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报道的新时代特征与传播策略

2015-03-19 01:50
传播与版权 2015年12期

章 彦

对外报道的新时代特征与传播策略

章彦

针对我国主要新闻媒体对外报道方面的研究自20世纪后期开始平稳有序,在进入21世纪后量质骤增。对外报道类型特殊,是我国媒介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关系综合作用下的一个缩影。本文旨在说明当今信息环境日益变化,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对外报道涉及面广、影响力辐射世界等特征逐渐明显,并分析在新形势下其传播策略的微观调整与整体发展的趋向。

对外报道;传播策略;国际传播秩序

[作者]章彦,大连外国语大学文化传播学院讲师。

当今以国家为参与主体的国际舆论环境中,主权国都清楚意识到对外进行快速有效新闻报道的必要性,同时它也事关国家政治与经济发展。2010年3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向议院提交的《国家战略传播构架》报告则标志着美国政府主导的国家宣传体制进入了一个成熟的、更加具有联动运作能力的发展阶段。①吕祥:《美国国家战略传播体系与美国对外宣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与此相呼应的是,我国的对外报道也被放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一、对外报道的新时代特征分述

我国现今的对外报道在报道出发点、题材选择、报道方式、传播途径、效果影响等方面都出现一系列细微变化,同时也保持了相对稳定的特征。

(一)出发点

对外报道属于对外文化传播的一部分,其“总目的是在国际上塑造本国形象、维护其利益、宣扬其立场、散播其观念、介绍其真实情况,以争取外部世界尽可能多的人对本国的了解和友谊(理解、同情、支持)”②沈苏儒:《对外报道教程》,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年,第1页。。这是对外报道的恒定出发点。每个国家参与主体几乎都不约而同。2012年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快打造国际一流媒体。③会议内容见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1/05/c_111379201.htm。由此看来,我国具备对外报道职能的主要媒体还承担着不断完善传播业务能力并和与国际主流媒体接轨的自身建设的任务。

(二)题材选择

客观而言,对外报道的内容和题材并无特殊限定。但通过了解和观察过去对外报道的主要关注领域,我们可以发现如下特点:一是有针对性地澄清国际社会对我们的误解和攻击,以避免在国际舆论中处于不利地位;二是有目的性地介绍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热点和重点,让世界了解中国发展的脉络;三是从利益相关的角度来选择中国事务中与海外受众利益最为密切的各类活动,如建立中外友好城市等。除以上最为基础的题材之外,对外报道的内容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还有一些悄然的变化。以新华社为例,2012年以来普通人物的生活和工作故事、社会环境问题等,也成为对外报道的热门之选。题材由窄变宽。

(三)报道方式和传播途径

对外报道面向海外受众包括在外旅居华人,但以外籍人士为主。这“意味着中国的对外报道工作者们必须面对他们十分生疏的读者”。④张恒军:《网络媒体编辑如何实现理念创新》,《传媒观察》,2008年9期。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对外报道面临诸多报道限制和传播障碍。基于这种跨障碍传播的背景,我国对外报道在面临不同性质的事件时采取了相匹配的报道方式。针对一般的非事件新闻如中国政府各领域内的相关政策、潜伏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等,对外报道则讲究对该问题的前因后果以及复杂的社会和政策背景进行全方位解读,如2013年新华网英文网站上对十八大的报道,政策解读之详细到位是此前很少见的;而针对突发性的事件新闻,对外报道则清醒地认识到了其关键在于抓住第一时间话语权,掌握国际舆论导向。

(四)效果及影响

与对外报道出发点分析相对应的是该类报道的效果及影响的探究,从我国最近十余年来的对外报道效果分析结果来看,喜忧参半。首先必须承认出于国家战略思想重视、政策措施积极应对以及新闻媒体切实践行等诸多方面的努力,我国的对外报道确实在国际传播体系当中开始占有一席之地。从数量上来看,仅就新华社而言作为对外报道各条专线基础的英文电讯稿数量1990年日均为40条,1998年增至68.7条。①程曼丽:《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越——新华通讯社80年回眸》,《中国记者》,2011年11期。2008年新华社提出“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高对报道的有效性”这一战略目标后,该社对外报道在数量及篇幅方面的比重近几年来持续稳步上升,其中,国内突发事件、普通民生新闻和常规政务新闻分量凸显,如2013年仅地方两会对外报道就多达72条,且被采用率为100%。②李来房:《2013年中国地方“两会”对外报道札记》,《对外传播》,2013年4期。但这种状况并没有彻底改变西方国家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固有刻板印象。我国的对外报道在国际传播体系中仍处于弱势。

