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民日报社“两会”报道组
人民日报社社属各报刊根据自身定位,发挥自身特色,丰富报道形式。《环球时报》通过国际社会积极反响,突出今年“两会”的重要意义,实现了“两会”重要发布会提问“零突破”。
今年的“两会”,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之后召开的第一次“两会”,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和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召开的“两会”。做好今年的“两会”报道工作意义重大。人民日报社“两会”报道组按照中央批准的宣传报道计划,紧紧抓住“四个全面”这个重点,紧扣议题、紧盯议程,牢牢把握导向,着力机制创新,严守宣传纪律,加强统筹融合,在“强起来、严起来”的基础上,进一步“融起来”,实现了“报道流程平台化、报道内容定制化、报道方式故事化、报道数据可视化”,产生了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赢得了同行的普遍好评。
回眸13天的“两会”报道,人民日报社“两会”报道组付出了艰苦努力,也收获了丰硕成果。据不完全统计,从3月3日到15日,《人民日报》“两会”报道共推出“两会”特刊73版,刊发文字稿件1000余篇、评论24篇、二维码43个、图片172幅、图表103组;海外版共制作“两会”特刊22版,刊发对外报道369篇;人民网发布“两会”报道9000余篇、推出大数据分析及图解新闻53篇、制作视频直播26场;《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发布“两会”报道270条,总计转发29万次;《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文章57篇,阅读次数400多万次;《人民日报》客户端共刊发“两会”报道721条,总阅读量超过1亿次;人民数字创新媒体传播技术,推出“邀您问两会”“互动看两会”等专题产品,其中“邀您问两会”总点击量达到300万人次。
总体来说,今年的“两会”报道在媒体融合上建立了新机制,在报道内容上呈现了新特色,在传播渠道上实现了新突破,做到了中央满意、人民满意、代表委员满意,在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方面跃上了新高度,在加快融合发展方面达到了新水平,为今后进一步做好“两会”报道和其他重大报道积累了新经验。具体来说,今年的“两会”报道有以下四个特点。
“四个全面”事关党和国家发展的全局,是今年“两会”的重点。该报道组在宣传报道上紧紧抓住这一重点,精心策划,展开了全方位的宣传,以鲜活的报道内容、各具特色的媒体手段和丰富多彩的表达形式,突出宣传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以及一年来人大、政协及各地方、各部门围绕“四个全面”所取得的显著成就,为“两会”宣传报道确立了导向、确定了基调。
一是高频度、多轮次。2015年春节刚过,《人民日报》就推出5篇系列评论员文章,对“四个全面”进行全面梳理、分析,为“两会”报道确立了方向;同时《民主政治周刊》4版联动,报道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一年来的工作成就,为“两会”报道做好了预热。3月3日开始推出8个版的“两会”特刊,第1期就以解读“四个全面”为“开场锣鼓”,前4个版联动设计,推出4篇整版报道,解读全面、深入、权威。围绕“四个全面”,该报道组每天都在不同版面,从不同角度进行报道解读。特刊二版、三版、六版分别聚焦“四个全面”,进行高频度宣传,让“四个全面”深入人心。
二是有深度、多角度。“四个全面”内涵丰富,除了“两会”前夕推出的系列评论员文章外,该报道组在“两会”报道中尝试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阐释。比如,特刊五版《声音》栏目邀请北京市委书记及江苏、河南、云南3省省委书记结合本省(市)具体情况解读如何推进落实“四个全面”,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找到落脚点,角度新颖。围绕“全面小康”这一主题,摘编代表委员对民生热点的观点看法,文章短小精悍,观点一语中的;围绕如何抓住改革发展稳定关键,报道基层代表委员对于“四个全面”的深刻认识。
三是接地气、新表达。对于“四个全面”的阐释,“两会”特刊努力做到用百姓看得懂的语言来解读,多使用可视化图表、多提炼关键词、多讲故事,努力做到通俗易懂、一目了然。或用可视化数据图表,总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方面的改革成效,或以关键词的形式梳理价格改革、户籍改革、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改革亮点,或让代表委员根据自己见闻讲述身边的法治故事,反映全面依法治国一年来的建设与成就。
