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德 军
(安徽工程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安徽 芜湖 241000)
改革开放以来对民主革命时期青年团研究的综述
刘 德 军
(安徽工程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安徽 芜湖 241000)
近三十年来,学术界针对青年团问题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试就民主革命时期青年团的创立条件、建立时间、早期活动、党团关系、名称变更和原因、若干重要人物与青年团的关系等问题作一学术史的回顾,并就如何深化对青年团问题的研究提出管窥之见。
民主革命时期;青年团;综述
自“青年团”成立到1949年,团组织的名称历经了1920年的“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的“抗日救国组织”和1949年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等的演变。本文就学界对这一时期青年团的研究成果作一学术史的回顾,以期推动对这一问题更深入的研究。为了行文方便,文中将1949年之前的团组织都概称为“青年团”。
一
对青年团的研究由来已久,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对青年团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除发表了一系列的研究论文外,还取得了其他方面丰硕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出版了相关人物的传记、文集、年谱、回忆录等。如《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2]、《李大钊文集》[3]、《邓中夏文集》[4]、《任弼时年谱》[5]、《我的回忆》[6]、《椿园载记》[7]和《中国回忆录》[8]等。
(2)公布和出版了相关资料汇编。如《中共中央青年运动文件选编》[9]、《“一大”前后》[10]、《共产国际文件汇编》[11]、《北京青年运动史料》[12]、《山东青年运动档案史料选编》[13]、《青运史资料与研究》①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青运史研究室:《青运史资料与研究》(内部资料,1982)。、《青年共产国际与中国青年运动》[14]和《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15]等。
(3)出版了一批学术专著。如《五四时期的社团》[16]、《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7]、《中国共青团团史简编》[18]、《青年运动史话》[19]、《北京青年运动史》[20]和《中国共青团史》[21]等。
(4)撰写了一批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如何丹丹的《建党初期上海党团关系研究(1921-1923)》[22]、曹强的《1921-1927年北京青年团组织发展研究》[23]和刘永生的《湖南共青团研究(1920-1927)》[24]等。
二
学术界对青年团成立的条件、时间、早期的活动、党团关系、名称的变更及原因、若干重要人物与青年团的关系等展开了研究和探讨。
1.关于青年团成立的条件
朱迎指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在近代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其中,先进中国青年的觉醒与奋起是其建立的前提;第三国际建立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则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建立的根本保证”[25]。
翁绮玲重点考察了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的历史条件:一是“广东独特的社会政治环境产生富于革命性的青年,这是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的基本条件”;二是“五四运动在广州的深入发展,为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奠定了组织基础”;三是“马克思主义在广州的传播,为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奠定了思想基础”[26]。
杜秀考察了山东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的背景:一是“五四运动后山东青年运动的持续发展为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山东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青年群众基础”;二是“马克思主义在山东青年中的广泛传播,为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山东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27]。
2.关于青年团成立早期的活动
杜秀指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济南地方团组织是在1922年9月16日正式成立的,而济南团组织则起着领导山东全省青年团工作的作用,在其成立之后,积极开展活动,主要表现为:一是积极在青年中发展团员,扩大团的组织;二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三是积极参加国民革命运动[28]。
刘雪芹考察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创立之初的革命活动,首先是“发展了最早的一批团员。刘少奇、任弼时、李中等约20余人是在这里加入的团组织”;其次是“创办中国第一所干部学校——外国语学社”,“学生人数少时二三十人,多的时候有五六十人,其中有刘少奇、萧劲光、张太雷”等;再次是“筹备成立中国第一个工会——上海机器工会”;最后是“庆祝第一个‘五一’劳动节的筹备活动在这里进行”[29]。
