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海,宁德富,孔丽琼,李俊俊,吴志红
(1.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云南 景洪666100;2.景洪市农业局,云南 景洪666100)
西双版纳州地处云南南部北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具有立体气候特征,是云南省农业生产环境最为特殊的地区之一。张建华、吴渝生等研究证实西双版纳是糯玉米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和起源地之一。西双版纳小糯玉米具有个头较小、糯性好、皮薄、香甜宜人等特点,形成了独特的品质和非常好的口碑,已成为该地的旅游特色产品。近年来,随着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糯玉米的影响越来越远,也让许多游客回味无穷。但是随着外来品种的进入和天然混杂,西双版纳特色小糯玉米品种逐步退化,原有风味逐渐丧失,市场竞争力大大下降。为了进一步提升本地区糯玉米资源价值,筛选出优质、高产糯玉米品种,2013年1-7月项目组从西双版纳收集到最具地方特色的7个小糯玉米品种,并于2014年3-6月进行比较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供试品种为地方特色玉米品种白糯、黄糯、小花糯、四路糯、小黄糯(粉)、紫糯、红糯等7个品种。
试验于2014年3月15日至6月24日在西双版纳州农校试验地进行。小区面积20.16m2(长5.6 m,宽3.6m)。试验采用起畦直播栽培方式。按120 cm拉线开沟起垄,垄面宽90cm,垄沟宽30cm,移栽株距30cm,密度55500株/hm2,每行播种19株,每小区栽6行,每小区114株。每个品种1个小区,3次重复,共21个小区,随机排列。施基肥、补苗间苗、追肥、中耕培土除草、喷药治虫等按常规栽培技术进行。小区间操作基本一致。
表1参试品种田间性状调查
表2参试品种穗部性状
试验期间,观察记录各品种生育期、病虫害、长势等。采收时,每品种随机连取10株进行考种,测定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秃顶长度、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鲜重、穗鲜重等。在乳熟期采收鲜苞蒸煮食用进行品质评定。
从表1可看出,7个参试品种出苗期除紫糯早1d外,其余品种均相同。抽雄期除黄糯和四路糯晚1d外,其余品种均相同。吐丝期黄糯和四路糯晚1d,紫糯早1d,其余品种均相同,即均在5月4日吐丝。7个参试品种的全生育期均为99d。
由表1可知,各参试品种中,株高最高的是四路糯,为272.2cm;最矮是红糯和黄糯,分别为238.5cm、239.3cm;其余品种株高在247.5~262.0cm,均属于高秆品种。穗位高为123.7~146.1cm。株型均为松散型,双穗率以四路糯最高,白糯最低。空秆率以四路糯最高,为3.74%;黄糯和小花糯比较相近,分别为0.95%、0.94%。
由表2可知,在所有参试品种中,小花糯的果穗最长为17.2cm,紫糯的果穗最短为14.4cm,其他品种间果穗长差异较小,为l5.5~16.5cm。白糯的果穗较粗,其他6个品种的果穗粗细差异不显著。四路糯的秃尖最长为1.9cm,黄糯的秃尖最短为0.2cm,白糯较低,其他4个品种的秃尖长短差异不显著。除四路糯外,其余6个参试品种的穗行数为12行或14行;行粒数除白糯、小花糯、黄糯较高外,其余4个品种的穗行数较相近,为28~30粒。各品种间的鲜百粒重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白糯最高为33g,小黄糯最低为26g,其余品种在28~32g。7个参试品种的轴色均为白色,行粒均整齐。
对参试品种适时采收,并对每个小区进行测产,结果见表3。7个参试品种中小花糯产量最高达6987kg/hm2;其次是紫糯为5670kg/hm2。四路糯产量最低仅为2868kg/hm2。白糯、黄糯和红糯3个品种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鲜穗产量在5169~5303kg/hm2,其余4个品种之间的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表3参试品种鲜穗产量
表4不同品种感官品尝评分结果
在乳熟时采收糯玉米鲜苞,蒸煮食用品尝评定各参试品种的食用品质,结果见表4。7个参试品种之间的甜味、糯性、口感3项指标无差异,四路糯的香味最浓,小黄糯较浓,其余5个品种的香味均为一般。紫糯和红糯的皮较薄,其余5个品种的皮均为薄。
通过对7个西双版纳小糯玉米品种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等进行综合比较,可得出以下结论:各参试品种在产量和品质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四路糯和小黄糯的香味较其他品种浓,但产量极低,不适宜大面积推广种植,只能作为地方特色品种进行小面积种植。小花糯产量最高达6987kg/hm2,其次是紫糯为5670kg/hm2,这2个品种的食用品质、植株性状和穗部性状均较好,确定为优质、高产种群,可在本地区进一步推广种植。
[1]张建华,米艳华,张金渝,等.云南糯玉米资源的多样性及其利用[J].西南农业学报,2004.
[2]田孟良.云南省、贵州省糯玉米与普通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差异比较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1,36-39.
[3]曹镇北,徐文伟.有关玉米种族(race)的几个问题[J].作物品种资源,1990(4):7-9.
[4]田孟良,黄玉碧,刘永建,等.SSR标记揭示的云南省、贵州省糯玉米与普通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差异[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