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5-03-19 13:08:32中国建设银行潮州市分行林业新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理财产品商业银行客户

中国建设银行潮州市分行 林业新

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理论基础

理财产品和理财业务的核心是如何科学的配置个人资本和资产以达到个人在不同时期内的收益目标或财务规划。根据国际商业理财委员会的标准,理财的标准定义是机构或者理财人员通过不同的理财途径对客户财务资产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和配置,最终实现客户财务目标的过程。本文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也可以归纳为商业银行对客户的个人资产资源进行配置组合,并充分考虑客户的风险偏好和财务目标,通过商业银行的专业知识和人才储备,定制客户的资产增值计划,实现客户财产的保值或增值目标。

(一)生命期理论

经济学家F·莫迪利亚尼和A·安多共同对人的生命周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学生命周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把人的完整生命中作为一个周期,在这个周期内合理的安排收入和消费关系,实现收入与支出的最佳资源配置。商业银行开发的理财产品有相当部分属于长期投资产品,因此必然针对个人的生命周期中不同的收入和消费特点来为客户定制不同类别的产品,以满足人在学习、工作及退休等不同阶段的财务需求和生活需求。

(二)H-H投资组合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哈里·马科维茨1952年提出了H-H投资组合理论,并在其著作《投资组合选择》中详细进行了阐述,该理论主要分析如何通过科学的资产组合来减少风险,并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期望值,即以最小的风险实现最大的收益期望。目前的投资方法中的分散投资来源于H-H投资组合理论,个人购买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也是符合投资多元化和投资组合理论的过程。根据H-H投资组合论,投资工具的选择、投资目标的制定和投资过程中的资本配置等都是银行理财产品的重要理论基础。

(三)资本资产定价理论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William Sharpe最早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理论,该理论是现代金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资产定价理论为现代经济金融的运行规律提供了有益的思路。我国目前的金融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在资本资产理论等方面的研究也不成熟,因此在此方面还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并借此可发挥减少风险、提高收益的功能。

(四)金融创新理论

金融创新理论的核心是金融要素的重组和配置问题,一般指政府金融部门或商业金融机构通过改革和创新金融市场制度,创新金融业务品种等手段对金融市场的发展进行改革,最终实现金融资产的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相统一的目标。世界金融发展迅速的国家都在进行金融创新,从制度到工具都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市场和客户的需要。因此金融创新理论是实现金融资产保值增值和风险规避的新理论概念。

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状和问题

我国金融市场建设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发展十分迅速,理财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显著的提升,理财产品给银行带来的收益也在各项业务总收益的比列不断提高。

(一)理财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在2005年以后,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得到飞速的发展,并逐歩走向规范化。从2005年起,我国的理财业务增长率达到18%,2012年前三季度规模达到400亿美元。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根据其特点都开展了理财产品。

(二)理财产品种类逐渐增加

我国目前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种类不断增加,在H-H投资组合理论和资产资本定价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开发适应不同收入层次和不同年龄层次的理财产品。除去传统的货币型理财产品,债券型、股票型及组合型理财产品不断出现;理财产品的期限也从一周到一个月、三个月及三到六个月甚至几年不等;理财产品的币种从传统的人民币单一币种发展到美元、欧元及澳元等多币种理财产品。

(三)业务发展条件更加成熟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的人均居民收入和可支配收入近年来不断增加,2011年城镇居民收入人均达到23979元,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1810元。随着居民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产品的业务客观条件更加成熟,市场对理财产品的需求型结构已经出现,并且人们对理财产品的认识近年来也在不断提升,因此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发展市场潜力巨大。

(四)理财业务有待继续深化

对比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的内容形式与发达国家,可以看出在理财业务的深化上海有待继续提高。我国目前的理财业务重心仍在理财产品的推广销售方面,并且各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结构同质化严重,在产品推广方式和产品服务等各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

三、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上理财产品逐渐丰富,但同质化趋向严重

近年来,我国各国有商业银行、城市银行及部分民营银行等纷纷推出各自的理财产品,如工商银行的“理财金帐户”系列,建设银行的“乐当家”系列,农业银行的“金钥匙”系列,招商银行的“金葵花”系列和交通银行的“圆梦宝”系列等等。在分析对比不同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特点不难发现,理财产品的结构功能基本相似,在个人理财产品的个性化设置和后续服务等方面缺乏创新,在核心的理财产品上同质化严重,难以形成品牌效应。