刘晓丽研究了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之后的主要活动:一是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全体成员走上街头,在全市散发《共产党宣言》和2000余份革命传单,产生了很大的政治影响;二是创办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平民周刊》,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思想,揭露阎锡山在山西的统治;三是创办晋华书社,成为山西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据点;四是成立以“研究学术、服务社会”为宗旨的青年学院,并出版刊物《青年》,设置图书馆[30]。
不可否认的是,各地青年团早期的活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王亚春指出北京青年团早期活动的特点:一是党团不分。二是组织的不严整性,没有摆脱松散社团的特点。三是频繁解散[31]。本文认为,这种情况不单单存在于北京地区的青年团,而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3.关于对青年团成立时间的研究
关于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的时间,有三种观点:一是1920年8月17日成立说;二是1920年8月22日成立说;三是1922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大说”。
日本学者石川祯浩认为,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于1920年8月17日的北京。他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史》中指出,“‘社会主义青年同盟’于8月17日在北京召开了代表大会”,而这个大会就是“8月16日至18日,北京的少年中国学会、曙光社、人道社、天津的觉悟社以及青年互助社等五团体发起的‘改造联合’会议”[32]104-105。“这许多名称所指称的统一战线组织,和1920年8月成立的‘社会主义青年团’,即共产主义小组的外围组织是同一个组织”[32]170。由此看来,石川祯浩认为“联合改造”组织就是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而1920年8月17日在北京召开的“联合改造”会议就是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大会。
李永春等撰文反驳了石川祯浩的观点,他们认为,“1920年少年中国学会、觉悟社、人道社、曙光社和青年互助团五个宗旨相同的青年社团在北京召开‘改造联合’会议,并且成立‘改造联合’组织。‘改造联合’与社会主义青年团属于不同性质的组织。石川祯浩所著《中国共产党成立史》认为‘改造联合’与‘社会主义青年团’为同一个中共早期组织,这一说法是值得商榷的”[33]。既然“改造联合”与“社会主义青年团”不是同一个组织,那就意味着1920年8月17日社会主义青年团首先成立于北京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社会主义青年团于1920年8月22日成立于上海。如杨福茂指出,“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于1920年8月22日正式成立,最初发起者为俞秀松、施存统、沈玄庐、陈望道、李汉俊、叶天底、袁振英、金家凤8人,俞秀松任书记”,“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全国建团过程中起到了发起者的作用”[34]。
第三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的标志应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大”的召开,而这里又涉及到团与党究竟谁先诞生的问题。这也是学界迄今仍在论争的问题。
郑洸等主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于1922年”,“早期中国共产党组织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的观点。他们采纳了1921年3月国际青年共产党执行委员会东方书记部给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邀请函中的说法:“在中国还没有一个中国青年社会主义者的总会”,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还没有全国性的社会主义青年团。郑洸还指出,“即使我们自己宣称1920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了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在当时如果青年共产国际未予正式承认,是不能算数的。保持与青年共产国际联系是一回事,正式加入成为它的正式成员则是另一回事,不能混淆两者的严格区别和界限”,“党应是先于团而诞生”[35]。
但学术界仍有相当数量的学者坚持“团先于党而诞生”的观点。如王连弟提出的依据是,第一,1949年任弼时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说:“1920年成立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先于中国共产党而诞生的”;第二,在早期党或团的领导人的回忆中以及党和团的理论刊物上,也都是坚持“团先于党而诞生”的提法[36]。再如候宜岭认为,“1920年产生的共青团前身——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先于中国共产党而诞生的,它对建党工作在某种意义上是起到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作用”[37]。
4.关于青年团称谓的变更及原因
张国新较为详细地梳理了这一问题,他指出,由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变更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变更为“青年救国会”;由“青年救国会”变更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由“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变更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这就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名称变更的轨迹[38]。这种认识是学界的普遍认识,基本没有分歧。
