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霞,孙 月
(1.河北大学 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2.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河北 石家庄 050012)
“俗语”二字连用,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古时人们对俗语的认识和界定不太严格,泛指那些风格俚俗的词和语,外延比较宽泛。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熟语概念的引入,汉语中的固定语句趋向于有了一个总的名称,但内部分类还很不一致,特别是对于俗语,人们依然习惯从语体色彩出发给它定位,这样的俗语概念仍是广义的,包括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甚至一些成语等。至今俗语的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存在着一些难以理清的问题。鉴于此,笔者认为狭义概念的俗语在熟语研究中更为适用。
狭义俗语是指那些在人们群众中口头流传、主要起形容、描写作用的固定语句,比如“按下葫芦起了瓢”“八杆子打不着”“陈谷子、烂芝麻”“站着说话不腰疼”“吹胡子瞪眼睛”等等。本文通过分析这些固定语句的自身特征,辨析俗语(以下若无说明,均指狭义俗语)与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的异同,特别是与谚语不同的特质,以期更深入地了解俗语的属性及其在整个熟语系统中的地位。
成语是历史沿用下来的、以“四字格”为主的、有整体意义和稳固结构的固定词组。它形式简洁、风格文雅,是熟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成语和俗语的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语用、语义上。和俗语一样,不少成语也都属于“描述性”语言,主要起形容、修饰作用,意义的融和性比较强。因而有不少意义相近的俗语和成语相互对应。比如(前者是俗语,后者是成语):① 一口吃个胖子——一蹴而就;② 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③ 盼星星,盼月亮——朝思暮想;④ 钉是钉,铆是铆——实事求是;⑤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曝十寒;⑥鸡蛋里挑骨头——吹毛求疵;⑦ 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得不偿失;⑧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作自受。
当然,二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首先,从形式上看,成语一般是以“四字格”为主的固定词组,而俗语大多是五字以上的杂言语句。短点儿的五六个字,像“天上掉馅饼”“一个鼻孔出气”,也有八九个字或更长的,比如“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没进庙门就碰见了菩萨”等。另外,成语在形式上的定型性比较强,它的构成成分和内部的语法结构一般不能随意变动。相对而言,俗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整体结构稳定的前提下,一条俗语往往有不同的说法,比如 “不见棺材不掉泪”和“不见棺材不哭爷”,“前言不搭后语”和“前言不照后语”“前言不应后语”都是一条俗语的不同说法。
俗语和成语的区别还表现在来源和语体色彩上。成语大多来源于古代的经典著作,有出处,有据可查,因此在语体色彩上比较文雅,书面语色彩浓厚。其中不少成语还保留了古代汉语的词法、句法关系,如“一鼓作气”的“鼓”是名词用作动词,“丰衣足食”的“丰”和“足”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唯命是从”则是典型的宾语前置句。而来源于人民群众口头创作的俗语就显得通俗多了,无论用词、造句,都体现了强烈、鲜明的口语特色,比如“病鬼碰到阎罗王”“抱着葫芦不开瓢”“扶了油瓶倒了醋”“给点颜色就开起染坊来”等等。
学术界多数意见认为,惯用语是以“三字格”的动宾结构和偏正结构为主、形式上相对灵活的固定词组,比如“碰钉子”“开绿灯”“乌纱帽”“老皇历”等。其语义的融合性比较强,修辞色彩也较浓厚。
由于惯用语和俗语在语体色彩、语义融合以及形式灵活等方面存在相似之处,因而一些学者把二者划到一起统称为“惯用语”。比如孙维张先生的《汉语熟语学》,温端政先生的《汉语语汇学》等。这种划分首先肯定了狭义俗语指代的这部分语言单位同成语、歇后语,特别是谚语的区别,与以往研究中将它们不加区分划入谚语相比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另一方面,笔者认为,惯用语和俗语还是有所区别,不应混为一体。首先,二者外在形态上差异较大。惯用语大多是三言的动宾结构或偏正结构,而俗语多为五言以上的杂言语句,其内部语法结构也比较复杂,有短语、有句子,句子中有单句,又有复句,还有紧缩复句等等。如果把它们划到一起,不利于熟语类型的划分,也不符合人们的感知习惯。第二,惯用语和俗语的语法功能也不尽相同。作为词组的惯用语进入句子以后,作用相当于一个词,常常作宾语、定语、状语等句子成分。而俗语的语法功能相当齐全,不但可以做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句子成分,还可以作复句的一个分句,或单独成句,这是惯用语所不具备的。因此还是把俗语和惯用语分开较好。
歇后语是颇具特色的一个汉语熟语类型,往往由前后两部分组成,中间用破折号(也有的用逗号)隔开,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等。在具体的语言运用中,歇后语有时可以“歇”去后一部分,给人以猜测和回味。
跟俗语一样,歇后语在语体色彩上也是以通俗浅近、口语化为主。比如,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等。同时,歇后语的修辞色彩也和俗语相类似,常带有夸张、戏谑、幽默、讽刺的效果。比如,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老鼠钻到风箱里——两头受气……由于歇后语在形态结构上的独特之处,使得它比较容易和俗语区别。首先,虽然有的俗语由两个分句构成,但由于前后两个分句不构成“引子”和“注释”的关系(往往是并列、转折、条件等关系),所以不能看作歇后语。比如,我说东来你说西,我说鸭子你说鸡(并列关系);起个大早,赶个晚集(转折关系);老虎不发威,就把它当病猫(条件关系)。其次,虽然歇后语有的时候可以“歇”去后一部分,成为一个分句,和单句俗语类似。但是这样的情况相对较少,而且被“歇”去的部分,通常是人们所熟悉的,听者或读者一般能补充出来。
