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君 邓大松
(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2)
统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文献评述
黄玉君 邓大松
(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2)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城乡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起重要作用。但是城乡低保制度分立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低保制度作用的发挥。文中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城乡低保制度及其统筹发展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城乡低保制度的保障标准、保障对象、运行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等方面。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统筹;文献回顾;保障水平
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救助制度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其主要目的是解决社会中因各种因素导致的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保证人们最基本的生存权利。因此,社会救助制度对于解决社会贫困、维护社会公正、实现社会稳定、促进生产发展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城乡分割的社会经济体制阻碍了社会救助制度作用的发挥,农业与农村落后、农民贫困、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失衡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国内外学者纷纷对以低保制度为代表的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进行广泛研究,现已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下面将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
西方城乡空间对立大约萌芽于17世纪末开始的“圈地远动”和工业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尤其是18世纪纺织工业中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蒸汽机成为现代工业的动力源,使工业集聚成为现实。虽然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城乡低保的概念定义不同,但是诸多学者对该议题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仍然较为充分。
1、国外关于社会救助制度的研究
Michaela Erbenova(1998)基于1990-1996年捷克共和国消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如失业补偿、社会救助、政府社会支持以及养老金制度),详细分析了受益人的资格条件和受益水平,运用劳动力调查数据,对领取失业救济金的失业人员与领取社会救助金的人员以及没有享受任何补偿的人员特点进行比较,最后通过比较1994-1995年这些受益于市场工资、这两类失业者接受失业救助的,分析了失业及社会救助的负激励效应。研究发现,社会救助对于有较多孩子的低收入家庭而言是相对慷慨的,这些人有更多机会获得社会救助且比那些没有依靠的人持续的失业时间更长。认为社会救助计划对至少一类群体有负激励效应。
John S.Earle(1998)从失业救助的角度研究了罗马尼亚长期失业、社会救助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认为在过去的一些年内,罗马尼亚的长期失业一直在增长,导致与失业救助金、社会救助项目及退休者养老金相关费用的增长。他运用包括登记信息、劳动力调查以及登记失业等数据描述了罗马尼亚失业状况并比较了失业救济金、短期和长期支持津贴领取者之间的差异。并估计了失业救济金计划向支持津贴计划转化的可能性。讨论了工作激励、收入维持效应、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险政策的公共性,认为罗马尼亚的失业救助将导致一定的福利依赖,人们一旦领取救助金,将不愿退出该救助计划。
Eva Harman(2006)从南非社会救助金差距出发,指出社会活动家及政客们已经注意到现存社会救助系统中存在的救助金差距,他们建议在南非建立一个普享的基本社会救助金制度,扩大制度覆盖范围,但是在怎样缩小差距问题上产生了分歧。他指出救助金差距比测算贫困和不公平更加复杂,遵循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加强当前社会救助体系的紧迫性。他指出社会救助为受助者及其亲属提供需要的资源,帮助他们应对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竞争。同时,社会救助将历史事实与当地实际结合起来,并且重塑了国民、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
Anneli Marttila和Eva Johansson(2010)研究了瑞典患有慢性病的以社会救助为生的人们的生活状况,指出慢性病对生活福祉的延缓及破坏性。他们运用17个关于长期接受政府社会救助的患有慢性病的人的深入访谈资料,借助现有理论构建研究框架,从而得出社会救助受助者选用不同的政策以维持或提高福利水平,而诸如普遍推行福利制度、公共服务或邻里互助等形式将会阻碍或破坏这些政策以及受助者的福祉,而这些形式将共同影响受助者对个人处境的态度、摆脱这种处境的可行之策以及他们福利的最终结果。他们得出结论:以社会救助为生的个人与服务互动的方式以及他们怎样接受专业的救助在个人福祉中以及受助者从救助体系获得何种种类的帮助和支持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患有慢性病且以社会救助为生的人们是非常脆弱的,进而建议要努力寻找关于收入支持、恢复的长期措施以及提供其他方面的服务。
