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敏 张亚芳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深、信息化引领世界潮流的今天,技术的创新与突破日益成为各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制胜的关键因素。海归作为高层次海外人才,他们掌握着世界最尖端的科学技术,引领最前沿的管理实践,凭借双元文化优势,势必会成为这一股改革浪潮中的“中流砥柱”,成为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效“助推器”。据《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2)》显示,1978~2011年,中国共送出224.51 万留学生,成为全球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且同期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到81.84 万人。2008年底爆发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刺激了大批海归回国探寻商业机会,从而也造成了由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的一次“智力回流”。中央政府据此果断决策,颁布实施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招才引智政策——“千人计划”。随后,各地方政府也相继推出人才引进政策跟进,如无锡“530 计划”、宁波“3315 计划”、武汉“3551 计划”等等。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形成了自上而下、一以贯之的招才引智体系,致力于为海归群体的创业活动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然而,现有的海归创业企业却普遍存在着一种“三三”现象,即大约1/3 能有较大发展,1/3 勉强维持生存,1/3 处于破产或半破产的状态。不难发现,纵使海归创业者们自身具备优越的创业资源,享受优厚的创业政策,其所创办企业也仍然存在着成长性不强、发展潜力不足等问题。
综合已有的成果可以发现,学术界针对海归创业现象的研究大多侧重对创业理论的提炼,缺乏实证性的调查研究;或是定位于企业运营的微观视角,探寻其创业的行为过程或绩效表现,缺乏宏观的整合梳理。基于此,本文选取了常州市具有代表性的海归创业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实地调研方法,从政策制定实施、企业运营管理、社会环境营造等多个维度入手,以期摸清现有海归创业企业的生存现状,提炼海归创业企业目前成长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破解对策。
2007年起,常州市先后颁布实施了《常州市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实施意见》等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截至2012年,通过实施“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龙城英才计划”,先后签约引进各类领军人才11 批1,172 人,其中创业人才1,115 人、创新人才57 人。已注册落户的创新创业848 名领军人才,共组成了787 个团队,领军人才团队总人数达15,488人。其学历学位分类为:博士后325 人,占2.1%;博士1,255人,占8.1%;硕士2,122 人,占13.7%;学士4,925 人,占31.8%;其他6,861 人,占44.3%。这些拥有高层次知识结构的海归创业人才大多会选择投身于政府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如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七大新兴产业,积极将自身所具备的高新技术、知识产权等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在各方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一大批海归创业企业已取得较快发展。据政府相关统计年鉴显示,截至目前常州市已直接引入2,640 项专利成果实施转化和产业化,同时他们在常州的事业平台上,又新形成了2,268 项专利成果。注册落户的创新创业的领军人才共获得176 个省级以上项目立项支持,争取到2.29 亿元的项目经费。为进一步掌握常州市海归创业企业运营情况,我们对常州各辖市、区出台的针对各类海归人才的政策文本进行了搜集阅读,走访调研典型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企业了解经营状况,听取意见建议。累计发放问卷145 份,回收问卷74 份,最终得到有效问卷73 份。经初步分析,从走访现场及问卷结果来看,145 家企业中约25%即36 家企业有较好发展,成长为科技“小巨人”和“潜力企业”,其中也不乏多家上市公司;有将近35%即51 家企业勉强维持生存,在本次调研的总数中占了最大的比例;走访中也发现许多企业的基本信息或经营状况与管理部门提供的名单出现了严重不符,其中大部分企业经营业务不佳,陷入破产危机或正在办理离园清算等等。
(一)政策的制定过程不甚科学,与现实环境脱节。一是政策的制定者多为政府的公务人员,仅依靠“拍脑袋”制定出的政策条文普遍教条、空泛,严重脱离了企业运营实际。二是海归创业者创业的技术资源大多直接来源于海外,但国内外法律法规及行业发展程度有所差异,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没有进行广泛的信息收集、参考和比照,对一些细节却关键的内容未作出明确的界定。如汽车改装行业,目前国内就这一领域的法律法规尚属“灰色地带”,稍不留神便会陷入进退两难的窘境,相关企业的发展十分受限。另外,部分条款过分拘泥于条框,使得执行方式很不灵活,企业普遍反映难以为具备丰富经验的技术人才但学历不符合要求的员工争取优待资金。三是政策更新速率也比较滞缓,无法跟上企业的发展步伐。一部分政策的制定往往参考中央出台的纲领性文件或其他地区具有成功先例的文本,将先前推行的政策文本当成铁令,很少依据环境变化进行修改或重新出台有关政策,适应性和柔性均不理想。