二、科学性改良对外报道传播策略

在宏观层面提升对外报道理念的同时,对外报道业务水平的提高更是我国学者和媒体从业者关心的话题,而从多年的研究结果和报道经验来看,提高对外报道水平的认识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时效是衡量报道水平的第一标尺

对外报道亦不例外。清华大学史安斌教授曾以汶川地震中的对外报道为例来举证危机传播中的“3T”原则(tell the truth,tell it fast,tell it first)③史安斌:《5·12四川大地震:中国对外传播的变局和转机》,《对外传播》,2008年6期。之重要性,对于负有中国事务绝对发言权的中国媒体来说,快速并形成首发报道绝对是对外报道工作的重点,而这一点对于重大突发性事件尤其重要。时效对于对外报道来说之所以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是因为报道越早,则意味着在国际舆论环境中越容易掌握说明相关事件说明主动权即第一解释权,这类似于新闻报道中的“首因效应”。

(二)事实是保证报道真实的基本要素

Facticity(真实确凿)是新闻报道的共同原则。就对外报道而言,“事实”还包含三点内在含义:首先是能够清楚、准确地还原所发生的事件;其次是报道全部事实,动态地或者深度地进行报道,不无端隐瞒事实;再次是保持客观理性,不增加任何主观色彩。从这几点来看,报道事实并非想象中那样简单,尤其是对于复杂的政治外交、民主法治等社会性问题的报道来说,事实的反映往往存在一个曲折和费时的中间过程,针对这一类对外报道则要讲究事实反映的完整性、连续性,从而保证还给国际社会一个真实的事态原貌。

(三)平衡是增进报道公信的有效手段

长期以来,我国对外报道遭人诟病的原因之一是报道被美化,宣传色彩浓厚。在偌大的报道对象范围中,正面报道永远居首,负面报道却比较罕见。而这是极端不符合新闻报道传播规律的。对外报道必须考虑到有其特殊性。“Partiality”(不偏不倚)是英美新闻报道中的报道要旨,英国BBC记者在培训新员工时就将其作为必要内容反复训诫,“不偏不倚”放置于我国对外报道的实际操作中则表现为不隐瞒过错,不矫饰缺陷,用报道正面的手法去揭示问题,当有矛盾发生时,首先认识到并有所反省的应该是国内媒体。只有善于剖析自己的人才会取信于人,取得进步,国家亦然。而对外报道媒体更需要在其中平衡好正负面报道。

(四)贴近是加强报道效果的实现途径

贴近,在对外报道中可以理解为更注重海外受众的信息需求和心理需要,从便于文化交流的角度,使报道语言、报道立场和腔调、文化接受习惯等诸多方面更加适应海外受众,达到异族文化的相互理解。这其中,报道语言的贴近是第一道关卡,面对海外华人的汉语对外报道倒不存在这种问题,主要问题在于其他语种的对外报道质量需要提高,这考验的是从事对外报道工作的记者在语言、文化、历史、政治等诸多方面的功底。如何让海外受众读到一篇契合其母语且原汁原味的报道,是诸多对外报道工作者们的致力方向之一。

三、结语

对外报道是考验新闻记者能力,同时也考验国家媒体决策者能力的一块试金石。我国对外报道的发展已经成为建立国际传播新秩序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它与其他国家对外报道的功能相同。我国的对外报道在数十年的发展中紧紧围绕国家需要逐步形成有自身特点的报道体系,此为必然。[本文系大连外国语大学新建专业科研水平提升工程项目研究成果(编号2014sbgj28),大连外国语大学科研基金青年项目(编号2013XJQN35)“对外报道中的跨文化传播模式构建研究”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