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坤 黎海亮 胡鸿涛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放射介入科 河南 郑州 450003)
肺磨玻璃样结节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影像学表现,常见于炎症、纤维化、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细支气管肺泡癌(BAC)、腺癌等病变。随着CT 技术的发展,目前临床上越来越多的肺磨玻璃样结节被发现。但是传统的经皮肺穿刺活检成功率低、并发症发生率高;另外即便穿刺成功,可能因肿瘤过小导致取材少,从而造成患者很难获得最终临床确诊。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 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由于其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病死率低且诊断准确率高等优点,成为肺部GGO 活检和治疗的首选方法[1-2]。由于GGO 实性成分较少,造成VATS 对病灶的定位和取材有一定困难,因此VATS 术前对肺部GGO 进行定位可以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1]。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自2010年开展术前CT 引导下Hook-wire 定位以辅助VATS 切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年1月至12月共30 例经CT 证实患有肺部GGO 并拟行全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的患者。入组条件包括:经CT 检查证实为肺部GGO,GGO 最大径不超过20 mm,GGO 病灶不累及脏层胸膜,肺门及纵隔无明显肿大淋巴结,术前评估可耐受肺部手术。入组病例15 例,男性8 例,女性7 例,年龄32 ~75 岁,平均年龄48 岁。13 例均为肺内单发病灶,2 例为多发病灶,均为两个病灶。全组共有17 个病灶,其中右肺病灶10 个,左肺病灶7 个,病灶最大径为8 ~15 mm,平均11.4 mm。
1.2 Hook-wire 穿刺 定位针采用Hook-wire 乳腺常用定位针,规格有套针直径20G,长度10 cm,将钩子展开8 mm 后接50 cm 金属线,当钩子释放后收回套针。手术当天于16 排CT 引导下行Hook-wire 经皮穿刺定位。操作方法:根据病灶位置,嘱患者取合适体位,CT 扫描定位并行常规皮肤消毒及局部麻醉,按照设计好的路径穿刺进入,再次行CT 扫描,确定针尖已经到达肺部GGO 内或毗邻肺组织,即释放钩子并回收套针于体表,用无菌敷料固定针尾并重复扫描,确认定位准确及观察无并发症,如果套针位置不佳,可调整穿刺位置和方向再次穿入,确认位置满意后将皮肤外金属丝弯折用胶布固定于皮肤,送手术室行VATS。
1.3 VATS 操作 VATS 手术常规行双腔气管插管,患者取健侧卧位,然后消毒铺巾,取健侧单肺通气,根据病变位置在腋中线第7 肋间或第8 肋间做1.5 cm大小的VATS 观察孔,根据GGO 的位置在腋前线第4或第5 肋间取2 ~3 cm 的第一操作孔,在腋后线第6或第7 肋间做切口作为第二操作孔[3]。首先从主操作孔用手指对病变肺叶进行触诊,再根据Hook wire 的定位使用切割缝合器行肺楔形切除,切除肺部病变,标本立即冰冻送病理科。如果确定原发性肺癌则立即行肺叶切除并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若为转移瘤,先将病灶楔形切除并结束手术,后讨论进一步的治疗方案;若为良性病灶,直接行楔形切除后结束手术。
2.1 定位成功率 所有病例均在16 排CT 引导下行穿刺定位,定位成功率100.0%。其中有13 个病灶(76.5%)使用Hook-wire 成功穿刺进入病灶内,其余4 个病灶由于病灶较小或实性成分太少等原因把针尖定位于距离GGO 10 mm 以内。
2.2 并发症 Hook wire 定位后共出现并发症4 例,无症状气胸和出血各2 例(13.3%),无需治疗,仅行观察,无大量气胸或大出血发生。13 例病理为恶性而行肺叶切除和纵膈淋巴结清扫术,1 例因Hook-Wire针体移位造成病灶无法定位转为开胸手术,1 例为良性病灶只行楔形切除并结束手术。
2.3 病理诊断 13 例原发性肺癌(鳞癌8 例,腺癌5例),1 例转移瘤(源于黑色素瘤),1 例炎性假瘤。
