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广场舞媒介形象建构的提升路径
——以新华网为研究样本

2015-03-19 01:50岳梦怡
传播与版权 2015年12期
关键词:扰民噪音广场

岳梦怡 苏 雨

浅析广场舞媒介形象建构的提升路径
——以新华网为研究样本

岳梦怡苏雨

近年来,广场舞以极高的群众参与度,席卷了中国大地。这一现象受到媒体的关注,广场舞的媒体形象也被媒体不断的建构。以新华网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法,从样本的报道倾向、报道主题和标签内涵进行一定探究,旨在研究主流媒体在广场舞媒介形象建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改进路径。

广场舞;媒介形象;噪音扰民

[作者]岳梦怡、苏雨,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一、有关广场舞媒介形象的定量分析

目前国内关于广场舞的界定可以概括为:广场舞是“自娱性与表演性为一体,以特殊的表演形式热情欢快的表演内容、以集体舞为主体来表演的舞蹈形式”。①代敏:《武汉主城区中老年人广场舞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我国当前广场舞参与者过亿,主要人群是年龄30至65岁的中老年妇女。

(一)分析方法

本文选取新华网作为研究样本,因为新华网作为新兴的网络媒体,在2014年荣获了“中国网站最具影响力品牌”称号。样本选取以“广场舞”为关键词,对标题中(2013.11—2014.8)含有“广场舞”的报道进行了筛选,剔除了重复和无关样本之后,获取了468个有效样本。

(二)分析结果

1.广场舞报道倾向分析。在新华网上选取的468个样本中,笔者将报道倾向主要分为正面报道、负面报道和中性报道。正面报道即文章中出现明显的肯定、赞美的语句。例如在文中出现“健康”“时尚”等词汇。中性报道则是报道或评论内容中立,没有明显感情色彩的语句,例如“立法”。负面报道是指文中带有明显的质疑、批判的语句,例如:“扰民”“冲突”。经过统计得出正面报道的数量为83篇,占报道总数的17.7%;负面报道的数量为225篇,占报道总数的48.1%;负面报道的数量将近是正面报道的3倍。中性报道的数量达到160篇,占报道总数的34.2%。

2.广场舞报道议题分析。根据报道内容的不同,新华网关于广场舞的报道议题可以主要分为:噪音扰民、场地冲突、解决方案、明星参与、现场报道、生活、健康和传播发展八项。具体统计情况如下:(1)噪音扰民133条;(2)场地冲突61条;(3)解决方案145条;(4)明星参与26条;(5)现场报道41条;(6)生活25条;(7)健康25条;(8)传播发展12条。

3.广场舞标签分析。本文通过对样本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评论性词语进行概括分类,得到了201个样本。在与广场舞相关的标签中,负面居多,指责其“扰民”的占到了142条,含有“攻陷”“争地盘”“占地”等评论性词语的报道占34条,而关于广场舞健身的报道数量仅达25条。

二、媒体在广场舞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一)存贴标签和污名化现象

媒介形象的话语建构研究中,经常采用标签理论解释建构过程和原因。污名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将群体偏向负面的特征刻板印象化,并由此掩盖其他特征,成为在本质意义上与群体特征对应的“指称物”②姜方炳:《污名化:网络暴力的风险效应及其现实隐喻——以李刚门事件为分析个案》,《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 5期,第50页。。涉及“广场舞”的新闻报道中存在大量的“污名化”标签,通过对这些标签分析可以梳理出媒体对广场舞活动进行污名化操作的三种类别:噪音扰民的广场舞、占领公共空间的广场舞、“素质低下”的广场舞参与成员。

1.噪音扰民的广场舞。在得到的468个样本里,含“噪音扰民”标签的报道最多,占到了142篇,由此可以得出噪音扰民是广场舞的一个主要标签。例如在《汉口一小区跳广场舞噪音扰民遭泼粪抗议》中多次提到的广场舞“扰民”、遭到“投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出台的政策以及发明了噪音逼停器等;在《长沙广场舞大妈遭“连环袭击”住户扔“粪弹”赶人》中提到“声音太吵”“泼了3次大便”“业主怒砸音响”;在《大妈跳广场舞被泼机油 噪音扰民遭黑衣人报复》中提到由于跳广场舞的音量过大,噪音扰民而遭到了泼机油。

2.占领公共空间的广场舞。中国城市大多公共空间比较少,跳广场舞的参与者只能占用稀缺的公共空间资源,但媒体似乎没有追究问题的本质,仅仅用带有负面倾向的词语“占用”解释这种矛盾,如在《大妈小区内占地跳广场舞:贴条阻停车 有住户被逼搬家》中空地被大妈占据,停留的车辆被贴条,随之还有对广场舞占领火车站、占领峨眉山风景区、占领卢浮宫的戏谑式新闻。这种报道构建了广场舞群体蛮横不讲理的形象,不仅不利于矛盾的解决,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3.“素质低下”的广场舞群体。新媒体环境下个体被赋予了更多的话语权,因此普通的网民拥有了更多表达意见的渠道。他们通过“贴标签”方法,使得参与广场舞的群体被建构为具有负面形象的群体。如在《广场舞大妈“攻入”莫斯科 引来当地警察》中:大妈占领莫斯科红场,最后由于音乐声音太大,警察急忙赶到进行驱逐大妈们才散去。这则消息在网络上被广泛转发,而据随后媒体的调查,事实是中国旅行者触景生情地即兴而舞,并未遭到警察驱赶。

