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竹君 蒋 筱 陈豪特
背诵在《内经》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赵竹君 蒋 筱 陈豪特
[摘要]背诵中医经典原文,背诵药赋方歌,被视为打牢中医基本功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以背诵与《内经》教学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背诵对于《内经》教学的意义,并且参照长期以来的《内经》教学经验,认为背诵对于《内经》教学的重要性是不容小觑的,因此试图把背诵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渗透到现代教学中,以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背诵;《内经》;教学意义;教学试行
[作者]赵竹君,硕士,广西中医药大学助教;
陈豪特,广西中医药大学。
自读书认字起,背诵作为一种重要的启蒙教育方式一直渗透在教学之中,其对高等教育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在中医教学中,经典是中医学之本源,是中医创新的源泉,学习中医经典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背诵,对于《内经》的教学亦是如此。立足学生的视角,背诵能够加深对《内经》文章及其理论的理解与记忆,能够找出自身对《内经》知识点认知的盲点;立足老师的视角,学生背诵《内经》能够在广度和深度上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使学生做到带着疑问进课堂,以此提升教学效果。背诵在《内经》学习乃至整个中医学习中的地位是无法动摇的,它是学习的基石,尽管如今多媒体等高科技教学极其便利,但是传统教学方式仍有些是应该保留的。背诵是提升学习效果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中医传统教学的内在要求,其所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存在的合理性,在《内经》教学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
(一)背诵《内经》是学习中医经典的基石
经典理论是中医之本,对中医学术发展和临床实践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于养高质量的中医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背诵《内经》体现中医经典课程的传承,只有熟背《内经》才有可能把中医经典的知识把握牢实,才有可能在中医临床应用时游刃有余,所以《内经》的背诵教学是当下中医教学应有的趋势。而且在背诵《内经》的过程中,对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偏僻字词都会有所了解,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的内涵,激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浓郁兴趣,是文化传承的一种形式。
(二)背诵《内经》是搭建中医知识网络的重要方式
内经课程设立于大一下学期,就课程开设的时间和与其他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关系来看,其紧密联系中基、中诊、中药等基础课程,对接临床中医理论课程,后启方剂等课程,是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与临床中医理论课程的过渡课程,对中医学基本知识的初步认识以及中医文化的追根溯源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背诵《内经》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医传统文化,对其中知识点进行有效的归纳;能够对文章中精辟的中医用词和临床的专业术语熟记于心,在临床中可以用经典的语句概括病因、病机、症状、治则等内容;能够在理解、整理、归纳、深化理论知识点后,对知识点的把握从感性理解上升为理性理解,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中医学的学习和认识,有利于知识体系的串联,从而达到搭建中医知识网络的目的。
(三)背诵《内经》是建立中医思维的关键环节
中医理论大多数是有长时间累积的临床医学经验总结形成的,取象比类的方法是构建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思维方式,因此中医的思维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思维方式。在中医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对于中医经典的背诵没有达到一定的数量,那么学生必然对中医的基本语言素材匮乏,不仅不可能建立中医的思维模式,而且在医学临床中也不可能达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的目标。很多中医的理论知识点之间并不是简单且直接的推理关系,所以想要学好中医,学生就必须进行大量的背诵,《内经》作为中医经典的重要课程,更应该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对其中的知识点甚至是经典语句进行背诵,以达到形成学生中医思维的最终目的。
(四)背诵《内经》是提升医学人文修养的途径之一
《内经》聚古代哲学思想、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
及相关前沿学科等为一体,在思维方式、治疗原则、治疗思想、世界观、方法论等方面独树一帜,囊括相当丰富的知识结构、古代文化、先哲思想等,蕴藏着深刻的做人哲理、处事之道、医德修养等,它不仅对中国医学伦理学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也是后世医生的工作生活准则。医生作为一个神圣的职业,在气质、技能、素养等方面区别于其他行业,对于从业者的职业道德也就是常说的医德尤为看重,所以背诵《内经》不仅是对个人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医德涵养等的提升,也是在接受前人“仁、义、礼、智、信”等方面的教诲。
(一)背诵在《内经》教学中的应试意义
应试作为学生时代的鲜明标志,也是当代教学的一个特点。一定意义上,如果没有考试就没有检验,没有检验就没有差别,没有差别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没有上进。换言之,学习的动力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对应试的顾虑。根据长期以来的内经教学经验来看,背诵《内经》对复习、做题、考试等都有很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考试的复习压力,这种显而易见的裨益是要求学生在《内经》学习中进行背诵的原因之一。
(二)背诵在《内经》教学中的试行统计
在内经课程的教学试行统计中,以广西中医药大学2013级中医班为调查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全班5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为“对于《内经》教学中应用背诵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作用”。通过整理、统计学生个人的看法和建议,得出了以下的统结果:就50份针对“背诵对《内经》教学作用的意义”的书面资料中,45份表示赞同,5份未表态,赞同占92%,未表态占8%(注:5份未表态中有1份否定背诵这种教学方式,但并未具体阐述否定的原因),绝大部分学生是认可背诵在教学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的。
(三)背诵在《内经》教学中的反馈和简析
背诵看似枯燥甚至艰难,但是对于《内经》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收集到的50份问卷调查表的反馈,认为背诵在《内经》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学生中,仅仅只有极小的一部分是从一开始就喜欢背诵这种传统教学方式的;而其余认为背诵在《内经》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学生,一开始都认为背诵过于枯燥,过于无趣,过于机械,过于浪费时间精力,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都能从背诵中找到学习《内经》的诀窍,找到背诵给予自己前所未有的深刻体会和成就感、满足感,从而转变了对背诵的看法,学习心态也从“被动型”接受知识到“主动型”吸收知识这一巨大的转变。
从统计数据中不难发现,理解是基础,背诵是途径,贵在心神合一,不急于求成,不浮不躁,不卑不亢、持之以恒,学生从背诵《内经》中能够找到学习的方法和经验。纵观成就卓越的中医大家,大多数中医大家都是从经典中走出来的,熟读经典并灵活应用经典,《内经》作为医学经典之一,背诵应得到重视。
内经作为中医四大经典课程之一,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无可非议,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教学特点。“传中存变,变而再传”不仅是中医学术传承的特征,也是科学文化延续发展的轨迹。背诵《内经》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对中医经典内容的深入把握,是搭建中医知识网络的重要方式,是建立中医思维能力的关键环节,也是提升个人医学人文修养的途径之一,所以在《内经》教学中应该倡导“背诵回归教学”。[本文系《<黄帝内经>教学中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2013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JGA158)]
【参考文献】
[1]郑连聪. 中国古代启蒙教育中的背诵之功[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2]周迎春,陈静.浅谈中医经典教育与中医人才培养[J].南方医学教育,2006(4).
[3]董正华,赵天才,杨轶.强化经典课程教学,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J].西北医学教育,2009(1).
[4]朱邦贤,尚力,黄博韬.中医学术传承与创新之我见[J].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4(5).
[5]杨淑慧.诵读经典,回归本源[J].国医论坛,2014 (6).
通讯作者蒋 筱(),硕士,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