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萌萌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魏老师执教的《人生的境界》是一次借班上课,是初一的学生学习高三课文的特殊课程。魏老师经常因为事出有因或是有意在借班上课中让低年级的学生学习高年级的课文,我们姑且不论原因,但不容置疑的是这些课都收到了不错的效果,由此可见魏老师教学技艺的高超和教学的炉火纯青。那么,魏书生老师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呢?结合魏老师执教的《人生的境界》这堂公开课,笔者总结了这节课的特点,亦是魏老师一贯上课以来的特色。
据徐光华的分析,我国“二十年来对于语文教学模式的各种探索,基本上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为宗旨的”。[1]而追求效率,需要两个必要条件:一是目标明确,二是方法得当。王荣生教授在其魏书生老师《统筹方法》研习中这样评价魏老师:“对‘语文’,魏书生是以循规蹈矩的好老师姿态去把握的。”[2]那么,魏书生老师究竟是怎样以循规蹈矩的教学姿态去追求语文教学的效率的,我们从《人生的境界》这堂课目标的设定、目标的完成情况这两个方面来分析:
上课一开始,魏老师便在黑板上书写展示了这堂课的四个目标。魏老师日常关于目标的设定大体采用三种形式:其一是完全由学生集体来定;其二是由老师自己来定;其三是学生和老师商量着来定。[3]更多的情况是采用后者,足见魏老师教学的民主性。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哪种确定目标的方法,都是在上课伊始就几乎定好的,当然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目标设定怎样来完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学生的反应和接受程度,魏老师灵活调动课堂,这样既可避免目标随堂随时变动的盲目民主性,又可给予学生民主完成他们需要的教学目标。魏老师此次公开课目标设定的方法采用第一种的原因大概是出于一方面随堂上课,学生对设定目标的不熟悉;另一方面,初一学生学习高三的课文容易产生茫然性。
魏老师设定的这堂课的四个教学目标分别为:①作者简介②掌握注释中的四个词语③《人生的境界》描述了哪几种境界,分别怎样达到④处理课后三道习题。一方面这四个教学目标的设定顾及到字词篇章等各个的知识层面,而且这些知识都是实用、不花哨的,另一方面目标的设定都是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充分依据初一学生学习高三课文这一特殊学情。这一教学目标的设定合理、科学,教学内容的确立合适、精到,这节课的教学效率必不会差强人意。
衡量一节课有没有效率,教学目标设定是否循规蹈矩,教学内容设定合不合理的一个重要的标志为目标的完成情况,换句话说就是学生通过这节课具体学到了什么。首先通过目标一,学生掌握了作者冯友兰的最基本的情况;目标二通过男女竞赛回答、教师点班上不愿回答问题的学生单独回答以及抽一名学生上黑板板书释义,由此学生至少达到了解词义这一目标,至于运用词语的目标仍值得商榷;目标三的进行占据了课堂约四分之三的时间,观其教学过程,师生通过一系列的设疑、探讨、竞赛、整理、解答、朗读等环节的进行,学生参与度高,思维活跃,教师引导合理,总结到位。根据学生的反应可见他们对课文中有几种人生境界分别怎样达到这个问题的把握都已了然于心;目标四关于课后练习题的处理是魏老师对教材和教材编辑者意图的把握,然在处理的过程中对问题二的处理又巧妙灵活不拘泥于教材权威,由学生的互动情况和他们全体一起回答的行动,可见目标已完成。
由目标设立的循规蹈矩符合知识特点和学情,目标高度完成的实际情况,不得不说魏书生老师的这节课是目标明确,内容合理的有效率的一堂课。
魏书生先生最大的教学特点是其民主性,在《人生的境界》这节课中,我们能感受到他行云流水般的家常味和师生间平等和谐的关系。下面从他非教学状态的亲民性和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的民主这两方面谈起。
首先课堂伊始,魏书生老师便要求一位学生毛遂自荐管“压堂”,管“压堂”顾名思义就是说一位学生监督魏老师,到下课的时候提醒他。他还风趣的讲如果那位同学到下课时没有提醒他而“压堂”那就不是他的错了。魏老师在自己班里更是有长期监督他“压堂”的学生,魏老师的亲民不是公开课傻瓜的作秀,而是他一贯的作风。当然用在这里效果更好,这样从一开始站在学生面前的不是一位陌生的、权威的教育家,而是一位幽默风趣又不是睿智,娓娓道来的亲切的老师的形象。魏老师成功的留下了亲民的第一印象。
