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 锋
伴随着移动终端及附载于其上的各类APP的推陈出新,传统的新闻传播路径发生了质的变迁——信源的多维度、传播的交互性、解读的多元化等,进一步解构、颠覆着传统的传播体系,其结果之一是阅读的“碎片化”和“浅显化”日益成为趋势。
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产品,新闻评论同样面临着“碎片化阅读”的冲击。追求完整的宏大叙事落伍了吗?碎片化会成为未来评论写作和阅读的终极落点,成为传受双方都欣然接受的最佳传播范式吗?本文基于新闻评论的特殊性,分析在这种碎片化阅读的趋势面前,其是否能够通过“自我防御”而呈现出独特的反应和变化。
从挤满地铁的手机阅读,到只言片语、浮光掠影的网站浏览,再到散布街头和占据小区电梯的LED大小屏广告……“信息爆炸”使得人们的阅读习惯、方式与过程变得越来越“碎片化”。
碎片化阅读的趋势化偏好,体现在传统媒体的评论板块,其一是指导思想(办报理念)上随大流,趋附于浅阅读和碎片化阅读,“微论”和“点评”比重显著增加;其二是在文本、叙事方式上抛弃传统评论作品的起承转合结构,甚至完整叙事原则,逻辑凌乱而破碎;其三是在观点上只求眼球效应而忽略观点的正确性及论证的充分性,文不对题的“标题党”现象横行。这种趋势化的社会文化现象背后,有着值得剖析的社会学与传播学成因。
1.社会学成因。社会学成因主要是近30年社会转型带来社会文化、国人价值观、心态及行为方式的深刻调整与变迁。其一,价值观多元化导致“权威”的坍塌与重建。一方面人们藐视权威,不再轻易对某一个作者、某一类作品共同“膜拜捧读”,而趋向于按照自己的兴趣和个人体验进行随机性阅读;另一方面,由于资讯的海量性、零碎性和不一致性,人们又急切需要“意见领袖”为自己提供更多易读(“要点化”)、便捷(“快餐式”)的阅读文本,这种文本在很多时候也会表现为碎片化的形式,而不再讲究逻辑的起承转合。其二,“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及社会交往模式的变迁,导致社交行为的碎片化。一方面原有的“单位社会”逐渐瓦解,新的“社区社会”尚在发育,人际交往在空间上变得更为复杂,也更为随机性、不稳定和碎片化,从而带来人们思想的活跃甚至浮躁,让静心阅读变得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由于交通、电讯等基础设施前所未有的发达,人们的社交活动在时间上也高度精确化、日程化,不同社交安排之间的“小块”的“剩余时间”显得比以往更多,为了填补这些零碎的时间,碎片化的浅阅读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2.传播学成因。其一,传播的分众化可能导致信息的碎片化。出于惰性和惯性,人们往往更倾向于以单一通道去接触和了解资讯,而“分众传播”让不同媒介的传者(内容提供商)出于传播效果或曰“眼球效应”、广告效益,对同一条资讯进行多次的切割和包装,以最大程度投合目标受众的阅读兴奋点,从而失去了其信息的完整性和原本性,变得过度简单化及碎片化。其二,新媒体的阅读方式容易造成信息传播与接收的碎片化。比如,浏览网页的过度便捷,使得人们在每一个页面的停留时间大大缩短;又如,人们在地铁、公交车、飞机上阅读智能移动终端上的资讯,由于时间限制,多半也是浅尝辄止。
尽管碎片化阅读的趋势扑面而来,但评论的“碎片化”与评论的“小型化”并不一样。比如,《浙江日报》的《之江新语》《人民日报》的《今日谈》《羊城晚报》的《微音》等栏目中的多数短评,都是结构完整、“具体而微”的评论,其逻辑性和思想性是严密的、有层次的。反之,如网络“段子”、微信和微博“晚安体”之类的碎片化评论,则往往形式上是破碎的,思维上是跳跃的,逻辑上是不完整的。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媒体的传播上还有一种颇有意味的反例,即“长微博”和一些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现象。
1.长微博:一点都不“微”的微博。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微博遽然冲击了原有的大众传播范式。这一兼具“大众”和“小众”特征的传播通道,迎合了“快餐文化”的传播需求。为此,其字数从一开始便被设计在140字以内,使得信息“碎片化”,便于进入日常生活的“边角”时间。
但是,人们很快发现,140字的篇幅满足不了正常的观点表达需求,以致于一些比较严谨的“博主”为完整表达自己的观点,被迫将一段内容分成若干条微博连续发出。需求催生变革,微博字数限制的设计初衷,很快便以一种折中的方式得以修改——长微博应运而生,从而改变了微博不适合讨论严肃话题这一先天缺陷,诸多严肃话题通过长微博引发广泛关注,典型代表如2012年的“方韩论战”。这种颇有反差意味的共存足以证明,完整叙事的传播需求是人类在文明发展中形成的本能,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2.微信公众号:用“轻媒体”承载深阅读。包括微信、微博等在内的移动终端APP,引领了一个方兴未艾的“轻媒体”时代——平台渠道更加轻盈、内容生产和传播越发轻快、话题和内容更显轻松,等等。起初,很多观察者认为微信的出现将加速传统评论的碎片化、肤浅化,直至衰亡。然而,随着微信公众号的出现与成熟,微信在评论叙事上不再是单纯的搞笑化、娱乐化,而是多了几分厚重和理性,并使微信突破了原先所局限的熟人传播网络,进入到类似于分众传播的范畴。人们可以通过“关注”的方式订阅像“法边社”“学习小组”“侠客岛”“晓说”等不同风格的公众号。这些公众号推送的文章中,评论或述评占了很大比重,文章(或音视频)篇幅往往较长,主题也较重大和严肃,与微信给人们最初的印象迥异。
