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伟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116052)
伴随着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1]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11]1 号)等系列文件的颁布,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机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不再是“可有可无”。教育者们逐渐认识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有着紧密的联系,高校可以以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抓手,提高学生的学校归属感。
国内外学者对学校归属感进行了大量研究,一般认为学校归属感是指学生对自己所就读学校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愿意作为其中的一分子参与到学校的各类活动中去,在内心中时时刻关注学校的发展,愿意为母校作出贡献的行为。从定义上来看学校归属感包含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应在思想上、感情上认同学校,认同学校过去与未来。只有有了认同感,学校的归属感才可能发生;第二部分是在心理上有投入。在参加学校的活动时,应该是主动、快乐地参与进去,自己时刻感到自己处于集体的怀抱当中;第三部分是时刻关注母校的发展。以母校的发展为荣,有必要时能够助力母校发展。
学校归属感与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密切相关。包克冰,徐琴美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浙江省2 112 名大学生进了学校归属感与学生发展的关系之研究,结果发现学校适应、自我概念、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与学校的归属感有着高度的相关性。学生在学校适应得越好,学生的自我概念越强,同伴关系越和谐,师生关系越紧密,学生的学校归属感越强烈[1]。艾德曼的研究显示则进一步证明了学校归属感与积极情感、自我概念有显著的正相关。高建平、罗向东的研究则从寝室人际关系与学生归属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指出当寝室成员间相互交叉,寝室气氛轻松愉快,寝室人际关系和谐,个体间未形成小团体,不存在明显排斥现象时,学校的归属感比较强。而当寝室成员间形成小团体,寝室气氛紧张,寝室人际关系冷漠,成员间互不关心,甚至爆发冲突时,成员间的归属感下降,学校的归属感也相应的降低[2]。
学校归属感与学生的自我概念、同伴关系等有着高度的相关,而自我概念等都属于心理学的范畴,被作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来抓,以期提高学生的归属感。现实情况是虽然部分学校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投入,但收效甚微。相当一部分高校仍然存在着以下状况。
高校刚入学的大一新生更多表现出适应不良的情况。如学生们会指出学校的饮食不适应,学校的气候不适应,学校卫生条件不适应等等,部分学生因为不适应学校的各方面生活而宁愿复读或退学回家。然而,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这些学生反映的不适虽然有部分依据,但深入详谈却发现学生们的各种不适应是源自于与父母长期分离的不适。高校的教师尤其是辅导员、心理教师如果在新生入学时马上能够像家长一样关心他们,传递出学校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时,学生适应不良现象将大大降低。
同伴关系在大学生面临的所有心理问题中排在首位,是公认的最让大学生感到困惑的难题之一。学生们在课上、课下与人相处时,往往会暴露出很多问题。在课上部分学生积极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却招来学生的“冷嘲热讽”;在课下,面临生活习惯的不同,部分同学不知如何处理,有的寝室同学甚至用“冷战”的态度度过了漫长的大学寝室生活。在课上、课下所发生的人际关系问题将严重影响个人的学校归属感。那些同伴关系较差的往往抱着尽快毕业,逃离“苦海”的态度去学习生活。
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也就是个体怎样看待自身的存在。这不仅影响个体行为,而且影响个体从生活中得到满足的程度。粱栋等人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吉林大学等3 所高校的250 名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自尊自信与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3],表明了高校以提高学生自我概念为切入点,提高学校归属感的可行性。
高校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身体与心理已基本发育成熟,爱情逐渐成为他们的话题。调查表明,爱情或者说情感问题一直是困扰当代大学生的三大心理问题之一,且有逐年上涨的趋势。这些问题如果处理得好,则会增加学生对学校的感情,提高学生的归属感;如果处理得不好,则会使学校成为他们感情的“伤心地”,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愿提及,降低学生的学校归属感。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开展处理好学生的同伴关系、排解学生的情感困扰等工作。这些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如果处理好,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自然有较大的提高。目前各高校逐渐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在开展工作时需要抓住四个关键环节。
3.1.1 科学的顶层设计