刘布光专门著文研究青年团名称变更的原因。他认为1925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变更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原因是:“第一,因为当时欧洲的社会主义青年团已是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领导的青年组织,它在欧洲已背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如继续沿用这一名称,显然对中国共产主义运动来说‘不甚恰当’。……第二,为了便于同列宁领导的第三国际的各国青年团的名称一致起来。……第三,也是为了使广大青年更加认识到青年团和共产党的密切关系,更好地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围”[39]。
1925年青年团“三大”上也强调了由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变更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的原因,“……与各国一致的命名为共产主义青年团。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欧洲本是第二国际以下黄色的少年组织,是一种不名誉的名称;中国所以以前用此名字,本只是因为防着许多人对于共产主义有很多误会的原故。但是这在现在已经不成问题。现在他们虽不称是共产主义青年团,然而人人都知道他们是共产主义者,而且共产主义成了一切反动派攻击毁谤人的口头禅了”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办公厅: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1925)——《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恽代英),内部资料,1957。。由此可见,这次更名有三个考虑,一是与别国一致;二是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名字已经不符合需要;三是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逐渐增强,不需要再隐瞒自己的名称。
冯兰瑞则回忆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改名为青年救国会的原因:这次改造是为了适应国内外政治斗争的需要。当时中国共产党要建立抗日救国统一战线,就必须广泛团结各方面的力量,特别是团结广大青年。共青团要承担这个任务,就必须改造成为团结全国青年的非党的群众团体。在共产党控制地区,这便是“青年救国会”。冯兰瑞还分析了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原因:主要是与几年来青年运动大为削弱,整个解放区的青年组织处于取消状态这种情况有关……而且1946年国共谈判失败,内战又起。解放区群众运动深入开展,需要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组织青年投入到与国民党的斗争中去。所以,要重建青年团[40]。由此看来,学者们对青年团名称变更原因的研究基本趋同。
5.关于党团关系的研究
关于党团关系也是学界研究的焦点和热点之一。
刘进喜提出建国之前党团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建党、建团初期的“协定”阶段。这一时期党与团已经建立了一种相互信任的密切关系,但这仅仅是“协定”而已,还未确定真正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第二阶段:大革命时期党团关系统一到共产国际纲领上来。虽然党的“三大”和团的“二大”已经明确规定了党团关系,但是,从当时发生的一系列影响党团关系的错误思想和行动来看,表明全党全团还未从思想上真正接受这种关系的约束。第三阶段:党团为克服“先锋主义”与“取消主义”倾向而努力时期。第四阶段:党彻底改造共青团,党团关系最终确立时期[41]。
韦庆昱认为建国前党团关系的发展历经三个阶段。一是建团初期的“党团不分”、“协定”和“统一到共产国际纲领”阶段;二是反对“先锋主义”和“取消主义”的曲折发展阶段;三是青年团重建、党团关系的制度化约定阶段[42]。
黄金凤在大量分析资料的基础上仔细梳理了党团关系的发展:一是党团关系的初始形态。经历了党团不分、“协定”、团对党政治上的“服从”和青年团渐成“第二党”等过程。二是党团关系的调整阶段。为了限制青年团“第二党”化的倾向,解决党团不分的问题,中共作出了青年团的组织与工作青年化、逾龄团员输送入党的决定。但由于党团双方工作范围、动员对象的一致性,党、团成立不久党团之争就初露端倪,双方关系的模糊不清更加剧了彼此的竞争与矛盾。三是组织竞争与党团纠纷阶段。这种竞争不仅表现在成员发展上,双方在干部调配上亦存在竞争,二者在工作中亦同样存在相互竞争的局面。四是青年团的性质定位阶段,青年团重建后,中共干脆放弃青年团保持组织独立性这一传统,使青年团在政治与组织上完全从属于共产党。党团关系最终确立,延续至今[43]。
刘永生以早年关于党团关系文件为中心考察了1920~1927年的党团关系。他在对早年党团关系进行粗线条梳理之后,指出了团与党早年关系的几个显著特点:首先,“就文本制度层面上来讲,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抽象到具体、从隶属关系含糊到明确的发展过程”。其次,“就团与党的工作性质层面上来讲,经历了一个从无甚区别到逐渐分化的过程”。最后,“就当时各种文件的内容本身来讲,还存在着诸多相互矛盾及难以具体实施之条款”。刘永生同时指出了制约党团关系的因素:“一是团、党组织及成员的成熟程度,包括团党自身的组织建设、团党员的社会构成及革命理论涵养和社会实践水平等方面;二是团、党组织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对象等问题”[44]。
6.若干重要人物与青年团关系研究