四是全媒体、广覆盖。今年人民日报社“两会”报道全媒体齐上阵,为该报道组使用新技术新手段提供了便利条件,推出了一系列适应新传播途径的好作品。比如“中央厨房”推出的章回体“书话两会”,以新媒体的文风和手段对“四个全面”进行解读,得到广泛传播。
今年的“两会”报道,该报道组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紧跟中央精神,紧盯“两会”现场,紧扣会议议程,紧密联系基层代表委员,广泛凝聚起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正能量,充分反映会议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风貌。
该报道组围绕“两会”议程和主题,创造性地完成了各项规定报道。“两会”期间,《人民日报》要闻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好两会程序性报道,特别是做好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活动的报道。要闻一版主动设置议题,开设《热议》《代表委员议国是》等栏目,为基层代表和各界委员搭建话语平台。“两会”特刊各版面也紧紧围绕两会议题,根据自身定位精心策划版面、合理设置议题,开设了一批富有新意和活力的新栏目,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深度和厚度的好报道,制作了大量通俗易懂的数据图表、可视化图文,使报纸版面层次更丰富、更多元、更立体,让报道更有传播力和影响力。比如围绕政府工作报告,该报道组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精心策划深入解读。“两会”特刊一版以一张图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对2014年工作回顾和2015年工作总体部署作出重点提炼。其它版面的解读有深度、见厚度,如邀请权威人士和代表委员一起解读报告,并归纳提炼报告里的新词、热词,如“双中高”“双引擎”“互联网+”“有权不可任性”等,有效提高了传播力。
该报道组围绕经济新常态,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两会”特刊二版开设《直面新常态》《发力新常态》等栏目,对经济新常态进行准确、深入的阐释,对经济新常态下的新观念、新机遇、新作为进行专业解读,展现出我国经济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和总体向好的局面。
该报道组围绕依法治国和立法法修改,用故事传递法治观念。立法法修正案审议过程中,特刊六版推出的《修改立法法,亮点都在哪》等稿件,抓住了老百姓最关心的“税收法定”等问题,解答言简意赅。该版的《法治故事会》栏目每期以代表委员口吻讲述法治小故事,配以生动的漫画,赏心悦目。该栏目推出的《吴大哥“拆违”记》《他是法治的荧光》等报道,在讲故事中传递了法治观念,受到中宣部有关领导的肯定。
该报道组围绕基层代表委员,生动传播接地气的声音。特刊七版每天推出一个版面的代表委员发言摘编,为代表委员提供集中发声的平台。特刊八版《解码会内会外》《履职故事》等栏目配合会议议程,讲好“两会”幕后故事和履职故事,为“两会”报道增添了一道亮色。
顺应媒体融合发展大趋势,《人民日报》今年“两会”报道大胆探索、锐意创新,首次设立“中央厨房统筹组”和“外媒定制推送组”,搭建起“两会”报道全媒体新平台,整合多方力量,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方面进一步“融起来”,形成多品种、规模化、分层次传播,是媒体融合的一次成功尝试。
“中央厨房”:精心烹制新闻美味。今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的亮点之一,是设立“中央厨房统筹组”,负责“两会”期间全媒体平台机制的试运行,实现新闻稿件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传播。
3月2日,《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首次发布全媒体产品,以“书话两会”开场,“两会期间”共推出113条文字类和可视化的新闻产品,其中全网首发的7常委时政报道35篇。推出的18个HTML5新闻产品中,最受欢迎的HTML5新闻在48小时内服务器访问请求数超过2000万次、阅读量超过120万次。在《人民日报》要闻版大力支持下,“中央厨房”推出《书话两会》栏目,该栏目立足“两会”,纵论古今,获得业界赞誉。
