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敏
河南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 漯河 462000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周围血管、神经病变发展的共同结果。溃疡控制或护理不当者可累及皮肤、皮下组织、肌肉、骨骼等。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2011 -03—2014 -07 间,我们对30例糖尿病足患者在清创换药、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精心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患者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5~79岁,平均54.27岁。糖尿病病程4~22 a。致病原因:烫伤12例,外伤15例,不明原因3例。入院时的空腹血糖10.42~20.58 mmol/L,足溃疡面积2.0~7.0 cm。足趾溃疡18例,足背部溃疡6例,足跟部溃疡5例,足踝部溃疡1例。按Wagner 分级标准,Ⅰ级(浅表溃疡、无感染)12例,Ⅱ级(较深溃疡但无脓肿形成及骨感染)14例,Ⅲ级(深部溃疡,伴骨组织病变或脓肿)4例。入院后均应用胰岛素或降糖药物并控制饮食将空腹及餐后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根据具体情况清创,换药,溃疡面做细菌培养+药敏,选用敏感抗生素,同时辅助活血、化瘀和营养神经药物等综合治疗。
1.2 护理方法
1.2.1 基础护理 做好溃疡创面的清创换药工作,对感染部位进行严格消毒。遵医嘱先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用胰岛素6 万U,生理盐水稀释至4 mL 后,加庆大霉素8 万U 滴于创面上,敷以无菌纱布,或用山莨菪碱加胰岛素加抗生素局部湿敷[2]。严格无菌及规范操作,观察患处皮肤的颜色、温度、湿度,有无分泌物及其颜色、皮损面积、血管搏动、感觉等。若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置。
1.2.2 心理护理 糖尿病足患者病程较长,年龄较大,基础病变多,对疾病缺乏必要了解,常担心疾病造成残疾,易出现不同程度恐惧、焦躁等不良情绪,引起失眠、血糖波动,不利于治疗和预后[3]。护士应积极主动和患者及家属沟通,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真实想法,分析产生不良心理的诱因,并针对性做好解释工作。鼓励家属共同参与护理,消除患者各种不良情绪,使其保持愉悦的心情。每次换药时,将患肢创面好转的信息传达给患者,鼓励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1.2.3 健康指导 医生、护理人员及营养师集中对患者及家属授课,发放相关视频、纸质等宣传资料,宣传有关健康知识。向患者讲解血糖波动对糖尿病足的影响及合理配制膳食、适当运动及充分休息对预防及控制病情的重要性。日常生活中注意劳逸结合,不可过度卧床或长时间站立,减少对患病部位压迫。取暖时避免使用热水袋,热水壶等,防治烫伤。洗脚水温度不宜≥37°,泡脚时间<15 min。注意运动安全,避免足部外伤。应选择尺寸合适、鞋尖宽大透气性好的鞋和宽松适宜的棉袜。保持鞋垫平整,防止出现皱褶及各种异物。正确修剪趾甲,防止修剪不当而损伤甲沟皮肤导致感染。如有皮肤颜色、温度改变,感觉异常,趾甲变形等,要及时就诊,避免贻误病情。倡导建立与患者家庭、单位、社区等共同监督机制,促进患者改变膳食不合理、缺乏科学运动等不健康行为,最终达到防止糖尿病足发展、促进康复的目的。
1.3 疗效判断 治愈:溃疡面结痂脱落,愈合良好,肤色正常或有少量色素沉着,感觉恢复正常。好转:溃疡面积较前明显缩小,分泌物减少,溃疡边缘有新鲜的肉芽组织生长,异常感觉明显改善。无效:治疗前后溃疡无变化甚至扩大,异常感觉无改善。
本组患者均获6个月的随访,其中痊愈26例(86.67%)例,好转4例(13.33%)。未出现行截肢手术病例,护理满意度100%。
血糖控制不良和反复小损伤是糖尿病足并致截肢的常见诱因[4]。我们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从心理、技术到家庭,社会全方位护理,应用多种形式加强糖尿病足卫生宣教。做好血糖控制平稳目标,合理调节饮食、运动、生活,保持足清洁卫生,加强防护意识,避免足部损伤。并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情绪乐观,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等,对缩短溃疡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具有有重要意义。
[1]史国珍. 糖尿病足的内科治疗[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4):492 -494.
[2]刘宝芹. 10例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J]. 医学信息旬刊,2009,23(8):176 -177.
[3]许樟荣.糖尿病足部的防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4):485 -487.
[4]范丽风.我国糖尿病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5):55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