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汶川中学校 刘 锐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将自然风光等地方语文课程资源进行了突出强调:“各地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特别是人的资源因素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因素。”由此可见,加强地方课程资源建设,对于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尤为重要。
“语文课程资源”,是有利于语文教学的课程资源。显然,从字面上看,只要将“课程资源”这个概念搞清楚,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也就不言自明了。但对于课程资源的界定,历来见仁见智。如吴刚平认为“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范兆雄则称:“课程资源是指供给课程活动,满足课程活动的一切。”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课程资源是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的总和。根据这一界定,语文课程资源即是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和语文课外学习资源的总和;地方语文课程资源即是地方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和地方语文课外学习资源的总和。
笔者自2012年在汶川任教以来,先后走访了汶川县区的多个中小学和乡镇,在走访调查中发现,许多语文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淡薄,日常教学仅以中高考为宗旨;截止2012年末,汶川县仍就没有一套完整的属于本地文化的校本教材。由此推知,汶川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状况令人担忧。据悉,为贯彻四川省委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决定和汶川县委、县政府“科教汶川”的战略决策及关于“教育文化部门要编写简易藏羌文化教材的需要,汶川县教育局于2012年4月27日组织召开了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补充教材审定会,旨在编写一部属于汶川县自己的课程改革校本教材。所以可见汶川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才刚刚起步。
汶川位于四川盆地西北缘,境内主要河流有岷江及其支流杂谷脑河、草坡河、寿江。县区内生物资源丰富,植物种类达4000余种。另外,汶川还是国家无公害蔬菜建设基地和水干果生产建设基地。
横垮岷江的红军桥、以竹为绳的索桥、铁索木板吊桥等无一处没有留下红军的足迹;除此之外,汶川的大型浮雕墙、团结柱,红军桥的红军门,汶川萝卜寨民俗村的寨名由来,以及汶川大禹雕塑广场等都时时散发着深厚的历史人文气息。
自称为“尔玛”的羌族,是一个没有本民族文字,但有自已语言的民族。长久以来,羌文化靠口口相传而续。县区内的萝卜寨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黄泥羌寨,这里处处充满了原始淳朴的羌族风情。同时,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我省的第二大藏区,汶川是阿坝州的南大门,也蕴藏着丰富的藏族文化资源,历史久远的嘉绒藏戏就是典型代表。
提起汶川,国人乃至世界人民首先反应在脑子里的是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左右所发生的里氏8.0级大地震。此次地震对汶川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随后,掀起了全国支援灾区建设的高潮,使汶川社会、物质、精神等工作在较短时间内恢复重建。
授课时间:隔周两课时,共十周。
设置说明:立足地方本土文化自身的优势进行思考,围绕四大文化专题(自然资源文化、红色文化、羌藏特色文化、地震灾后重建文化)的内容,依据各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其发展任务来进行三大学段(小学、初中、高中)独立课程的设计。每个专题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各个专题的内部又有各年级学习深度的差异,且各学段内的各年级相互联系、螺旋上升。为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综合性以及学科性,设置出以语文学科为主的综合性课程。
一是自然资源文化针对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学生身体发育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注意新鲜、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将种类繁多且形象可感的自然资源放置在小学阶段进行直观性教学。课程形式主要为以群体性的实地学习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在活动中多看、多听、多说和多写。
二是历史资源文化针对初中生。进入中学,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一时期,初中生从依赖成人指定规范生活的孩子变成一个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的少年。因而此阶段是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思想和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时期,而汶川深厚的历史人文资源对学生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培养将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三是地域风俗文化针对高中生。经过初中阶段生理及心理上的巨变,高中生的生理及心理均趋于成熟和稳定。此时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的羌藏文化就成为了宝贵的课程资源。教师可充分利用县区内的羌族刺绣织布雕、西羌文化街、羌城景观群以及会羌绣羌语的学生家长等资源,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四是灾后重建文化针对汶川全体中小学生。对汶川学子而言,此类教材是充满悲情与激情、热血与眼泪的,是厚重而不可忘却的。汶川全体中小学生可以定期去参观5.12地震博物馆,去沐浴那震荡人心的一幕幕场景,感恩那一颗颗无私关爱的心;诚心于每年的5.12纪念日;欣赏学习以及创作有关抗震救灾的文艺作品等。从而让我们的汶川学子永怀一颗感恩与坚强之心,珍惜时光,认真学习,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从马克思哲学中,我们知道,新生事物在成长过程中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但最终它是不可战胜的。由此坚定了我们开发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信心。尽管它是此次课改的新意,尽管各地方的开发利用现状不佳,但我们仍对其发展之路充满信心。在此,我呼吁更多的人士来参与汶川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让我们的学生了解汶川、热爱汶川,传承和弘扬优秀的藏羌文化,形成健康向上的文化认同感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