Dorian.R.Woods(2005)对美国和德国关于单身母亲的社会救助制度安排进行比较,指出两国对单身母亲社会救助政策的最新发展趋势,认为单身母亲有可能享受不到社会救助制度的救助,从而促使人们产生福利国家对单身母亲支助不足的想法,并引起女权主义者的质问和抗议。指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两国的福利政策均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通过全面的对比,他得出新自由主义引起了两国单身母亲经济方面相似的变化,但是两国的性别制度的逻辑依然不变。
Beaulieu,N,Duclos,JY等学者(2005)对加拿大社会救助制度的代际依赖问题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加拿大社会救助制度确实存在福利依赖问题,这种代际依赖传递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如果家庭中父母接受了政府的社会救助,那么子女接受救助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二是个人和特殊环境在复杂的社会变迁中相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会导致社会救助代际传递问题的产生,因此应引起当局对救助依赖问题的重视。
Lemieux,Thomas(2008)研究了加拿大劳动者就业与社会救助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评估体系对社会救助活动对劳动力市场收益效果的影响进行评估,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得出社会救助越是慷慨和完善,越会减少失业,即完善的社会救助制度对失业问题的解决发挥重要作用。
2、关于各国统筹城乡发展,特别是重点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的研究
Larry Willmore(2003)指出在发展中国家只有少数的农村居民在年老时能够领取养老金,改革者将主要致力于公共养老金的私有化改革和建立个人账户,但这不利于制度扩面工作的开展。应该建立一个非缴费型的养老金计划以覆盖所有人群,并且提出了在低收入国家引进“公民养老金”的可行性。Ginneken(1999)等倡导实施将社会保障覆盖到所有社会成员的全球行动纲领,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发展中国家深化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改革,对于构建农村救助性保险计划、社区医疗保险计划等方面予以高度关注,对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Jessica K.M.Johnson和John B.Williamson(2006)指出,现阶段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冲击及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减弱,在发展中国家,人们对农村养老保障的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并通过建立模型,对城乡一体化的、不用居民缴费的养老保险体系进行研究。
3、国外关于中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研究
1993年6月,上海市率先开始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997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由于中国的低保制度建立与本国国情相关,也是发展中国家救助制度的典型,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关注。
Joe C.B.Leung(2005)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建设进行了研究,对中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积极意义予以肯定,认为这一制度有利于提升中国居民的福利水平。亚洲发展银行(2003)认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计划经济时期的贫困救助不同,将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多的有劳动能力的失业群体纳入保障范围,是社会转型发展背景下救助理念变化和制度建设的综合结果。在2005年世界银行举办的关于“中国最低生活保障问题讨论会”上,有专家指出我国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以中国国情为基础的一项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利益的制度。但是一些学者在研究过程中也看到了中国城镇低保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指出有待于进一步改进。比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欧文分校教授Dorthy Solinger在对上海、武汉、兰州等许多城市的低保家庭的追踪调查中发现,中国的城市低保制度虽与西方发达国家转型期改善利益分配不均状况相似,但是缺乏一些民主精神,在邻里间公开申请者、发表意见等会伤害受助者的尊严,并且由于保障标准较低,无法提升整个家庭的福利。这种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我国城镇低保制度的不足。
从现有研究可知,国外关于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保障理论、社会保障统筹发展等方面的研究较为充分,为我国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有益的借鉴。同时,国外学者及相关机构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及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效果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并为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实现社会经济的和谐均衡发展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近些年来,随着国家“五个统筹”的提出以及对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的加大,学术界对以社会保障为代表的基本公共服务城乡统筹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本节将系统全面地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梳理和评述。
