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水稻育种方式方法及培育的品种分析

2015-03-18 14:03宋学堂陈露杨一琴杨建忠
南方农业·下旬 2014年12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

宋学堂 陈露 杨一琴 杨建忠

摘 要 介绍了武进水稻所的现状及其成就,并通过生物学特性、品质以及抗性方面对武运粳21号、23号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播种时间、密植和施肥方面对该三种品种的栽培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 武粳;武运粳;交流协作;育种方式;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2-0-2

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科研队伍老中青结合,人才结构合理,实现了“以老带新”“推陈出新”,增强了科研创新动力。同时,水稻所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扬州大学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等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紧密的人才交流协作,通过人才合作,始终把水稻研究的最新技术应用于育种实际,加快了育种进程。

近年来,水稻所在各级多方支持下,大力加强科研设施建设。建成了包括无菌操作间、分子标记实验室、实验操作间、组织培养室等水稻分子育种实验室超过200 m2,建成配套温室380 m2。分子育种实验室、种质资源基因库投入使用,实验基地试验田超过26.67 hm2。水稻所还先后引进进口高速离心机、紫外凝胶成像仪、PCR仪、电泳设备、米粒食味仪、无菌操作台、精确电子天平等现代先进设备,具备独立开展水稻花药离体培养、分子标记抗病筛选、高分子蛋白质筛选等技术条件,缩短水稻育种年限。

育种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水稻所还注重水稻栽培技术的研究,在水稻栽培专家凌启鸿教授“小、壮、高”及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指导下,经省、市组织的知名专家实割测产验收,水稻所同一田块连续6 a,3次刷新了全省常规粳稻高产纪录,摘得“江南第一方”的美誉。水稻良种的培育和配套栽培技术的应用为常州水稻单产实现全省十一连冠提供了品种和技术支撑。

2010年以来,水稻所有5个新品种通过品审会审定,其中武运粳24、武运粳27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2013年,武运粳23、武运粳24、武运粳27等3个品种获评“江苏好品种”,其中,武运粳23、武运粳24号年推广应用面积均在13.33万hm2以上,位于江苏年推广应用面积百万亩以上水稻品种前列。

为了充分发挥高校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技术优势与基层研究单位的育种应用研究优势,促进水稻遗传育种上中下游的紧密结合,加快水稻新品种的研发步伐,2012年4月,扬州大学与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本着真诚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精神,签订了全面合作研究的协议。至此开始了水稻高新技术育种的紧密合作。

武运粳21号(原号武运2330)的育成,突破了武字头品种不抗条纹叶枯病的瓶颈,成为淮北地区主栽品种。武运粳23号又称2645,获评“江苏好品种”,本文以该两个品种为例对其相应的特性和栽培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1 育种方式、方法

目前,育种的方式主要有:第一,采用系谱法田间选择与实验室分子检测及分子标记相结合的育种方式,该方法是通过研发一系列完整紧密的分子检测和分子标记,然后再与目标基因结合,选择出相应的目标基因,可有效地避免外界环境和基因特性对其的影响;第二,通过实验室稻瘟病抗性基因筛选结合田间稻瘟病接种的育种方式,该方法是首先通过选用优良品质的抗稻瘟病的亲本材料,再进一步筛选选育出新的更加优良的新品种;第三,特种米香血糯的选育,其方法是将高铁、高铜、高钙及高镁的水稻种质的遗传基础,以生物学技术转入优质高产的水稻品种之中,形成新一代含有这些高微量元素的新品种,然后通过遗传工程技术形成高微量元素与高产优质水稻基因的结合而形成新的稳定的遗传重组,并在此基础上转育抗条纹叶枯病特性,再加入褐飞虱“拒食基因”,使之稳定遗传,主要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结合田间选择(新品系的田间选择主要集中在有露水的早晨及下雨天,这样稻谷在潮湿的条件下,能够用肉眼看到整个谷粒的黑色程度,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南繁北育以及尽可能多的加速手段达到预期目的[1]。

