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实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校是主阵地、青少年是关键期。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件精神与当前中小学价值观教育情况,提炼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十条建议。
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建议
张广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研究员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实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校是主阵地、青少年是关键期。近些年,广大中小学校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涌现出了许多典型经验和丰硕成果,开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局面,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和实践中的不足,亟须研究解决。本文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件精神与当前中小学价值观教育情况,提炼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十条建议,供广大中小学校借鉴。
一、要适应立德树人新常态,
不要搞“运动式”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首先要把握定位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不仅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核心命题,更标志着我国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发生了新变化。在立德树人新常态下,教育的价值功能更加受到重视。面对我国意识形态斗争日趋激烈和价值观更加多元的社会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新常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与核心要求,决定了构建立德树人新常态的不可替代性。为此,第一,面对立德树人新常态,我们要逐步适应和习惯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长期性和常态化,以平常心态面对。不要无所适从,更不要搞“运动式”教育,一阵风刮过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会引起广大教师、学生、家长反感抵触。第二,要主动调整心态与思路、眼界与定位,在过程中构建立德树人新常态。面对前所未有挑战,不要有急躁和急功近利思想,因为心态决定状态、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境界、定位决定站位,“没了定海神针,便会方寸大乱”。第三,要有价值观自信和底线思维。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新常态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创新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并呈现趋势性,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是一种动态的教育,是一种不断创新方式方法追求最高目标的教育,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不要搞工业化批量生产,也不能一蹴而就,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有价值观自信,要有长效机制,要有底线思维。
二、要成为校长办学思想的灵魂,
不要简单做“加减法”
校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学校的第一责任人。其办学思想集中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发展思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核心要求,只有融入办学思想中,成为学校办学思想的灵魂,才能更好地发挥核心和统领功能。
立德树人新常态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给广大中小学校长提供了新机遇。为此,第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学校视为校长办学思想凝练提升的契机,按照新要求,从价值高度重新梳理提炼办学思想,实现学校办学思想与党和国家对教育时代新要求的对接,找准办学思想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勾连点。不要采用“贴标签”方式添加到办学思想中,任何非内化行动或举措都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简单“加减法”,实质上是一种抵制行为。第二,要客观看待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差异。有些学校办学思想没有或正在形成中,需要一个孕育、建构期;有些学校办学思想出现了偏离,需要在融入过程中进行调整、修正;有些学校办学思想中已经蕴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元素,但较为零散、不系统,需要进一步补充凝练,等等。针对不同状态学校,在确保底线基础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办学思想中,不要统一标准要求,不要“一刀切”。第三,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情况作为考察学校和评价校长的重要内容,督促校长在学校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替换原有学校办学思想,这是一种简单做法,将会割裂办学思想的延续性;二是在原有学校办学思想基础上增加或删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要求,这是一种机械加减法,极易导致思想混乱,危害更大。
三、要进行校本化的科学设计规划,不要搞“形象工程”
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核心价值观校本化的过程。实现校本化,科学设计是关键。只有把渗透办学思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科学设计,纳入学校教育整体规划,才能在学校付诸有效实施。当前,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价值观更加多元化与个性化,很难用一个标准对其做出衡量和判断,给科学设计实施方案增加了难度。教育部从加强德育薄弱环节、改进关键载体和夯实基本保障等方面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三个增强”(时代性、规律性、实效性)要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本化设计实施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方法指导。
为确保设计科学、实施有效,避免“形象工程”,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对学校教师的价值观现状进行摸底,搞清楚教师价值观基本样态、价值需求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最大公约数”凝聚价值共识,力求最大程度上实现设计愿景与办学思想一致。第二,组织开展学生价值观调查,把握学生价值观整体现状,摸清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和不同家庭等学生的价值观差异和特点,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头脑的对接点,为科学设计奠定实效基础。第三,对学校已开展的价值观教育行动、案例、经验等进行梳理提升,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校本化设计提供起点。第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结合学校实际和师生价值观现状,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设计形成实施方案。在方案设计上,不要做违背教育规律的“形象工程”和不接地气的“拍脑袋”工程,这样的设计规划不但没有可行性,甚至会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背上“负担”标签;不要搞表面积极、私下抵制的“阳奉阴违”,这种做法不但“劳民伤财”,甚至会造成新的价值观偏离。
