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时代风气 展现信仰之美

2015-03-18 06:13赵宏兴
清明 2015年1期

赵宏兴

初冬,万物色彩斑斓,天空蔚蓝高远。

2014年11月初,安徽省文联发出倡议:“我们的沃土,我们的梦——安徽省千名文艺家下基层采风活动”。

省文联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陈田在启动仪式上说:此次千名文艺家下基层活动,是省文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文艺家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的冷暖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于笔端,在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进行艺术创造,推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这次下基层采风活动,涉及面广,持续时间较长,对于推动文艺家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倡议书像一股强劲的暖流,吹拂在文艺家们的心头,一场下基层活动立即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11月18日,由陈田书记率领的文艺家小分队,来到皖北煤电,在钱营孜煤矿,文艺家们深入650米的地下,在采掘第一线,给工人们送去文艺演出;在恒源煤矿井口,文艺家们与工人们交流工作心得,获得了大量的创作灵感。

11月6日至12日,在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省文联副主席吴雪率领下,50多名文艺家小分队奔赴太和县倪邱镇,他们摒弃一切欢迎与接待仪式,因陋就简,马不停蹄,一到达倪邱镇就迅速分组,自费吃住到了农民家里,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采风活动。

11月24日至26日,省文联主席季宇,率领《清明》《艺术界》《传奇·传记》《恋爱婚姻家庭》《未来》五家杂志社的作家编辑和六安市文艺家共三十多人赶赴寿县,小分队走进了瓦埠镇中心学校,与部分六年级留守儿童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向瓦埠镇中学、镇文化站等基层单位赠送了杂志、书籍200余册。

作家潘小平正在创作一部反映淮河流域农民生活变化的电视剧本,她已经五次到蚌埠农村采风了,这次,她专门选了镇北新村的妇女主任家住下,深入生活。

活动开展以来,包括省作协、美协、书协、音协、剧协、舞协等,省文联所属十几家协会的来自文学创作、音乐、摄影、美术等各领域的艺术家们,走进田间地头、工厂矿区,为当地群众带来徽剧、黄梅戏等多种戏剧表演和各类文学艺术活动,并与群众进行面对面的文化交流,收获创作灵感和素材,群众称赞文艺家们是“真正的扑下身子、沉下心来”。

活动收到了巨大的社会反响。2014年12月3日,新华社播发《扎根生活沃土共筑中国梦——安徽开展千名文艺家下基层采风活动》。4日,光明日报头版刊发1500字的深度报道 《植根生活 拜师人民——安徽千名文艺家深入基层采风纪实》,头版导读三版刊发《让艺术之树在生活沃土中植根常青——访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曹征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播出《安徽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中国文化报头版转发新华社相关报道。5日,人民日报报道《安徽开展千名文艺家下基层 根植沃土 共筑梦想》;中国艺术报、文艺报均头版转发新华社相关报道。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单条报道《安徽省千名文艺家深入基层采风》,并在稍后的“焦点访谈”节目中推出长达7分钟的专题报道《接地气 找灵感》。

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曹征海在接受焦点访谈时说:“到现在为止,安徽已经下去1500多人,组织了20多个小分队,每个小分队20多人下到基层去。”

我作为首批下基层接地气的小分队成员,在太和的大地上一路走,一路思,用手中的笔,记录下我的点滴感受和一幕幕难忘的场景。

千里奔太和

我们省文联“千名文艺家下基层”的首批小分队,由作家与艺术家组成。作为一名作家,看到自己名列其中时,我十分欣然并且荣幸,想通过这次有组织的深入生活,思考一下自己的今后创作,争取写出更贴近生活、更带有时代精神的好作品来。

我们这次去的目的地是太和县倪邱镇。车子在淮北大地上奔驰,阳光灿烂,平坦的田地里,麦苗青青,铺展在大地上绿意盎然。农家的一座座小楼矗立着,美丽而富饶。一条大河在阳光下闪着绸缎似的光芒,一艘艘运输船在上面行驶着,划出一道道波纹。