(一)国内关于城镇低保制度的研究
大量专家、学者和一些民政部门的实务工作者从多个角度对城镇低保制度进行了研究,包括制度保障标准及其调整、资金来源、制度缺陷、运行效果等方面。
1、关于城镇低保保障标准的研究
(1)城镇低保保障标准的测算方法。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标准的设定,往往与贫困线的测算有关,学者们大多从这一方向入手,界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唐钧(1997)探讨了城市贫困线的测算方法。他在总结了莫泰基提出的市场菜篮法、生活形态法、食费对比式、国际标准法四种测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法”,即用生活形态法确定中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条件下社会贫困群体的生存状态,找出贫困成员,再通过市场菜篮法确定贫困成员所需的生活必需品种类和数量,最后利用恩格尔系数法调整贫困线和社会平均收入的差距。童星、刘松涛(2000)在介绍了单一指标和多种指标在测定城市低保标准的基础上,根据相关统计数据,采用一元和多元回归的方法测定了城市低保保障标准并进行了检测。洪大用(2003)提出指标体系法用以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线,即基本食物需求、非食物需求、家庭规模和家庭类型、经济发展状况四层指标,并按八大步骤测算标准,提出建立弹性低保标准。
(2)城镇低保标准的调整。林志伟(2006)利用2004年全国35个城市的截面数据,得出在调整低保标准时,应更多考虑人均消费水平、职工平均工资和最低工资标准的变化指数。丁建定(2009)认为,在调整低保标准时,应注重三个方面,即树立积极的保障理念、确定科学的调整原则和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把主动调整和及时调整、常态增长机制和动态补偿机制结合起来。杨立雄(2010)提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应包括食物贫困线和非食物贫困线,食物贫困线应随着贫困群体基本生活需求品价格变化每年调整,非食物贫困线则应随社会平均收入的增长每五年提升一次。边恕,孙雅娜(2014)以辽宁市城市低保为研究对象,用马丁法测算理论上的低保标准并与现行辽宁市标准进行对比,发现现行低保标准低于理论值。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三种低保标准指数调整方案,分阶段实施不同的调整方案。
(3)低保保障水平。王有捐(2006)通过2004年国家统计局社会经济调查的大样本数据,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国35个大中小城市的低保政策执行情况和保障水平进行评估,发现实际救助人数、保障标准远低于政策目标。姚建平(2012)在测算城市低保标准的消费支出替代率基础上,得出中国城镇的低保标准水平仍偏低,还需随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
(4)低保制度的基金来源。唐钧(1998)主张社会救助费用完全由政府承担,即政府统包低保所需资金。代树刚(2004)认为应将社会资本作为低保制度的资金来源渠道之一,鼓励非政府组织(NGO)和非营利机构(NPO)捐赠资金,发动国内外慈善捐赠,建立救助基金以补充低保制度所需。王雅君(2009)结合中国城镇低保制度的特点,认为可以在适度条件下尝试推行负所得税政策,作为贫困和弱势群体生活的补充。
2、关于城镇低保制度运行效果的研究
顾昕等(2007)利用2003—2005年东、中、西部城市低保资金占财政支出比例和全国城市人均低保资金计划经费等指标,通过测定基尼系数从横向上考察了城市低保制度资金筹集的公平性,研究发现我国城市低保制度保证了贫困群体的最低生存需求,并且在横向上也体现了筹资的相对公平性。祝建华(2009)从直接、意外和附带效果三个角度对我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进行了评估,认为它是一项被动补救措施,带有一定应急性的制度,并且基本满足了城市贫困群体的生存需求,但从现实来看,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水平。李实、杨穗(2009)通过2007年城市住户实地调查的数据,分别测算了低保家庭获得救助金后的贫困指数和基尼系数的变化,发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虽向贫困群体提供了基本生存保障,减少了城市贫困人口,但对于缩小收入差距作用并不明显。段美枝(2013)通过对中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剖析、运行实践进行总结,从应保尽保目标的实现程度、基本生活需求满足程度以及贫困流动性等方面对低保制度效果进行评估,得出其有效降低了绝对贫困、但相对贫困的减弱作用有限。洪大用(2005)认为城镇低保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福利依赖情况,受助者缺乏就业意愿,缺乏摆脱贫困的心态和动机。长此以往将形成一种低收入状况的文化方式。而韩克庆(2012)运用实地调查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得知低保金起到了救助的作用,且受助者的求职和改善生活状况的意愿较强,得出目前城市低保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不存在福利依赖现象,但是不排除将来出现依赖的可能性。
3、关于城镇低保制度的缺陷及改进的研究
我国城镇低保制度已运行10多年,学者们通过对低保制度运行进行评估后发现该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制度设计、保障标准、管理机制等方面。洪大用等(2002)指出对低保制度理解上的偏差、民政部门工作不到位、低保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对低保制度的宣传力度不够等因素导致低保目标无法实现。进而从低保目标定位、标准确定、制度运行环境等方面给出建议。杨立雄(2004)从制度设计理念入手,认为我国城镇低保制度目前还存在强调生存、忽视发展,强调效率、忽视公平,以及强调义务、忽视权利的问题。指出应树立集体主义救助观念,推行发展性救助。丁建定(2009)认为目前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主要存在缺乏科学的准入和退出机制、救助体系不完善以及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建设不足等问题。刘喜堂(2009)从实务工作中总结了低保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对象识别困难、保障标准的制定和调整、社会参与不足、分类施保的基层抵触和工作能力不足五个方面。提出建立城市贫困的监测体系、家庭财产申报和信息共享等机制,更好实现“应保尽保”的目标。
