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锐
张锐/长春教育学院教育系副教授(吉林长春130061)。
1998年,前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马丁塞利格曼发布《积极心理学导言》,标志着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正式诞生。近几年来,我国开始更多重视和引进国外关于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和研究成果,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使得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当今国内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一种主流趋势。
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已经初具雏形,21世纪初的10年里,通过全方位、多途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的探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且具备了一定的特色,在这一过程中,很多教师已经能够自发地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关注全体学生,关注积极发展。例如心理剧“拆剧续演”的角色榜样引导、主题班会上的互找优点、阳光课堂上的美德发现等等。
为了提高教师运用积极心理学思想的自觉性,我们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口,引领我市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再上一个台阶。然而,实践过程中,有些老师表现出对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间关系的误解,误以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原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革命甚至否定。针对这一状况,本文拟就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以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与原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系进行梳理和论述。
近年来,教育部相继出台的几种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文件中都强调,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学科化和医学化,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注重心理学理论知识讲解,也不能只关注心理有问题的学生。2002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简称纲要)[1],这是继199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2]以后的又一个指导、规划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文件。本次纲要不仅总结了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际的情况,更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工作的目标和工作途径。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方向,即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避免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化、医学化。下面从以下三方面来阐述相关政策文件中关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观点:
《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就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这正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关注点,即研究学生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学生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学生的发展,奠基学生未来的幸福。所以从政策文件不难发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已经非常明确的从只关注心理问题的“消极心理学”走向了关注全体学生、关注积极发展的“积极心理学”。
在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上,《意见》和《纲要》中都强调了面向全体、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可以灵活选择、使用,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不再局限在心理健康教育课,而是拓展在学科教学、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同时教育的形式应多样化,如小学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的同时,要突出品格修养的教育;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3]。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心理咨询室中的局限,有利于把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目标落实到一切学校活动中去。
《意见》和《纲要》中都强调,要把面向全体学生普遍开展的教育活动与关注个别学生的咨询辅导活动相结合,要在预防风险、矫治问题和发展优点三个层面上同时开展工作。这一工作原则说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长春市心理健康教育坚持科研引领,“十五”以来坚持主导课题研究带动全市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方式,采取边研究、边总结、边推广的策略,全面实施了十五期间的全市主导课题《中小学校全方位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十一五期间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多途径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探索出五项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即根据中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针对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各种校内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和家校联合形成合力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并创造性地开展了中小学校园心理剧活动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把校园心理剧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班(团队)会和家长会或家长学校等常规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既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又使家长、教师等所有参与者了解孩子合理的心理需要,调整自己不合理的观念与行为,实现了家校配合,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氛围,达到了双方合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目标。目前,我市的心理剧、主题班会等开展的方式均体现了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例如在心理剧的角色扮演中,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来影响全体学生;主题班会采用发现身边人的优点来学习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都鼓励学生从关注良好品质来提升自我,扬长避短。
我市的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和显著成效,但在研究过程中还存在将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发展性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相混淆、过度关注问题学生和学生的问题等消极、被动、补救的倾向。因此,“十二五”期间,我们提出了中小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旨在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实现学生的积极发展。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创始人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Seligman[4、7]。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类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并使得人类走向幸福;其针对的正是传统的只关注问题的消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强调人类的积极品质,针对的是普通人的心理活动,即根据大部分的心理状况来指导人们如何追求幸福生活的学科;就研究对象而言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在主观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幸福感和满足(过去)、希望和乐观主义(对未来)以及快乐和幸福感(对现在),包括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在个人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在群体的层面上,研究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积极心理学研究机制就是从传统心理学研究生命中最不幸的事件变化到研究生命中最幸福的事件,成为研究人类优点的新型科学[5],它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不仅仅是学生的问题或问题学生,而是全员(全体教师、学生和家长)心理潜能的全面开发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全面发展,提倡全方位、全过程、全面渗透、全员参与的途径。
与此同时,1993年,Little首次提出了PYD的观点,后经 Ecceles(2002 年)、Roth(2003 年)以及 Lerner(2004年)等人在理论与实践中的不断填充与完善,现已有较为全面的PYD理论结构;PYD(positive youngth development)即积极青少年发展理论,它整合了积极心理学、品格教育、情感教育等多种理论;美国百科全书对其界定为:“PYD是用来描述成年人、社区、政府组织和学校为促进青少年在兴趣与能力等方面健康地成长而付出共同努力的新术语。PYD致力于为所有的青少年创造支持性的社区氛围,通过公益性组织和社区为青少年提供更多地参与社会和实践锻炼的机会,并鼓励青少年为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中,PYD 的五 C 目标是:能力(competence)、自信(confidence)、联结(connection)、品格(character)、关爱与同情(caring and compassion);Lerner认为当青少年身上具备了这5个C后,就会形成第6个C(contribution);即当一个青少年能够积极地对自我、家庭、社区以及社会做贡献时,就可以有效地实现前5个C的目标[6]。
综上可见,积极心理学与PYD的理论观点,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即对个体的积极发展与生活幸福感的满足;这一积极教育思想对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很重要的引导作用,通过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对学生5个C目标的培养,不仅可以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更可以培养出积极而具有贡献精神的青少年,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积极的意义。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PYD)对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表现为三个方面: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一直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但在过程中也往往被我们所忽视,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发现学生的问题,解决学生的问题;殊不知心理健康教育还有一项更为重要的使命即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肯定学生的优点、挖掘学生的能力与潜质;因此在十二五规划中我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是关注学生的优点、积极品质、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能力、激发学生的潜力与创造力,营造积极的教育和生活环境。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特点,在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不同时期、不同年级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塑造,积极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优点,在允许学生犯错的同时,更能去发掘学生身上所具有的美德,并给予强化,让学生逐步在积极肯定的氛围下学会自我成长,把自身的优势完全展现出来,就如同“马太效应”一样,越来越好。
探索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学生、家长多元参与,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咨询与团体心理辅导、在各科教学和班主任、团队工作中进行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开展校园心理剧活动形式的主题班会、家校互动等多种途径相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多层次、多维度、立体交叉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增强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构建幸福校园。
积极心理学从积极的角度来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这已成为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发展方向,我市十二五规划中对积极心理学理论的运用不仅是贯彻落实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文件的精神,更是在实践基础上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考的成果。我们立足于积极心理学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对我们以往心理工作的摒弃或是批评,而是一种更好的完善与充实。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秉承传统教学经验的典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明确发展方向后把积极心理学理论更全面地渗透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在实践与学习的同时不断思考、创新。
[1]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R].2002.
[2]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R].1999.
[3](美)塞利格曼著,洪兰译.真实的幸福[M].万卷出版公司,2010.
[4]钱兵.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启示[J].心理卫生,2007,28(9).
[5]梁涛.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J].教改聚焦,2011(2).
[6]付玉.积极心理学视野中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J].高教研究,2008(4).
[7]沙哈尔著,汪冰,刘骏杰译,汪冰审校.幸福的方法[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