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社区学院 闵 霞
社区学院是有效推进社区教育的主要载体。如何根据区域特点,发挥社区学院在社区教育工作中的龙头作用,昌平社区学院在此做了有益的实践探索。
昌平区社区学院在学习型城区创建工作过程中,参与、组织、落实了学习型组织、终身学习理念的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先后开展了各镇(街道)、各单位党政一把手、企事业单位科级干部、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镇(街)、学习型党组织等创建理论和策略的培训;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校长进行的“创建学习型学校”理论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对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理解,也扩大了对社区学院的了解。
在学习型城区建设工作落实过程中,昌平区社区学院通过编辑、制作、下发学习手册、创建基本知识宣传海报、知识问答等形式,广泛普及学习型组织理论知识和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等理念。组织社区教育、学习型组织创建等方面工作的专题研讨,交流经验,推动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的开展。
社区学院肩负起了培育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典型的任务,力争将学习、了解、知晓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加深了对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深刻认识,实践探索了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务实方法,另一方也加深了我们彼此的了解,为之后社区学院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走访、面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我区的社区教育活动现状、市民学习需求情况、社区教育服务设施情况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了解。撰写了《昌平区社区教育服务对象的教育需求调查》调研报告;完成了《昌平区社区教育现状分析及其发展途径研究》《昌平区回龙观地区社区教育实践研究》《学校与社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方法与途径研究》等研究论文。
为充分了解我区市民学习条件、学习现状及学习需求情况,昌平区社区学院通过对社区居委会访谈、社区市民问卷调查等形式,在社区进行了调研,获得了比较全面的市民学习需求信息,形成了一份较完整的调研报告,为昌平区社区学院和镇、街社区学院分院进一步开展社区教育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调研结果的分析和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的需要,协商确定社区教育内容和教学形式。
课程设计主要是学习内容的确定、学习进程的安排、学习方式方法的选择、学习资料和学习场地的准备。在社区教育的深入实施阶段,每一门课程的开设都要做如此的运筹,方能实施。如《民间手工串珠》内容课程:首先,选择串珠较有规律的餐巾盒的制作,主要让学员掌握串珠的基本技法;其次,安排略有难度的圣诞老人的制作,让学员学会变通不同的走线形式,掌握不同造型的串珠要求;再次,安排制作钱包,使学员熟练掌握各种花型的串制和大小珠子的搭配,最后让学员自创作品。
昌平社区学院与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劳技教研室合作,实施了“进社区、送温暖、促成长”系类教研活动,全区各中学的劳技教师进入社区,承担社区教育教学工作。几年来,教师们利用在学校所教学科的专业优势和个人特长,在社区举办各种手工技能培训,为社区居民带来了愉悦享受的课程内容。
昌平区全民学习资源共享平台(昌平学习网)的建设,以更为便捷的方式为市民提供自主学习服务。满足市民个性化学习要求,充分享受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同时,我们还将自己设计的课程制作成视频课程,提供给市民网上学习。
昌平区社区学院通过在全区开展市民学习资源调研活动,将我区各类市民学习资源加以整合,汇编成《昌平区社区市民学习基地资源集萃》。此项调研成果为进一步规范学习资源、开放学习资源、优化学习资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力的推动了我区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建设。
从事社区教育的工作者,对社区教育的地位与作用认识还不到位,居民对社区教育的认识更显不足,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社区教育理念,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
社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我们还缺乏相关的统筹政策、配套设施,社区教育的评估和激励机制也还不健全,缺乏科学性、系统性。
社区教育的研究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外部影响力不够,缺少一家具有较高权威性的社区教育研究机构来组织、协调和指导区域内的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
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使终身学习成为全体市民的自觉行为。
深入研究社区教育相关理论和宏观政策要求,充分认识社区教育在强化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根据区域地位,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制定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社区教育规划。
开展教育培训,是社区教育的基本工作。在原有培训的基础上,广泛开展老年人群社会文化体育活动,重点开展弱势群体的教育培训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生存、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