四、要组织教师系统学习领会和
研究,不要搞“囫囵吞枣”
学习领会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起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广大中小学生较为陌生,在培育和践行方面存在理解和把握上的难度与困惑,亟待进行系统学习,深刻领会,特别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更需要深入学习和研究。价值观教育不同于知识学习,更不同于工厂生产,必须慎之又慎,不能有半点马虎,一旦失败,毁掉的是人,影响的是家庭,关乎的是国家未来。
鉴于此,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着力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第一,要组织教师学习领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件精神,清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时代背景、演变历程、主要思想、基本命题、融入方式等,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法治国等的内在关联与区别。在学习中不要机械记忆,“囫囵吞枣”,不懂装懂。第二,要对学科的育人价值进行研究,挖掘出本学科的存在价值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和途径,特别是学科教师要研究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科概念体系、学科核心素养等有机整合,以及如何在重点章节和关键节点进行有机渗透,发挥学科育人的最大功效。第三,要研究如何通过家长委员会、社区等平台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在更广泛群体中形成育人合力。不要把学校、家庭、社会对立,不要因学校、家庭、社会的价值观不同而造成学生价值观上的冲突或偏离。
五、要注重核心价值观内容凝练,
不要机械记忆“24字”
对广大中小学校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较为抽象,必须要落脚在内容的理解和表达上。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宣传倡导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日渐凸显,核心价值观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时代效应亦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学校宣传教育工作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应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内容已逐步被广大中小学教师、学生记忆,在基础教育战线取得了预期的宣传教育效果,但是否已经被接受、理解、内化,值得追问。被记忆住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距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求还有较大距离,只能说是迈出了第一步。
为此,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继续努力:第一,要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及结构关系。“24字”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价值表述,分别指向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道德准则)。第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每个人必须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只有人人遵循这8字基本道德准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才能够在实践中发挥导向作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目标才能真正实现。第三,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解基础上凝练与转化,成为更具教育意义和接地气的表述,如“敬业”对教师而言就要担当起教书育人神圣职责,对学生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只有扎根于教育实践,凝练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青少年遵循的核心价值观,并用更接教育地气的词语表述出来,才能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有生命力和统摄力。当前,在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要避免两种现象:一是让学生机械记忆“24字”,试想一下,耳熟能详“24字”的小学生升入初中后是否还要再强化机械“24字”?这显然是一种不具教育意义的形式主义。二是割裂小学、初中、高中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极易造成内容重复交叉现象,引起学生的反感抵触。
六、要发挥课程整体育人功能,
不要“各扫门前雪”
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渠道。依托课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新工作、新任务。近年来,教育部专门出台了通过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政策文件,提出要在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间综合育人功能。教育部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中有机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则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学科课程中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细化、操作化。这一“自上而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要求相对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仍是上位的、静态的。上位设计要求需要被广大中小学老师学习领会,并在实施层面得以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功能,这就要走一条“自下而上”的实践道路。理想状态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互结合、相互验证支撑,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枝繁叶茂”又“根基厚重”。
这一理想状态的实现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改变学科思维逻辑,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各学科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进一步挖掘凝练,进而建构起基于课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方式。第二,要客观认识不同学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差异性,充分发挥语文、历史、德育等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进一步提升数学、科学、技术等课程的育人价值。第三,要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鼓励不同学科教师形成共同体,打通学科育人壁垒,发挥综合育人功能。同时在实践中要避免出现以下问题:一是脱离育人实际,把学科育人价值扩大化、虚化,人文学科这种现象较为突出。二是把核心价值观摒弃于学科课程之外,窄化了学科的价值贡献,数学、科学等这类课程较为常见。三是学科课程在实践中缺少一盘棋思维,由于认识和评价等局限,往往存在“各扫门前雪”现象,也极易出现不同学科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上的重叠、空白现象。