在车上,几位书法家就开始热烈地讨论起艺术的审美来,认为美的东西,一定要来自自然,不能脱离生活,要接地气,不能无病呻吟,不能把丑的东西,当作美的来弘扬。

三个小时后,车子下了高速,拐上去太和的省道,吴雪书记在车上,便把这次下基层应注意的事项给大家讲了一下。

倪邱镇是一座商业繁荣的乡镇,一条宽宽的马路穿镇而过,两边都是楼房,道路上人来人往。镇政府是一幢五层的大楼,很漂亮。我们刚在二楼会议室坐下来,许多群众也都闻讯赶过来了,会议室里济济一堂,场面十分热烈。吴雪书记又做了动员讲话,他对淮北农村格外熟悉,介绍起来如数家珍,说倪邱镇是一个人口众多,商业发达,文化底蕴雄厚的大镇。这次安徽省文联组织千名文艺家下基层进行采风创作,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在农家里,生活虽然比较艰苦,但大家一定要克服,一定不要给群众添麻烦,要多了解情况,加深和农民的感情,激发自己的干劲,写出一批接地气的好作品来。他的动员引发起共鸣,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镇长感慨了,他说:“我今年五十多岁了,还是第一次面对这些大腕文艺家;倪邱建镇有一千多年了,也是第一次来这么多的大腕文艺家,我非常激动。”镇长发自肺腑的感慨,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人民群众对文化艺术的精神需求和文艺家下基层活动的深远意义。

接着,是向镇上捐赠图书,那些精美的作品集和画册,很受群众欢迎,他们当场就开始迫不及待地捧读起来。

天渐渐地晚了,一天的奔波,大家没有一点疲惫,都在兴奋中,情绪非常饱满。因为马上我们就要去农民家住下来,深入生活了。想来,我已经很久没有这样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坐一条小板凳促膝谈心了。小分队的成员分别被农民们领回家去,领我的农民户主还比较有经商意识,他在镇上开了一家旅馆,生活十分的富足。

路过一个广场,看到一群妇女在跳广场舞,她们随着音乐起舞,散发着对生活的热情。我也曾在农村生活过,然而我的乡村经验早已不能适应今天的乡村巨变了。抬头,一轮明月挂在东方的天空上,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夜晚啊。

走访张路村

我们采风团一行被分成四个小组到农家去,我分在一组,去的村子叫张路村。

张路村是一个亿元村,家家户户以加工和收售头发为主业。我们首先参观的是一家中韩合资泓远发制品有限公司,厂子就坐落在村头,几幢厂房排列着,看上去倒是一点儿也不起眼,走进去,里面静悄悄的,车间里,工人们都在井然有序地工作着,他们都是当地的农民。女孩子们手里拿着头发,在往棍子上绕,她们的手灵活快速,长长的头发,在她们的手中翻飞着,每个人的身边都装满了成品的箱子。

经由一个一个车间、一道一道工序,那些纷乱的头发,通过工人的巧手加工,制成了成品的头套,有红色、黄色、黑色等,发型有长发、短发、辫子等。最后这个车间的主管是一位30多岁的年轻女士,人显得十分精练能干。她是从河南过来的,这里的许多发型都是她设计的。她拿了一个红色的头套演示,戴给我们看,一下子,她青春的脸庞,便换了一个美丽的形象。或许,这也可以理解成是象征着现代农民丰姿多彩的新时代形象。

张路村是一个亿元村,村子里都是农民盖的小楼,琉璃瓦的墙头,宽大的院门,从外面看进去,大多院子里停着轿车,显得生活富足。这一户农家院子的墙角,堆放着一袋袋收来的头发,几位老人和妇女正蹲在一堆乱发中,拿一把把头发往钉耙上拉,乱发经过几次一拉,就变得整齐了,然后,绾成一束束,就成了半成品,可以卖给下游的工厂再进行深加工。他们的院子就是一个小型车间,忙碌而红火。女主人很开朗,一说话就哈哈笑,她说老公下乡去收头发了,她在家干活。

