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会展业关键影 响因素识别及发展对策研究

2015-03-19 12:34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余文天
中国商论 2015年4期
关键词:会展经济昆明市会展业

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余文天

1 引言

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商品展示交易、经济技术合作、科技文化交流为一体。会展业具有经济增长“加速器”、城市发展“助推器”、城市形象“传播器”、劳动就业“吸纳器”的功能。会展活动汇聚的巨大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不仅能够在扩大贸易、引进技术、吸引投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对提升城市品位和知名度,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不可替代作用[1]。

昆明市非常重视会展业的发展,昆明市政府要把春城发展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会展之都”,朝着区域性(西南地区→全国→东南亚、南亚地区→世界知名度较高)的国际会展城市迈进。四季如春的昆明位于亚洲大陆的中心位置,又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以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印缅孟地区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昆明吸引着越来越多商家的目光。近年来,云南省会展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其中以昆明市最为突出。昆明市承办和培育了一些规模大、专业化、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展会,优质展会和具有行业品牌的展会也逐渐增多。同时,昆明市竞相举办了一些大型博览会,展览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的博览会有昆明(泛亚)国际农业博览会、中国(昆明)泛亚国际汽车展等。昆明市的专业展览馆也逐步建成,其中昆明国际会展中心经过三期改扩建后,展览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拥有国际标准展位约5500个,新落成的6个单体无柱大空间展厅,使昆明市的展览设施始终保持“国内先进、西部一流”的水平。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正在建设中,设计总建筑面积约420万平方米,其中会展中心70万平方米,部分展区2014年将投入使用。在昆明市会展业逐步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昆明市会展经济起步晚,会展业对外开放程度低,虽然中国—南亚博览会和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国际化水平日益提升,但除此之外的绝大多数展会国际化水平还很低,在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认可的国际展会中,中国有59个,而昆明市没有一个展会在这个范围内;同时,昆明市会展业的自主品牌展会少,地方特色也不明显,在国家级展会中,昆明市也仅有中国——南亚博览会第二十一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2],其他自主展会多为区域性、地区性展会,品牌影响力不大,品牌效应尚未形成;昆明市会展业方面的专业人才也比较缺乏,从而导致会展业的市场主体竞争力弱,资源配置、地域布局对行政依赖度过高,市场化程度很低,抑制了会展业的发展。

为此,本文对云南省昆明市会展业影响因素进行更深层次研究,对昆明市会展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为昆明市会展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2 国外会展业整体发展历程

国外会展产业起步早,发展历史已算悠久,肇始于1851年在英国举行的万国博览会。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外以展览为主题的著作逐渐涌现,其中较早的有拉克赫斯发表的《漫谈展览会》,泰姆普莱顿所著的《商人的博览会和展览会》,富兰克撰写的《展览会——有关国际设计的调查》等。1982年,美国人HanlonA所著的《贸易展览会营销组合》一书认为贸易博览会是一种营销工具,详细论述了展览会发展的历史、原因和意义,并且介绍了展览设计、成本控制、客户关系、效果评估等会展知识。1991年,克里斯汀·克里斯曼发表的《贸易博览会展示大全》,详尽地介绍了会展理论和实践操作,并附有大量案例,对后期展览的运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此外还有一些对会展实际操作进行系统归纳的出版物,着重介绍了会展的策划、设计、管理等内容,如2002年Mitton T.Astroff,James R.Abbey编著的《会展管理与服务》,2006年史密斯撰写的《会议管理》,原国际展览联盟主席布莱恩·蒙哥马利出版的《展览会策划与设计》。

3 国外会展业的影响因素

对于会展业的影响因素研究,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对竞争力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全面探讨,于1990年发表了著作《国家竞争优势》,提出从产业层次研究国际竞争力,创立了一国特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经济分析模式“国家钻石模型”,是延伸到今天最为完整的产业竞争力理论。Hiller(1998)形成了开阔的分析视角,基于会展前向、后向和平行联系的分析,构建了分析会展影响效应的框架。Long&Richardson和Turco提出了会展经济效益的空间分布的问题。Braunb( 1992) 是最先将投入—产出模型法应用于会展经济影响评估的学者。在其对奥兰多市会展业经济影响的研究中提出,会展收益主要来源于参会者、主办单位和参展商的花费。Kre Hansen(2004)试图建立一个系统而全面的商展绩效测评模型,在其研究中KreHansen采用了五个横面及16个指标构建此模型,五个横面分别为以结果为基础的销售活动横面(Outcome-based sales dimension)以及四个以行为活动为基础的横面(Behavior-based dimensions),即信息的收集(information-gathering)、关系的建立(re-lationship-building)、形象的塑造(image-building)和激励活动(motivation activities)。Kare Hansen建议此模型可用以评估商展整体绩效以及各项目要素的绩效,诊断不足,提升和改善展会的组织和设计。此外,Lee(2005)等学者也在其研究中应用了投入—产出模型对会展经济效益进行评估[3]。

国外会展业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研究日益深化、细化,虽然国外会展基础理论研究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关于会展业对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影响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关于会展业影响因素的研究却较少,在借鉴国外对会展业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对研究领域涉及较少的会展业影响因素研究仍需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4 国内会展业整体发展历程

