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开放大学 张建伟
对企业来说,资金就像人体血管里的“血液”,维系着企业的生存。血液顺畅流动,关系着人的健康和生命延续。企业内部资金周转的顺畅、有效,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对资金进行资金管理是集团公司工作重点之一,随着集团公司的不断发展,资金的管理问题愈加突出。如何解决资金管理出现的问题已成为集团公司迫切解决的问题。
资金管理使管理者把分子公司的印鉴、账户、各种票据等都集中起来管理,由一个内部控制银行来负责资金的合理安排,把资金管理变成了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资金统一运行,资金规模效益就会变大,集团在银行的信誉也得到提升,开户和贷款都带来了方便。
同一企业的账户须在同一家银行开设,领导者对资金直接监督和控制,使资金的流动性和支付风险降低,也避免了财务信息作假。
集团公司的经济效益主要靠管理与经营,管理与经营不得当,资金就会流失,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保证集团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并且集团要不断开发出新产品和新项目,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发挥出最大作用,资金营运效益就能得到提升。
伴随集团公司成员的增加,公司经营规模扩大,组织结构、产权结构日趋复杂,为满足各分子公司日常经营和投资需要,由于资金不能得到充分归集,出现了分子公司多头与银行联系的现象,各分子公司为了短期资金需要盲目融资,使集团公司的长期利益受到损害。
1、全面预算体系不健全
集团公司在组织体系方面设置不健全,没有专门的预算管理委员会,缺乏强有力的预算管理牵头部门和协调机构,各个部门配合协调程度严重不足,存在责任不明晰、相互推诿的现象,不能形成有力的预算管理体系。同时,财务和业务部门的配合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资本性预算和损益性预算以及资金预算的细度明显不足,没有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使得管理工作无法落实到细处存在很多管控死角。
2、预算编制不够科学
在编制程序方面,总部确定预算时较少考虑分子公司上报的预算,调整幅度相对较小,不进行整体调整。在编制依据方面,有些指标确定不科学。分子公司领导为了能够确保预算任务切实履行,另有一套下发本公司执行的预算,多是为完成指标不考虑实际情况制定的预算。这必然存在财务信息失真的隐患和风险。在编制方法上,只采用传统的预算方法,降低了预算科学性和适用性。
3、预算控制和调整不够严格
管理层关注的只是业务实际需要,不对预算严格控制,不按照预算制定的指标严格执行,不建立起集成的系统管控体系,预算的权威性受到质疑。制定预算指标时的指标粗放,预算成了摆设。预算调整也没有严格按照规程来操作,没有严格指标和制度进行考核,各分子公司为了业务处理便捷,舍去调整上报批复的复杂程序,人为调节平衡。同时也存在管理上漏洞,经营管理不严密。
资金的监控是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控制,对资金合规、合法性进行控制、评价。监控手段是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提高的重要手段,但集团公司在这方面的重视不高。
1、没有形成科学的资金监控和评价体系
集团公司在财务、审计及各业务部门的配合、协调不完善,彼此监控标准和方式不统一,而且在出现争议时没有相关最高决策机构进行决策,造成一些问题不能解决,成为历史问题。
2、财务功能弱化
财务部门在资金监控中主要是进行事中监控,很少参与事前监控和事后的分析与评价。即使在事中监控,由于各部门协调性差,信息不能及时的沟通,财务部门很难全面了解业务真实情况,对资金使用情况及工程进度难以严密监督,难以全面堵住资金使用中漏洞和浪费。同时,没有建立起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价体系,不能对资金使用效果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导致公司资金预算数据不准确、不真实,没有预算管理体系提供的基础数据支持,资金预算变成空谈,数据无实际意义及价值。
集团公司要立足于长远发展,在制定短、中、长期战略同时,要制定对应的服从整体战略需要的资金管理战略。必须考虑集团在未来的发展战略中是否有并购需要;是否有项目投资、业务发展等需要。资金管理要最终实现增加经营、投资、筹资规模的规划,确保集团公司的所有分子公司实现资金平衡,从战略角度突出了资金管理的重要意义。要研究资金在不同分子公司、不同的产品和项目等的配置战略,推动集团的整体战略得以实现。
1、建立预算决策机构-预算管理委员会
预算管理委员会是董事会下属的最高预算决策机构,该机构是组织领导企业预算管理的最高权力机构,受董事会直接领导,由企业董事长或者经理担任主任委员。
2、建立预算管理职能机构-预算管理小组
预算管理小组是分子公司设立的常设预算管理职能机构,处理日常与预算有关的事务。预算委员会接到企业的全面性生产经营计划即预算方案后由预算管理小组具体负责预算的汇总编制,并处理日常事务。这样使部门满意又能形成最优预算执行结果,预算的执行控制、差异分析、业绩考核等环节,也达到了整体协调一致。
3、集团公司要加强预算编制和审批控制
预算编制是预算控制的首要环节,各类预算编制要符合要求。如:预算编制要编制经营、投资、筹资预算等方面的要求。预算审批是预算控制的关键环节。集团公司的预算委员会在对预算方案进行审批时,要坚持预算目标服从集团公司发展战略;预算编制的方法符合企业实际业务情况;预算编制要全面等原则。
4、集团公司预算执行以及调整的控制
在进行预算执行时预算指标应按部门进行分解,按时间进行分解,在进行预算调整时要严格规定调整预算的条件、程序。预算分析与考核目的是预算计划有效的执行,预算执行过程也是预算分析、考核的过程。集团公司应建立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制度,定期进行预算执行情况分析。集团预算管理委员会及预算执行单位要客观的分析预算差异产生原因,提出解决措施,最终提交高层决策机构进行研究。
1、优化集团公司资金监控体系
首先从对公司治理构成重大影响的董事会和经理层面进行优化,从管理组织体系上下功夫,从根本解决企业资金监控薄弱问题。公司治理组织结构的合理及有效可以确保企业决策有效性、权威性、科学性。要完善董事会制度,规定董事会对资金监控的相应职权。董事会应定期召开股东会,将一些重要的资金管理和监控事项报请股东会决议、审批。为了有效的进行资金监控活动,经理层应设置总会计师或财务副总岗位,主要负责财务管理和资金监管的日常事务处理,对总经理负责。其次建立健全集团专业监控机构。建立一整套的资金监控体系,进行统一管理。资金监控机构要符合国家规章制度的要求,充分发挥监控功能,改善企业控制,规避风险的机构功效。同时审计部门应向“制度基础审计”及“风险导向审计”靠拢。
2、优化集团企业资金监控方式
集团公司应通过事先预算、事中监控、事后分析的方法,实现总部对分子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管理,在财务层面上,主要是对资金使用的监管,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其次健全集团公司资金监控制度体系。资金监控制度本身属于一个体系,具有层次性,考虑集团总部、分子公司以及公司的各部门之间的不同层次,根据不同层面的需要制定资金监控制度,资金监控制度要为资金监管提供行为准则,对工作流程规范化管理,减少监管工作冲突,为分子公司相互间的协调奠定了一定基础。
3、优化集团公司资金监控维度
管理层要重视日常监督和专项资金的监督。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共同构成整个资金监控体系,是一个组织完善的系统,这两个维度存在依赖性、平衡性。一旦平衡破坏,就会出现管理漏洞,增加企业经营风险。所以管理层要一并进行维护,加强日常监督活动时主要对日常活动中涉及的资金业务执行证据的监控;专项监督主要对特定事件的有效性直接进行评估。
资金管理能够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使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本文主要分析了集团公司资金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合理的集团公司资金管理解决对策。使企业获得了经济效益,确保资金运转规范化,对集团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