(二)政策欠缺操作性,落实不够到位。优待政策的申请过程较为繁琐,部分政策的落实条件甚至不够公开,使得企业并不十分了解扶持运行流程,对自身可享受的政策也缺乏可参照的范例。此外,政策中“软硬”两方面的落实存在着厚此薄彼的不均衡现象。政府对海归创业企业的扶持多集中于提供资金、办公场地、租赁优惠等,缺乏对海归创办者及其企业的人文关怀。部分海归提到,他们放弃国外很多优厚的条件独自回国创业,很长一段时间难以适应国内的生活、商业环境。然而政府对企业的主动调查、了解甚少,没能适时适度对受资助企业进行监控对接。同时,因其大多为新创企业,产品市场和品牌影响力并不可观,导致创业最初的市场开拓难以突破,但政府也未提供专门的宣传、交流及产品发布推广的平台。
(三)企业对自身的资源挖掘不够充分,“双元化”效用发挥不明显。海归兼具“双元文化”,可以通过对东西方理念、文化的交融整合,打造出独具一格的企业文化、雇主品牌、企业品牌等,凭借不可复制和难以模仿的稀缺性来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但大部分海归并没有重视这一“潜能点”,而是过于循规蹈矩、谨言慎行,致使企业长期在小微企业的领域内徘徊,企业价值没有大幅度的提升空间。再者,“双元化”最重要的是国内外双重社会网络的构建,充分利用这一人脉优势,可以打造出实力强劲的创业团队,也能在短期内迅速找到国内外双重市场的突破点。但受限于地域、经济、文化和自身等多方因素的制约,对这一资源往往不能尽其所用。另外,两种文化的碰撞容易引起观念及行事方式上的摩擦。国外开放的市场运作环境致使海归人才形成了较为直接的思维模式,而国内搞人情、开后门等不公平、不透明的市场竞争关系使得技术导向型的海归创业者们无所适从。
(四)社会资源的支持和获取不能满足企业需求。一是对国内人力资源的利用遭遇瓶颈,海归创业企业大多投身高新技术产业,对员工的技能要求普遍非常高,国内中高层次技术人才本就匮乏,加之常州作为并不十分发达的城市,缺乏引进高素质人才的经济实力和“城市名片”,使得常州海归企业的人才招聘工作举步维艰,后期的研发工作进度缓慢。再者,培养应届毕业生的高昂代价与其无法预估的高流动率,又使这些刚刚起步、利润规模并不巨大的海归创业企业望而却步。很多企业倾力培养的应届毕业生短时间内因种种原因离职,对公司造成了不小的资源上的浪费。二是创业平台的后勤保障工作跟进缓慢,产业集群的驱动力不强。一般说来,企业密集的产业园区具备形成产业集群发展的“地利优势”,然而我们发现与创业园区管理部门保持日常联系的仅少数几家重点企业,大部分并未得到相应的关注。创业平台内的发展理应是所有企业齐头并进,绝非少数企业的一枝独秀。与此同时,园区内同领域企业也普遍缺乏交流互动。有受访者表示,他们在科教城这段时间最大的感受是大家都“关起门来赚钱”,即使是相邻的企业也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沟通。产业集群的驱动力不足,也难以对整个地域的经济起到显著的拉动作用。
(五)融资渠道匮乏且多局限。融资同样是海归创业企业的一大障碍,目前常州市海归创办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银行贷款。海归初来创业,没有住房、职业等担保,只依靠技术专利,很难得到银行的大批贷款;二是民间资本。高储蓄倾向造就了我国民间资本相当丰富,而且各地都不缺乏有实力的企业家,社会资本很充裕。但是得到民间的资本投入不仅需要人脉,更需要企业拿出极具发展潜力和说服力的企划案;三是政府扶持。政府的扶持是海归回国创业的重要动力,但就绝大部分海归选择的高技术行业来说,政府的资金杯水车薪。况且,政府自身是为公众服务的机构,过度的扶持只会使其财政支出不堪重负;四是风险投资、企业合资。目前,我国的风险投资市场发展还不完善,尽管这种投资对企业的帮助非常关键,但往往也要在企业相对成熟的时候才会出现,对创业初期的帮助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平台内的产学研合作并不完善,未充分利用院校资源的“溢出效应”。新创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且集聚化程度不高,与高校沟通不够完善,产学研全面合作的发展道路还很漫长。
(一)注重政策制定的柔性化与创新性。一是政策的制定者不应仅限于政府人员,还应当聘请专家、高校学者、资深企业家、普通民众等等,从理论、实践和实际生活等多个层面检测政策的可行性。二是对于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应尽量做到全面、完善,不教条于硬性的学历要求,对一些特殊的人才引进可以打破年龄、户籍的限制。三是到底由哪些部门负责引进,哪些部门负责审核,哪些人员进行后续的跟进等等,都应当做出明确的分工,防止出现相互推诿、执行力低下的局面。另外,各辖市、区的政策制定也应当透明,避免出现两个或几个地区间的政策相互抵触的现象。
(二)加强与企业互动的主动性,打造服务型政府。一是政府应该充当主事者,积极筹办培训讲座,邀请高校专业学者对企业家们进行创业知识的再强化,提供创业创新的新思路;组织海归企业参加行业协会、科技成果交流会、技术论坛等活动,加强“海归”技术交流和革新;举办企业家交流会、素质拓展训练等等,组织海归企业家们成立联谊会、社团、商会、科协等社会组织,帮助海归打造社交圈。二是可以建立海归创业奖励制度,持续激发海归创业者的活力。同时,政府利用其官方、准确的统计数据,发布一些企业经营状况报告,促进投资机构与待融资的企业完成对接。企业的生存离不开消费者,政府可利用其掌握主流宣传渠道的便利,为海归创业开辟专栏推广其产品以增加知名度和销路。三是要重视后期服务保障工作的跟进,花心思为海归就医、子女就读就学、职称评定、出入境办理、户口办理、档案挂靠、驾证换领等日常生活提供便利。
