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学生,营造教育新天地

2015-03-18 12:15广西百色市凌云县伶站中心校杨生坚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4期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活动教育

广西百色市凌云县伶站中心校 杨生坚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学校还是原来的学校,教师还是原来的教师,文凭不变,水平有了提高,上课的技巧变了,我们教师把教育变成发现和欣赏的过程,每一个教师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眼睛里充满美丽的风景,每一天也就活得更开心,学生的眼中也不再是恐惧与无助,而变得充满激情和自信,享受成功的喜悦,发挥更大的潜能。课堂上教师最大限度地把时间、空间、学习的自主权和快乐还给学生。

工作中教师尝试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活动,不断更新观念,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学生,用发展的眼光赏识学生,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学生,以友好的方式和学生相处,从而和学生在新课程下一起成长和进步。那么,赏识学生就要处理好以下环节。

一、赏识学生,要有正确的学生观

(一)把学生当做学生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老师对学生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要求,但缺乏考虑学生的要求,教师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机器,而不是看作为一个人。因此,把课堂定位为教师展示才华的舞台,发挥表演艺术的场所,学生只是观众。而今,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首先要将学生看作学生,看作为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培养自己的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学习活动要以学为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教师的强行灌输。只有“把学生当做学生”,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义不容辞地对学生因势利导,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有可能“导”出新课程的成功。学生因“生”而学,因“学”而知。要让学生明白:面对问题要用脑袋去思考,用眼睛去观察,用直觉去感受。成功只在做与不做之间,如不去用心尝试,又怎会看到最美的风景?

(二)把学生当作朋友

在教学活动中,在聆听学生展示和质疑后,适时点拨、总结、激励学生参与,对课堂不爱动的学生,可以采取捆绑式评价,优生和学困生组合,带动学困生参与,结成帮扶对子。教师要敢于打破“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不一定要“学生必须服从教师”,而要坚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把学生当做朋友,意味着要和学生在一起探讨、在一起交流自己的思想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要对学生平等和信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和学生交朋友,以平等的朋友身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之在平等的地位、民主的氛围中自觉自愿地、乐于参与教育过程以及教育活动,形成良性发展。

(三)把学生当做老师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的更新已经是日新月异。教师,已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学生,也不再是“期望的知识接受器”, 由于获取知识的渠道之多,即使在教师所执教的本学科上,也有不少信息——学生已经掌握了,而教师却还毫不知晓,其中有些学生某些方面的知识已超过了部分教师。这没什么关系,“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问题在于:我们教师是否应该虚怀若谷, 心悦诚服地把学生当做老师,向他们学习自己所不知的东西,并以此举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学习的主人?去听听他们的解释,参与他们的讨论,接纳他们的观点。

二、赏识学生,要定位好教师的角色

师道尊严,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凌驾于学生之上的角色只是口耳相传年代的产物,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定位教师的角色呢?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作了入下的尝试。

(一)回归主权,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共同参与、平等互动,教师仅仅是组织者和导演而已。这是一个灵动的、变化的过程,学生的“主权”回归势必打破教师预先设计的,看似有序、缜密,实则机械、呆板的教学流程。为此课堂设计充分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教学活动中采取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个别展示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在其间首先要随时洞察和把握学生的思维情境,及时调整施教导向,并相机给予适宜的指导和帮助。其次要善于创设情境,营造浓郁的求知氛围,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寓教于乐,力求生动活泼,并能敏锐捕捉住学生思维中的瞬间火花。

(二)因势利导,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引导”即带着学生向某着个目标行动。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着重帮助学生制定切实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以先学后教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力争做到:引而不发,导而不露。充分信任学生,并注意到个体与整体的差异,因人施教,点面结合,绝不能一味地“填鸭式”式地灌输,“标签式”的讲解。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归结学生求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肯定学生的思维动机和过程,切不可无视其中虽显稚嫩但蕴含智慧的“火花”,或简单将其“格式化”。引导可以是能力点中方法的点拨和思维激发,也可以是在知识点的探讨中发掘出育人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辨识能力的陶冶。它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也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望难却步,畏葸欲退时,教师不是板着面孔训斥或生硬地逼着走,而是点燃他内在的精神之火。让学生明白:他们身上有无穷的潜力等待自己来开发,不要与别人去攀比,更不要在意别人的评价,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轻言放弃,相信自己,抓住机会,一切皆有可能!

(三)屈身下顾,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随时洞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容忍并尊重学生的质疑,乐于倾听学生的“不和谐的脉搏跳动”,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共同探求获得最恰切的答案,并能适时地给予学生知识上的点拨和学法上的指导。

总之,要改变授受式的传统教学,我们必须赏识学生、发现学生,把学生真正地当“学生”,定位好教师的角色,用一种全新的学生观来支撑我们的学校教育。只有确立全新的学生观,我们才能全身心地去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为有悠久人文文化历史的中华民族培养出一批批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人。

猜你喜欢
新课程教学活动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题解教育『三问』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