(二)国内关于农村低保制度的研究
我国农村低保制度于2007年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自制度实施以来,学术界及民政部门工作做了大量的研究。归纳起来,该领域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农村低保对象的确认、低保标准制定及调整、低保与相关制度的衔接、低保资金执行效率、低保的减贫效应等。
1、关于农村低保对象的确认
邓大松、王增文(2008)在已有识别方法的基础上,建立关于农村住户情况指标,利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对低保对象进行识别,结合国家的低保线,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易红梅、张林秀(2011)将赤贫指数用于农村低保瞄准效率,发现目前农村低保制度瞄准效率并不高,同时存在着瞄准遗漏和漏出现象。建议政府在加大财政对农村低保投入的同时也要对低保户进行多维度审核,提高制度瞄准效率。
2、关于农村低保标准的制定及调整
童星、王增文(2010)指出农村低保标准在制定过程中较多地考虑了家庭保障的功能,对低保家庭的差异性考虑较少,导致制定的标准偏低。且低保标准的微小变化将引起低保群体大规模的变动。建议增加对农村低保的财政投入,将低保边缘群体纳入到制度中,同时健全低保配套项目。米红(2010)在弹性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ELSE模型,测算了全国农村低保标准,并对全国31个省市的低保标准系统进行分析,这一新思路有效性较高、预测力较强,但是由于计算难度大,可操作性并不强。
3、关于农村低保财政支持的适度性与优化
毕红霞、薛兴利(2012)通过构建农村低保财政支持适度性指标,经过测算得知目前财政对低保的投入并不适度,是一种低水平、广覆盖且差异较大的支持状况。提出对农村低保的投入应坚持公共财政为主体,同时也要发挥社会捐赠、国有资产变现等作用,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并完善中央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孙睿、史建民等(2011)认为资金短缺是阻碍农村低保快速发展的障碍,在构建低保资金供需模型基础上测算出目前低保资金缺口较大,仅能满足约三分之一的需要,为解决这一问题,除加大中央财政补贴外,建立农村低保基金不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
4、关于农村低保的减贫效应
李盛基,、吕康银(2014)运用1990-2008年的数据对农村低保制度的减贫效应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在短期内,低保制度的推行将减少劳动力供给,但长期看对劳动供给有挤入效应;低保对减少农村贫困的作用较差,甚至出现了“负向激励”;低保制度在缩小人们收入差距方面的作用有限;指出农村减贫要依靠经济增长而不是低保制度。宁亚芳(2014)基于民族地区家庭调研问卷,认为农村低保制度在减少贫困以及调节收入分配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作用较为有限。在缓解贫困方面,低保待遇减少贫困发生率的作用小于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低保的减贫效应在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也存在差异。王增文(2009)探析了农村低保的济贫效果,在消除经济指标对低保标准的地区差异性影响后发现,由于农村中需要救助的人数较多,而低保资金有限,从而使得农村低保制度不能实现预期的济贫目标。韩华为,、徐月宾(2014)基于中部五省的调研数据对农村低保的减贫效应进行模拟,结果显示低保的减贫效果整体上并不理想,改善空间较大。进一步指出低保减贫作用的发挥主要受到制度覆盖面、对象瞄准及低保标准的制约。
5、关于农村低保与相关制度的衔接
向阳生(2013)指出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两项政策之间并没有实现有效衔接,其主要原因在于扶贫和低保对象的认定条件存在矛盾,制度之间的衔接渠道并不畅通,而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无法准确把握两项制度保障对象的动态变化。杨成波(2012)以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政策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认为两者在衔接上的成本过高,扶贫开发部门有限的资金难以满足贫困地区人们发展目标的实现,且在扶贫过程中农民的利益有受损现象。建议民政部门的功能应该得到强化,以复合型的方式进行衔接;对扶贫政策进行调节,实现政策的连续性并完善财政投入体制;同时构想了以负所得税为桥梁的衔接方式。罗微、董西明(2012)认为农村低保与新农保实现顺畅的衔接对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人们有重要意义。新农保对代缴保费的低收入者应该分类实施,并运用生活形态法得出享受低保的老年人的食物与非食物支出,认为在申请低保时,家庭总收入中不应包括政府发放给老年人的基础养老金,也不能扣除参保人的保费。
6、关于农村低保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贺大姣(2008)认为在农村低保制度构建过程中存在对低保认识不到位、低保保障面窄、保障标准低、低保对象识别不科学、被动救助等问题。在低保对象识别时,可以采用基层组织摸底排查、群众测评以及收入情况调查三者相结合的方法。同时完善农村低保法律体系,使低保工作规范有序展开。李春根(2010)根据江西省农村低保的调研数据,认为目前低保制度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突出表现在低保标准过低且缺乏自然增长的调整机制,低保对象核定难,低保资金来源渠道窄且不稳定,人均补差水平低,缺乏基层工作人员以配套设施等。
(三)国内关于统筹城乡低保制度的研究
相比较而言,随着国家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提出,学术界对城乡低保制度统筹发展的研究较为丰富,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关于城乡低保制度非均衡发展及其原因的研究