2 武运粳21号、23号特性分析

以下主要通过生物学特性、外观品质以及抗逆性等三个方面对武运粳21号、武运粳23号的特性进行分析。

2.1 生物学特性方面

武运粳21号的主要特性是:该品种株高97 cm,株型紧凑,穗型半直立,群体通风透光好,抗倒性强;苗期叶色淡,长势旺盛,叶姿态挺,后期转色快,熟相好;分蘖性中等,成穗19万/667 m2左右,结实率90%,每穗实粒数126粒左右,千粒质量26 g左右;全生育期151 d。中感穗颈瘟、白叶枯病,耐条纹叶枯病。米质理化指标达国标2级优质米,食味、口感好。适宜在淮北及沿淮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武运粳23号在生物学方面的主要特性表现于以下方面:江苏省区域试验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58 d左右,比对照武运粳7号早熟,株高97 cm左右,比对照略矮。长势旺,分蘖力较强,后期熟相好,抗倒性强,落粒性中等。平均有效穗20.4万/667 m2,每穗实粒数140粒左右,结实率90%,千粒质量26 g。接种鉴定中抗白叶枯病、感穗颈瘟和纹枯病;条纹叶枯病发病指数低(抗到中抗),大田表现抗条纹叶枯病能力好,田间各种病害发生较轻或没有发生。

2.2 米品质方面

武运粳21号品质据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2005年检测,整精米率67.2%,垩白粒率16.0%,垩白度2.4%,胶稠度71.0 mm,直链淀粉含量16.2%,米质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稻谷标准。

武运粳23号米质理化指标根据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2008年检测,整精米率62.6%,垩白粒率28.0%,垩白度4.4%,胶稠度84.0 mm,直链淀粉含量16%,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稻谷标准。

2.3 抗性方面

抗条纹叶枯病:武运粳21号平均发病率约为0.3%~0.5%,武运粳23号具有良好的抗该病性能力。endprint

抗稻瘟病:武运粳21号、23号均具有非常好的稻瘟病抗性。

抗白叶枯病:武运粳21号、23号高抗白叶枯病。

3 武运粳21号、23号栽培技术分析

不同品种具有不同的栽培技术,以下主要通过播种时间、密植以及施肥等三个方面对武运粳21号、武运粳23号的栽培技术进行分析。

3.1 播种时间

武运粳21号最合适的播种时间,湿润秧宜安排在5月上中旬播种,秧龄30~35 d;机插秧5月底-6月上旬播种。

武运粳23号适期播种,合理密植。一般5月中下旬播种,大田用种3~4 kg/667 m2;秧龄30 d左右,6月中下旬移栽,如果用于直播一般6月5-10日播种,用种5 kg/667 m2左右,直播必须精耕细作讲究播种技术以免影响好种子出苗,切忌旱直播大耕大撒和播种过深[2]。

3.2 适当密植

武运粳21号最合理的种植规格正常情况为,行株距一般大田26.7 cm×11.7 cm,保证2万穴/667 m2左右,每穴3~4苗,基本苗7万~8万/667 m2。

武运粳23号最合理的种植行株距规格正常情况为13.3 cm×28.3 cm,正常情况下插足大概在1.6~2万穴/667 m2,每穴的种植苗在3~4苗,基本苗最合理的数量是在6万~8万/667 m2。

3.3 科学施肥

武运粳21号一般需纯氮17~18 kg/667 m2,配合施用磷钾肥,基蘖肥与穗粒肥之比安排为6∶4为宜。穗肥促保兼顾,以保为主。除了施用合适的氮肥之外,还需补充合理的磷肥和钾肥,使植株具有较好的抗倒性;同时,还需结合使用有机肥、无机肥以及生物肥,使其米的品质得以有相应的提高。

武运粳23号在纯氮施量方面,大田施纯氮18~20 kg/667 m2,并注意磷、钾肥的配合施用,掌握前重、中控、后补的原则,基蘖肥与穗粒肥之比7∶3为宜,除了施用合适的氮肥之外,还需补充合理的磷肥和钾肥。

4 结语

武进水稻所以选育适宜黄淮地区种植的中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的晚粳稻为主要目标,育成品种在江、浙、沪、皖等省市都广泛应用,适种范围广、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四十多年来,水稻所共培育出40多个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累计推广应用超过0.27亿hm2,增产稻谷120多亿kg,增加社会经济效益200多亿元,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凌启鸿,张洪程.水稻丰产高效技术及理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2]凌启鸿,张洪程,戴其根.水稻精确定量施氮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 2005,38(12):2457-2467.

(责任编辑:刘昀)endprint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
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分析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推广示范研究
兰山区义堂镇简易大棚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技术研究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