我们来到另一个大户赵秀芳的家,她家是三层楼,门口坐着一群老人,他们戴着围裙,每个人的手里都拿了一把头发,在阳光下认真地打理着。我问一位老人,她今年60多岁了,做工每年可挣到3万元,家里的地不种了,她和老伴做头发的收入用不完,就帮助孩子。像她这样的老人,在别的地方就没有劳动能力了,但在这里,却发挥了余热,挣钱丝毫不少于年轻人。赵秀芳家三层的楼里都码满了一摞摞的塑料筐,里面都是半成品的头发。她从中拿了一束长发给我看,我拿在手里,头发垂而光滑。她说,这一把头发就值几千元,她家里的库存有几千万元,她明年就开始做外贸生意了。赵秀芳说,她的厂子带动了乡亲们致富,人们的穿戴好了,家庭和谐了。

在这个村子里,家家都在做着头发的生意,形成了产业链,没有一个闲人。却也有人另辟蹊径,或可说是“吃螃蟹”的人,他不愿和大家挤在一起去做头发生意,而选择了另外一个创业方向,偏要把农民的抛荒地承包过来,种植大红樱桃。他叫张雁飞,早年在部队当过兵。

眼下,张雁飞的果园里,樱桃树已落了叶子,但树苗茁壮。张雁飞扶着他的果树,说起这些年的追求,甘苦参半。当年这些树苗种下去的时候,只有筷子大小,现在终于长大了,明年就要挂果了。由于种果树当年见不到效益,要四五年后才能见到,家里人全都反对他,但他有信心能做成功。

我们和他交流对文学艺术的看法,他认为现在农民物质生活富裕了,但文化生活还是贫乏的,他渴望有新的理念新的思想传进来,改变农村陈旧的生活观念,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动力。书法家丁先听后,很受感动,亲笔书写了一副对联,送给了张雁飞,鼓励他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从张路村回来,我既感受到了农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又感到做为一位作家肩上的重任。习书记说,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赵秀芳的故事,张雁飞的故事,他们正是我们文艺作品所需要的典型人物。我们要深入基层,写出优秀的作品,来反映农民的生活,这是多么迫切而艰巨的任务。

泼墨寄深情

倪邱镇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农民喜欢书画,是名声远播的书画之乡。镇上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杨家六兄弟,他们兄弟由于受到父亲的影响,从小就喜欢书法,其中有三位是中国书协会员。镇上家家都有挂中堂、贴对联的习惯,装裱店里有许多本地农民的书法和绘画作品。这次省城书画家的到来,让小镇上的群众兴奋起来,他们纷纷赶来交流学习。

面对热情的人们,省文联副主席、著名书法家吴雪展开纸张,率先悬腕运笔,为倪邱镇写下了“经锄新声”四个雄厚的大字,赢得大家不断的掌声。接着著名书法家丁先、李光发、任智、张维英、鲍梅峥、丁玲玲等纷纷挥毫泼墨。

长长的书桌前,挤满了围观的群众,他们有时屏声静息地看着书法家的运笔,揣摩其中的技巧;有时又为书法家的精湛作品,发出啧啧的称赞。最开心的是那些得到书法作品的群众,他们如获至宝。

半天下来,老书法家李光发写得满头大汗,组织者让他休息一会儿,他刚坐下来,又有群众慕名而来,他立即起身铺纸书写起来。

在镇文化站,著名国画家丁力和丁寺钟,一笔笔在地宣纸上描绘着乡村的美景,乡村的荷塘,路边的树林和村庄,都在画家的笔下精彩地呈现出来,美丽而生动。外面已是夜幕降临,但室内仍然灯火通明,两位画家废寝忘食地画着。最后,丁力听说一名驾驶员没有得到画,主动为他画了一幅,这名驾驶员又高兴又感动,说:“看到画家这么忙,我一直没好开口,没想到他主动给我画了画,真是开心。”

对在场的很多人来说,这是平常的一天,但又是令人难忘的一天,群众拿着字画,喜笑颜开地回家去。

这些天来,书画家们在倪邱镇走村入户,为农民书写他们所喜欢的中堂、楹联,为当地群众创作了近千幅书画作品。但更重要的不一定是书画作品的本身,而是艺术家们与群众的交流与情感纽带的联结。“我练书法有20多年了,一直都是临帖。今天第一次碰到这么多专家,可得好好请教请教。”7日下午,倪邱镇马厂村村民赵继峰特意放下手头的农活,来到同村村民赵国华家,因为省里来的书法家们正在这里进行书法展示。赵继峰不仅拿到了难得的墨宝,还得到了专家的“真传”,乐得合不拢嘴。

