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军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丽江674100)
抗日战争时期,边地丽江成为中国大后方的重镇之一,大批高校、文人迁居昆明,不少人不辞辛劳远涉丽江,其中汪懋祖等知名教育家在丽江创办师范学校,和志钧兄弟积极引进人才,创办省立三中,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当时的国立丽江师范学校隶属于教育部下的边疆教育司,现存文献资料中,杨芝的《在国立丽师读书的岁月》一文算是记载最详细,也是最可靠的回忆录。然而,建校初期的很多情况语焉不详,加之参与建校者多已作古,国立丽江师范学校创办的始末也就成了一个谜。
在丽江地方文献资料中,几乎看不到这块碑的介绍。2011 年,笔者在《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丛书中发现此通碑文。该丛书共101 卷,以行政区归属来编目,丽江县条目下列有25 通碑刻拓片,“丽江师范学校校舍奠基纪念碑”便在其中。在《汇编》前言中说,这些拓片或是民国至今不断有人捐赠,或是馆内工作人员的作品。由于拓片保管难度大,容易生蛀虫,为了让更多学者、爱好者参与整理、研究,遂公开出版。可见,丽江的这块“丽江师范学校校舍奠基碑”是民国时期有学者拓制,再捐赠给北京图书馆的,至于谁拓印,谁拥有,又是谁捐赠等问题已是不得而知了。
该碑刻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二月。原碑立于今天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五台办事处上吉村。拓片高100 厘米,宽60 厘米,正书,为汉、纳西象形文字合璧。碑左面先为三排竖行格巴字,其后是汉文,右面下部也有三行格巴字。碑面大部分清晰可辨,右面的格巴字几乎不能识别。该碑今不知去向,拓片现存于北京图书馆。[1](P3)
碑文汉字部分:
国立丽江师范学校校舍奠基纪念
国立边疆学校校长汪懋祖
国立丽江师范教员夏明 张绍枢
前南口新村筹备处长周启
中华民国三十一年二月立
左右两侧的格巴文部分待考。
国立丽江师范学校的创办是抗战时期丽江文教事业的一件大事,也是开办边疆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
1. 南口的由来
1937 年以前,在丽江地名上没有“南口”之说,今天称为南口的地方只有纳西名叫“上吉”。1937 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汤恩伯任南口前敌总指挥,率领13 军及其他国民军6万人,驻防北京以南的南口。而此时,日本扬言要“三个月消灭中国”,并兵分三路大举进攻,其中一路是沿平绥线西出南口,向晋察绥奔袭,战略目标直指山西,汤恩伯就驻守在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的南口。历经20 余天的阻击,以伤亡12000 多人的代价,歼灭日军15000 多人,虽然南口最终失守,但在整个战局中起到了阻击日军的作用。汤恩伯被誉为“抗日铁汉”,南口已成为当时的一种意志力和精神象征。
国军节节败退后,汤恩伯派人到西南寻找部队家属安置和供养的基地。1938 年下半年,以姓周(周启)一位将领前来丽江五台,指定在此修建营房和军队家属安置点,于是取名为“南口新村”。据和作台老人回忆,南口新村大门朝东北,门口右侧立有一块木牌,上面写:“南口新村司令汤恩伯奠基”11 字,里面具体有些什么和做些什么就不得而知了。这就是南口的来历,虽然位于丽江坝的南部,但这里不是什么关口,也不是战略要地。再说,丽江坝内也没有东口、西口、北口一类的地名。因此,“南口”之称始于1938 年后,是与抗日战争初期的南口战役有着直接联系,这是一个赋予抗日含义的地名。
2. 丽江师范学校的初创
丽江师范学校缘何设在南口?在汪懋祖的《丽江观风》一文“小引”中有明确的交代:
“民国三十年中央政校大理分校,已制设三年,按余所订三年设施计划中在丽江及腾龙边缘各设师范分院一所至拟议。会其时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汤恩伯将军,在丽江筹设之南口新村中辍,愿将基地三千亩捐作校址。余遂赴丽江筹备,以继承汤将军建设边疆之志事。承丽江士民热烈欢迎,并邀余担任县志总纂,称之为大宗师,无奈夙疾时发,不及两月,又即卧病,初拟由丽江直到巴塘或出德钦,皆未能实现。自是年冬初启程到丽。至翌年清明而返大理,有考察日记。”[2]
