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报纸文化版面的应对策略

2015-03-19 01:50
传播与版权 2015年12期
关键词:副刊版面文艺

陈 滔

新媒体环境下报纸文化版面的应对策略

陈滔

文化版面作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特定的时间段曾经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近些年来,文化版面的地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虽然仍然是报纸的重要组成,但是在功能方面已无法和兴盛时相匹敌。出现这样的现状,一方面是文化版自身存在的弊端,另一方面也是当下新媒体的媒介环境对报纸的冲击。本文对文化版面的弊端和当下的环境进行分析,从而对文化版面在现实环境下的生存提供建议。

文化版面;弊端;新媒体;应对策略

[作者]陈滔,广西师范学院。

一、综述

纵观中国新闻发展史,文化类版面一直在先进文化的建设和文化思潮的引领方面,在开创学术风气方面,在培养青年文艺人才、学术人才方面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五四”运动前后的鲁迅、胡适、萧乾、叶圣陶等人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还是魏巍、梁衡、孙犁等新闻老报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无论是改革开放之初的一些报纸文化类编辑的助推,还是时下一些文化类编辑的艰辛努力,都与文化类版面有着不解之缘。在中国新闻史和文学史上有着一席之地的《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羊城晚报》的《花地》副刊、《文汇报》的《笔会》副刊、《新民晚报》的《夜光杯》副刊等,深受读者喜爱。文化类版面不仅是报纸好看、耐看、长时间留住读者的利器,更是一段历史时期的先进文化的助推器。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下的环境正在趋于稳定,文化版面原本具备的引领先进思想浪潮作用正在慢慢减弱。与此同时,新兴媒体正在不断崛起,对于报纸来说,正在经历一次生存的挑战,属于报纸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版面也同样身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与兴盛时期的文化版面相比较,当下的文化版面的思想性、先进性有所减弱,取而代之的是浓厚的文艺气息。

二、文化版面的作用

(一)文化版面是报纸品质的代表

全国报纸大部分都有文化版面,但是真正做得出色、出彩的,屈指可数,主要原因在于文化版面想要做的出色,报社需要投入更多的经历在其制作上。从编辑、排版、选文选图等各方面着手,每一个层面都要做的精致、出色,才能做得有水平、有质量。

由此可见,如果一个报纸拥有一个优秀的文化版面,就说明该报纸在文化版面上投入了足够的资金,并且从事版面制作的人具备一定的文化涵养。从一个报纸的文化版面就能看出一份报纸的水平、一份报纸的态度、一份报纸的品质。

(二)文化版可以成为受读者重视的内容

随着“文化软实力”概念的提出,在国家层面加强了对文化方面的重视,这对于报纸文化版面来说,是一个契机。借着文化强国的东风,文化版面能够成为深受读者关注的内容。之前,读者对文化版面的认识大多还停留于“消闲娱乐”的层面,这与文化版面相似性极高的文化副刊命运相近。在中国报纸文艺副刊的发展史上,关于消闲性问题有过不少论争。我国晚清及五四以前的报纸文艺副刊如《时事新报·学灯》《民国日报·觉悟》《晨报副刊》等在当时文坛上引领风骚,“成了发表新思想,开拓新文艺的自由园地”①郑伯奇:《发刊的话》,《秦风日报·工商日报联合版副刊》第一期,1945年5月4日。。这一时期,报纸的文艺副刊成为新思想的发源地,其自身的价值也得到了提升,文艺副刊的价值甚至超了报纸原有的价值。然而到了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由于特殊历史时期和错误思潮的影响,报纸副刊成了政治斗争的阵地,其知识性、趣味性、消闲性受到批判,到后来副刊几乎消失殆尽。尽管如此,对副刊的发生、起源问题,大部分研究者的基本观点仍是:副刊起源于都市大众的文化娱乐需求,所以副刊的功能是为了“消闲”。纵观中国报纸文艺副刊的发展史,虽然不乏消闲娱乐与文化启蒙的斗争,但总体来说,正是文艺副刊一直担当着生活中的市民和文化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的双重角色,才对自我发展、文化兴盛、社会进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文化版面作为一份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仍然成为受读者重视的内容,承担起思想启蒙的作用。