太和书画艺术馆名誉馆长王金泉说,这次活动很高雅,自己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真切地感受到了文艺的新风。同时他提到,倪邱镇现有中国书协会员7位,出自这里的“新郪虎符”在书法史上很有影响。而且,唐代褚遂良《倪宽赞》所书写的西汉名臣倪宽,在倪邱镇有众多遗迹,如倪宽墓、倪公祠、经锄楼等。希望文艺家们多关注倪邱镇乃至太和的文脉与书画现象。带队的吴雪当场回应,尽力扶持倪邱镇打造“中国书法镇”的称号。

名家校园授课

这次小分队来了许多作家,倪邱镇中心学校便慕名要求作家们到学校去给学生们上一堂课,与学生见见面。

倪邱中心学校是一个美丽的校园,几排教学楼前树木成林,其中一幢新的综合楼正在拨地而起。课堂安排在新楼的一个大会议室里,上午九点,宽敞的会议室已坐满了来听课的学生。当作家、书法家走上讲台时,底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作家王明韵和郭明辉用自己的创作经验,给学生们讲如何读书,如何写作。书法家李光发和丁先,给学生们讲汉字的学问,如何习字。

文艺家们在台下认真地讲着,学生们认真地听着,近千人的大讲堂里,鸦雀无声。

我坐在讲台上凝视着台下黑压压的学生,他们黑幽幽的眼睛里,充满了童稚和纯真,让我浮想联翩。这是一口纯净的池塘,他们的眼睛,他们的声音,都是清澈的,在山野里,在阳光下,让人忘了尘世和烦恼;这些清澈的水,从天堂而来,从星河而来,如今蓄在一起,他们对外面的世界是如此的新奇和渴望。文艺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要用优秀的作品,浇灌这些希望的花朵,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健康成长。

进入互动环节了,学生们活跃起来,他们提出的问题,都和自己的学习有关,和自己的梦想有关,如自己的作文为什么写不好?自己将来能当一个作家吗?一个个小手臂像雨后的春笋,高高地举起来,他们渴望知识,渴望梦想,文艺家们循循善诱地回答着。讲课结束后,孩子们带着纸和笔拥到讲台上,要求签名留念,一时间,讲台上被学生们围得水泄不通,成为一个壮观的景象。

我在走廊上,遇到一个女生,她主动喊了我一声叔叔,这是一个很有礼貌的孩子。她因为没带本子,所以没有和同学一块挤着要作家签名,神情显得很失落。我和她交谈起来,她说平时都读一些文学名著和课外书籍,她没见过作家,这次是她第一次和作家见面,很快乐。但显然,她还没有从错失作家签名机会的落寞中完全解脱出来,说完她就要下楼去。我叫住了她,说你把地址写给我,我回去给你寄书看。她特别地惊讶,没想到幸运会如此降临到她的身上,兴奋得连问两遍是真的吗?我郑重地点头,是真的。我把本子打开,她在上面写到:马亚茹,倪邱中学八(六)班。写完后,马亚茹蹦跳着高兴地跑远了。

在校园里,倪邱小学校长段成士对我们说,作为一名乡村教师,他也是一个五年级学生的父亲,对孩子们读什么书、看什么电视,尤其在意。现在资讯发达,各种不健康的东西层出不穷,有的家长在家不开电视,不仅仅是怕耽误孩子做功课,更多的是怕孩子看到不该看的东西,对他们的心灵造成不良的影响!孩子就是一株苗,你往哪里引,他就往哪里长。真希望能出更多更健康的文艺作品,丰富孩子们的视野,给孩子幼小的心灵,撑起一块干净的天空!