王光亚、吕学静(2014)指出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纵向上存在着机会、过程和结果的不均等,表现在城乡低保在法律支持力度、适用对象、财政转移、管理体制、保障范围及标准、保障人数、人均补差及对象实际收入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从横向上看,城乡低保在不同地域之间的差距也较大。针对这种情况,徐清照(2011)认为低保制度之所以在城乡之间发展不均,主要是因为城乡低保制度在建设过程中法律建设、管理体制、保障范围及水平等方面有明显的城乡二元倾向,而这些问题也成为统筹低保制度的阻碍。
2、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统筹城乡低保制度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徐清照(2011)指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任务及目标、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要求使得统筹城乡低保制度建设成为必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统筹城乡低保制度也有坚实的物质和政策基础。景天魁(2004)认为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足以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实力,而且近些年来中央政府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承担了较多的责任,就经济总量和各级政策责任而言,我国具备了统筹城乡低保制度的经济基础。此外,部分发达地区如浙江省、上海市的成功试点也为其他地区实现城乡低保制度统筹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
3、关于统筹城乡低保制度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城乡低保制度分立运行由来已久,国内部分经济发达地区虽然在统筹制度方面做出成功的表率,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在一定时期内统筹城乡低保制度将不可避免地遇到诸多障碍和困难。王磊(2010)认为推进低保城乡统筹存在体制障碍、经济障碍、思想观念的禁锢、利益表达机制的缺失以及技术层面的障碍。而景天魁(2004)则认为统筹城乡低保制度的困难不在于制度顶层设计和技术层面,而在于资金来源问题,即统筹基金由谁承担以及按怎样的比例共同分担问题。
4、关于统筹城乡低保制度的阶段及步骤研究
王光亚、吕学静(2014)在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城乡低保必然要经历的三个阶段:1990-2005年为城乡分治阶段,2007-2020年为城乡统筹阶段,2020年后为城乡一体化阶段。陈明文(2014)指出建立城乡统一的低保制度要通过三个阶段来逐步实现,第一阶段是实现城市低保城乡全覆盖,确保应保尽保;第二阶段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第三阶段是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统一。安徽省课题组(2011)在城乡低保发展的制度创新层面提出了近、中、远期三个目标,近期主要致力于建立城乡低保的监督检查和目标管理制度;中期目标是不断整合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提高救助水平;远期目标是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低保制度。
5、关于统筹城乡低保制度的财政问题研究
统筹城乡低保制度离不开财政的大力支持,伍林生(2008)认为统筹城乡低保制度要实现统筹资金的统一,主要指拨款渠道的统一。中央和省级财政对低保拨款不应有城乡差异,县级和市级财政则应把救助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杨敬宇(2008)认为我国城乡低保制度面临着基层财政亏空、筹资主体缺位等问题,影响着低保标准的确定及保障水平,为推动城乡低保发展,应加大财政尤其是中央财政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低保标准,满足低保对象的真实生活需要。
6、关于城乡低保标准及调整的研究
低保标准直接关系到低保对象的保障程度。杨立雄(2011)以城乡低保标准为研究对象,认为由于中央政府没有规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具体计算方法,且管理层次太低,我国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多达数千个,大部分地区的保障标准过低,地区间标准差距过大。应统一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计算方法,提高低保管理层次,建立中央、省市与区县的三级财政分担机制。李春根、赵卓(2011)认为在制定低保标准时应充分考虑物价水平、财政承受能力、人均纯收入以及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最低费用等因素。陈明文(2014)指出应完善低保标准调整机制,一是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情况及时调整;二是调整幅度应适中,不能过小但也不要过大;三是对调整时间、幅度、频率等进行规范,保证低保金的购买力不因物价上涨而下降。
7、关于城乡低保一体化指标体系的研究
统筹城乡低保制度需要相关的指标进行衡量,汪婷、曹艳春(2014)以城乡低保运行现状为研究切入点,构建了城乡低保一体化指标,这些指标涵盖了低保的政策制度、实施的强度以及效果评价三个方面,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这些指标进行赋值,通过测度发现,农村低保制度的相对水平是优于城市的,也就是不能简单地认为农村低保落后于城市低保。
通过梳理已有文献可知,国内外对社会救助制度的相关研究相当丰富,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探索,概括起来,国内外文献研究有以下特点:
第一,由于国外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制度,与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似的救助制度是生活救助制度,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国外学者倾向于对某个国家的生活救助制度从不同视角进行研究,突出生活救助的微观效应,如救助制度对不同性别、不同行业及不同收入状况受助者的救助效果、救助制度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救助制度的福利依赖现象等。从文献中也可以发现,国外对救助制度的救助标准、享受资格条件、救助管理等制度层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这与国外较为完善的救助制度密切相关。此外,国外对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尤其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研究较为有限,目前既有少量的关于低保制度的文献,这对本研究文献的占有造成一定的影响。
第三,随着我国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积极推进,国内关于低保制度及其统筹发展的研究较为丰富,在研究内容上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度层面,即针对制度本身的保障标准、低保对象的收入核查、民主评议以及制度管理等方面,突出了城乡低保制度与经济社会因素的关系,指出城乡低保制度的运行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对策,对完善我国城乡低保制度提供了重要借鉴。国内文献也较为注重低保制度的实证分析,研究方法上注重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运用详实的数据对城乡低保的保障标准、经济效应及保障程度进行量化分析,从而增强了研究的准确性和说服力。在研究结论上,研究者普遍认为统筹城乡低保制度已经具备现实的经济、社会及政治条件,实现制度统筹发展已刻不容缓。
第三,国内的研究一般较为宏观和宽泛,对局部地区低保制度统筹发展的研究较少,因此提出的建议及设定的方案可操作性不强,这也是国内研究的缺憾之一。
[1]Michaela Erbenova,Vit Sorm.Work incentive and other effects of social assistance and unemployment benefit policy in the Czech Republic[J].Empirical Economics,1998,23,pp87-120.
[2]John S.Earle,Catalin Pauna.Long-term unemployment,social assistance and labor market policies in Romania[J].Empirical Economics,1998,23,pp203-235.
[3]Eva Harman.Can It Start Small,but End BIG?Expanding Social Assistance in South Africa [J].Human Rights Review,2006,9, pp82-101.
[4]Marttila et al.Living on social assistance with chronic illness: Buffering and undermining features to well-being[J].BMC Public Health 2010,10,pp754
[5]Dorian R.Woods.On the road to similar gender regimes?Social assistance for single mothers in the U.S.and Germany[M].Die politische Steuerung des Geschlechterregimes,2005,13,pp 93-111.
[6]Beaulieu.N,Duclos,JY.International reliance on social assistance: evidence from Canda[J].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2005,18(3).
[7]Lemieux,Thomas.Incentive effects of social assistance:a 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approach[J].Journal of econometrics,2008,142(2).
[8]Larry Willmore.Universal Pensions in Low Income Countries[J]. Initiavite for Policy Dialogue,April 14,2003?,pp2-23.
[9]Van Ginneken W.Social Security for the Informal Sector:A New Challenge for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J].Inter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Review,1999,(1).
[10]Jessica K.M.Johnson,John B.Williamson.Do universal non-contributory old-age pensions make sense for rural aeras in low-income countries?[J].International Social SecurityReview, 2006,59(4):47-65.
[11]Diamond and Peter.Social Security Reform in China Issues and Options[EB/OL].http://www.docin.com/p-202442056.html。
[12]Willmson.Dose Partial Privatization Makes Sense for China[J]. Journal Aging Studies,2005,(19)。[]Lutz Leisering,Gong Sen and Athar Hussain.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ld-Age Pensions for the Rural Areas:From Land Reform to Globalization[R].Asian Development Bank,2002。
[13]唐钧.确定中国城镇贫困线方法的探讨[J].社会学研究,1997, (2).
[14]童星,刘松涛.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测定[J].社会学研究,2000(,4).
