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5-03-19 09:22
学周刊 2015年29期
关键词:习惯有效性教材

如何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李晓野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龙王庙总校 066500)

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教学过程基本都是在课堂中进行的,所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才能促进学生不断进步,提高能力。那么教师可以通过哪些手段来提高有效性呢?本文中笔者试着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和经验,对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的相关问题进行论述。

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现在总有许多教师抱怨,数学难教,尤其在信息时代,学生又难管,教师不知道如何利用多媒体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学习新知的目的。笔者试着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和积累的经验,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问题进行论述。

一、改善教学方法,构建自主学习模式

学生对某门课感兴趣,与这门课的教师有直接的关系,同时与这位教师在上课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也息息相关。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将数学课上枯燥无味的知识生动化,增加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的兴趣。但实际上在课堂讲授时,一些教师往往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讲课,一节课满满的全是知识点,教师不给学生留一点思索的余地,可是学生的注意力只有十几分钟,时间长了学生听来索然无味,课堂气氛也十分沉闷,因此教师一定要改变这种教学方法。

在数学课堂教学时,我们可以变过去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改为由学生采取小组讨论、同桌合作、全班探讨的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

例如,学习多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先不要讲,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方法把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转化成求已经学过的三角形的面积,让学生找出转化过程。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教过的知识,学生印象非常深刻,掌握牢固。学生学会了这个转化方法后,再去学习梯形的面积时就很容易了,可以举一反三地进行转化。这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很关键,发散思维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需要的一种思维,越早具有这种思维对以后的复杂数学的学习越有利。

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思考,思维才是促进能力发展的根本所在。所以,在现代化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多训练发散思维,避免形成思维定式。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推动实现有效课堂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段,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例如,在课上让学生做练习题时,我们首先看到的不是学生笔算的场面,而是学生到处找本子、找笔、翻书的场面,这样不仅浪费了时间,也将学习思路打断了,这就是不良习惯,教师既然发现了就要及时纠正,从课前准备开始纠正,告诉学生,课前就要把下节课要用的课本、文具都准备好,方便课堂上使用的时候可以马上找到。正确的听课习惯也要着重强调:上课时认真听讲,全力投入,跟着教师的思路思考问题,积极回答问题,有问题及时提出,做题时认真审题,仔细分析,按步骤书写答案,做到书面整洁,做完后还要仔细检查,看自己做得是否正确。这样一系列步骤做下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证学生不会因为粗心和马虎的习惯而使自己在考试时出现丢分的现象。这些习惯的培养不会在一天、两天内就形成,需要持续地对学生进行提醒和督促,才能最终养成好习惯。好习惯的养成可以伴随学生的一生,令他们众生受益。

三、钻研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

教师教学是对自身素质的一种提高。要教会学生,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这一桶水要保持满的状态,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和充实。教材是教学的第一手资源,教材是教师必须钻研的,只有吃透教材,才能灵活应对课堂上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才能在原来的基础知识上进行合理拓展。如果教师对教材都不熟悉,又怎么从中开发出有价值的数学资源呢?首先,教师要做到从教材出发,全面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以及每个学段对学生的不同要求。其次,准确把握教材,积极创设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例如,教学“利息”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有没有陪父母去过银行,是否知道存款利息是怎么算,还可以布置一项任务作为作业:算一算自己的压岁钱存到银行,一年可以得到多少利息。这样的作业形式学生都愿意去做,虽然笔头的作业少了,但是实际上学生所做的计算丝毫没有减少。而且学生还能感受到自己学习的数学知识非常有用,跟实际生活密切关联。

再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都会创设情境,教师可以根据课上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的选取素材、设计思路等方式,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融入课堂教学中,这个融合的过程就是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过程。教师把教材使用得越灵活,学生就会感觉越新鲜,学习积极性就会越高。

四、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主导

如今衡量一堂课是否成功的标准就是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真正地参与其中,主动地思考、积极地回答问题,也就是说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是否得到体现。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时,要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和发现的过程,教师所做的工作就是要引导学生去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进而能达到自己解决问题。这就是一个课堂的转换,课堂不能只是教师的课堂,要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成为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课堂。这时候,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才能很快地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不断地钻研、不断地学习,采用多种方法去实现并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去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样的课堂教学一定是有效的。

[1]李冬梅.关于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

[2]李红梅.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4(5).

[3]薛加付.激发兴趣,让孩子感受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乐趣[J].新课程学习:下,2013(12).

(责编 齐真)

猜你喜欢
习惯有效性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