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的影像诊断报告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应用体会
乐建保1,王薇2
(1.咸宁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湖北 咸宁 437100;2.咸宁市妇幼医院)
关键词:规范;影像诊断报告;医疗纠纷
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下,医患双方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由于个别人对医生的医疗行为不信任,或偶有媒体的夸张报导,由医疗纠纷带来的医疗官司越来越多。特别是“举证倒置”后,医生书写的医疗文书则成为争论的重点,影像科作为医院医疗文书书写的重要科室,如何规范书写影像诊断结果呢?
影像学检查的诊断结果有以下三种情况:①肯定性诊断。肯定了疾病存在,并说明了病变部位及其病变性质,如右上叶大叶性肺炎。②否定性诊断。即经过检查,排除了临床所怀疑的病变,如双肺未见明显异常改变。③可能性诊断,即经过影像检查,发现了异常改变,但难以明确病变的性质,此时诊断可以提出几种可能性,如右下叶占位性病变(肺癌可能?)。在此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建议行其它的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或复查。
但在现实工作中,仍然存在错报、漏报问题,那如何书写既能完整说明检查结果,又能避免医疗纠纷的报告呢?笔者结合多年来的临床经验,现将影像学报告的规范书写方法总结如下。
1患者基本情况要正确真实地书写
报告单上的首页首行为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检查部位、临床诊断等,这些基本情况绝对不能出错。但在现实工作中不但有人会将患者检查部位的左、右弄错,姓名,年龄,连性别都会出错。造成此种错误的原因除了笔误外,最大的原因可能是用他人的医保卡进行检查交费。如果万一有诊断不明,出现医疗差错,则会有医生不作为、知错不改,乱开检查单的责任。
2标点符号的正确应用
肯定性诊断的结论应用句号结束,如“右下肺肺癌”。如为“右下肺肺癌”?则是可能性诊断。如果此患者为可能性诊断而用句号结束,则变为了肯定性诊断。如“肝右叶血管瘤”。如肝叶低密度影,在没有增强扫描的情况下,考虑的问题很多,结论为“肝癌?”和“肝癌。”的意义大不一样。如果把可能性诊断因符号的乱用而变成肯定性诊断,那么在医疗纠纷中会很尴尬,处于很被动的局面。
3对可能性诊断及否定性诊断的建议
有些疾病,由于种种原因,有时不能马上肯定诊断,需要结合临床其它检查才能确诊,那么在影像报告中,需要如实书写,如:①右下肺占位性病变(右下肺肺癌?)建议:胸部CT扫描,明确诊断。此报告结果说明右下肺病变可能是肺癌所致的,需要结合CT扫描才能作出最准确的诊断。②右踝关节未见明显骨折征象。建议:一周内复查。这说明踝关节暂未发现明显的骨折,但不包括不明显的细微骨折,并明确说明了复查时间是一周内。可以使用“考虑”、“多为”、“符合”等词。不要怕建议多,万一处于医疗纠纷中,那么这些“建议”均可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避免了纰漏发生。
4对年轻医生报告签字问题的处理方法
按影像科复核审签报告制度规定,所有的影像诊断报告,均需由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上的质量控制人员审签后才能发出。但现阶段的医院科室人员均处于“要不是老,要不就是小,青黄不接”的问题,中年医生严重断档,审签制度有时难以落实。如值夜班时,大多数为年轻医生,在急诊中,一些诊断问题有时是拿不准的,如果签写报告,应加上“临时报告”四字,并留下患者家属电话,等第二天科室阅片后拿正确的诊断意见换回原报告,或电话通知家属,避免医疗差错的发生。有的年轻医生没有报告权,为书写方便,便直接模仿上级医生签字,甚至有的老医生还会先签好多张报告单,让年轻医生值夜班时直接书写报告,这种敷衍塞责的处理方法是极不可取的。如果年轻医生出现看片不仔细,漏诊,误诊,出现严重的医疗差错,那么当事医生均会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5影像报告的“结论”问题
征象描写要用医学术语,力求全面、准确。“结论”一定要结合临床,前后呼应,特别是特殊的诊断结论(如涉及医疗官司的报告),一定要慎之又慎,尽可能由多人阅片,如实报告。现影像结果往往是依靠电脑里的内存疾病报告模板照打。有的报告甚至是直接复制后粘贴。可报告模板很多与此疾病的征象不完全符合,需及时更改,如有的模板计算病灶大小是以cm为单位,如5cm,但实际中病灶大小可能很小,以mm计算,如不及时更改,那么病灶会被放大10倍,使患者引起恐慌和不良的医学后果。
6“善意”的虚假报告一定要上报医务科备案
在医疗实践中,经常会出现晚期恶性肿瘤的患者,因照顾患者的情绪,家属常会要求医生书写“良性病变”的报告。找工作的年轻人因为结核或其它病变,要求医生出具正常的体检报告,甚至会有贿赂医务人员的可能,这些情况会经常发生,但作为医务工作者一定要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不出具虚假报告,如确有特殊情况,我们出具的“虚假”报告,应该在医务科备案,医患双方签字,以防后患。
总之,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下,影像科书写的检查报告更应该规范、严谨、滴水不漏。笔者总结的几点经验可完善报告单的书写,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供同道们参考。在现实工作中,影像科医生应该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和自身的业务水平,与临床科室加强联系,严格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做到尽善尽美,才能使患者满意,真正意义上杜绝医患纠纷,改善医患关系。并努力提高诊疗水平,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服务。
(收稿日期:2015-01-05)
DOI:10.16751/j.cnki.2095-4646.2015.06.0510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4646(2015)06-05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