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椒江区审计局 应建永
物业专项维修资金也被称为物业的“养老金”和“保命钱”。由于我国物业管理制度兴起较晚,与之配套的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制度也发展缓慢,相关方面的法律理论研究少,论著也不多。随着我国住房体制改革的深入,房地产经纪逐步发展,商品房住宅大量兴建,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制度越来越受到关注,但由于维修资金涉及方方面面、金额巨大且管理环节多,在具体时间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
我国的物业维修资金经历了自主协调管理阶段、政府介入阶段、政府行政强制措施阶段。1996年前,物业维修资金主要模式为:归集由全体业主或业主委员会协商、约定进行。政府没有强制要求也未直接介入维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1997年至2000年底,政府对维修资金的归集、管理与使用做出了明确规定,但未采取行政强制措施;2001年之后,政府采用行政强制措施,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性文件,特别《住宅物业维修资金专项管理办法》等施行后,住宅物业维修资金正式建立。
我国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以及人口的急剧膨胀,导致房产住宅的供求紧张,特别是我国政府大力制约别墅、排屋房屋,大量中高层建筑成为我国物业的主流,高密度性的居住状况决定了业主只能拥有专有独立房屋权利,对于公共设施却是共同拥有所有权。物业维修资金对加强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护基金的管理,维护房屋产权人和使用人的合法权益,保障住宅正常的维修、使用,建立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物业管理体制以及维护社会的稳定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大量资金沉淀于银行,尚未有效发挥维修资金的保障功能。根据审计部门对浙江省某区物业维修资金管理审计显示,该区物业维修资金3.47亿元,但从该区建立维修资金起,用于业主住宅维修方面的支出合计仅为350万元,仅占资金归集总额的1%。大量资金闲置“维而不修”,形成了巨大的浪费,
部分老小区使用年限已久,房屋的修缮需求日趋凸显,经走访了解,多数房改房维修资金的缴存者确有修缮维护的需求,但因对物业维修资金不知晓而未能动用该项资金。伴随物业维修资金的结余规模不断增长,物业维修资金也深陷“沉睡”的窘境,和物业维修资金收缴的初衷南辕北辙。
从《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再到《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有关维修资金使用范围的规定都较为原则化,仅做了指引性的规定,而现实是每类共用部位、共用设施包含的种类繁多、设计不同,造成业主无法判断、难以形成动用资金的决议。再如《办法》原则上规定了维修资金余额不足30%时,应及时续交,但经审计了解,“续交难”问题进一步凸显,并且已成为全国各征收物业维修资金地区的共性问题。
住宅物业维修资金量大面广,工作任务重。虽然规定可以委托业主自行管理,但目前几乎都由物业主管部门进行管理,没有固定的办事机构,人员大都为兼职,缺乏专业人员,存在较大资金风险。同时,《住宅物业维修资金专项管理办法》未规定对物业维修资金管理部门管理费的计提,而由各地自行出台制度进行计提。
住宅物业维修资金使用通常由业委会提出,由物业公司具体负责,经审计延伸调查发现,该资金的使用大部分都是白条子入帐,或不建账,对住户也不实行告知,易引起社会不稳定。
由于维修资金属于储备性资金,对资金的安全性有相当高的要求。鉴于目前该资金釆用的是由政府代收代管的模式。政府作为委托人,首先考虑的是安全性,只能将专项维修资金存入银行仅以活期存款计利息,变相地侵害了资金所有权人的利益。
国家应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对物业维修资金设立的目的,使用的程序等进行细致到位的宣传介绍,从而让物业维修资金摆脱“沉睡困境”。
房屋需“补漏”,制度更需“补漏”。相关部门应该不断完善物业维修资金的相关制度,制定出台具体的细则,如“续交办法”、“管理费提取和使用细则”等,让健全的制度为维修资金的有效运转“保驾护航”。
探索实行资金专户银行公开招投标,或纳入政府“资金池”,由政府统一与银行协商利率等增值途径;按房屋新旧程度,按年份合理确定存储期限,适当增加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采取购买国债或其他政策许可的投资渠道,最大限度的达到资金保值增值效果。
[1]黄婷.对物业维修资金管理工作中政府角色定位的探讨[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9年09期
[2]梁柱.对物业基金管理新模式的探讨[J].中国物业管理,2005年第3期
[3]宿辉.我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建筑经济,2009年第7期
[4]郑淑芳.浅析住宅维修基金的管理模式[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