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沈峰
出版社是社会文化产业,主要产品就是出版物。出版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获取所需知识的重要途径,并通过向公众发行传播,对和谐社会的建立、社会主义的建设起到引导和启发、促进作用。我们不能因为经济效益而不顾政治需求,不能因为某个产品的市场需求而放弃社会的职责,不能见利忘义。同时,作为出版社,出版图书是以盈利为目的,能否可持续发展,能否做大做强,能否生存完全依赖图书的盈利。
销售回款在出版社管理中的紧迫性越来越突出。能否顺利、按时收回货款,决定着出版社的利益能否真正地实现,因此,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实现收入,成为目前出版社销售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在市场管理欠缺的环境下,出版社的回款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并不完全取决于出版社自身,关键在于分销商能否积极、有效的配合。
现实中,大多数分销商的资金并不总是处于充余状态,更为重要的是,有的分销商道德信用日趋恶化,甚至以欠款、赖账为荣。在这种情况下,出版社为了避免由于回款不力而陷入被动经营的怪圈,就必须加强回款工作的管理。
销售码洋是出版社统计的一项指标,即出版物定价乘以销售册数。大部分出版社以某个时间销售码洋达到或增长多少为目标,而这种以销售码洋为业绩的计算方式很不符合实际,主要原因是不同种类出版物发货折扣不同。有的精装书籍定价较高,成本较低,发货折扣也较低;有的书籍定价偏低,成本偏高,发货折扣相应较高。回款是以发货实洋为基础,减去退货实洋,是出版社的收入。由此可见,销售码洋与销售实洋存在很大差异,只有销售实洋增加了,才是出版社实实在在的收入。
出版社盲目追求宣传效应,试图通过扩大知名度增加销售业绩,未将销售回款与任务挂钩。出版社内部管理只重视销售业绩,往往强调谁的客户谁负责,销售与财务部门扯皮推诿的现象严重,财务部门容易忽视自己的收款监督职责,既不与销售部门对账,也不与分销商核对库存,听任账龄老化,甚至分销商长期不付款没有合理解释,发行部门仍然发货不断,极大增加了销售退货及发生坏账的可能性。
分销商信用状况决定了出版社回款率。据不完全统计,每家出版社都有分销商欠账不还、赖账、大量进货后又退旧换新的问题。信用不佳的分销商给出版社造成的年度损失很大,归根结底,是没有建立分销商的信用机制。例如某期刊社,连续多年按期给分销商发货,却不知其财务状态已逐步恶化,后来由于一段时间没有收到该单位回款,才得知该单位早已破产,使期刊社遭受了很大损失,这显然是商业信用管理不健全而导致的问题。
从主观原因分析,出版社业务管理流程简单,多数采取“业务员→区域经理→营销总经理”垂直管理体系,缺乏必要监督机制,面临较大销售指标压力时,屈从销售任务忽视回款;合同管理不规范,或者根本就没有合同,产生争议缺乏有效凭据;物流配送管理欠缺,发货没有回告,也没有分销商签收程序,或者仅有对方普通员工的签收,没有加盖公章,致使收款的法律凭据欠缺;出版社与分销商之间缺乏定期对账机制,任凭分销商随意报数,出版社不掌握分销商的产品实际存货数量;内控机制存在漏洞,内贼转移货款或者私下减少单位收益。
坏账风险是流程不规范,内控机制存在漏洞造成的,因此,无论是发生一种现象,还是多种现象,出版社的管理者都应该引起高度警惕,及时调查情况、分析原因,尽量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建立分销商信用管理制度刻不容缓。出版社应该通过多种渠道掌握所选择的分销商资信情况,建立分销商资信档案,对欠款不还的分销商列入黑名单,前款不付不再发新货。确定不同分销商的信用额度,寄销条件、寄销期限、收款策略、现金折扣等。设置分析、评价和监控分销商信用风险动态职能,评审信用限额,寄销规模和应收款项警戒线,规范寄销管理,从源头控制回款风险。将财务对回款的管理重点放到货款到期日之前,以账龄管理为核心,建立账款报告档案。
通过对分销商的存货量统计,控制对其发货频率。原则上第一批货款没有收回就不能发第二批货,或者确定一定额度,超出额度不再发货。杜绝不断发货而货款未回,或者只有极少量的回款现象。当面临新建分销商时,不仅要关注发货频率,还应该关注发货量,当遇到新建分销商两次订货之间,后一次要货量高于前一次很多时,发货一定要慎之又慎,往往回款风险源于后一次的订货。建立现代物流信息数据库,实现分销商之间就近调货。
明确回款责任、确定回款指标,这在出版业内已经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但还不够。出版社应将需要催收的款项分解为正常欠款和不正常欠款,在管理中明确重点催收内容、落实到人。目标的落实不等于账款的回收,在分配激励机制配合的同时,还应该提高销售人员催款技巧,培训各种催款技能,定期在发行部门进行经验交流;对于的确是由于一时资金周转不开的分销商,在催款时应要求对方承诺回款的确切日期,并相应减少供货、或者停止供货;对于付款拖泥带水的分销商,应采取经常性的上门催收、电话催收,对于赖账不还的,应要求与分销商核对账目,并在相关单据上签字盖章,做到保留书面凭据。
财务介入催款实际属于内控机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有两个有利条件,一是催款面对的往往是分销商的财务人员,在专业方面有共同语言,分销商无法搪塞;二是财务人员专职来收款,他不存在下一批是否继续订货的顾忌。国际上惯用的账款收取一般都是财务人员的职责,哪一个分销商资信欠佳,或者赖账不还,财务人员有权停止发货,销售人员只管发货,不存在回款的职责。我们现阶段可能还做不到这一点,但财务介入催款或与销售人员联合催款并不存在问题,也是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出版社的销售管理中,销售人员转移货款和私自降价收取回扣的事时有发生,它反映管理机制的欠缺。防范内部腐败的有效方法首先是人才的录用,一个销售人员品行不良,他的能力越强,对回款的危害可能就越大,因此,聘用销售人员品行当先。其次建立财、物、事分人管理,上下游相互制衡的内控机制,避免将人、财、物、事等各种大权集于一身,从制度上降低风险。对营销过程进行全方位监控,坚决杜绝只管销售结果不管销售过程的“黑箱”式管理方式。在销售信息反馈方面,不能单纯依靠销售人员反馈的信息对其进行管理,管理人员必须亲自掌握第一手的信息,对销售人员提供的信息进行甄别,对各个目标市场的销售状况进行巡视、检查,做到防微杜渐。
总之,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出版单位正在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唯有尽快掌握市场经济的规律,提升销售回款的管理水平,切实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出版社才能在新的历史环境下,获得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1]张斌,刘鹏.构建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框架的思考[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年第5期
[2]王杰.企业资金安全风险防范的对策[N].财会信报.2011年
[3]邹红民.刍议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J].科技资讯,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