“中央厨房”推出的《习近平:两岸文化交流大有文章可做》等多篇报道实现全网首发,《习近平将携何种思想载入中共史册》等独家深度解读类文章,充分运用新媒体的传播规律、语言风格,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习近平对台讲话彰显“5个心”》还获得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全网推广,登上各大网站头条。
外媒定制:落地百家海外媒体。今年首次设立的“外媒定制推送组”,通过定制推送的方式,借力国外媒体,深入宣传“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着力讲好两会故事、有效回应外部关切。截至目前,《人民日报》以17个语种推送的多媒体“两会”报道在174家国外媒体落地582次,形成规模效应,引起广泛关注,取得良好外宣效果。其中《为缓解医患矛盾提建议》《做好政协委员在中国并不轻松》等报道,贴近国外受众的信息需求和接受习惯,切口小,篇幅短,文字活泼,为国外受众真切感知两会的重要意义和中国民主政治进程提供了生动案例。
《两会e客厅》:多元传播高端访谈。《两会e客厅》栏目今年进一步提质增量,实现了访谈部委数量翻番,达到20位部委级领导的访谈数量,并与人民网、人民电视、两微一端、广东卫视、湖北卫视等深度合作,实现了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传播。
人民网:多种语言精彩呈现。人民网推出大数据解码“两会”,5个少数民族语种、9个外文语种同步开设两会专题或专栏。围绕“四个全面”“经济新常态”“政府工作报告”“立法法修正”等“两会”主题,推出高端访谈、打造精品栏目。“两会”期间,人民网被网信办要求全网推送的稿件达117篇,持续位居各大网站第一;对36场次代表团开放日进行连续6日全程滚动播报,播报模式全网独家。
“两微一端”:掌上领先“两会”报道。“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充分运用新技术手段和新传播方式,向用户提供了立体多样的两会报道。2014年6月上线的《人民日报》客户端在“两会”期间创新适合移动传播的时政报道,创新解读政府工作报告,运用多种手段普及两会知识,推出大量可视化新闻产品。
“两会”期间,“两微一端”实现用户数和影响力的快速提升。《人民日报》法人微博“粉丝”总量增长近70万,达6155万。《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用户总量增长10万,达125万。《人民日报》客户端总自主下载量已突破3200万。“两微一端”对“两会”进行的全方位微直播与深入解读,成为网民获取“两会”最新动态的重要消息源。
人民数字:跨屏互动新体验。《人民日报》数字屏媒依托《人民日报》原创报道资源,充分发挥《人民日报》电子阅报栏大屏与互动的优势,在《人民日报》电子阅报栏全网及人民数字官方微信两大平台同步发力,成功上线“互动看两会”“邀您问两会”等互动式专题产品,用户通过微信平台可提交自己关心的“两会”话题,并在电子阅报栏终端呈现,实现电子阅报栏与手机移动端的跨屏交互,吸引了千万电子阅报栏用户的目光。
今年人民日报社的“两会”报道之所以成功,最重要的一条经验是:充分运用建设舆论引导新格局和现代传播体系的成果,打通多个舆论场,积极壮大主流声音,公开报道与内参报道并重,对内报道和对外报道并进,《人民日报》与所属报刊并行;充分发挥《人民日报》海外版以及《环球时报》等社属报刊的作用,整合全社新闻资源,真正形成报道合力,使人民日报报系各媒体在当今舆论场中联合发出时代强音。
人民日报社内参部投入精兵强将做好报道,开辟“关注两会”专栏,刊发“两会”稿件61篇,《习近平生态环境精辟论述引起强烈反响》等内参稿件得到报社领导肯定。
《人民日报》海外版紧扣特色读者群关注的焦点,以外宣媒体独特的视角报道“两会”,突出“海味”。《7%增速:有益中国,有益世界》《中国军费增长:多乎哉?不多也》等稿件,关注“两会”期间备受外媒关注的热门话题,引领了国际舆论。
人民日报社社属各报刊根据自身定位,发挥自身特色,丰富报道形式。《环球时报》通过国际社会积极反响,突出今年“两会”的重要意义,实现了“两会”重要发布会提问“零突破”。《环球时报》英文版每日推出4、5个版作为“两会”专刊,数量比2014年增加了一倍。《证券时报》深耕财经领域,加强新媒体报道力度,“两会”期间刊发新媒体稿件逾千条。《健康时报》《中国能源报》《中国汽车报》《人民论坛》《环球人物》《新安全》《中国经济周刊》《民生周刊》《生命时报》《国际金融报》《国家人文历史》等各社属报刊也对“两会”进行了相应报道,形成人民日报社“两会”报道的整体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