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安市第四中学 王翠娇
2011版初中英语新课标对五级阅读目标的要求是: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能利用字典等工具书进行学习;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新课标还强调,要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近几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英语试卷中,直接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短文有4篇,分值占40分,还有很多题目间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诸如完形填空、选词填空、口语运用、听短文选答案等,包括选择填空都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并注重考查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强调多学科知识的贯通。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对学生在考试中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益也有新的要求:即要求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增加词汇量和扩大阅读面。
英语阅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许多困惑:学生阅读速度慢,词汇积累不够;教学模式单一,阅读停在表层;课外阅读量小,语言底蕴积累不够;语言感悟较差,不能灵活转换信息。
模态指的是实现话语和交际的符号资源,指的是人的感官与外部环境互动的方式,它可以通过一种以上的生产媒介来实现。媒介就是物质资源,包括工具和使用的物质。具体地说,我们感受外界的视觉、听觉、触觉就是感觉模态,而感觉所用的工具,眼、耳、手就是媒介。多模态也称多符号,是运用听 觉、视 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 言、图 像、声 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
多模态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受到语言学家越来越多的关注。O’Toole,Kress和Van Leeuwen是这个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多模态话语分析认为,语言以外的其它符号也是表达意义的工具,这些符号资源和语言一样都可以用于表达意义。20多年来,西方语言学界和教学界对英语教学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各种教学法百家齐放。在多模态教学研究领域,杨家勤、刘金菊和金仁慧曾在普通高中教学中开展多模态教学研究,提出通过调动学习者多种感官协同合作“可以提高记忆,增强学习效果”,这对于解决我国目前英语教学中的高投入低效率等问题有很大帮助。
为了击破阅读教与学中的障碍,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笔者提出了阅读多模态教学的设想,在平时的授课当中,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发挥学生的视、听、触等感官的作用,将英语的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加容易地把握阅读信息,同时还能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达到优化阅读教学的目的。
现在,笔者以仁爱教育研究所编著的八年级英语教材Unit 8 Topic 3 Section C为例,简单阐述阅读多模态教学的具体做法。
第一,利用PPT图片,展示多种传统的名族服饰,如和服、旗袍、俄罗斯服装,朝鲜族、藏族、壮族等少数名族服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有关民族服装的知识背景。在图片的最后,将注意力集中在中国的传统服饰——唐装上,导入课题,利用图片教学Tang costume,decoration,silk knot等生词,深化学生对这一服饰的印象,同时为进一步阅读扫清了词汇的障碍。
第二,快速阅读,列出思维导图。学生通过前面的词汇学习,已经可以猜测到本课的主要内容是“Tang costume”,快速浏览后知道文章从“history”和“fashion”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即可以把握住文章的大意,列出思维导图。快速阅读的方法很多,有扫读、跳读、点读等,对于初中生,要怎么把握快速阅读的“快”呢?笔者的做法是这样的:让学生开始阅读时同步播放录音,学生眼睛看着文章,耳朵听着录音,手上还可以拿着笔做一些记号,如长句中要停顿的地方,自己不熟悉的读音等,一遍录音结束,就可以开始检测速读的成效。
学生的第二遍阅读是要带着很多任务进行的:一是充实思维导图的内容;二是完成教师设置的问答题;三是圈点出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这一遍阅读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为了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很多英语教师会在学生做题时三缄其口,不愿意给任何提示,生怕泄漏了答案,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得不到提高。这样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平时的训练就应该不断提醒学生要注意哪些关键词,从什么地方着手去找正确答案等,这是授之以“渔”。学生掌握了阅读技巧之后,阅读的速度自然就快了,阅读题的正确率也会随之提高。
教师不要急着去校对练习题的答案正确与否,而是陪着学生进行第三遍阅读,一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每一个句子,一边弄清新词汇、语法的用法。可以让学生先提出疑点,程度好的学生先给予解答,最后由老师补充。当疑难点一个个被剔除之后,前面完成的练习答案也就自然凸显出来了,教师只需稍加点拨即可。
第三,充分利用好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回顾文章的内容。思维导图的运用在复述课文、改写、仿写中有很大的作用,这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在此不多做阐述。
多模态教学模式的运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学生敢于阅读,知道如何去阅读。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得到提升,阅读能力有很大提高,在阅读中拓展了知识面,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为多模态在英语课堂教学的运用提供了技术设备。尽管多模态在教学中的运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但随着多模态教学理论与外语教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该理论和技术会日渐成熟和完善。多模态话语教学符合语言学习规律,为课堂增添了活力,相信多模态教学今后将会成为语言学习的主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