学界也就若干重要人物如俞秀松、李大钊、任弼时、陈独秀、高君宇、张太雷、施存统等与青年团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研究任弼时与青年团关系的论文较多,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研究他对党团关系的贡献。任淑艳撰文指出,在青年团建立初期,任弼时就对党团关系进行了探索,为理顺党团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从理论和实践上理顺了中国共产党和青年团的关系;他反对把青年团建成游离于中共党外的第二党;他坚持先进性与群众性统一的团建理念;果断厘清党团建设和发展的边界;推崇指导与尊重相结合的党团关系等[45]。二是研究任弼时关于青年团建设的理论探索。张予撰文指出,1925年五卅运动时期,担任团中央总书记的任弼时就青年团的建设问题展开了探索,这包括青年团的性质、青年团的组织建设、青年团思想建设的理论、青年团领导权问题的理论等方面[46]。三是研究任弼时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创建与贡献。郑雅茹撰文指出,1946年5月,任弼时首倡重建青年团,并主持两次中央书记处座谈会,为青年团的建立定下基调。他担任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筹备委员会主任,推动建团的筹备工作,并指导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创办了中央团校和复刊《中国青年》,为在全国范围内创建青年团,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作了准备。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被推选为团中央名誉主席[47]。
宋亚文则撰文阐释了施存统对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贡献,他认为施存统的贡献主要表现为:一是全力以赴恢复和发展青年团组织,并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上当选为团中央第一书记;二是他非常重视对学生运动的宣传,积极引导青年学生运动;三是正确对待青年运动问题的论争;四是奠定青年团思想建设的基础[48]。
除此而外,学者们还就俞秀松等重要人物与青年团的关系开展了研究,也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
7.青年团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作用
胡献忠认为,青年团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的作用有:“一是创办进步报刊和研究阵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社会主义思想;二是发展成员,壮大组织;三是开展工人运动,努力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49]。
杨会清认为,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关系的演变和最终确立,青年团的作用体现在“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得力助手和后备军,不仅是共产党领导和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动员群众参加革命与建设的重要力量”[50]。
田永力则分析了河北地区青年团建立初期的主要作用:第一,“河北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和发展,壮大了全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力量”。第二,“河北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促进了河北青年运动的蓬勃兴起。保定、唐山的社会主义青年团建立后,在当地的青年学生和青年工人中积极宣传马列主义,开展革命活动,发展党团力量,为当地青年运动的兴起创造了重要条件”。第三,“河北社会主义青年团积极走与工农运动相结合的道路,从而为全国进步青年树立了榜样”。“河北先进青年深入工农,向工农群众传播文化知识,了解工农实际生活,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发展工农团员”。第四,“保定、唐山的社会主义青年团为河北党员组织的建立做了大量工作,并为河北乃至全国革命培养了大批人才”[51]。
三
总体而言,学界对青年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不少值得继续研究之处。为了加强对青年团问题的研究,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要加大若干相关人物与青年团关系的研究,特别是要加强青年团建立初期与相关人物的关系研究。这些人物是代表了1920年代初期知识分子中的一个群体,不仅包括后来为中国革命作出贡献的中共党员们,也应该包括那些对青年团的建立有重要贡献但并没有将这一理想坚持到底的知识分子;不仅包括领袖人物,还应该包括不甚有名的人,如莫耀明等。这样做的意义在于,一是可以反映青年团成立初期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认识和变化过程,二是可以反映青年团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由此可知,社会主义从一部分人的选择变成中国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必然。
第二,要加强中共革命史上的相关刊物与青年团的研究。如《先驱》、《中国青年》、《新青年》、《前锋》、《布尔塞维克》、《红色中华》、《斗争》等刊物。这种研究的关注点较多,既有思想的传播,又有党团在运作时的关系;既有领导人物对青年团的认识,又有青年团自身对相关问题认识的发展与变化,等等。
第三,就研究的方法和角度而言,应积极拓宽研究视野,主动吸收政治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既要注重宏观视角的研究,又要关注微观层面的分析;既要关注领袖人物与青年团关系的研究,亦要注重普通青年团员与青年团关系的研究;既要关注个案的分析,又要注意整体研究,以此将对青年团的研究推向更深的层次。
[1]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18册)(1921-1949)[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991/1992.