会展业在我国的起步相对于国外来说较晚一些。国内最早较系统地研究展览的著作是1990年由中国农业展览馆协会组织编写的《展览学概论》,该书对展览的若干基本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从而为之后的展览及会议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文魁(2006)主编的《北京会展业发展研究报告》,龚维刚和曾亚强(2007)主编的《上海会展业发展报告》,都是结合相关城市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进行分析。过聚荣(2007)主编的《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被作为中国会展经济的蓝皮书[4],系统分析了中国会展经济的发展特征、相关问题及变化趋势,并提出了相关的专家建议。

伴随着“会展研究”热潮的出现,对城市会展业个案研究的论文也不断涌现,不仅涉及北京、上海、广州等比较发达的会展城市,而且还扩展到各个地区的省会城市以及中小城市。白祖诚(1994)认为北京应大力发展会展旅游产品,优化北京旅游产品结构,提高北京旅游业的竞争力;冷晓(1999)通过分析杭州会展业的发展状况,把杭州会展业与北京、上海、大连等城市做比较,提出了杭州发展会展业的对策。同时,关于城市会展业研究的博、硕士论文也层出不穷,大多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如吴煌森(2003)的《北京市会展业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李娜(2005)的《南京会展业发展现状研究及对策分析》、郑韵清(2006)的《关于长宁区会展业发展的对策研究》、范艳丽(2007)的《长春市会展经济发展研究》、王颖(2011)的《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研究》等。

5 国内会展业的影响因素

影响一个地区或城市会展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随着会展业的蓬勃发展,国内学者展开了对会展业影响因素的研究。马勇(2002)在《中国会展经济发展解读》中指出在开展会展理论研究的同时,从会展场馆设施、经济发展水平、旅游接待能力等方面对一个城市会展业的发展环境进行分析。沈丹阳(2003)在《城市会展业:定位、规划与促进》提出在研究城市会展业发展的同时,提出了影响城市会展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城市的可进入性、住宿设施、城市环境以及相关主体对会展的支持力度等方面[5]。连漪(2003)《从经营城市看我国中小城市会展经济的发展》中指出在研究我国中小城市会展业的同时,建立了城市会展经济发展潜力综合指标体系,指出经济发展水平、会展场馆设施、交通等因素深刻影响着城市会展业的发展。王新刚(2004)在《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中从我国会展经济发展历程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视角展开阐述,指出我国会展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在以后的研究中,一些专家学者又提出了一些研究方法和视角来进一步研究会展业的影响因素。侯汉坡(2009)《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城市会展业影响因素研究》一文基于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把影响城市会展业发展的因素归为两大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是指地区举办会展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激励因素是指有利于推动地区会展业加速发展或提升其发展潜力的各因素。高欣(2011)《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会展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以大连为例》一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大连会展业的系统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然后进行排序,发现对外开放程度对大连会展业发展的影响最大,科技水平对会展业的影响最小。刘婷(2011) 《中国城市会展产业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2002~2008年七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模型》基于“钻石模型”构建城市会展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采用我国七个新兴会展城市2002~2008年的数据,通过实证探讨城市会展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得出人力资源状况、对外贸易水平及企业竞争状况对我国城市会展业发展水平的影响显著。庞华(2013)在《广东会展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钻石模型”视角》一文中以波特的“钻石模型”为框架,将影响广东会展业竞争力的各因素归类为外生因素和内生因素进行分析,将钻石模型和产业价值链进行融合,并结合相关翔实的数据材料分析,更加明确了广东会展业的竞争力水平。孙曦(2014)在《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北京会展经济影响因素及发展研究》一文中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北京市会展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得出结论会议收入与会展收入的关联度要高于展览收入,会展收入受国际、国内影响差距不大,但国际会展收入对会展收入影响稍大于国内会展收入、会展奖励旅游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旅游开发和会展发展的热点这三大结论,并且提出了将奖励旅游作为会展及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改善旅游业产品结构,提升城市形象这一观点[6]。

国内关于会展业影响因素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但对于昆明市会展业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全国各大城市关于会展业影响因素研究的方法也局限于几种, 所以未来会展业的研究方向应采用一些新颖的方法对一些没有具体研究的城市进行突破。

6 结语

本文旨在发现城市会展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在客观地认识与评价昆明市会展产业发展的现状、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再结合昆明市自身实际情况以及所处国内外环境,提出昆明市发展会展产业的总体思路,从而给出一个发展昆明市会展产业可供参照的框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对制定昆明市会展经济发展政策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1] 马勇.中国会展经济发展解读[J].经济地理,2002,22(3).

[2] 沈丹.城市会展业:定位、规划与促进[J].中国会展,2003(16).

[3] 连漪.从经营城市看我国中小城市会展经济的发展[J].改革与战略,2003(10).

[4] 侯汉坡,宋延军,祝明亮.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城市会展业影响因素研究[J].开发研究,2009(6).

[5] 高欣,张磊.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会展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以大连为例[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6] 庞华,董晓书.广东会展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钻石模型”视角[J].透视珠三角,2013(5)

[7] 过聚荣.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会展经济昆明市会展业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拨开迷雾破而后立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会展经济发展现状与风险管理分析
昆明市延安医院
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协调互动初探
互联网时代会展业的出路何在?——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访谈
如何发展海南会展业?
对中外会展经济的比较分析
西安会展业发现状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