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牡丹区公路管理局 李秀文
作为一种劳动力的人力资源,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与保障,充分合理的运用人力资源可以更好的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同样对于企业而言,人力新资源的合理分配可以使企业的员工各司其职,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效用,从而推动企业的长足发展。而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也在提高,其中公路建设也在大力发展中。然而在我国公路建设中存在着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人才严重流失、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制约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因此了解并着手解决我国公路企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成为当下最重要的事。
在很多公路企业中只注重学历而并没有重视员工的实践能力,许多人在工作中积累了很多实际工作经验但却因为多种原因而没有达到企业要求的学历,因此与很多大型公路企业失之交臂。对求职者而言是一种错过,对企业而言同样也是一种遗憾,使招聘的员工有的学非所用,有的大材小用,造成人才的浪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由于我国某些公路企业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中缺少科学的考核晋升机制,严重影响了员工特别是优秀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抑制了人力资源的潜力,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也使得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感降低,公司内部的凝聚力大幅度下降,无法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人力资源管理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科学。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的进步,因此要求管理者不断地接受教育,了解当下行业发展的最新状况,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从而更好的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整合来推动企业的发展。
随着公路企业的发展,对员工的要求也在不断加大。由于事业单位的机制,使得很多员工长时间从事同一个岗位而且工作方法单一,因此公司内部单一型人才较多,但复合型人才极度匮乏,让员工之间的交流沟通受到很大的阻碍,人员的配置也受到很大限制,制约着公路企业的发展。
在现代公路企业中,真正带动企业的发展关键往往是企业是否拥有高能力的人才。人才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带动企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因此,应通过社会公开招聘,对真正有能力的人才给与相应的优惠政策。
建立适合公路部门的员工的激励制度和动态考核机制,改变以前单一的内部制度。在激励制度中,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在我国这个人情社会,有时薪水并不能完全决定一个员工的忠诚度,只有让员工对企业有一种归属感、责任感,才能对企业做出真正的贡献。按照不同岗位的不同要求对员工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考核,让员工有一种紧促感,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
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方式使员工具备完成现在或者将来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并改变他们的工作态度,以改善员工在现有或将来职位上的工作业绩,并最终实现企业整体绩效提升的一种计划性和连续性的活动。
有时从外部招聘也许并不能招聘到符合公路企业要求的人员,因此从公司内部进行培训是企业获得有质量的人力资源的途径之一。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着重在于对高素质的技术骨干和管理团队进行开发,进行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目标考核管理,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和具有鲜明特色的培训教育体系,实行高级管理人员多渠道培训、项目经理培训、技术人员培训、作业层培训、分包队伍管理人员培训等,加强人才梯队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员工提供施展能力的空间,搭建事业舞台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为造就层出不穷的后备力量创造条件。从企业角度来说不仅节约了从外部重新招聘人才的成本,而员工角度来说工作成为一个继续学习的过程,是为提高自身价值而进行的投资。因此员工不仅要重视完成工作的质量,更要看重从工作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使员工在工作中有了更大的动力。这对企业和员工而言是一种实现双赢的过程。
不借助任何工具,我们无法从自己的眼中看出自己的模样,只有通过他人的眼中或者镜子中我们才能感知到真正的自己,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对于公路企业而言更是如此,只有在内部建立了科学、高效的反馈机制才能发现工作中出现的不足以及问题,才能及时的去改正、去弥补,企业才会有更好的发展。而不是在一个地方摔倒两次甚至多次,只有通过有效及时的了解详情,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以及决策,企业也能在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多宝贵的经验。
当今世界,企业面临竞争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要让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保持优势,关键在人才。谁拥有大批支撑企业发展的核心人才,谁就能赢得未来。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是提高员工整体素质、业务能力的有效手段。公路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问题已成为我国公路经济发展的一项新课题,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能否提高,直接关系到我国基础设施的发展状况。当然,解决公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也不能一蹴而就。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我们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很多困难需要克服,但经过不懈努力和不断的自我审视,相信我国公路企业肯定可以得到更快速的发展,为广大普通民众创造出更好的生活出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