[2]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
[3] 李大钊.李大钊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 邓中夏.邓中夏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任弼时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6] 张国焘.我的回忆[M].北京:北京时代弄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2010.
[7] 罗章龙.椿园载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8] C·A·达林.中国回忆录(1921-1927)[M].侯俊初,潘敬忠,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9] 共青团中央青运史研究室.中共中央青年运动文件选编[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
[10]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史研究室.“一大”前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1]库恩·贝拉.共产国际文件汇编[M].中国人民大学编译室,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5.
[12]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青年运动史料[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
[13]山东省档案馆,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青年运动档案史料选编[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85.
[14]共青团中央青运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史研究室.青年共产国际与中国青年运动[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
[15]共青团中央办公厅.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1942-1946)[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16]张允侯,殷叙彝,洪清祥,等.五四时期的社团[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
[17]陈绍康.上海共产主义小组[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8.
[18]李玉琦.中国共青团团史简编[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19]郭贵儒.青年运动史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0]共青团北京市委青年运动史研究室.北京青年运动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
[21]郭晓平.中国共青团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2]何丹丹.建党初期上海党团关系研究(1921-1923)[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23]曹强.1921-1927年北京青年团组织发展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1.
[24]刘永生.湖南共青团研究(1920-1927)[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25]朱迎.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建立的历史条件[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8(2):48-51.
[26]翁绮玲.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的历史条件和特点[J].探求,2001(4):18-20.
[27]杜秀.论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山东的建立[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1(4):46-48.
[28]杜秀.论山东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早期活动[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3):43-47.
[29]刘雪芹.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初期的革命活动[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9(12):17-19.
[30]刘晓丽.高君宇与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2):12-14.
[31]王亚春.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时期几个问题掇拾[J].北京党史,2000(5):19-22.
[32]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M].袁广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3]李永春,张海燕.“改造联合”与“社会主义青年团”不是同一个组织——与石川祯浩商榷[J].中共党史研究,2008(5):112-116.
[34]杨福茂.俞秀松对创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贡献[J].中共党史研究,2000(5):77-81.
[35]郑洸.“团先于党而诞生”辨析[J].党的文献,2010(5):99-103.
[36]王连弟.关于中国共青团的成立日期及其纪念日的考证[J].中国青年研究,1992(6):38-40.
[37]候宜岭.建国以前青年团与党的关系初探[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3(3):55-58.
[38]张国新.对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名称变更的思考[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1):119-124.
[39]刘布光.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浅谈团组织名称的历史演变[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2):4-6.
[40]冯兰瑞.青年团的建立、改造与重建[J].炎黄春秋,2010(10):25-30.
[41]刘进喜.论党团关系的确立[J].中共党史研究,1995(6):41-45.
[42]韦庆昱.建国前党团关系的发展进程探析[J].福建党史月刊,2012(2):22-24.
[43]黄金凤.从“第二党”到后备军:共产党与青年团早期关系的演变[J].近代史研究,2011(3):123-138.
[44]刘永生.团党早年关系论析——以早年关于团、党关系文件为研究中心(1920-1927)[J].长白学刊,2008(5):135-138.
[45]任淑艳.团建初期任弼时对“党团关系”的理论定位和实践探索[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3(1):20-23.
[46]张予.五卅运动前后任弼时关于青年团建设的若干理论探索[J].福建党史月刊,2011(6):22-24.
[47]郑雅茹.任弼时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创建[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3):12-15.
[48]宋亚文.施存统对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贡献[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96-100.
[49]胡献忠.从早期青年团的创建及活动看党团关系的雏形[J].青年探索,2012(6):44-48.
[50]杨会清.革命动员视野下的党团关系构建——以土地革命时期为中心[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4):26-30.
[51]田永力.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及其历史贡献——记河北早期共青团工作的发展[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3):14-16.
[责任编辑 勇 慧]
2014-10-27
安徽工程大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预研项目(编号:SKYY1306);安徽高校省级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编号:SK2013A024).
刘德军,安徽工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部副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共党史研究.
D432
A
1009-3699(2015)03-028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