七、要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要搞“填鸭式”
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的总开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要求,为我们提供了探索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契机。
为此,要关注以下几点:第一,要学习掌握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心理机制、关键因素和有效方式,把握当前学生身心特点和心理需求。实践中,不要出现类似“小学讲共产主义,中学讲社会主义,大学讲行为规范”这些违背学生发展规律和脱离学生价值需求的现象。第二,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选择较为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启发、讨论、参与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要搞背离学生主体地位的知识记忆、“填鸭式”教学,更不要搞价值观奖励或胁迫(惩罚),这种违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的价值观教育必然会造成“老师讲的热汗洒,学生就是不入耳”。第三,要注重经验总结提炼和经典案例培育固化,增强行动研究的指导性和示范性,实践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要搞经验无限提升放大,也不要搞案例杜撰或造假,更不要搞空洞无意义的实践活动。
八、要关注学生价值观内化,
不要简单“贴标签”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衡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学生头脑的重要标准。近些年,广大中小学校在推进德育,特别是价值观教育上做了大量实践探索工作,特色亮点时常见诸报端,但经验介绍的多、实效性强案例仍较为鲜见,特别是在现有考试评价体系下,很难用单一试卷对学生价值观状况做出客观评价,迫切需要创新思维并花很大精力解决“刀枪不入”中的评价问题,通过评价改革改变当前滞后的价值观教育评价方式。
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广泛征求学生意见,凝练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目标和行为表现;也可由学生讨论集中形成核心价值观共识,再通过教师或专家支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接。第二,要帮助学生以理性的态度对待价值观问题,让学生认清价值判断和选择是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让学生明确价值两难问题通常不能完全解决,很难做到使冲突双方都十分满意,要“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第三,要探索建立指向学生发展的价值观评价体系,通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过程性记录客观呈现学生价值观发展状况,评价要坚持客观公正原则,要以鼓励表扬为主、批评惩戒为辅。在评价中,要摒弃以下做法:一是不客观公正对待个人与集体问题,出现“一个巴掌拍不响”“各打五十大板”。二是在评价学生时,为非价值行为贴价值标签,如常常把学生发式和穿着等与道德价值问题联系起来,发生价值错判。这些导向存在,时间长了,会影响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九、要保障教师育人最大化,
不要回避“价值两难”
教师是价值教育的主导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内化为教师的价值观,才能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渗透。当前,在教师作为知识传递者的功能逐渐弱化,能力和价值要求日益凸显背景下,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教师的重要使命。
为保障教师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命,确保育人价值最大化,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准备:第一,要转变思维方式,坚持能力和价值导向,摆脱所谓通过课程知识传递实现育人目标的观念,要把价值目标放在教育的核心位置。第二,要培养一批学科交叉型教师,探索建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综合课程、学科间课程,避免单科课程的不足和缺陷。第三,要探索建立具有学科特点且能反映学科育人特色的教师评价指标和方法,为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参照,培育一些有代表性的教师践行事迹和案例。核心价值观评价,很关键一环就是不要回避“价值两难”问题。教育教学中,“价值两难”的具体表现:一是教师的价值观念往往和实际教学中践行的价值不匹配、偏离,导致教师教学中价值选择的两难问题。二是教师的价值观和学生价值观存在差异、错位现象,极易导致的教师教学实践中的价值冲突问题。三是教师往往对教学中引入的“价值两难”情况难以驾驭,而简单采取回避或放弃的“价值两难”问题。
十、要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育人合力,不要出现“价值冲突”
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主要场域。理想状态的价值观教育是学校主流价值观、家庭主流价值观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内在一致性。当家庭、社会主流价值观出现偏离、错位,需要进行调整和培育时,会给学校价值观教育带来很大难度。这也就是在实践中经常出现的“学校喊得凶,家庭放得松,社会空对空”“学校教育五六天,不如一个星期天”。
为改变这种现状,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合力,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第一,从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到学校的共同价值,必须要考虑到价值选择与社区、学校自身的亚文化生态的适切性。不要突破价值教育底线,在独生子女学生普遍,价值观趋于“多元化”的情况下,教师必须坚守住价值底线。第二,从价值内容到价值理解再到价值态度和价值行为,不是一个简单的“价值传导”过程,这就要求共同价值“植入”必须赢得学校支持,与家庭、社区营造整体的育人环境,保证价值教育方向上的一致性和时空的连续性、贯通性。不要出现“价值冲突”现象,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着大量价值冲突现象,给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加了难度,需要教师向着主流方向引导学生。第三,要探索把课堂教学与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建立一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基地,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引导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向实践、走向活动、走向真实教育。总之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时代主题上,要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在依法治教和以德治教相结合基础上,找到一个共同育人的平衡点,进而发挥平衡点的整合育人功能。
责任编辑/张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