(三)文化版面能够成为百家争鸣的舞台

文化有宽泛的外延,其覆盖的内容大到全世界,小到一个标点符号,对于不同的文化,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态度,报纸的文化版面可以成为个人发表观点的平台。在战争的年代,各家报纸都纷纷在同一政党的报纸上口诛笔伐。此时的报纸就是文人斗争的舞台,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稳定,但对于文化的态度却各不相同,文化版面可以给这些思想者提供一个表达的平台,让读者接受这些思想并不是目的,但是通过对这些思想的呈现能让读者思想开化,面对不同思想的冲击而引发自己的思考。

三、文化版面的弊端

文化版面虽然精致,对读者可以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近些年来文化版面在新环境的冲出下,逐渐发生变化,其弊端也随着新环境的变化而凸显。

(一)文艺色彩浓厚,对人才要求较高

对于文化版面的制作还一直存在一个疑问,到底文化版面应该做得阳春白雪还是应该下里巴人。现在的文化版面做的文化内容相对较弱,反倒是文艺的气息非常浓厚。内容多以杂文为主,这确实能够保证稿件的质量和数量,稿件来源也相对稳定,主题也较为统一、一致、有趣味性,但是浓厚的文艺色彩却使其失去了启发思想,增强了消闲的功能,却失去了重大的启蒙作用。文化版面应当更高雅还是更通俗,各有利弊,但是无论怎么做都应该始终秉持其最重要的作用。

此外,对于文化版面的编辑和提供文章的作者来说,从事文化版面的相关工作都需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极高的创作水平。晚清及“五四”以降的报纸文艺副刊之所以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聘请著名作家、学者来担当“主持人”。“人家有眼光,有魄力,人脉广,师友多,还有就是不介入经营,不考虑盈亏,只是将其作为发表好作品的园地来认真经营。”①陈平原:《现代中国文学的生产机制及传播方式——以19世纪90年代至上世纪30年代的报章为中心》,载《文学的周边》,陈平原著,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5月,第148页。文化版面的内容较为特殊,不像一般的新闻,其涉及的方面更加专业,更类似于杂志和专刊,排版也更加注重内容的协调性,这要求编辑、作者在文学方面都具有一定的造诣,对文章的理解要更加深刻。也正是如此,不难发现现在的文化版面在报纸的构成中比例在逐渐下降,在报纸中的地位越发的尴尬,读者对文化版面的要求却原来越高,这对文化版面的工作者来说,就意味着读者对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创作水平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文化版面难于出彩

纵观报业的发展史,中国报业在历史当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新闻记者,但是鲜有听闻某位文化版面的编辑记者享誉全国。目前,报人仍然普遍地认为“新闻攻,副刊守”,这与文化版面制作难度密不可分。面对新闻版面的制作,往往投入和产出难以成正比。众多报纸在文化版面做出了大量的投资,结果却收效甚微。邀请了众多文学大家为报社供稿,选择知名文人所创作的文章,但是销路仍然很难打开。一方面,非专业性的读者对这类作者并不关注。现在的作家数量众多,但水平参差不齐,这些文人中做到家喻户晓的并不多,能被大众所知晓的可谓凤毛麟角,文人的知名度也主要是在长期关注这一领域的读者当中。另一方面,即使有大家来为版面提供文章,报纸也很难做宣传,毕竟报道新闻才是报纸的主要职能。再者说,并不是所有的报纸读者都有足够的文化素养去理解文章中所要表达的内容。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读者身处这样的环境中很难静下心来剖析一篇饱含深情的文章,而是更乐于接受一些不需思考、轻易阅读的内容。由于这些原因,文化版面很难打开市场,做得出彩。

除了外部环境的影响,在报社的内部同质化的现象也非常严重,即使相隔千里,却能做出内容及其相似的两份文化版面,更不必说处于同一城市的两份报纸。许多文化版面内容相似、版面相似,不能彰显特色,从而失去了文化版面的价值。

(三)理念陈旧,报道单一

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具有广阔的外延,但是在报纸当中,对于文化的报道却显得狭窄,这使得文化版面的新闻性显得更加薄弱。文化版面的内容大篇幅的文章都偏重于文学性,而在新闻性方面则显得空洞。做文化版面必须明确,文化版也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备报道新闻的功能并且还应当充分的利用文化的宽泛概念,扩大文化新闻的报道面,让文化版面的制作能够更加的充实有力,同时还能够给予读者在思想上的启发。文化版同样可以成为一把利剑。

