优化并整合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以美学造型和功能性设计为基础,以商业实现性设计和务实性设计为辅助,增加商品营销、品牌研究、团队建设、设计管理、信息回馈、资本运作等方面的内容,加强设计实践性及实施可能性教学,弱化学术性研究及纲领性限制,增设互动型课堂,包括讲座模式、集中讨论模式、项目模式、商业运作模式等。
3.提高设计人才及设计产业的竞争力。经济的发展带动了设计人才的发展,设计人才的发展又刺激了国家经济的提高,国家竞争力体现在经济的竞争力、文化的竞争力和人才的竞争力上。商品设计观促进了工业设计专业教育教学体系的优化改革和发展,提高了设计人才的专业水准,以更务实的设计态度和设计方法进行产品设计。近年来,我们意识到国家对于设计人才的迫切需求以及设计人才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只有提高设计专业水准、尊重设计人才、发挥设计在经济领域中的优势,立足于国家经济科技水平、挖掘东方文化特点,才能全面提高我国设计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商品设计观,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设计能动性及务实性,而且符合工业设计的基本规律与专业特点。优秀的商品设计发挥了设计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了设计市场和商品市场发展,带来了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提高了国民生活水平,提升了我国设计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与国际影响力。
[1]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谭顺.论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
[3]蔺哲,邵俭.论商品的审美价值特征[J].山西财经学院学报,1996,6.
[4]王欣铨,于淼.发达国家工业设计教育启示[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