汤恩伯在丽江修建的“南口新村”半途而废,1941 年撤走了驻扎在南口的部队家属。而此时任大理师范学校校长的汪懋祖前来办学,汤恩伯遂把三千亩土地捐给汪懋祖创办学校,先后开设了南口师范学校和附属小学,门口挂有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国立丽江师范”。据杨芝回忆,校舍都是瓦屋面平房,仅教室为两层楼房。房屋十分分散,教学区、宿舍区、校务处、操场相距都有四五百米,来回不方便。[3]
当时,汪懋祖在大理等地开办边疆教育,任边疆学校总校长,石碑上镌刻有“边疆学校校长汪懋祖”。 “曾记得有一个姓周(周启)的处长,是前南口新村筹备处处长,他还带了弟弟。教员中有一位叫张绍枢老师,解放前逃到鹤庆。还有一个教员叫夏明。”学校首任校长宗亮东,教务主任傅永泰。建校初期,曾先后开办了一年制、三年制简师数期。1944 年秋,始办三年制高师(即中师)第一班。1945年秋,始办四年制边疆师范班(简称边师班)第一班,以后每年都招收高师、边师各一班。1946 年秋,宗亮东、傅永泰被调台湾创办台湾师范学院,张征东(西南联大毕业生)继任校长,和德璋继任教务处主任,贾克雄任训育主任。
3. 丽江师范学校的发展
汪懋祖筹办了三千亩土地后,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沟通,考察丽江教育状况。在座谈会上,得知丽江教育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中小学师资不足,合格师资难聘;二是教育与实际脱节,与农村社会绝缘;三是“士大夫”思想仍在教育中作怪,教育趋向城市化而非农村化。[2]针对这些问题,他明确了国立师范学校办学的方向和重点,学校创办之初就很有起色。培养的学员中有来自丽江、维西、鹤庆、剑川、永胜、华坪等滇西北14 个县局,为了让滇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有机会进入国立师范学校,按照县局来分配名额,根据各地教育水平,采用灵活招生政策。也就是说,文化相对较发达的县局,学生录取时要求考分较高,文化较弱的县局,则适度降分招录。据杨芝回忆,1947 年报考高师班的学生就有400 多名,录取比例为8∶1,报考边师班的学生更多,录取比例高达10∶1。国立师范学校与其他地方学校不一样,实行全部公费制,学生毕业后必须在滇西北地区从事三年以上的小学教育。可见,国立丽江师范学校是一所以少数民族为主、培养小学教师人才的中心。[4](P572)在汪懋祖的推荐下,宗亮东从昆明聘来了一批教师,如朱通、黄甫桂、傅永泰、夏明等重点大学毕业生来任教。也有本土教师参与教学,如和德璋、周霖、张纯孝等。这些人才的汇集,是国师教学质量在当时远近闻名的重要原因。
学校办得有声有色,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是当时丽江师范的一大特色。工艺学由冯瑞清任教,有校办的木工实验坊,学校的教具和小学的玩具都由本校学生生产。开设有农艺学,有着自己的实验农场,主要种植蔬菜水果。植物学由丽江雪山植物园研究员冯国楣任教,胡逸民协助指导学生的实习和考察。女学生还必须学会裁剪等家务课,通过开设有针对性的课程,学生不仅习得教学的基本技能和知识,还为走入社会奠定了基础。
当时的学校领导集体,能认识到教育与所处环境相结合的重要性。国师对纳西族的历史文化、民情风俗、东巴经书都有所涉猎,设有北平图书馆丽江纳西东巴文办公室,由周汝诚主持。夏明、李霖灿等教师深入宁蒗、维西等边远县份,搜集了少数民族风俗文献资料。师范学校学生毕业后要分配到中甸、德钦甚至西藏教书,开设了藏语课,由女教师浩婉云、钟秀生授课。
至1947 年秋,全校有高师3 个班,边师4个班,共7 个班,学生350 多名,教职员50 多名。老师们来自五湖四海,有河南的张征东、赫连巨忠,山东的刘鲁也,四川的江逸贤,贵州的廖曼夫,湖南的易元湘,德钦的胡逸民、钟秀生,丽江的和德璋、和立信等,丽江师范办学到达最辉煌的时候。
4. 国立丽江师范学校的落幕
随着丽江和平解放呼声的日益高涨,1949年5 月,丽江师范学校停办。旋即成为丽江人民中学南口部,在校生达850 人。1950 年7月,42 师在此修建战地医院,改为卫生营。1953 年9 月,改设西南军区第25 陆军医院四分院。1954 年改称65 医院,隶属于云南后勤部。1955 年交丽江边防军区代管。1983 年,65 医院撤走,隶属于成都军区后勤部大理房管处。在65 医院修建过程中,原有的校舍逐步拆除,仅留下一些破旧房屋,成为一片荒地。如今,杂草丛生,一棵棵高约3—4 米的杉树还顽强地生长着,残垣断壁,一派萧条破败景象。现在大门朝东,大门上梁镌刻一颗五角星,下面阳刻着“毛泽东思想万岁”的大字,两边还有不少政治标语。
1905 年,推行了1300 年之久的科举制被废止,资产阶级性质的教育体制在全国铺开,从沿海地区延伸到内陆,放射性地推进到边疆地区。抗日战争爆发后,国难加深,国民政府迁居西南,大批高校也移至西南,客观上加快了西南边疆地区的教育发展。边疆教育成为国民教育中一件大事,众多的教育名流投身于边疆教育中,促进边疆教育大发展、大繁荣。
