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京封,张 艺
(1.海南大学 艺术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2.海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海南 海口571158)
黎族音乐在高等师范音乐专业应用价值与课程设计
赵京封1,张 艺2
(1.海南大学 艺术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2.海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海南 海口571158)
黎族文化源远流长,但目前与黎族音乐相关的研究还不多见。虽然多年来有学者、学校为此呼吁,但一直未能达成基本共识。为此,文章提出关于黎族音乐教育若干问题,并希望从黎族音乐专业课程设置以及课程设置方面入手,引出高等师范艺术教育在黎族音乐体系的构成与实际操作问题。认为黎族声乐与器乐,黎族音乐创作与教学,都必须具备鲜明的专业特征,并提供一个提纲供教学参考。此架构也为今后高等师范院校开设民族音乐专业、为民族音乐文化研究、开掘、运用、推广、传承等,提供一个可行的操作范式。
高等师范院校;黎族音乐;专业设置;民族文化
黎族是我国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有着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不同地区有着不同方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根据上世纪50年代调查,黎语划分为5种方言。黎族文化有着灿烂历史,黎族虽然至今尚未形成一个较为完善宗教体系,但是黎族图腾崇拜如蛇、鸟、牛、蛙、鱼、稻谷、木棉、芭香、番薯和葫芦瓜等,这些图腾在他们生活各个方面中都能反映出来[1]。
黎族文学,主要是流传下来的口头文学,它包括了古代神话、故事传说、歌谣、谚语和谜语等各种体裁。如葫芦瓜因被认为是黎族祖先起源或再生的保护神而成为图腾,被黎族人加以膜拜。另外,在黎族音乐文化中鬼文化因素也十分突出。在黎族音乐活动中常常融入文学类因素[2],或是叙事性较大篇幅声乐器乐创作,或是短小的分节歌类民歌。因而其音乐文学部分都有很深刻的黎族语言文字因素,如海南黎族音乐、语言文字都独立于海南方言之中。
由于黎、汉两族有着长期友好交往历史,因此黎族民间文学和音乐在历史发展中,也日益受到汉族文学影响。
黎族音乐分为声乐与器乐两类。
黎族声乐。黎族民谣是用黎语和韵调吟唱的,其中小调以四句为一首的较多。多是独唱、对唱。往往和器乐、舞蹈同台同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古风。黎族歌谣想象丰富,生动活泼,结构严谨,讲究节奏韵律。其中黎族民歌中情歌较多。在黎族每年“三月三”传统佳节,和家族性庆典上,德高望重的长者即席吟唱黎歌(海南方言和黎族韵调),通霄达旦。黎族民间有宗教仪式曲、贺喜曲、娱乐和口技曲、生活劳动曲等五种。黎族民歌是用海南方言和黎族韵调唱的,它是随着黎族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融合而不断改进,派生出来的新黎歌。
黎族乐器。有四十种左右,这是非常惊人的。以下主要介绍在黎族地区甚为流行的一些民间乐器。这些乐器有很强的生命力,并且还在发展之中,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关注。
鼻箫:黎语称“屯卡”、“虽劳”、“圆哈” 等。 箫管一般以石竹制作而成,其长短粗细均可,规格不一,音量较小,音色清幽低沉,娓娓动听,有时由于气流较难控制。
筒芍:用山藤竹制作。亦长短不一,头尾两端都需挖通,首端的地方有一个吹音孔,吹奏的时候,需用露蔸叶套着“勺”头来控制吹气孔,以调节音量大小。
毕达:单管,四孔簧管乐器。后被陈文仲先生加以改良,发展为8个按音孔,也叫排箫。
牛角哒:牛角制成的吹管乐器。后被黄照安先生改良,已经成为黎族八音队里不能缺少的乐器。此乐器可以独奏,可以合奏和齐奏。现在海南省的保亭、陵水、五指山等黎苗市县非常流行。
椰壳胡:用老椰子壳作为琴筒,琴杆上方安装两个胡轴用于缠绑胡线,用古木或榕树木板制作琴板。弓长为80厘米左右,两弦定弦为纯五度或纯四度。椰壳胡用在黎族民间八音队,主要流行于保亭、五指山等地区。
口簧:竹质也称“口弓”、“口弦”。口簧可用于独奏、合奏等。
黎族音乐文化十分优秀而独特,他们有本民族自己通过口头相授传承下来的歌曲和自制乐器演奏的器乐作品,还有黎族人们通过日常劳作时的动作和生活习俗改编的优美舞蹈。据笔者调查所知,为了保护本民族文化传承,海南省琼中黎苗族自治县特在当地中小学推广“三进校园”系列活动并组织比赛。所谓“三进校园”即黎歌、黎舞、黎族民间故事进入校园,将这三项带入到中小学音乐课堂当中。而笔者根据调查得知,海南省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并未全面掌握关于黎族的音乐技能,黎族音乐教育方面人才及为缺失。所以,在高等师范院校设置黎族音乐专业迫在眉睫。
作为中国完全集中居住在一个特定、孤立的社会区域内的民族,只有台湾岛地区的高山族、海南岛的黎族。居住在海南岛上的黎族,具有极为典型的民族文化特征。孤悬南海,独有语言,岛域文化,使得其文化传承具有相应孤立与封闭、超稳定的文化心理形成与发展轨迹等特点,且具有不可复制性及文化区域影响力等特性,这也使我们得以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不同层次看到一个充满海岛特征的、文化符号鲜明的、民族的存在。
海南黎族文化历史有几千年之久,黎族人口124,000人,主要聚居在海南岛的乐东、东方、白沙、陵水、昌江等5个黎族自治县和保亭、琼中2个黎族苗族自治县,以及三亚、五指山市;还有少数散居万宁、屯昌、澄迈、定安四县等汉族地区。