要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富有成效,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体制与业务指导组织的双结合工作体制是根本。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高校党委及行政部门的领导、决策和管理作用,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师资、经费等必要条件;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专家队伍可以充分发挥专家的优势,不断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也要通过过硬的心理技术树立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权威。
3.1.2 制度健全,运行流畅
高校心理教育机构应明确自身定位,即负责全校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就要求高校应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保障运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至少应含有如下制度:《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办法》《学生危机转介流程》《学校三级网络(多级网络)的实施细则》《学校朋辈辅导员(心理委员)管理办法》。可依具体情况制定《大学生预约咨询流程》《心理教师培训与督导管理办法》《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办法》等。
3.2.1 教师运用高效的心理技术快速解决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
高校心理教师一定要有过硬的心理技术,这种技术应具有广谱、高效的特点。当学生遇到问题来找心理教师或者任课教师,或者在课上遇到学生行为异常将学生带到中心等情况发生时,心理教师要能够快速地解决问题,能够让学生或任课教师等人员亲眼见到个体经过咨询后的快速成长。这样才能有更多的学生或教师愿意来或愿意推荐学生来接受辅导。
3.2.2 教师将高效的心理技术纳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
将高效的心理技术纳入到课堂教学内容是高校心理课堂改革之必须。心理课堂之中只有涵盖了高效的心理技术才能充满活力,才能吸引学生,才能实现心理课堂预防的功能。学生的心理问题如果没有经过课上的预防性讲解,将使教师的咨询量大增,部分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困惑也将无所适从。将心理技术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针对大学生目前存在的人际关系、感情困扰等问题展开辅导,而且对于大学生以后的生活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3.1 朋辈辅导员队伍的作用
朋辈心理辅导员队伍由班级心理委员及大学生心理协会会员组成,他们是学校心理健康保健网络的基层网络,是学生接触最多,能够及时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员的队伍。朋辈辅导员队伍一定要经过系统的心理技术培训,经过培训后的朋辈辅导员队伍能够及时发现班级学生或周围学生中的心理问题学生,观察问题学生的动态,及时向专、兼职教师汇报学生情况。他们是专家队伍的助手,除了辅助教师队伍开展日常工作以外,还要负责校园心理文化的建设。
3.3.2 朋辈辅导员队伍运行的关键
虽然各高校陆续建立了朋辈辅导员队伍,但部分高校仍然存在着运行不流畅的现象。为了保障朋辈辅导员队伍的长效运行,应抓好以下几点:一是朋辈辅导员队伍要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才能上岗。专业的培训内容包括心理问题的识别,简单的处理等;二是朋辈辅导员队伍要经常性地参与或开展各类心理活动,活跃校园心理文化氛围; 三是教师要经常与朋辈辅导员队伍探讨案例,将朋辈辅导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四是朋辈辅导员要定期组织参加成长小组等活动。
3.4.1 教师能有效发现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
面向学校任课教师或行政人员进行的心理培训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要的一环。经过培训之后,学生的心理问题才能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才能有效识别出学生当中的问题。以大学生旷课为例,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感情受挫,可能是学习动力不足,可能是不愿在教室看见与自己产生过矛盾的同学等。只有清晰地找到原因并进行有效的疏导,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出现的负性行为。
3.4.2 任课教师能有效调控自己
高校教师是大学生学习的榜样,在思想上、行为上能够给予学生以启迪。如果教师自身的心理状况不良,不仅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而且对教师自身发展也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心理学专家在一定时期内为全校教师开展不同的专题报告,能够有效提高学校教师的心理调控能力,促进教师和谐发展。
[1]包克冰,徐琴美.学校归属感与学生发展的探索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6(2):51-54.
[2]高建平,罗向东.宿舍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归属感的培养[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8):58-59.
[3]粱栋,刘娜娜,王淑华.高校学生学校归属感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2(1):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