1915 年成立的全国教育联会,是由各省教育会及特别行政区教育会推派代表组成,具有很强行政能力和教育工作能力。此后的13 年里,全国教育行政部门、民间社团都对当时教育体制提出了很多创建性意见,并在回、蒙等民族地区开展国立、私立多层次的教育,取得丰硕的边疆教育经验。1930 年4 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召开第二次全国教育会议。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项议程是讨论涉及蒙新藏地区的各级教育、教育经费和图书编印等内容。会后成立了蒙藏教育司,隶属于教育部。[5](P73)1931 年,教育部制定了《边疆教育实施原则》,派出专员视察边疆地区教育机构和教育实施现状。[6](P831)少数民族教育界也积极参与边疆教育事业的实践活动,形成了内外共同作用于边疆教育的态势,成为这时期的一大亮点。
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在边疆地区设立了国立边疆师范学校、国立边疆小学、国立边疆职业学校等三层次教育体系,以培养大后方的专业人才。1938 年,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提出三育共进、农工并重、文武合一等10 条教育发展方针。同时,还确定在抗战期间改进边疆教育、补助边远省区蒙回藏教育、训练边疆教育师资等事项。[7](P16—38)1939 年8 月至1940 年3 月,以郭莲峰为团长的“教育部西南边疆教育考察团”,徒步赴云南、贵州、广西三省边地,考察了西南边地教育、社会、经济等状况,测验了边疆各民族儿童的智力,记录西南边疆民族语言发音等重要史料。[8]
投身于边疆教育的不仅有蒙藏教育司的专职人员,还有一大批当时教育界的名流,包括孙绳武、周邦道、薛人仰、汪懋祖、马鹤天、宗亮东等。他们不仅在研究教育学方面造诣很深,而且在内地有多年教育实践经验,还有具有边疆地区考察和办学经验,曾经创办国立丽江师范学校的汪懋祖和宗亮东就是其中之一。
总之,这通碑价值不言而喻。这通碑刻对于纳西族地区而言,至少在三个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其一是填补了格巴字石刻空白。民国时期,方国瑜曾经在石鼓路边看到过格巴字石刻,可惜在修路时被人为破坏,连刻成什么样子都没有留下痕迹。据考,这通碑刻书写的格巴字,虽然大部分是通用字,但也有不少是镌刻者自己创造的字体,破译之难可见一斑。其二是弥补国立丽江师范学校缺少遗物的空白。由于学校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建,加之时间短促,前后不足9 年,所留下的文物荡然无存。但她在滇西北地区培养了不少的教育人才,其功劳不可埋没。其三是见证了内地学者在边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是他们点燃和维继了边地教育火种,为边地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编. 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100 卷) [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
[2]汪懋祖. 丽江观风[J]. 东方杂志,1946,(17).
[3]杨芝. 在国立丽师读书的岁月[J].丽江教育,2008,(3).
[4]曾广鑫. 抗战时期丽江教育文化纪略[A]. 和志华主编. 丽江文史资料全集(C).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2.
[5] 第二次全国教育会议始末记 (1930年)[M]. 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
[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 辑第1 编) [M].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 辑第2 编) [M].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8]教育部西南边疆教育考察团[J].教育通讯,194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