(三)“天生全球化”与“再本土化”双管齐下,重视合作达到共赢。全方位挖掘“双元性”的独特竞争力,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国外学习掌握最尖端的科学技术,变通成功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另一方面要始终保持全球化的视野,高瞻远瞩,战略先行,更敏锐地发掘国内的创业“夹缝”,在新兴领域开拓商机和扩大市场。而“再本土化”则是克服水土不服的关键要点。在创业前全面考察市场,准确定位方向,细化市场需求,借助权威专业的信息咨询机构进行系统的测评。海归创业者们对国内外存在的办事方式的差异应做到心态平和,不盲目迷信、生搬硬套一些技术跟模式,一味地“不走寻常路”。中国是一个讲究“人情”和“关系”的社会,要积极学会与政府、各机构、各企业的交往之道。企业的发展也免不了竞争与合作。要想达到协同共赢,一是要在内部需要组建优秀高效管理团队,公司人力、财务、营销、公关等方面的事务都有专业人员执行调整,使运营全程串联成一个环环相扣、良性循环的工作圈。二是管理团队需要合理的配比,将海外人才与本土人才相结合,既能树立企业创新型的管理模式,也能更好地应对中国本土市场的变化。随着企业迈入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外还需加强与国企、民企、外企等资源的对接,取长补短、优劣互补的合作有利于企业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增强抗风险的能力,最终达到互惠共赢。
(四)打造一流的创业平台品牌,拓宽企业资源获取渠道。北京中关村以IT 业闻名全国乃至全球,无锡530 计划以其光伏产业的集聚带动整个城市经济的量的猛增和质的飞跃,产业集群的模式对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都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常州以机械制造尤为突出,建议集中划分出创业平台,发展特色区域产业集群,对集群中的企业再进行细化分类,并成立相应的管理委员会。与之相配套,努力营造创业园区优良的生态软环境,充分发挥高校科研力量集中的优势为企业所用,如签订定向培养协议等。另一方面,高校的科研成果拿到企业中孵化以实现产业化从而创造经济效益,真正实现产学研合作。最容易被忽视却又有着潜移默化影响的是对人文环境的建设。要继续发扬“广揽天下英才”的气魄,包容多元化人才的引进并在常州落地生根。加大对文化教育的投入,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提高市民对创新创业的理解和认识,强化对海归创业群体的关注与尊重。
(五)整合多方渠道,创新金融借贷方式。融资渠道方面一是要完善银行贷款体系,建议政府助力推动商业银行改革,推出针对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创业专项贷款项目。针对目前海归企业担保资产不足、信用状况不明等造成的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及“融资摩擦”,可适时的引入第三方担保。二是政府可学习国外先进的模式,借鉴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的局部成功经验,积极进行引荐和试点,最大限度地鼓励发展风险投资机制。此外,积极推进包括“天使投资”在内的各类民间资本的合法化,在规范化的前提下利用好这部分资本也不失为锦上添花。企业发展后期,需更加注重与国企、民企、外企等资源的对接。多数较为成功的公司在走完一段时间的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后,无一例外地会选择合作伙伴,或者选择对外投资入股等等方式进行战略的升级转换。这种取长补短、优劣互补的合作有利于企业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增强抗风险的能力,最终推动实现共赢。
在我国推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过去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传统模式必将会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走依靠知识、重视技术和创新管理的新路子。而海归凭借其对国际最尖端技术的掌握,在大型国际化企业中磨砺的管理技能,以及双重背景濡染下的全球化视野和海内外两重关系网络的构建,其创业活动必将为我国的经济转型发展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为此,海归创业者自身需要充分发挥双元性的优势,在实际运营中结合东西方两种文化理念进行管理创新、文化创造,善用国内外的人脉网络,打造既适应本土情境又顺应国际理念的人力资源规划,制定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部署。与之相辅,政府需要进一步填补政策漏洞,加强行政服务的执行力,推动金融改革,联合社会各界为海归创业者营造出良好的运行平台。
[1] 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 王辉耀,路江涌.中国海归创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 李平,许家云.国际智力回流的技术扩散效应研究——基于中国地区差异及门槛回归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2011,10(3):935~964
[4] Filatotchev I,Liu X,Lu J,Wright M.knowledge spillovers through human mobility across national borders:Evidence from Zhongguancun Science Park in China[J].Research Policy,2011,40:453~462
[5] 张枢盛,陈继祥.基于文化视角的中国海归创业二元网络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2,(12):14~17
[6] 胡玲芝.“海归”人才回国创业的政府支持研究[D].苏州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