四、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发展

当下的新兴媒体正在迅速发展,人们对新闻的新鲜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兴媒体在不断缩短新闻发生地与读者之间的时间和空间的距离。2008年汶川地震的30秒之后,微博上出现了第一条关于地震的消息,如此迅速的速度是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文化版面只有做出改变才能生存。

(一)加强与热点结合,主动策划高品质文化活动

文化版面做新闻最大的问题是新闻的新鲜度。首先,并不是每天都有重要的文化新闻,在新闻资源上与社会版相比,相对比较缺乏。其次,与新闻记者相比,从事文化版面工作的人员人数上较少。因此,这就需要对当下的新闻资源进行充分地利用。什么样的新闻可以在文化版面呈现,除了现有的新闻资源,还可以挖掘其他的哪些方面,都是值得考虑的。前面提到,文化的概念是宽泛的,那与当下的新闻热点相结合的点也就有很多。作为文化版面的编辑最需要的就是通过社会现象发掘其背后与文化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做出高质量的文化报,充实文化版面。

此外即使没有新闻,仍然可以通过“策划”活动来增强文化版面的存在感。专业新闻缺乏的版面可以通过策划的高品质活动来填充。获取新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文化版面的工作者在被动的吸收,而策划活动则是,新闻版面主动的出击。策划主要有一些优势,一是主题固定,便于文化版面的排版;二是读者的参与性更强,也有利于扩大阅读的人群,通过活动的策划也是在为文化版面做宣传,一举两得。

(二)结合网络,增强互动

报纸的互动性是其主要弱点之一,由于排版制作和印刷的需要,当天的互动内容,最快也要到第二天才能见报,但是,在网络发达的今天这样的速度已经明显滞后。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既然其他媒体可以运用网络缩短传播的速度,那文化版面的制作者们也完全可以借用这一方式,利用网络和客户端完成和读者的互动。文化版面是战士个人态度的舞台,允许每个人表达对文化内同和现象不同的看法,虽然报纸可以将一部分人的态度呈现出来,但是和网络的开放性相比,这样的数量显得九牛一毛。网络是全民的舞台,其开放性、信息的无限性是报纸所无法匹敌的。文化版面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增强自己的互动性,以获得更多的读者。全媒体时代沟通无处不在,沟通的方式变得多样化。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合理的沟通能够了解读者的需求,从而做到目中有“人”①马小雨:《全媒体时代报刊编辑素养》,《军事记者》,2013第11期,第67页。。

(三)文化版面应当更具特色

什么样的文化版面能够让读者接受?一张权威的报纸是了解一座城市的窗口,而文化报道则是一扇窗口,更是地方文化重要的传播载体②唐荣尧:《报纸文化类编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中国地市报人》,2012年第11期,第71页。。报纸要想被读者所接受,首先,它所刊载的内容要贴近当地民众的生活,与读者切身相关的内容更具有接近性,也能够刺激读者阅读的欲望,更容易被接受。其次,内容要具有当地的特色。我国拥有56个民族,这对于做文化版面的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每一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将这些丰富的文化特色充分的利用,做出来的文化版也会是独一无二的。

五、结语

文化版面的生存尽管面临艰难的处境,但是国家政策以及国际形势都在鼓励文化的发展,一个彰显文化实力的时代已经到来,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城市之间的竞争也常常提出“以文化论输赢”,文化竞争力成为核心的竞争力③陈湘阳:《重新审视报纸文化版面的功能》,《新闻知识》,2013年第8期,第39-40页。。对于文化版面的发展来说这也是一次契机,虽然现在的处境相对艰难,但是文化版面有两个最基本的原则不能忘记:首先,文化版面的作用不只是传递信息,更重要的要具备思想的启蒙,其不仅是一个展示的平台,也是一个思想交流的平台。其次,独特的文化是其生存的条件,只有将这些独特的文化展示出来,才会显示出文化版面的特色。并不是特色的文化造就了文化版面的特色,而是文化版面的特色彰显出文化的特色。

现代报业的生存环境日益严峻,作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版面需要与时俱进,在多变的环境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内容和呈现方式,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和时代的潮流。

猜你喜欢
副刊版面文艺
1942,文艺之春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报纸副刊,还有新空间吗
守正与出新——羊城晚报副刊的转型之路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文艺范
版面撷英
好版面要有独到的创新技巧
如何正确认识党报副刊的作用
版面“三评”看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