我们从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可以看到,黎族人口在中国全部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所占比例达11%。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国少数民族10,64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41%,比1990年的1,523万增长了16.70%。按这个增长速度与比例来计算,黎族人口在今后二十年中增长近二十八万,将达到150万人。对于一个集中居住在同一社会区域内、人口达百万之众的民族,我们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忽视其发展的每一个细节。这其中就应该包括黎族音乐文化。
没有走近海南岛上的黎族,没有根本上从文化历史、文化心理诸方面进行考察,人们将无法对此作出准确文化价值判断并找到文化传承技术手段。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民族文化研究滞后,导致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心理等方面建设出现多个误区和错位。这一问题过去在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与文化建设实践中屡见不鲜。直到今天,人们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这种滞后观念。而又由于黎族是一个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所以在对黎族文化、黎族教育、黎族艺术,特别是黎族艺术教育问题上,海南黎族考察传承又滞后于其他大陆地区各少数民族地区。
黎族音乐文化、音乐形式及音乐教育传播等方面还尚有极大发掘空间。黎族文化中重要部分的音乐文化传承、普及,更显示出其考察、研究、传承的紧迫性。又因为师范大学的功能在这一点上更显其育人、选优、培师的责任与优势。海南省师范类大中专院校应当为此做更多工作。特别是在高等师范中积极主动设置黎族音乐专业,为黎族文化艺术在全国、以至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是非常必要和必需的。
因此在较短时间内使黎族音乐师范专业形成体系,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笔者认为,首先要按照国家关于发展民族文化艺术的各项纲领性文件要求及时建立黎族音乐基础技术技能课程、黎族民族基础舞蹈课程、黎族艺术实践课程、基础理论课程相辅相成的四大课程体系。通过与省内外如文化艺术、民族宗教、教育等有关部门合作,充分利用民族艺术已有资源,利用省际间、校际间教学交流活动,进行教学大纲、教案、教材、教师队伍整合。建立较完备、可运行的教学体系,用两年左右时间,进行小规模黎族音乐教学试验,开始组织相关教学大纲制定、教材编写;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专业化教师队伍。
接下来的工作则是详尽的黎族音乐文化资料整编,黎族音乐田野调查,以及多项专门课题研究。至此,在教材、教师、教学计划完备条件下,面向全国招收学生。笔者认为,四学年、全日制本科设计应是可行的。本省、特别是黎族地区可以成为招收重点区域。
以下笔者提供一份有关黎族音乐专业课程设置框架,以及相关细节和说明,并希望在黎族音乐专业设置及学科建设上尽早形成一定学科规格与规模。
笔者认为,设置黎族音乐专业,首先要按照国家关于发展民族文化艺术各项纲领性文件,及时建立黎族音乐基础技术技能课程、黎族民族基础舞蹈课程、黎族艺术实践课程、基础理论课程相辅相成的四大课程体系。关于这一点,国内外民族大学都已积累了丰富经验,其相关经验可供黎族音乐设置时作有效引入与借鉴。
(一)一般音乐专业课程与黎族音乐课程
首先,几乎所有音乐专业设置都不应该缺少音乐院校专业音乐课程。学生应该学习必须和必备学习的专业课程。黎族音乐课程设置时也不例外。其中包括常规化基本乐理、视唱练耳、键盘学习、音乐史、音乐欣赏等等。在此基础上还要增添与黎族音乐相关的有特殊意义的黎族音乐乐理、视唱练耳等等。
其次要看到,黎族音乐专业学习必须有黎族专业特色。它也分为声乐与器乐两类。
黎族声乐中,民谣是用黎语和韵调吟唱的,其中小调以四句为一首的较多。多是独唱、对唱。往往和器乐、舞蹈同台同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古风。黎族歌谣想象丰富,生动活泼,结构严谨,讲究节奏与韵律。因此,黎族声乐学习将是一门非常有特色的、特殊的,并且有相应难度的声乐学习课程。这也将成为专业设置的一个重点。
黎族器乐学习同样需要有系统的吸收、整理、还原、再创作过程。黎族乐器种类有40种左右,这是非常惊人的。丰富多彩的黎族乐器要在黎族音乐专业学习中有一个极大的普及任务。因此,由师范院校进行的黎族音乐学习,器乐专业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专业的设立,还应该有黎族音乐创作和黎族音乐教育专门课程。
(二)一般语言(汉语与英语)与黎语课程
黎族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在不同地区有方言上的差别,上世纪50年代的调查显示,黎语划分为5种方言。由于黎族在历史上一直与汉族有着密切联系,黎语发展是受汉语影响的。而且在黎语中也吸收了不少汉语词汇。因此,本专业学习必须有黎语学习内容。
另外,由于黎族民歌是海南方言和黎族韵调演唱的,随着黎族社会发展和其他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派生出了新黎歌,这就需要学生必须学会一定水平的黎族语言和海南方言,能够准确地用一种语言完成黎族声乐作品。当然,汉语言文化和英语等外语教学也是必须和必备的。
(三)一般民族文化学与黎族音乐文化史(学)课程
黎族民间有宗教仪式曲、贺喜曲、娱乐和口技曲、生活劳动曲等多种音乐文化形式。它涉及到民族文化学,民俗学等学科。因此,在民族艺术专业学习过程中,民族文化学的学习已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同时还应该增加黎族音乐文化学和黎族音乐文化历史课程的学习。我们应该预见到本专业和一般音乐专业学习相区别的是,黎族语言学习有非常鲜明的海南文化特征,因此也必须完成一般民俗史与黎族民俗课程。
(四)艺术应用课程与黎族舞蹈和造型艺术课程