而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看似悖论的嫁接式产品,是由新闻评论这一产品本身的特征决定的。在阐述其内在原因之前,先引述香港报刊的两个现象。一是评论竖排。如香港的《星岛日报》《信报》这两家影响力颇大的报纸,其社评均为竖排,评论和专栏版的文章也常见竖排。至于其他五花八门的香港“政论性”刊物,也多数采用竖排。评论的“慢读”特征鲜明。二是评论化。香港主流报纸的评论专栏中,理论性、学术性很强的长文占了很高比重。在其他板块内容高度快餐化、浅显化的今天,报纸仍坚持对评论的这份“固执”表明,在每天有着超过20份综合性日报激烈竞争的香港,“细嚼慢咽”式的评论依然有着较大的读者市场。
事实上,经验和研究表明,阅读语法复杂的长句,对人的逻辑能力、理解能力均是必要的练习。倡导浅显易懂、强调短句的文本方式,更多是基于读者的“惰性”及媒体传播的功利主义出发点,但是否从终极意义上有益于人类思维的进步,则需要持怀疑态度。笔者认为,阅读的过度“碎化、浅化”,容易导致思想的表层化、论述的虚浮化、逻辑推演的简单化和极端化。脑科学实验得出的一个结论是,“浅尝辄止”的方式,会使大脑在参与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肤浅”。美国埃默里大学英语教授马克·鲍尔莱所著的《最愚蠢的一代》曾冒犯了诸多年轻人,在他看来,互联网的危险在于,它的信息资源过于丰富,人们以为再也不需要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评论的天然属性和本质特征是深阅读,一定条件下的浅阅读只能作为其辅助手段或“副产品”。评论如果一味强调浅阅读,只能让这一文体更快贬值、肤浅化,最后沦为“点评”,而丧失深入分析新闻现象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恰恰是评论在诸多新闻种类中得以保持特色和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拯救宏大叙事、对冲碎片化阅读趋势,是一个严肃的时代命题和媒体使命。
基于新媒体环境的阅读方式的确具有一些天然的短板,但笔者认为,完全可以对其善加引导,予以“化用”,即为评论的深阅读、重思考插上“轻翅膀”。让评论的魅力、感染力、启迪性与科技的魔力、便捷性比翼齐飞,让天性“重思考”的评论在“轻媒体”时代能够继续焕发生命力,从而实现“深”“浅”有度、“深”“浅”结合、“深”“浅”分工,简言之:表述要尽量生动好读(浅),思想要尽量独到深邃(深)。
1.对传播介质而言,深度化与便捷化相结合。阅读时间的碎片化容易导致阅读的浅层化,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的碎片化与阅读的深度化是可以同时并存的,二者一个指向时间或形式,一个则指向观点和内涵。而我们倡导的“传统阅读”之回归,也不应单单指纸质媒体之回归,而是从“浅阅读”“快餐阅读”向“深阅读”“精品阅读”的回归。比如,移动终端功能更强大的电子书签、缓存功能等,便可能为“深阅读”提供更多便捷条件。
2.对文风而言,深度化与易读性、个性化相结合。在阐述深刻的观点时,叙事形式应该深入浅出,让读者在碎片化的阅读环境下能够流畅地读下去,不至于产生阅读障碍而轻易放弃。在个性化方面,正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观点可以严肃,表达方式则应该尽可能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以提高评论的吸引力和传播效果。
3.对观点创见而言,深度化与思想性相结合。评论应体现观点的独创性和启发性,在信息爆炸和新闻同质化的时代,真知灼见是相对稀缺的。碎片化阅读语境下,评论更亟需以思想和观点的独到性吸引读者、“黏住”读者。
4.对文本结构而言,深度化与逻辑性相结合。阅读过程可以碎片化,但评论的逻辑性不能凌乱和破碎,逻辑的力量能够让读者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更流畅地阅读和理解。因此,不管是借助纸质媒体还是新媒体传播,评论写作在逻辑上都不该效尤“段子”的“非逻辑”,甚至“反逻辑”,而更应体现出逻辑的严密性、说服力和魅力。
[1]马克·鲍尔莱因.最愚蠢的一代[M].杨蕾,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
[2]宋广玉.“微时代”阅读不能浅尝辄止[N].南京日报,2013-6-27.
[3]徐锋.党报评论的价值与发展趋向[J].传媒,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