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工科院校基于导师制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015-03-18 23:44□沈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21期
关键词:导师制学业导师

□沈 丹

伴随我国工程教育的推进,地方工科院校逐步承担着培养基层生产和服务所需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职责,作为本地区的一个重要的文化载体,直接为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服务。但地方工科院校职业教育倾斜明显,可能会偏重知识灌输与技能训练,忽视心灵教化与人格培养。因此,专业从事职业教育的导师是地方工科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如何在职业教育中加强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尽可能发挥职业教育的导师指导动力,已经逐步成为加强地方工科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所在。

一、学业导师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涵

学业导师制是在大学教育中实施和完善学分制的一种“导和学”制度。教师作为导师密切关注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教育过程,实现学生的个体培养,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当代大学生将是未来中国社会各行业的基石,尤其是在科学技术研究与创新、文化发展、管理等各个层面将发挥极其重要作用,他们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价值观趋于成型,但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也是未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群体。大学生的价值观状况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对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学业导师制下,导师在进行职业教育时,可以不断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二、地方工科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分析

(一)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偏重理论教育。传统教学中,地方工科院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依托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授课时间一般为低年级,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灌输偏重理论化,不易理解,教师容易忽视与现实生活的衔接;在大学生进入高年级时,无相应政治理论课程,学生缺乏价值观的相关教育,容易产生偏失。

(二)专业授课教学偏重职业化教育。专业课授课时间在高年级,授课教师偏重职业化教育,倾向知识灌输与技能训练,容易忽视心灵教化与人格培养。

(三)辅导员或班主任的思想政治教育偏重大众化。辅导员或班主任所带班级众多,日常事务繁忙,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往往以开大会的形式,偏重大众化教育,容易忽视学生价值观的单独教育。而现在大学生面对当代社会多元文化的碰撞以及多元价值观的冲突,仅凭低年级课堂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简单灌输、高年级课堂上偏重的职业教育、辅导员或班主任的大众化简单教育,他们很可能会不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现实生活且引导生活的本质。这样可能使大学生脱离实际,未能将自身的实际生活与价值观联系起来,从而无法及时帮助大学生解决现实的价值观困惑。总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须加强对大学生全程教育及其实际生活中的指导作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际应用性,急切需要展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三、学业导师制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推进学业导师制教育,能够充分利用导师所拥有的教学、实践优势,把以课堂传授专业知识为主要形式的职业教育与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根据导师大学四年的指导,不断地提升和整合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进而实现为地区的快速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保障。

(一)全员学业导师制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补充。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来源于实际生活,所以它的生命力在于勇于实践,参与面越广,参与度越深,践行价值观的基础就越坚固。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时,导师可坚持教育和实践,一方面用教育促进实践,另一方面以实践来推动教育。学院实行学业导师制四年来,每位导师都有大一至大四十几名不等的学生,学院导师在实验实践、教育教学中积极推动对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特别是导师中有很多党员同志在弘扬核心价值观上见诸行动,作出了表率,带头保持良好的师德,带头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二)导师全过程融入学生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障。大学生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在遇到困惑或疑虑时,需要有人帮助释疑解惑。如有些大学生没有学习目标或学习目标模糊、专业思想不稳定、考试舞弊等等,除了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外,学业导师更要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全过程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方面,使得大学生从进入大学开始树立起清晰的学习目标、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面积极的价值观,时刻关注大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指导;同时,大学生一入校就加入导师的科研训练,与高年级同学一并加入导师的实践实验中去,及早了解自己的专业,待进入高年级时,可有兴趣的展开科研,撰写论文与专利,取得科研成果,在导师制实践中,不断以实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导师在进行职业教育时,不断推动教学改革,优化提升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课堂引起同学们思想上、心理上、行为上、专业上、学习上的共鸣,切实感受到授课内容与他们的贴近,就此,导师实现了高效率授课,让大学生从理论上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能从情感和心灵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强烈认同。

(三)导师参与校园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组成。校园文化帮助大学生提升文化素养和文化思维,认清先进文化和先进方向,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很重要,导师参与校园文化,一方面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另一方面,要切合实际将核心价值教育有机地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推动大学生在活动中形成高尚的思想境界。依托校园各类文化活动,导师可鼓励和指导学生参与各类活动,如与环境专业相关的全国高校环保科技创意设计大赛、全国环保科普创意大赛、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省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各类比赛,不断开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

(四)导师引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补充。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不可少的实践活动。导师应大力推动大学生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如环境专业通过围绕专业实习、深入的环保调研、细致的环保政策宣传、与科研项目相结合的社会实践等主题,使学生能够深入地了解理论和实践的区别,同时,将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推动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结语

总之,学业导师制下,导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职业教育中是从现实角度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和导向性,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大学生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主动认可、感悟、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性和先进性,提高认同感和接受度,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实践和实效性。盐城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年来的学业导师制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具有高尚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优秀环保人才。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董秀娜.大学生学业导师制实施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 教育探索,2013

[3]尉建文,陆凝峰.默会知识与本科生导师制——基于大学生成长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12

[4]何齐宗,蔡连玉. 本科生导师制:形式主义与思想共识[J].高等教育研究,2012

[5]刘立恒,林华.发挥本科生导师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教育教学论坛,2015

[6]任洪艳,王中华等.环境工程专业实行本科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J].大众科技,2010

猜你喜欢
导师制学业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艰苦的学业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V eraW an g
导师榜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爱情导师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