本专业设置,还应该有强烈的应用与实践色彩及内容。例如:黎族民间舞蹈、黎族民间体育、与黎族音乐相关的绘画和民间工艺等等,都应该在课程设置中予以重视。黎族舞蹈,已经有很多优秀的、成熟的作品。但是,作为高等艺术专业教育,还应该更多地挖掘、整理、研究、创作新的作品。新的专业设置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实践和不断修正的过程。关于这一点,全国许多高等民族艺术院校可以提供许多有效的成功案例。
艺术应用课程,还应该专门开辟黎族音乐教学法课程。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一个构想。这也是高等师范音乐专业教育课程设置中一个必然选择。100多万人口的海南黎族,已经遇到艺术教育、文化传承、文化推广、系统文化研究与开发中的人才问题。黎族地区专业黎族音乐教师缺乏,有特色的黎族音乐艺术普及水平欠高,成为延缓海南文化整体进步的一个重要问题。专业化的黎族音乐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是当务之急,决不能再一次延宕。
总之,黎族音乐专业设置,还需要通过与省内外有关部门合作,如文化艺术、民族宗教、教育等部门一道,充分利用民族艺术已有资源,利用省际间、校际间教学交流活动进行教学大纲、教案、教材、教师队伍整合。建立较完备、可运行的教学体系,用两年左右时间,进行小规模黎族音乐教学试验,开始组织相关教学大纲制定、教材编写。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专业化教师队伍。接下来的工作则是详尽的黎族音乐文化资料整编,黎族音乐田野调查,以及多项专门课题研究。至此,在教材、教师、教学计划完备条件下,面对全国招收学生。笔者认为,四学年、全日制本科设计应是可行的,本省(特别是黎族地区)应该成为招收学生的重点区域。
同时,在现有音乐专业教学中,增设黎族音乐专业研究生班。人数可多可少。其目的在于,这个研究生班的开办是在为黎族音乐师范本科班教学不断提供理论与教学实践经验,使高等师范黎族音乐专业成为一个持续发展的专业。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郭小东,韩伯泉.黎族民间文学概说[M].广州:广东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1984.
[3]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4]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李 芬)
The Implied Value and Course Design of Li Minority Musicfor Music Major in Higher Normal Education
ZHAO Jin-feng1,ZHANG Yi2
(1.School of Arts,Hainan University,Haikou 570228,China;2.Conservatory of Music,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aikou 571158,China)
The culture of Li nationality has a long history,but at present,the related research about the music of Li nationality is still rare.Over the years,some scholars and schools are calling for it,but it has been unable to reach a basic consensus.Therefore,in the article,there are several problems about the music education of Li nationality,and from the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about the music of Li nationality and its curriculum,which leads to advanced normal art education i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music system of Li nationality and its actual operation.In this article,the vocal music and instrumental music of Li nationality,the creation and teaching of Li nationality should possess distinct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outline.This form also provides advanced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a feasible operation model,to set up national music professional,to study,dig,use,promote,inherit and etc.national music culture.
high level normal university;Li music;the set of major;national culture
2014-12-02
1.赵京封,男,汉族,四川阆中人。海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学;2.张艺,女,汉族,贵州贵阳人。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教育、音乐理论、民族音乐学研究。
2013年海南省社科联规划课题“海南黎族民歌‘族域性音乐形态模式’研究”(编号:HNSK(GJ)13-150)成果之一。2015年第1期
J607
A
1009-9743(2015)01-0114-05
10.13803/j.cnki.issn1009-9743.2015.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