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图片在灾难报道中的负面效应及对策

2015-03-19 01:50康丽洁
传播与版权 2015年12期
关键词:负面效应灾难性遇难者

康丽洁

新闻图片在灾难报道中的负面效应及对策

康丽洁

灾难性新闻图片常为博人眼球而刊载血腥画面,形成图像暴力。大量宏观概括的图片也成了灾难性报道惯用的伎俩,缺乏细致刻画人物事例。另外,缺乏人文关怀的新闻图像也常常显现出从业者冷漠的职业情感。在此试图针对灾难新闻图片所列举的此类负面效应,从人物视角多元化、兼具灾难残酷与人性美以及提倡人文关怀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新闻图片;灾难报道;负面效应

[作者]康丽洁,湖南师范大学。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图片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日益攀升。直观生动、给读者以强烈视觉冲击,图像报道因其独特的传播优势逐渐与文字消息并肩齐行,呈现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趋势。但因图片与文字本身属性的差异,记者与编辑更需要在刊载图片时多加思量,否则将会产生负面效应,给读者甚至社会带来伤害。

一、灾难性新闻图片的负面效应

在现实的新闻报道中,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或是缺乏新闻伦理等因素,灾难性新闻中出现的图片有时并未产生正面的传播效果,而是带来诸如图像暴力、过度渲染等负面作用。

(一)渲染血腥场面

灾难性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地涉及血腥等一系列不堪入目的现场画面。虽然图片应执行承载新闻信息,还原现场的功能,但大量不忍直视、毫无遮掩的血腥镜头会让受众产生不良心理反应。霍夫兰的大弟子贾尼思曾设计了一组实验,针对保护牙齿、预防蛀齿的劝服主题。将实验分为三组,出人意料的是,在实验前后对待牙齿态度改变最大的竟是看到健康完整的牙齿的人,即未接收到任何刺激恐惧信息的人群。而在直视牙齿发生严重病变的具有感官刺激的内容后,受众的态度反而没有明显变化。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受众在接收到具有强烈恐惧的信息时,会本能地产生排斥抵触的情绪,劝服的效果会弱化。灾难性新闻中人员严重伤亡的血腥场面就属于具有强烈视觉刺激的信息,如果新闻工作者不经任何加工就发布,势必会造成读者的不适反应。汶川地震的新闻图片就有刊载过血肉模糊的画面,即使是真实反应灾情,但如果诸如此类的画面频繁出现,读者的心理防线被击垮,媒体也会招致抨击与指责。

(二)过度渲染悲情

国内灾难新闻与国外相关报道的一个重大区别在于习惯大场景的拍摄。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到2014年3月的马航失事,再到东方之星沉船事件,数不尽的全景图,无一例外宏伟的救援现场,人群之中领导人的亲切指示,满视野范围的遇难者,当然还少不了伤亡家属们以手掩面的悲恸场面。媒体总是试图用更加宏观的构图让未能亲眼目睹灾难的受众有亲临现场之感,以最广阔的视角传达灾难的深刻,渲染悲情。从这些悲壮的图片中,几乎无“度”和“量”的限制,发布者也全然不顾受害者与读者的感受,尽可能把悲凉的气氛最大化,以惯用的煽情手法吸引更广泛的注意力。灾难性新闻图片要做到“哀而不伤”,肆意夸张或着重情感成分,忽略客观细节的报道,新闻价值将大打折扣。

(三)职业情感冷漠

新闻从业者在面对灾情时,时常将职业情感凌驾于生命价值之上,只注重客观事实的报道,而缺乏人道主义精神和铁肩担道义的正义感。一张名为《饥饿的苏丹》的新闻图片曾获1994年普利策“特写性新闻摄影奖”。当看到非洲小女孩因饥饿奄奄一息,旁边的秃鹰正等待猎食时,他并未选择救下虎口下的羔羊,而是专业化地按下了快门。穷途末路的小女孩命运没能反转,而舆论的重负也让获奖者不堪忍受选择自杀。2002年北方航空公司的失事,当工作人员终于打捞出解开空难谜底的黑匣子时,所有在场人员忍不住欢呼雀跃,这一场景被记录而一经刊出,便引来一片哗然。这看似的喜事对于遇难者家属来说实在无心庆祝,然而记者却将此照片刊用,不知把人文道德置于何地?若每位记者在面对灾难新闻时,都只铭记自己的职业身份,而置危情与生命不顾,等待灾祸的降临,那与索人性命的刽子手又有何区别?