这是一位教师的心声,也是一位父亲的心声。前一段时间,文艺界只注重经济效益,认为只要能卖到钱的作品,就是好作品,于是,许多低俗作品开始出现。习总书记说:文艺作品要通俗,但不要低俗。对于我们文艺工作者来说,可谓是醍醐灌顶,发人深醒。

离开校园,我在回味着段成士校长的讲话,回味着刚才校园里学生们对文艺家倾慕的感人场景,感到作为一名作家的光荣和肩上所肩负的重任。

扎根大地的古柏

经锄楼是倪邱镇上最著名的景点了,那座雕梁画栋的大门和农家灰色的房屋杂居在一起,显得十分突出。走进去,迎面的门楼是灰色的小瓦,四个屋脊向四面飞翘着,欲腾空而起,院子的东面有一座四方的二层小楼,独立而独特,楼下的门头上用水泥造了一块门匾的形状,上书“经锄楼”几个黑色的大字,楼上,是一扇红色的木头窗子,几乎占了整个一面墙。

经锄楼是安徽省人民政府1981年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西汉时著名的政治家、经学家和水利专家倪宽,他清正廉洁,宽厚待民,体国恤民,后人为纪念他而建造的,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倪宽生于公元前169年,据《后汉书》记载,倪宽早年丧父,家境十分贫寒,他的母亲靠给人家做佣工为生。倪宽十岁时,在学堂里帮助做饭,有幸结识了当地名士柳林先生,柳林慧眼识珠,让他跟着学习捕鱼,种地,同时还教他学习《道德经》《论语》《五经》等,倪宽学习入迷,下地干农活时,也把经书挂在锄把上,带到田里,每当累了休息时,就坐下来看书,细心揣摩,这就是著名的“带经而锄”故事。

初听到这个故事时,就打动了我,倪宽是一边读经,一边做着农活,在他的心灵里,经来源于生活,生活就是经的注解。如何深入生活,在倪宽的身上,可以给我们一点启示,深入生活不是要从生活中挖掘什么,而是与生活保持一种敏感的态度,生活永远是作家的资源,生活本身会修正作家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带给作家以激情。“艺术可以放飞想像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讲话,诗意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顺着木梯登上经锄楼的二楼,趴在窗口向外望去,近处是高低错落的房屋,远处是一望无际的田野。据太和县记载,古时经锄楼是一座宽约丈二,高约四丈的方型小楼,楼上是书房,楼下是楼梯兼接待的,每当风和日丽,开窗西眺,茨河水滚滚而来,似有惊涛拍岸之势,是旧时太和八景之一。清人陈以厚的诗:“茨流浩浩绕荒丘,磨灭残碑几度秋?千载犹知耕读意,经锄争羡有传楼。”古人对倪宽的怀念,何不是我今天的思绪。

在西边房屋的一侧,有一棵古老的柏树,树干笔直,有十多米高,虽然已经古老了,但枝桠仍蓬勃着,像一只鹰张开着飞翔的翅膀。树下的牌子上介绍这棵树已有四百年的历史了。凝视着这棵苍老的柏树,我想,它之所以愈老生命力愈加旺盛,是因为它的根始终深深地扎根在大地上。

访问贫困户

踩着积有厚厚落叶的乡村小道,闻着久违的农家气息。我们小分队三个组赶赴倪邱镇大杨村、大营村和西顺河村,去慰问20户困难家庭。

吴雪书记带领的慰问小组,来到大杨村,71岁的李玉英肩挑重担,老伴中风并摔伤卧床不起,儿子又出车祸,大家看了后,眼眶禁不住湿润了。1958年入党的杨叙美,今年81岁了,孩子外出打工,他的腿摔伤了,生活不便,吴雪书记搀扶着他走进屋子,坐在床头与他谈心,将慰问金送到老人的手中,并和当地村干部商量着怎样更好地帮扶这位老党员。

我所在的小组由阜阳市文联主席李平带队,去西顺河村。

车子出了镇,离开公路,就拐上乡村公路了,公路边新修的水渠笔直地伸向远方,地里的麦子刚刚萌芽,青青地覆盖在地面上,远处有一二个村庄卧在大地上,显得安宁而敦实。车子又拐上一条窄窄的土路,两旁是高高的落了叶子的杨树,路的前面就是一个村庄了。

村干部是两位年轻人,热情地迎上来,带着我们走进了一户农家。穿过低矮的房子,里面坐着一位戴着毛巾的妇女。北方人家的习惯,一般都是前面是矮小的碗屋,后面才是院子,院子里有一座高大的正屋。我穿过锅屋来到院子里,眼前却是空荡荡的,里面有一处倒塌了的房子,只剩下一面墙壁,墙壁内是堆积的土堆和杂草,几只鸡在里面悠闲地觅食。