(二)理财中心大批涌现,但理财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数量均需提高

从目前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产品的推广上看,存在硬件过硬、软件过软现象。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中心硬件建设十分豪华,各种配套硬件十分齐全,但在优质的理财产品服务和专业理财顾问团队的建设等软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而理财顾问和服务等特质恰恰是完善的个人理财产品市场发展的必不可缺要素。根据国家相关金融机构的统计数据,与我国目前经济综合实力和金融发展水平相对应的个人金融理财人员缺口十分庞大,且目前相当部分的个人理财顾问和产品经理根本没有理财资质,不能账务理财需要的专业知识。因此,我国目前应着重加强理财人员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提升,这样既能与先进的硬件设施相配套,更能解决个人理财业务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

(三)个人客户在理财观念上存在的误区多

受到传统理财观念的影响,目前个人理财产品的观念在部分社会大众心中仍存在较多的误区。误区之一是保守的储蓄思想,尤其是年龄较大的人群,但简单的储蓄理财行为在实现个人财产保值方面当遇上通货膨胀都难以实现,更不能达到增值目的。误区之二是与之相反的超多元化投资观念,债券、黄金、股票、保险等多种理财方式一齐上。这种理财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投资风险,但是由于牵扯的投资方面较广,个人很难在每个投资领域都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也没有精力关注每个方面,因此存在一定的风险。商业银行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基本由专业的金融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并个性化管理,这种理财产品的观念推广还有待继续增强。

(四)理财产品中存在潜在风险,但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过程属于金融虚拟产品的交易和后续服务过程,其中也隐藏了不同类别的风险。其中作为咨询服务的理财顾问和咨询业务风险较小,风险主要存在于专业的理财产品介绍,理财的风险提示以及理财经理对客户的不合理承诺等,这些都可能对商业银行和客户造成双重利益损害,应加强风险防范意识。

四、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健康发展的策略

(一)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良好的金融大环境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基础,是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产品业务的客观条件。金融环境的建立需要各商业银行间加强合作,共同推动金融市场和金融秩序的改革创新。目前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限制门槛越来越少,商业银行的金融分业经营现状有望实现改革,因此金融机构间和互赢合作是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金融理财产品的交叉发展是必然。因此商业银行应不断加强与证券、保险及信托基金等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合作,不断在业务组合和业务外包等方面创新,适应市场需要。

(二)加大理财产品的创新力度

针对个人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各商业银行应加大理财产品的创新,走品牌发展的道路,依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业务能力,打造银行剧本核心竞争力的个人理财产品。创新复合型理财产品。随着金融业管制的逐渐放松,商业银行可以在制度许可范围内,加深与基金公司、证券公司、外资金融机构以及房产商、汽车商的合作,适时的推出复合型理财产品,在传统风险较小的银行理财产品与风险较大的金融衍生产品相结合的理财产品上加大创新。定制客户不同需求的理财产品。学习西方理财产品中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以目标客户为基础进行产品开发,细分各类客户市场,实施差异化战略。

(三)实施客户关系营销管理

客户是现代市场经济,包括金融市场中进行营销管理的最核心部分。商业银行应不断加强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在理财产品设计和营销方式上充分考虑客户的个性化特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产品和服务定制管理,走客户关系营销管理道路。

(四)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完善风险管理系统

金融市场中的风险无处不在,包括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等。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份额庞大,应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正视金融市场中的各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交易风险和操作风险等等,注重风险预防和控制体制建设,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增强内控意识,规范理财产品的操作程序,减少违规操作发生的几率。完善内部监督审核机制,通过内部监督审核机制的建立,降低理财产品业务中的各种风险。加快建立个人证信体系,通过建立信用体系,强化理财产品的风险管理。提高个人理财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银行管理层要树立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观念,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经营原则,确保理财产品的安全性。

[1]王倩.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8

[2]张存刚.2010.扩大消费需求的理论及对策建议[N].兰州商学院学报,01

[3]赵晓青.2013.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一对一营销”策略及其应用[J].金融论坛

[4]赵宇.2010.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如何拓展个人理财业务[J].现代经济信息

[5]伊娜.国外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对中国银行业的启示[J].浙江金融,2012,15(1):38-3

猜你喜欢
理财产品商业银行客户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为什么你总是被客户拒绝?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21
如何有效跟进客户?
做个不打扰客户的保镖
山东青年(2016年2期)2016-02-28 14:25:41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当代经济(2015年4期)2015-04-16 05:57:02
23
保本理财产品
投资与理财(2009年9期)2009-08-27 02:17:44
非保本理财产品
投资与理财(2009年9期)2009-08-27 02: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