二、如何缓解灾难性新闻图片的负面效应

面对图片在灾难报道中呈现的上述负面效应,媒体人必须慎重对待,积极改进,将图片作为文字的补充以更好地传达新闻内容,给读者直观、生动的现场感。

(一)灾难残酷与人性美并重

灾难性新闻图片不仅仅是陈述灾难、直面灾难,也要注重挖掘灾难中闪现的人性美。不在事发现场的读者通过媒体发布的消息时刻关注灾情的进展,如若媒体人能时刻从人性的视角审视灾难,做到在传达灾难信息的同时兼顾人性美的展现,受众就会因此减少灾难新闻的负面压迫,甚至会积极地参与灾难的救援中。被誉为汶川地震中的最美警花在灾难现场,竟撩起衣襟为素不相识的孩子哺乳,彰显出母爱的伟大,同时也让人看到中华儿女坚强不屈、勇于抗争的积极力量。无独有偶,曾经一张《表情》的标志性图片,描绘的是在北川县一片狼藉废墟中,救援官兵合力救助的3岁男童郎真。身体极度虚弱的男孩当时已只能用少先队礼来对救援人民表示崇敬。这两幅新闻图片都摄取了灾难现场真实的一面,却远离血腥暴力,弘扬人性的美好,堪称灾难新闻图片中的佳作。携带灾难现场的信息,又摈弃具有强烈视觉刺激的血腥画面,展现受难人群昂扬斗志的乐观精神,这不仅是对遇难者的慰藉,也是对受众的尊重。

(二)从集体呈现向个人呈现转变

全景图、精准的死伤数据,网友的集体祈福,中国似乎有对灾难事件轰轰烈烈报道的传统。但是大量的集体报道模式只能让受众了解枯燥无味的灾情概况,对于灾情的细节并无太多知晓。因而灾难性报道图片应由集体呈现向个人呈现转变,从人性视角还原多元人物的不同状态。《人民日报》对于汶川地震设有“目击生命争夺战”图片专刊,记录了被困179小时的被埋者奇迹生还、母亲为救孩子奋不顾身挡住巨石。此外,《南方周末》的《汶川九歌——大地震现场报告》记录北川村民“逃离与回归”、清平矿工“沦陷于挣脱”等故事都是针对具体人物的描绘,这些坚强鲜活的生命因真实生动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前不久的东方之星沉船事件被爆一名幸存者也曾遭遇2008年汶川地震,图中被救者平静的表情让读者无不感叹生命的伟大。面对如此的生命奇迹,无人不会重燃生命的希望。灾难过后,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最后的伤亡人数,也不是血肉横飞、不堪入目的灾难全景,而是在灾难中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例,一场场感人肺腑的动人事迹,它们永远不会随着时间的逝去而淡出人们的记忆。

(三)注重人文关怀

即使是摄影记者,也不能因为职业原因对灾情无限制的报道,对遇难者和家属造成“二次伤害”。新闻图片应营造相互关爱的人文关怀,不能以缺乏新闻伦理的冰冷画面来加剧悲伤和麻木不仁。读者对新闻图片的审视、认知、欣赏过程应是一次审美和思想交流的过程。通过图片信息,读者运用自己的思维进行适当的想象,从而领会记者表现意图并产生审美体验和情感愉悦,不需要图片极端的表现手法。即便是灾难性新闻图片,也要力图超脱痛苦、悲哀,赋予图片更加崇高、深沉、壮美的情感格调,从悲悯中升华出人文主义精神。获得第48届荷赛年度最佳新闻摄影奖的《海啸》,摄影者阿尔科·达塔突破常规,只将遇难者的半只胳膊切入镜头,旁边辅助亲人的悲痛欲绝。整张新闻构图既传达了新闻信息,又保护个人隐私,表现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可谓独具匠心。对于灾难新闻事实的呈现,媒体从业者应时刻牢记遇难者为自己的同胞,其次才是作为记录者传递消息。因此谨记受害者及亲属的切身感受,始终报道新闻与重视人文关怀两不误,才是可取之道。

三、结语

新闻图片在灾难性报道中常给读者以更震撼、真实的切身体会,但稍有不慎,也会再一次给遇难者及家人带来心灵的重创,同时过于刺激的血腥画面也会给读者带来不适的心理反应。追根溯源,还应该从摄影记者入手,在拍摄和选取新闻图片时,展现灾难个体的真实应对细节,将灾难的残酷与人性的美好合理结合,在新闻报道中多融入人文关怀。试图将受难人群和读者的地位置于职业准则之上,兼具宏观叙事与微观写照,传播事件内容与弘扬人文美德。

[1]宋滢.《人民日报》近十年灾难性报道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9.

[2]冯菊香.灾难新闻图片报道三忌[J].新闻前哨,2010(8):51-52.

[3]曹凌翼.从汶川地震看中国灾难新闻图片报道的进步[J].群文天地,2012(1):255-256.

[4]翟红蕾.灾难性新闻图片的伦理分析[J].学术交流,2004(10):162-165.

[5]吴丹.重大灾难性事件图片使用及效果研究——以武汉五报汶川地震图片报道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6]毕超.试析灾难性图片报道中的新闻伦理问题[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负面效应灾难性遇难者
科学家说地球变暖速度比以前认为的要快,而避免灾难性后果的窗口期即将结束
由“奥迪二手车”广告的负面效应谈媒体广告的自律与他律
传播学视角下网络直播的负面效应与出路
综合发力 化解灾难性医疗风险
从舆情民意看传媒灾难性报道的话语禁忌
遇难者
中国媒体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的改进与不足
法航29具遇难者遗体被打捞
略论美国对华战略在国民党政权崩溃中的负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