[15洪大用.如何规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测算 [J].学海,2003,(2).
[16]林志伟.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6,(6).
[17]丁建定.建立合理的城市居民低保标准调整机制的几个理论问题探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
[18]杨立雄,胡姝.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机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9).
[19]边恕,孙雅娜等.城市居民低保标准确定及指数化调整机制设计—以辽宁省为例[J].人口与经济,2015,(1).
[20]王有捐.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价[J].统计研究,2006,(10).
[21]姚建平.基于消费支出比例的最低生活保障线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2,(1).
[22]唐钧.最后的安全网:中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1998,(1).
[23]代树刚.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思考[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4,(5).
[24]王雅君.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缺陷及改革的对策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25]顾昕,范酉庆等.中国城乡社会救助的横向公平性[J].东岳论丛,2007,(1).
[26]祝建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调整与转型[J].学习与实践,2010,(9).
[27]李实.杨穗.中国城市低保政策对收入分配和贫困的影响作用[J].中国人口科学,2009,(5).
[28]段美枝.中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效果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29]洪大用.试论中国城市低保制度实践的延伸效果及其演进方向[J].社会,2005,(3).
[27]韩克庆,郭瑜.“福利依赖”是否存在?中国城市低保制度的一个实证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2,(2).
[30]洪大用.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践与反思[J].社会科学研究,2002,(2).
[31]杨立雄.中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回顾、问题及政策选择[J].中国人口科学,2004,(3).
[32]丁建定.构建我国新型城市社会救助制度的原则和途径[J].东岳论丛,2009,(2).
[33]刘喜堂.当前我国城市低保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政策建议[J].社会保障研究,2009,(4).
[34]邓大松,王增文.“硬制度”与“软环境”下的农村低保对象的识别[J].中国人口科学,2008,(5).
[35]易红梅,张林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瞄准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6).
[36]童星,王增文.农村低保标准及其配套政策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2010,(2).
[37]米红,叶岚.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模型创新与实证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0,(5).
[38]毕红霞,薛兴利等.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财政支持的适度性与政策优化[J].农业经济问题,2012,(1).
[39]孙睿,史建民等.我国农村低保资金供需状况的实证分析[J].东岳论丛,2011,(1).
[40]李盛基,吕康银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减贫效果分析[J].税务与经济,2014,(3).
[41]宁亚芳.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缓贫效应:来自西部民族地区的证据[J].贵州社会科学,2014,(11).
[42]王增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济贫效果实证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09,(12).
[43]韩华为,徐月宾.农村低保制度的反贫困效应研究—来自中部五省的经验证据[J].经济评论,2014,(6).
[44]向阳生.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制度的有效衔接及评估与改革[J].贵州社会科学,2013,(12).
[45]杨成波.农村低保制度与农村扶贫开发政策衔接问题探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1).
[46]罗微,董西明.农村低保制度与新农保制度衔接研究[J].农村经济,2012,(9).
[47]贺大姣.对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8,(6).
[48]李春根.农村低保制度的调研和思考—基于江西省农村低保对象的数据[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
[49]王争亚,吕学静.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一体化研究[J].中国劳动,2014,(8).
[50]徐清照.现阶段我国城乡低保制度衔接问题研究[J].齐鲁学刊,2011,(4).
[51]景天魁.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思路与对策[J].思想战线,2004,(1).
[52]王磊.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的障碍与对策[J].社会科学辑刊,2010,(6).
[53]陈明文.完善城乡低保制度推进城乡低保统筹[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2).
[54]安徽省课题组.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J].财政研究,2011,(1).
[55]伍林生.统筹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J].特区经济,2008,(8).
[56]杨敬宇.公共财政视角下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J].经济与管理,2008,(3).
[57]杨立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J].中国人口科学,2011,(8).
[58]李春根.赵卓.关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几个问题[J].社会保障研究,2011,(4).
[59]陈明文.完善城乡低保制度推进城乡低保统筹[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2).
[60]汪婷,曹艳春.城乡低保制度一体化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测[J].社会保障研究,2014,(1).
F323.89
A
1671-5136(2015)04-0002-08
2015-12-16
武汉研究院“武汉发展专项研究”重点项目《武汉市社会保障制度研究》(JHDXWYY20151103)。
黄玉君(1989-),女,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博士生。研究方向:社会救助制度、养老保险研究;邓大松(1949-),男,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公共经济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