在以往研究中,狭义俗语的条目一般是被划到谚语中去的,所以如何区分俗语和谚语是给俗语定位的关键所在。我们先来看谚语和俗语的相似之处。首先从外在形态看,谚语和俗语大都是以句子形式出现的。其次,二者都是在老百姓口头上流传的、被人民群众广泛使用的语句,通俗浅近构成了它们共同的语体特征。
下面再来看谚语和俗语的相异之处。首先,谚语和俗语的区别体现在它们所表现的内容及语用功能上。谚语作为广大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它包含的内容是丰富而广泛的,它所体现的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也是其他熟语类别无法企及的。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耕田种地,大至人生哲理、行为准则,小至生活琐事、日常起居……这些谚语历代相传,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立身处世的指导和规范。可以说谚语是用来说知识、讲道理的,在内容上是以知识性为根本特征的。相比之下,俗语主要是对事物、现象进行形容、修饰的。下面来看几组谚语和俗语的对比:
①守着矮子甭说短,守着秃子甭说光(谚语);对着和尚骂秃子(俗语)
②男人无志,钝铁无钢(谚语);恨铁不成钢(俗语)
③独木不成林,单线不成丝(谚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俗语)
例① “守着矮子甭说短,守着秃子甭说光”,意思是说不要当面揭穿别人的短处,讲的是为人处世的道理,“对着和尚骂秃子”则是形容当面揭人的短儿这样一种现象。其他例子也都有类似的区别。由此可见,谚语旨在理性地传授知识、经验,是一种“说理性”的语言,而俗语则形象生动地描绘生活的千姿百态,是一种“描绘性”的语言,主要起形容、修饰作用。这是二者最显著的区别。
其次,谚语和俗语在语义表述上也有区别。谚语大多通过“直叙”的方式形成语义,人们通过字面意义一般可以理解其实际意义,比如“名师出高徒”“百闻不如一见”“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等,可以说“直叙式”是谚语表达语义的主要方式。与谚语不同,大部分俗语的实际意义很难从字面直接获得,它们通过比喻、引申等手法来实现语义,语义的融合性比较强。比如“捧着金碗要饭吃”并不是陈述“要饭”这样一件事,而是比喻不会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扯了眉毛盖眼睛”,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了;“不说盐咸,不说醋酸”,引申义为保持中立,不发表看法。
第三,谚语和俗语在结构形式上也不尽相同。作为“说知识、讲道理”的谚语,一般都由句子构成,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虽然有的谚语比较短,比如“惯子如杀子”“无风不起浪”等都只有五个字,但是从结构上看,仍是完整的句子,而且说明了一定的道理。俗语则不然,俗语中既有短语,又有句子,句子中又以无主句和紧缩句居多,而且主要起形容、修饰作用的俗语不太注重句法结构的完整性,不少俗语都是“半截儿话”,比如“吹胡子瞪眼睛”“九头牛拉不转”“牛不喝水强按头”“东一耙子,西一扫帚”等等。
第四,谚语和俗语在表达方式上也有一定的差别。为了准确地传授知识,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不少谚语都采用朴实无华的白描手法,这在农业谚、气象谚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比如“七十二行,务农为强”“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植正当时”“夜里起风夜里住,五更起风刮倒树”等。虽然有些谚语在表达上也运用修辞手法,但谚语并不是为了修辞而修辞,它只是借助修辞锦上添花,为了把道理讲得更清楚明白。而俗语不同,它是为了修辞而修辞,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达到形象生动的表达效果。比如“嘴上蜜罐子,心里蒜瓣子”(比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偶),“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夸张)等,这是谚语和俗语的又一差别。
第五,在语法功能上,谚语和俗语也表现出不同特点。由于谚语往往是一句话、一个判断,因此在使用时,它往往单独成句或作复句的一个分句,有时做谓语、宾语,一般不充当状语、补语,做主语、定语的情况也非常少。而俗语的语法功能则丰富得多,它既可以单独成句或做复句的一个分句,还可以充当作定语、状语、补语、主语、谓语、宾语等句子成分。
除以上五个区别外,谚语和俗语的附加色彩也不尽相同。从语体色彩看,二者都运用口语化、通俗平易的语言,可以说“俗”是它们的共同特征,但是这其中还是有一定差别。作为总结生产生活经验、传授知识道理的谚语,它的“俗”往往是“俗中带雅”,而俗语的“俗”,更多的是“俗中带谑”,多含嬉笑戏谑的意味。从感情色彩看,谚语大多体现中性的感情色彩,而俗语含有贬义色彩的占了较大比重。
综上所述,我们所说的俗语是以语言生动、形象为特点,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为目的,具有口语化、通俗化的“描绘性”杂言语句。它不同于成语、惯用语、歇后语和谚语,应该在熟语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和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平行的一个熟语类型。
然而由于狭义俗语的概念提出时间不长,相对于成语、歇后语、谚语等其他熟语类别,学术界对它的研究颇为不足。本文在吸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初步对俗语的的界定、特征做了一些分析,不当之处尚祈方家指正。
[1]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202.
[2]孙维张.汉语熟语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406.
[3]徐宗才.俗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45.
[3]王德春.词汇学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77.
[4]温端政.汉语语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2.
[5]武占坤.汉语熟语通论[M].修订版.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