这是一家贫困户,原来家人是住在锅屋里!我惊讶了一下,重新走进那间矮小的房子,那个戴着毛巾的老妇人,仍坐在原地,她的中间是一过道,另一边就是她睡觉的床了,床上堆满了杂物。另一间房子是她儿子的卧室,推开门一看,墙壁的高处有一处窄小的窗子,阳光从外面照进这间低矮的房子,里面除了一张床以外,什么也没有了。我走到厨房,灶台上有两张锅,其中一张铁锅已锈出了两个大大的洞,已好久没有烧了,另一张锅里,盛着一层水,可能是烧过饭后用来涮锅的。我来到老人的身边,蹲下身来,问问她的情况,老人显得很慈祥,她说,她耳朵聋,听不见,她现在(带孩子)小的抱不动,大的撵不上了。老人听不到别人的声音,她只顾自说自话。

村干部介绍这位老人已八十多岁,老伴早年就离世了,带两个儿子过,大儿子前几年也不幸去世了。前两年,家里的房子失火烧掉了,从此,这个本来就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再也没有能力把堂屋盖起来了,家里五口人就在这锅屋里住。小儿子木学军因为要照顾老人,打不了工,家里的生活就靠种地,入不敷出,妻子只好带着孩子,经常去娘家生活。

这个家庭的困境使大家都很动容。省文联的领导把救助的红包给了老人,这是一点心意,叮嘱她好好生活,多保重身体。老人伸出瘦削的双手,接过红包,嘴里喃喃地说着感谢的话。省文联老干部处处长闫学洋又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二百元,放在她的手里。

离开老人的家了,走了几步,我不禁又回头再次打量一下这个窘迫的家庭,只见老人拄着一根长长的棍,在背后默默地送我们。瞬间我有点感动,多么贫困又是多么善良的老人!

大家走到村头,站在路边就开始商量,冬天马上就要来了,如何尽快地把他们的屋子盖好,让他们住进去。文艺家和村民们码算了一下,如果就在原址上,按原来的规模修建,大概要五万元。阜阳市文联主席李平当场倡仪,让书画家捐出作品拍卖,用这笔钱来给老人翻盖房子,在场的书画家都纷纷响应,表示回去就做。

我们去的第二家是一户因病返贫的农户,妻子患了尿毒症,长年要透析,男人出不了门,只有在家护理,全靠两个儿子在外打工帮助一点。

第三户人家,是一位八岁的小女孩,突然患了中风,已上北京做过一次大手术,还要花一大笔钱做第二次手术,老公拖着病,在外打工,但还是积攒不了做手术的钱,家里已经一贫如洗了,可是后面不知道还需要多少医药费。

以前的慰问一般都是过年过节的时候。现在不年不节的,从省里来了一批文艺家们看望他们,使贫困户们既意外又感动。拉着大家的手说,文艺家不好见啊,现在到家来了!我的心有些发热,如果没有身临其境地走进他们的家里,你能够真正了解他们生活的疾苦吗?

经锄楼下的歌声

今天是倪邱镇逢集的日子,太阳高高地升起在东方,红彤彤的,像挂着的一只大红灯笼一样喜庆。一大早,街上就像往常一样热闹起来,商家把货物搬到门口,码放整齐,农民把农作物摆上马路的两边,小吃铺里热气腾腾,原来宽阔的街道便显得拥挤起来。

在倪邱镇的经锄楼广场,流动大棚车就把舞台搭好了。舞台上挂着鲜红的条幅,上面书写着:“文艺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安徽文艺家‘文艺汇报人民专场演出”。有的农民骑着自行车,有的全家乘着三轮车,从四面八方赶了过来。演出还没有开始,舞台前上千只的凳子便坐满了,还有很多没有凳子的农民便拿来纸壳席地而坐。

