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商银行呼和浩特分行 佘松涛
“产业链金融”是银行针对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对产业链上的大型企业、核心企业以及聚集的小微企业提供相关的经融服务,提高资金的运行效率和产业链自身的不断升值,是为了应对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国家鼓励金融机构不断的创新发展的策略。小微企业占据我国企业数量的95%,产值达到惊人的60%,税收占43%,小微企业是产业链活动中的关键一环,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作用。根据国内外的经济形势,企业纷纷出现融资困境,大型企业占据了金融市场的大部分资源,小微企业本来就在金融市场中处于劣势地位,经济阵痛更加局了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
产业链金融发展方兴未艾,产业规模和客户群体日益壮大,产品服务趋向多元化发展。但是,随着产业链金融模式的快速发展,暴露出了相当多的问题,小微企业的特点导致了搜集信息的困难,由于小微企业数量巨大,信息更新不及时,银行在搜集、调查、分析企业产业链的整体情况存在相当大的困难,未能充分的发挥产业链模式下的信息搜集优势;缺乏完整的产业链风险管理制度导致产业链上下缺少风险识别与评估办法和有效地信任,导致企业之间、企业和银行之间的效率低下,增加了信用风险和运营风险;金融机构之间服务雷同,缺乏有效的变通,不同银行在业务模式、产品种类、服务方式和产业链定位存在重复的现象,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成本的增加,银行之间同质化竞争严重。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发布《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报告:中国现状及亚洲实践》指出,我国产业链金融的整体发展,可以有效地解决小微企业融资的“搜集信息难、控制风险难、控制成本难”,推动小微业务的有效发展。
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建立起覆盖全国的交易信息监督体系,产业链无非是围绕核心企业、将制造商、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和客户组成一个整体,搭建起覆盖产业链环节的信息管理系统。针对不同的环节将信息主动搜集上来,增强信息的有效性、真实性;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更加速度的掌握信息,建立产业链动态信息监控,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金融业务;实现企业需求与银行业务之间的无缝对接,并且有效避免小微企业中的信用不良问题,促进小微企业金融业务的良性发展。
针对制造业,依托银行的模式化的经营手段和终端小微企业的支持,开展“总对总”按揭贷款业务。,以银行的强大信誉作为保证,由银行牵头与制造商签订协议,整合制造业内的采购、生产、销售企业和个人,让其享受在全国的范围内购买制造商产品的贷款业务,为分销商和零售商提供应收账款、租赁账款、银行承兑、流动资金、终端客户按揭等一条龙的金融服务,降低小微业务的资金压力,使产品可以快速的流动起来,源源不断的创造价值。作为产业链金融下的小微业务的发展通过制造企业与相关供销企业的共同信用绑定来实现对金融风险的防控,在产业链贸易融资的基础上对小微企业提供科学、有效地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确保产业链金融下企业间、企业和银行间关系的良性发展。
为了保证小微企业的资金流动,将资金有效地注入处于弱势地位的核心企业上下游的相关企业,解决产业链的资金失衡问题,采用“M+1+N”模式,以核心企业为媒介,针对产业链上不同的客户群的金融需求,将供应、制造、销售等环节组合起来,选择适合客户需求的发展方式。利用核心企业的信用优势,将其上下游的企业与其绑定,解决困扰小微企业的预付款问题,核心企业、上游企业可以和银行签署三方协议,给予核心企业应予的信用额度,核心企业如需付款给上游企业,通过银行开具商业承兑汇票,到期后再付款。双方的资金压力都得到有效地释放;激活企业存货,加快货物流动,核心企业、下游企业和银行签署协议,在核心企业不愿下游企业赊购的情况下,银行作为中间人,银行将货款支付给核心企业,接到货款后的企业发货到银行的指定地点,由下游出货并不断支付货款。这样既可以释放小微企业的资金压力,又能促进企业间的货物流动,让产业链自身价值不断提升。
[1]王庆妮.产业链金融优势探析—中小企业融资新思路[J].现代经济信息,2010(20):141、143
[2]吕东.产业链金融:小微企业融资新模式[N].证券日报,2013-04-09
[3]涂雨晨.产业链金融工程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应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6):127-129
[4]周小云.产业链金融-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