目前VATS 已广泛应用于肺GGO 及小结节的诊断。肺GGO 实性成分较少,质地多偏松软,在VATS术中不易触摸到,给活检带来困难。据国外报道混合型GGO 触诊阳性率为75.0% (15/20),单纯型GGO 仅为12.1%(4/33)[4],表明单纯触诊无法满足胸腔手术对病灶的定位,需要术前对肺GGO 进行定位。
肺部GGO 胸腔镜前定位的方法有术中超声定位、CT 引导下注射亚甲蓝及CT 引导下Hook-wire定位。据报道,与前两种比较,CT 引导下Hook-wire定位的优点是简单、有效、安全、快速,金属钩可以将结节提到表浅的位置,有利于病灶的切除[5-6]。缺点和传统的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类似,主要并发症是气胸、出血和疼痛。无症状气胸和少量出血可不予处理,但是对于肺气肿或术后出现大量气胸的患者,穿刺时最好配备氧气瓶、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和闭式引流器,以便及时处理张力性气胸及抢救急性呼吸衰竭。
另外VATS 术前使用Hook-wire 锚定肺部GGO要特别注意避免定位针移位或脱落。本组中有1 例出现针体移位,考虑可能是此例GGO 位置表浅,定位后金属钩未牢实固定病灶,加上患者定位后手术室外等待时间较长、咳嗽、活动、摆放体位等原因造成定位针移位,转为开胸手术。所以穿刺定位准备工作要充足,缩短定位时间及定位后与手术时间的间隔;穿刺后嘱咐患者不要剧烈活动、咳嗽及大声讲话,注意休息,安静等待手术;术前转运患者及术中摆放体位动作要轻柔。由于患者定位后至推进手术室的时间可能延时,我们采取将体外金属丝弯折后用胶布固定于体表的方式,这样可以降低因手术等待时间过长而造成的Hook-wire 移位或脱落的可能性。
本组无症状气胸和出血发生率均为13.3%,未见张力性气胸和大出血,考虑穿刺针直径为20 G,释放金属钩直径只有0.9 mm,较一般活检针小,所以本组出现气胸和出血的发生率较低且程度轻,加上本组绝大多数患者定位后很快进入手术室行胸腔镜手术,因而未做特殊处理。
在定位操作过程中,对于位置表浅的GGO,Hook-wire 不易勾住组织,我们认为不需要精确定位,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根据经验可以将针体往深部继续送入,使金属钩距离胸膜的距离达到2 cm,保证金属线在肺组织和GGO 之间贯穿的长度,这样有利于Hook-wire 的固定,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综上所述,对于直径小于20 mm 的肺部GGO,行胸腔镜术前定位是很有必要的,CT 引导下Hook-wire定位是一项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技术。
[1]Suzuki K,Nagai K,Yoshida J,et al.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for small indeterminate pulmonary nodules:indications for preoperative marking[J].Chest,1999,115(2):563-568.
[2]Seo J M,Lee H Y,Kim H K,et al.Factors determining successful computed tomography-guided localization of lung nodules[J].J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12,143(4):809-814.
[3]段亮,陈晓峰,谢冬,等.CT 引导下Hook-wire 定位在肺小结节胸腔镜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外科杂志,2010,48(15):1192-1193.
[4]Kondo R,Yoshida K,Hamanaka K,et al.Intraoperative ultrasonographic localization of pulmonary ground-glass opacities[J].J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09,138(4):837-842.
[5]王升平,李文涛,彭卫军,等.肺小结节胸腔镜术前CT 引导下Hook-wire 定位的临床价值[J].中国肿瘤影像学,2009,2(2):84-86.
[6]王升平,李文涛,彭卫军,等.胸腔镜术前CT 引导下Hook-wire定位肺内结节性病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0,44(5):518-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