魏老师的亲民还体现在他对学生平等对待、一视同仁的态度上。虽是不熟识的学生,魏老师提问学生问题确是极少用“请班委或者学习委员来回答”这样的字眼,也不是只提问举手的,表现积极的学生。魏老师在这堂课中先后几次这样说:“谁是班里的南郭先生啊,我们请班上最不愿回答问题的学生来回答好不好”“我们请这位没有回答过问题的学生来回答”等等。魏老师更是在自己的课堂里经常请不爱说话的学生朗读,容易写错别字的学生板书等。并不忘回答完问题后及时鼓励表扬他们,这些无一不体现出魏老师对学生的一视同仁,和对待学生态度的亲切。
魏老师的亲民性在这节课中,特别体现在其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态度上。在朗读征求意见时就男生先读还是女生先读的问题上争执不下时,魏老师并没有专断独行,而是趁机幽默的教诲说,虽然俗话说“女士优先”,但这种优先是快乐、享受的事情,朗读这种挑大头的事情是不是享受的事情呢?对嘛,苦活累活还是得我们的男生冲到前面。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男生乐呵呵的齐声朗读,这就是魏老师的魅力。在课堂进行中,话筒出了一些问题声音不太清晰,工作人员帮助魏老师换了新话筒时,上课环节被打断,学生注意力分散。魏老师和学生们商量说你们是喜欢哪个话筒的呢。学生们当然回答新话筒,魏老师趁势那我们就用新话筒继续探讨刚才的问题。如此处理,更是体现魏老师散发的亲民的魅力和教育智慧。
魏书生老师讲课的课堂不是教师的“一言堂”,他把更多的时间,更多的选择留给学生,课堂上学生的智慧迸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参与度极高。此堂课教学的民主性具体结合朗读环节来阐释。
这节课朗读的环节有五次,朗读的形式各不相同,朗读的选择权在学生,学生的参与度高无疲劳感,其间掺杂竞赛又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具体说来:第一次朗读,魏老师引导学生揣摩“自然境界”是何种境界,让学生自己想过之后问学生,“想不想读一读?”接着又问“是单独找同学读,全班一起读,还是男女竞赛读,举手表决”学生们确立了竞赛读之后,魏老师又征求大家的意见“谁先读”,在大家争执不下的情况下魏老师又幽默风趣的新解“女士优先”,由男生先读。读完之后又问大家“哪方读得好”,又在争执不下的情况下,魏老师不失时机的说:“老师没听出多大差别来,看来我们还得接着比,但是要注意啊,刚刚读的过程中停顿太长”,这样既委婉点出了朗读的不足之处,又顺理成章的确定了之后的朗读形式。在这次朗读环节中魏老师将是否朗读的权利,朗读形式选择的权利,甚至是谁先朗读的权利都交给了学生,学生的参与度极高,朗读氛围浓烈;第二次朗读,继续比“功利境界”,顺理成章过渡自然;第三四次朗读,分开比,女生读“道德境界”,男生读“天地境界”,然后表决胜负,魏老师总结“女生读的比较好,停顿少,流畅”。自此,人生的四个境界通过竞赛的形式穿插在教学过程中都已朗读完毕,学生的朗读不足之处相信通过这种形式印象也比较深刻;第五次朗读,因“天地境界”理解较有难度,魏老师让学生齐读“如何达到天地境界”这一自然段,要求“快而不乱”。针对学生的朗读情况有针对性的作出朗读要求,相信学生的朗读就这一方面问题的改进进一步得到巩固。
魏老师的这堂课以其循规蹈矩的教学姿态,追求语文教学的效率,并以其亲民性和民主性营造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和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堂课无疑是成功的,广大语文教师亦可从中收获不少。然则,再优秀的课堂都不是完美的,不完美的瑕疵才是真实的课堂。因能力有限,就魏老师的教学方法无可批判,就两点细节提出自己的看法。其中一点,魏老师上课开始时让一位学生管压堂,然而下课铃声响起时,该同学提示魏老师。魏老师不置可否,未作任何说明还是压堂一两分钟。这样的处理,不禁使人质疑,若是如此反应,让学生管压堂的意义何在。第二点,魏老师在进行目标一、二的过程中分别让一位学生上讲台板书,目标一书写字数尚少,目标二的内容一位同学上台书写了三至五分钟,在此过程中魏老师在引导学生们进行目标三的教学过程。且目标三的教学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这样势必会影响讲台书写的那位学生的对教学内容的把握。
[1]徐光华.当代语文教学模式评介[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6,(3).
[2]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
[3]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魏书生.魏书生与民主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中华人民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