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现状分析

2015-03-18 12:48王琨顾国星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三农黑龙江省

王琨 顾国星

摘 要: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得出黑龙江省农村地区存在金融服务产品单一,金融机构服务网点覆盖率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金融服务供给不足,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落后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提出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服务体系;“三农”;黑龙江省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4-0096-02

引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中国长期以来实行优先发展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战略,大量的农村经济资本和经济剩余被政府强制性地抽取到城市和工业领域,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的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强农、惠农的措施支持农村经济增长。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都需要农业信贷等农村金融的有力支持。黑龙江省是中国的农业大省,农村经济占相对较大的比重,然而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大,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这极大地影响了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找出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文献综述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Goldsmith(1994)用金融机构资产对GNP的比值代表金融发展水平,得出了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是同步的。King& Levine(1993)对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进行了系统控制,考察了资本积累和生产率提高的途径,构造了测量金融发展的其他指标,分析了金融发展水平能否预测资本积累、生产率提高和长期经济增长。Levine(1997)指出,一个好的金融体系可以减少信息与交易成本,进而影响储蓄率、投资决策、技术投资、技术创新和长期经济增长。

在农村金融服务方面,刘萍(2009)认为,农村金融发展要坚持以市场经济为要求,科学、合理、有效地对农村金融资源进行整合,建立的金融服务体系要适应“三农”特点。由于中国国土面积辽阔,各省市地区间存在的差异比较大,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所以,在农村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组织设立的多样化才是有效途径。

张次兰(2008)从供给引导和需求追随两个方面阐述了农村金融的供给和需求,总结出农村金融需求的特殊性和多样性,而农村金融供给体系严重失衡而且缺乏风险转移机制,这两者共同造成现状。袁满(2011)认为关键在于金融供给不充分,由于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功能不健全、体系不完整,以及制度上的缺陷等原因造成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很难得到充分的金融供给。

二、现状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引导和推动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问题上黑龙江省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有一个局面仍然没有发生改变,那就是农村金融服务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下几个方面。

1.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单一。在黑龙江省农村地区,目前为农民和农业进行服务的主要金融机构为农业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较少的农村金融产品,致使现有的农村金融产品的功能无法满足农村金融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农村地区较小的信贷额度。二是农村金融方面较高的相关利率。三是较短的贷款期限。四是相对单一的信贷品种。

2.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网点覆盖率不高。黑龙江省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是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建设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五类机构,工商银行已经基本撤走了县城的网点,中国银行基本没有涉及农村金融的业务,在这几类机构中,农业银行在乡镇只有少数网点,只有在县城才有农发展的服务网点,在乡镇中比较多的服务机构是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

3.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黑龙江省中心支行制定实施了许多政策措施,为了改变一些乡镇、村没有金融机构的现状,会同全省各级政府、商业银行一起,在改善农村金融支付服务环境上做了许多工作,使城乡金融服务得以协调发展,成效非常显著。可是农村金融基础设施与城市相比还是具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农村支付环境的改变还是需要继续前行的。现代化的金融机具在黑龙江的农村地区比较欠缺,许多农民拥有银行卡,可是没有刷卡的工具。

4.涉农保险发展滞后。涉农保险,是指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的各类保险业务,旨在提高“三农”抗风险能力。农业保险可以通过转移和分散风险,以赔偿支付的方式保障农民生活的稳定。但是,由于涉农保险具有回报率低、赔付率高等问题,许多商业金融机构在涉农保险方面的积极性不高。黑龙省农业保险发展滞后、体系不健全的现状,对“三农”的发展、农村地区的信贷资金投入有不利影响。目前,黑龙江省开展涉农保险业务的主要机构是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和中保财险公司。

5.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目前,三农”的相关需求供给不足,是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中显著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发展银行因为其较窄的业务范围,使其在农村的金融服务方面受到了较大制约;二是商业银行不愿到具有较大行业风险、较高经营成本的农村地区开展业务,弱化了这些金融机构的金融支农功能;三是邮政储蓄银行主要在农村地区开展存款和小额质押贷款业务,许多业务还处于探索阶段;四是农村信用由于金融监管在制度上制约着其发展,因此,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不能被其完全满足;五是农村地区较少的金融机构和农村金融服务网点,使农村金融服务很不容易形成竞争机制,这使农村地区具有较高的贷款利率,使得农民没有其他的选择。

6.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落后。中国涉农贷款的不良率大大高于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黑龙江省作为发达相对落后地区,在农村,部分农户、乡镇企业不遵守承诺、不讲究信誉,甚至赖账不还的现象屡见不鲜,不能有效保护金融资产,使得许多金融机构对信贷投放心有余悸。据央行估计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积累的历史坏账达数百亿之多,不良资产率远高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多数在 50%以上,在黑龙江一些偏远农村甚至高达 90%以上。endprint

7.涉农金融机构缺少国家政策扶持。涉农金融业务的对象是收益率低但是风险高的“三农”群体,这种特性的存在使得那些以追求商业利益为目标的金融机构不愿意投资在“三农”的发展上来。国外在这些方面做得比较好,西方国家的政府一般会在财政税收政策和货币政策方面给予涉农金融企业一定的扶持政策,这是值得我们的政府学习的。

三、对策与建议

通过上文分析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可知黑龙江省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目前发展滞后、不健全,因此,为了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迫在眉睫。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1.挖掘现有金融机构的功能。一是充分发挥涉农政策性银行的导向作用;二是明确农业银行的市场定位;三是继续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主力军作用;四是发挥邮政储蓄银行遍布城乡的网点优势;五是鼓励其他商业银行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发金融产品,为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和支持。

2.鼓励金融机构在乡镇增设营业网点。黑龙江省应该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各类商业银行增设农村营业网点,从源头上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服务空白、竞争不充分的状况。

3.加快发展涉农保险业务。保监会应该引导保险公司积极参与农村业务,一是要增强保险公司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发展涉农保险业务;二是立足行业实际,深入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保险业的需求,将涉农保险纳入保险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4.推进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建设。积极推进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建设和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信贷问题。

5.健全农村信用担保体系。一是探索新型抵押担保机制;二是搭建专业信用担保平台。

参考文献:

[1] King,Robert G & Levine,Ross:Finance and Growth:Schumpeter Might Be Right,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08(3)

pp.717-37,MIT Press,1993.

[2] Levine,Ross: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Views and Agenda,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Vol.35(June),pp.

688-726,1997.

[3] 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4] 刘萍.中国农村金融体系调查研究及对策[J].银行家,2009,(3).

[5] 张次兰.从农村金融供需角度谈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J].南方金融,2008,(5):42-44.

[6] 袁满.当代农村金融供需现状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11):63-66.

[责任编辑 陈丽敏]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三农黑龙江省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