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钢幼教贝贝乐园 李晓芳
孩子给我们带来希望和欢乐,也给我们带来困惑和焦虑。尤其是0—3岁幼儿的早期教育,是很多家长的教育盲区。家长们时常为孩子的成长与教育问题苦恼。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都想给孩子好一点的早期教育,那什么才是最好的早期教育呢?
为人父母、为人师者,想要给孩子更好的教育,首先要懂教育、要懂得作为我们教育对象的,我们的孩子。
孩子在3岁以前是运动、语言、交往等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也称之为“敏感期。”在这敏感期中会有以下有五种突出表现:
特征是:幼儿急切地以双手和舌头探索环境。
家长困惑:为什么我的孩子拿起什么东西都要放在嘴里咬呢?
0—3岁的宝宝为什么喜欢拿什么东西都往嘴里放呢?那是因为刚出生的孩子不用教就会用嘴吸吮妈妈的奶,这是遗传基因的成果,也就是人类的本能,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称之为“智力的萌芽。”宝宝小嘴经过吸吮动作的反复练习,使得他的口腔最为敏感,此时,幼儿的大部分精力都在吃上。事实上,宝宝在1岁以前都处于口预期(口的敏感期),他们是用嘴感知外界的事物,就是把能抓到的东西都放到嘴里尝一尝,那是宝宝认知自身、认知世界的开始。这些都是宝宝最自然、最正当的一种活动,家长不要对宝宝的行为进行干预,不要阻止幼儿探索和累积经验的过程,正是这种经验,在幼儿的心田里萌发,从而产生了智力。作为家长,我们能为宝宝做的,就是随时保证宝宝的小手和他们放进嘴里的东西是干净的就足够了。
孩子在四、五个月的时候,会出现在床上或地上打转儿的现象,这是孩子在暗示妈妈“我要学习爬了”。在学习爬之前,要让宝宝练习坐,增强宝宝腰部肌肉的力量。否则,会出现小肚子贴在地面上海豹式的爬行;当孩子刚有一点爬行动作的时候,她所看见的物体是上下浮动的,经过反复的爬行练习,孩子的视觉神经会得到充分的刺激,慢慢地,在他爬行时所看见的物体就不是动态的了。同时身体的平衡性、四肢协调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爬行不仅促进了孩子视神经的发展,还帮助孩子提高视觉追踪能力。处在肌肉运动协调发展的敏感期的孩子就是乐于学习走路,什么都想自己来做。常常想要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而且一旦做不好的话就大发脾气,对于家长来说,这是一个很伤脑筋的时期。行走敏感期等于是孩子的第二次诞生,是为了获得自由活动的能力,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存在。因此,家长要了解1岁-1.5岁左右的孩子不应过多干预,在孩子想自己做的时候就让他试着做一做。并且,当孩子因达不到自己的目标而又吵又闹时,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应对。
孩子对秩序的热爱与成人不同,孩子需要秩序,犹如动物需要空气、鱼儿需要水一样。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里,就要从他将来要支配的环境中得出适应的经验。由于孩子是由他所处的环境塑造的,他需要精确和固定的经验来引导,而不仅仅是一些模糊的建设性的经验。秩序感是一种需要,当他得到满足时就产生了真正的快乐。这是由于儿童急切需要一个精确而有秩序的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才能将自己的知觉归类,然后形成实在的概念,以了解环境并知道如何对待环境,或者说适应环境。孩子在家里活跃是凭借与家庭建立起的秩序感,当来到外部环境秩序感的顺序乱了,造成孩子的不适应。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在家里像个小老虎,一出来就变成小羊的原因。
家长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学习使用正确的语言。不要对孩子说奶话。自出生起,家长对孩子说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是语法正确,发音标准的母语。主要抚养者与婴儿对话时要用夸张的口形、清晰的声音、缓慢的速度。许多孩子到了两岁多还分不清你、我、他,这也是成人不注意的结果。为了让孩子尽快掌握第一、二、三人称代词,一周岁之后家长和宝宝交流时就应该采用人称代词,以便孩子模仿。应该多说:“我倒水给你喝,”而少说“妈妈倒水给宝宝喝。”孩子说:“宝宝的”成人应该跟着说“是的,是你的。”家长说方言、喜欢看书、玩电子产品、语速快等,也是制约孩子语言发展的因素。
父母应高度重视这个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学习到的大多数行为规范,将成为他今后生活中有益的习惯。
当孩子们正处在某一个关键期或敏感期的时候,他们学习的欲望开始爆发,如果这个时候得到父母的鼓励协助和参与,让孩子在完成有针对性的智能开发训练,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应。
在与许多家长的交流中得知,家长们养育孩子的思想出发点很好。但是上升到理论高度时,却与孩子发展的行为背道弛。对孩子的过多限制、过度保护导致许多孩子自理能力差,自主性差,以至于影响了孩子的社会交往、情绪情感的宣泄和体能等方面的发展。
只有家庭、学校、社会三种教育力量形成一股合力,孩子才能健康的成长,家长应该注重孩子品格的教育和养成。一个孩子一辈子可以不去做什么学问,但是他走到哪儿都要做人。人格健康的孩子往往更容易获得成功。那么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哪?要想孩子变,家长首先要改变。家长应从科学的角度了解自己的孩子,科学的适合的育儿观念才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才能让孩子用积极、阳光的心态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
要知道:迟开的花,一样鲜艳!
我曾经读这样一段至今想起来依然感动我的话,她真正描绘出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我们需要的东西有很多都可以等,但孩子不能等。现在,他的骨骼正生长,现在,他的血液正制造,现在,他的心智正发展,对他,我们不能说明天,他的名字叫今天。