上午九点演出正式开始,文艺小分队的领队吴雪书记首先开宗明义地告诉热情的观众:文艺服务人民,服务群众,下基层来倪邱四五天了,我们是来向农民兄弟学习的,现在,我们安徽省文联与阜阳市委宣传部、阜阳市文联,共同献上一台节目,把快乐送到基层,共筑中国梦,共享社会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演出以一场舞蹈拉开序幕,一群年轻的演员在飞扬的旋律中激情舞动着,优美的舞姿展示着蓬勃向上的生机和对美好生活的歌颂。小品《邻里之间》,让观众笑声阵阵,黄梅戏《谁料皇榜中状元》,让观众听得如痴如醉,特别是川剧《变脸》,演员瞬间变化一张脸,并走下舞台到现场和观众面对面地变脸,让观众看得入迷。

这场名为“文艺汇报人民”的演出,集聚了安徽省京徽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王兰芳、陶军,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张晓东、黄梅戏“寻找七仙女 ”大赛金奖得主邬云等名角,他们与来自阜阳市的演员们,在简陋的舞台上为观众表演了舞蹈、歌曲、戏曲、小品、魔术等12个精彩的节目,掌声、欢笑声不时地响起。

川剧演员李丽,为赶这场演出,一大早独自驾车从临泉老家风尘扑扑地赶来,演出完后,又独自驾车回去。她说,尽管很辛苦,她觉得值得,只要今后还有这样的演出,她还来参加。

一下子看到这么多的大腕,很多观众都直呼没想到,一位老先生全程处于兴奋壮态,时而和台上的演员一起哼唱,时而拿出手机拍照。

一上午的演出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结束,那些离去的农民还意犹未尽。一位姓杨的农民乐呵呵地说: “我今年60多岁了,头一次看这么好的戏。以后还有文艺下乡活动,还能看到更多的戏就好了。”

今天,经锄楼高高的方形阁楼,雕梁画栋的古建筑,沐浴着新的光辉,见证了新的意义。

结束语

这次安徽省文联组织的文艺家下基层接地气活动,覆盖了文学艺术的所有门类,二十多支小分队的行程如果用镜头扫描一遍,将是一道从基层乡村、从群众生活升起的丰富多彩的文艺长虹。可惜我参加的只是其中的一支小分队,能够记述的更只是整个活动里的一个很小的部分。不过就我个人而言,虽然行程短暂,但一路乡土风情的生活画卷,与习总书记的文艺新论一起涌上心头。所见所闻,使我的心灵不啻受到了一场清风雨露的洗礼。

我是一个从基层成长起来的作家,这些年来,我一直认为百姓的生活我是熟悉的,我在文学作品中写出了一些人物,但通过这次下基层,再对照我写出的人物,不免觉得“纸上得来终觉浅”了。

习近平书记说,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呻吟、无魂的壳。为了接地气,我最近在老家,把兄弟们留在乡下的房子收拾了一下,买来桌椅板凳,给自己安了一个书房,每到周未或假期,我回来在这里住上几天,看书写作,和乡亲们叙叙旧,努力保持与土地的感觉,与乡亲们的深情。

作为一名作家,应当要与人民通气,不能有阻隔。我们当下的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的,都是与人民息息相关的,人民是文学创作的源头,这是一种互相依存、相依为命的关系,而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关系。要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准确把握文学与人民、文学与生活、文学与市场、文学与时代的关系,在作品里,写出新时代农民的典型人物。

习近平总书记说,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古今中外,但凡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浸润着时代的光泽,浸透着人民的心声,承载着民族文化的血脉。我们这一代作家,正处身在一个伟大的时代,面对时代的召唤,我们应该要参与到这个时代中来,用优秀的作品,来抵制低俗,杜绝缺位;用优秀的作品来引领时代风气,展现作家信仰之美,为这个时代筑起坚实有力的精神大厦。

同时,作为一位资深的编辑人员,我还在思考,文学艺术的刊物如何面向人民,如何更紧密地贴近时代和生活?现在的农民,需要解决的已经不再是温饱问题,而是如何使他们的心灵与精神得到温暖。很多生动的事例表明,老百姓的所需所想正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这是一个新的课题,值得作家和编辑思考与研究。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情操。我们要精益求精,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时代和人民。

我们文艺工作者,只有走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用双脚走进大地,用胸膛紧贴群众,笔下才能有深情,才能写出最受群众喜爱的作品。而一旦潜心地沉入到生活的深处,去触摸那些生活的温度和真相,我们得到的将永远比预期的多。

责任编辑 鲁书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