媒体的这种“贴标签”的行为,在信息发达的社会表现得更为明显。受众每天淹没在信息的洪水中,受这种标签化行为的影响,更容易对广场舞群体产生一种素质低下的刻板印象。例如在《大妈们飙广场舞 高考生天天躲同学家复习》中提到因为广场舞群体只顾自己锻炼身体,嘈杂的声音让考生无法安心学习;《广场舞团长“借走”大妈600万元后消失》中广场舞群体被骗600万,整日“以泪洗面”;《跳广场舞争抢舞伴,七旬翁刺死五旬男》中因为“跳舞争舞伴”而发生“肢体冲突”。

(二)报道呈现方式奇观

通过对广场舞报道议题的分析不难发现,媒体呈现出的“广场舞”媒介形象存在奇观化的特点,即媒体更倾向于报道有较强反差性的议题。例如在报道冲突时,媒体会刻意强调相关主体的不合理手段,如在《高音炮大战广场舞》中,住户购买“高音炮”,专门“反击”广场舞的噪音等。

三、媒体建构“广场舞”媒介形象的提升路径

从上述分析来看,媒介呈现给受众的广场舞媒介形象主要是负面的,要转变这种负面的媒介形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把握好话语权。“接近权”或者“受众传媒接近权”是指“大众即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皆应有接近、利用媒介发表意见的自由”①石磊:《新媒体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这个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要求传媒必须对受众开放、让受众靠近。作为掌握社会强势话语力量的媒体,不仅应提供给社会公众全面真实正确的事件变动信息,更重要的是要提供给公众一个自由发表言论的平台。广场舞的参与者是中老年人,以“大妈”群体居多。由于社会地位、文化水平的限制,广场舞群体在媒介接触上相对处于弱势地位。媒介对广场舞群体的报道比较少,且多是负面报道。媒介应本着全面、平衡的报道原则,为广场舞群体提供更多媒介接触的机会,而不能简单地将其“标签”化。

2.坚持客观报道。随着当前媒介市场竞争的激烈,每一家媒体都要把商业化运作规律考虑在内。在这种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媒介更应该守住新闻的客观性,不能为了吸引受众而忽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无论报道对象针对哪个群体,媒体都应该坚持客观地评价,用平等、理解的态度采写新闻,倾听每个群体的声音,向外界客观地展示他们的生活原貌,真正地解决他们的问题。因此,新闻媒介应把握好商业运作的“度”,记者在报道时尽可能少地带入个人色彩,客观地报道。

3.凸显人文关怀。媒介在坚持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的同时,还应该凸显一定的人文关怀,充分考虑被报道对象的心理感受,切勿为了吸引受众,刻意地夸大采访对象的缺点,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新闻对象进行审判。

以“广场舞”报道为例,媒体整体上塑造的“广场舞”形象多是和噪音扰民联系在一起的。在这其中,媒介呈现的多为广场舞群体噪音扰民以及居民深受其干扰地进而形成人们对居民的同情,对广场舞群体的指责。但媒体应该考虑到,作为一个时代下的特殊群体,广场舞群体也在不断地进步。记者要多与广场舞群体进行沟通,多与她们进行互动,这样可以对她们的行为做出更多合理性解释。

4.注重议程设置的平衡。媒体通过对信息的筛选,会突出报道那些他们认为重要的信息,引起公众的注意与讨论,由此引发舆论。作为“广场舞”新闻框架的构建者,媒体应尽量坚持客观报道,避免“标签化”的操作,要注意报道可能产生的影响。媒体在议程设置中要尽量避免报道视角单一,全面综合地看待问题,同时注意报道要保持的多样性,实现和受众真正的交流。记者在这方面可以多写些人物通讯,多对她们的生活状态进行报道。

四、结语

中老年群体跳广场舞既锻炼身体,又是一种有益的社交娱乐方式。但媒介建构的广场舞媒体形象很容易给受众造成广场舞“噪音扰民”“占领公共场地”“参与者素质低下”的刻板印象。针对广场舞的报道,媒体需要及时地审视在建构中出现的形象危机。作为建构广场舞媒介形象最重要的载体,媒体应该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坚持客观报道,凸显人文关怀,全方位反映广场舞活动的面貌,发挥媒体协调社会群体关系及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

[1]田媛.国内报纸“富二代”媒介形象分析[D].西安:西北大学,2012.

[2]邱均平.关于内容分析法的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4):14-19.

[3]王朋进.“媒介形象”研究的理论背景、历史脉络和发展趋势[J].国际新闻界,2010(6):123-128.

[4]代敏.武汉主城区中老年人广场舞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5]郭镇之.议程设置理论概览:过去,现在与未来[J].新闻大学,2007(3):55-67.

[6]栾轶玫.媒介形象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9-67.

猜你喜欢
扰民噪音广场
布鲁塞尔大广场
在广场上玩
噪音,总是有噪音!
无法逃避的噪音
广场
扰民的皮乐
噪音的小把戏
白噪音的三种用法
两眼镜店“交恶”比“嗓门” 4只高音喇叭聒噪扰民
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