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评估对大学本科口译教学的启示

2015-03-19 15:50王鉴莺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大学本科口译双语

王鉴莺

王鉴莺/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讲师,硕士(浙江绍兴312000)。

一、形成性评估

教学评估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按目的可分为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随着教学要求的提高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形成性评估在教学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对形成性评估的认识,国内外专家有一个不断前进和完善的过程。例如,Sadler最初认为形成性评估旨在对学生的表现做出一定反馈,从而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水平。(Sadler,1998)接着,William提出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获知学生的学习水平,继而从教学目的出发,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William,2006)到 2009年,Black和William提出了关于形成性评估的较为准确而完整的定义,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获知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学生及其学习同伴在仔细分析这种学习状况的基础上,对教学模式或是学习方法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在接下来的教学或学习过程中达到更好的效果。

从形成性评估的定义出发,我们发现形成性评估与传统的终结性评估相比有着以下特点:第一,它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第二,形成性评估让学生始终明确教学目标;第三,形成性评估包含了学生的自我评估;第四,由形成性评估产生的反馈旨在让学生了解自己现有水平和既定目标之间的差距,并试图填补这个差距;第五,形成性评估坚信每个学生都可以有所提高;第六,形成性评估注重对评估数据的审查和反思。由此,我们认为,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很好地运用起形成性评估,或是以终结性评估取代形成性评估,那么其教学目标和任务就很难完成,相应的,学生也只是为应付各种大小考试而学习,很难提高个人的专业水平和素养。

二、以形成性评估为基础对大学本科口译教学的反思

基于形成性评估的定义,我们认为要发挥形成性评估的既定的作用,必须注意几个重要因素:1.必须向学生提供有效的反馈;2.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3.教师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4.认识到评估对学生自尊心和学习动机的深刻影响;5.确保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做出反思并且懂得如何改善。笔者将结合这几个要素,对现有的本科口译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得到启示。

1.明确教学目标。大学本科口译课堂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口译并尝试做一些口译。根据外语教学的大纲规定,口译课一般在外语系高年级开设,旨在培养市场需要的合格口译人才。以国家人事部出台的翻译资格考试(CATTI)为例,二级口译要求译员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良好的双语互译能力,能胜任一定范围、一定难度的翻译工作,基本算得上是市场需要的合格的翻译人才。但是,根据中国外文局翻译专业资格考评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翻译硕士考生共参加了4次翻译资格考试,累计报考1456人,累计合格139人,换句话说,要想在本科阶段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口译人才”确实有点困难。

此外,从口译过程和口译技能的训练来看,大学本科的口译课也存在一定局限性。蔡小红教授认为,“口译的模式有三大块组成,左边是源语输入,右边是译语输出,中间连接左右两边的是信息概念转换”。(蔡晓红,2001)作为一个多任务处理的过程,口译要求译员能合理分配注意力,并妥善处理信息。要解决注意力分配的问题并提高信息处理的能力,关键是让译员对整个口译过程中某些复杂程序自动化程序化。而对知识和技巧的掌握达到自动化程序化,必须依赖大量练习。但从目前本科口译课的课时量和整个培养计划来看,很难确保每一位学生投入大量的练习时间来达到这一目标。从形成性评估的特点出发,我们把大学本科口译课定位成一门多层次的,满足学生不同要求的课程。一方面,它可以成为外语教学一种有益的手段;另一方面,它可以作为口译的入门课,逐步培养学生的双语思维能力并学习口译的基本技巧,建立一定的双语反映能力和基本的口译能力。

2.确定教学内容。很多大学本科的口译课都是按照教材的编排来展开的。“目前市场上能够找到的口译教材大致分为两类。以语言训练为主线的传统语言学派教材,或以主题为特点的各项交际能力综合训练教材。”(刘和平,2002)无论哪种编写方法,往往是“……偏重知识与词汇的堆砌,对于口译技巧并未触及”。(杨承淑,2000)如果教师只是对着教材照本宣科,不仅无法让学生了解口译的真实过程,掌握口译技能的基本方法,而且也无法全面正确地了解学生的口译能力。在形成性评估理论的指导下,笔者充分认识到,口译教学将以口译技能的培养为主线,根据需要养成的技能选择话题范围、材料难度和任务场景,通过练习确保学生对该技能的掌握。由刘和平教授总结出的技能分解训练和综合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技能与主题如何兼顾的矛盾,而且还能时刻获知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

3.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做出形成性反馈。如果学生不知道各类练习考试为何,不知道自己的差距和欠缺在什么地方,那么他们的口译能力很难有所提高。因此,教师必须时刻对学生做出形成性反馈。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数字语言实验室的多媒体技术,将学生的每次口译练习都进行录音。随后,根据录音一一指出各人在训练中遇到的难点问题,通过教师引导、班级讨论的形式及时给出解决方法,包括对具体口译技能的实际应用,语言表达的准确和地道等。同时,学生之间将以小组活动的形式相互评估,让学生更加明确口译质量的评判标准。每次课堂教学完成后,教师将引导学生对个人的口译训练作概述总结。另外,教师鼓励学生展开“自主—合作”学习,对他们的课外实践情况进行长期持续的观察和跟踪,从而对其整体口译素质和能力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同时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坚定学习口译的信心,调动其学习口译的积极性。以上提到的各种形成性反馈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要求,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口译水平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根据教师提出的建议不断提高自己的口译能力。

4.教师和学生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或学习方法。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获得形成性反馈后,需及时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或学习方法。教师可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努力发掘学生深层次的学习问题,获得一些启发性、建设性建议,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学生根据形成性反馈意见,在课外口译练习中加以实践。具体来说,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教师的示范和诊断等形成性评估,在课外练习中,学生则是在形成性反馈的基础上做出的反思,将课堂上学到的口译技巧和方法转化为内在的口译能力。

2000年5月,高等教育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将口译课列为中国高校英语专业必修课。为了更好地完善现有的本科口译教学,教师应在形成性评估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培养学生的双语思维能力和双语转换能力,使其掌握口译的基本技巧,从而增强学生的口译实践能力。

[1]Sadler,D.R.1998.Formative Assessment:Revisiting the Territory.Assessment in Education,5(1).

[2]Black,P.&William,D.2006.Developing a Theory of Formative Assessment.In J.Gardner(Ed.),Assessment and Learning.London:Sage.

[3]蔡小红.以跨学科的视野拓展口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1.

[4]蔡小红.口译研究新探——新方法、新观点、新倾向[M].香港开益出版社,2002.

[5]刘和平.对口译教学统一纲要的理论思考[J].中国翻译,2002(3).

[6]杨承淑.口译教学研究[M].辅仁大学出版社,2000.

[7]和静.关于本科口译教学的理性思考[J].中国翻译,2009(5).

猜你喜欢
大学本科口译双语
记一次写生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李玲慧作品
口译认知构建中的概念整合——以总理记者招待会的古语诗词口译为例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